RERE.US
ATRenew boost tie-up with JD.com

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長27%,隨著國家循環利用體系的升級,預計公司未來會取得持續增長

重點:

  • 萬物新生一季度錄得強勁的收入增長,並預測隨著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二季度會取得相若的增幅
  • 公司的股價較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與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近期普遍上漲的步伐一致

陽歌

沒有什麼比政策支持更能帶動公司的業務了,尤其是這家公司的主要股東,恰好是中國頂尖的電子商務公司,他們亦正全力擁抱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

作為中國領先的回收企業,萬物新生(RERE.US)現在正好站在這樣的風口上。儘管很多中國企業在經濟不確定性的環境下表現不盡如人意,萬物新生周一的財報還是顯示一季度的收入繼續強勁增長。公司還稱,通過完善自動化檢測中心以提高效率,利潤率得以提高。上季度公司在2021年IPO以來首次錄得淨利。而本季度再次錄得虧損,不過仍保持了non-GAAP盈利。

中國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逐漸放緩,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氣氛實際上對萬物新生有利。公司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舊電子產品及黃金和奢侈品等換取現金,使公司有充足的商品庫存來維持業務運轉。與此同時,注重價值的消費者也越來越願意購買二手產品,尤其是來自萬物新生等主要供應商的產品。

“在國家和各城市激勵政策的推動下,以舊換新正在成為促進內需的重要抓手,”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公司最新業績公告中表示。“我們看到用戶對於參與以舊換新的熱情提升,並對愛回收的回收交付能力給予更強的認可。”

從政策的角度看,今年開局良好,習近平主席在2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呼籲,加強消費品和設備的回收利用。這些指示很快就變成了行動,國務院發布推動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方案。隨著政策自上而下的推進,地方政府也作出迅速跟進,制定了各地的行動方案。

採取行動的不止地方政府,中國的主要企業也紛紛響應行動號召。其中之一是電商巨頭京東(JD.US;9618.HK),它是萬物新生的大股東,擁有其34%的股份和兩個董事會席位,電子產品是京東的一大產品領域,

陳雪峰表示,京東已開始“對二手交易業務給予更多關注”,並宣佈推動消費類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方案,其中包括在未來3年投入30億元的補貼計劃 。他指出,作為京東“獨家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合作夥伴”,萬物新生將受益於京東對回收業務的重視及力度的加強。今年一季度,公司來自京東的以舊換新的回收額同比增長43%。

股價反彈

對於萬物新生的最新業績,至少在財報公佈當天,投資者似乎並不特別滿意,萬物新生的股價在週一的交易中下跌了4.2%。但更重要的是,該股已經從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從2月5日的收盤價1.03美元上升到本週一的收盤價2.71美元。大背景是中概股近期也在持續反彈,中國ETF-iShares MSCI從1月底的低點上漲了逾30%,當然不同公司的漲幅不一。

即使在反彈之後,萬物新生的市銷率(P/S)仍然只有0.34倍,根據分析機構對今年的預測,它的市盈率(P/E)為8倍。萬物新生的市銷率略低於二手服裝銷售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41倍,也不及The Realreal(REAL.US)的 0.81倍。

萬物新生最近股價大幅上漲,說明一些重要機構開始發現這支股票。它目前的重要股東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大型投行,兩家投行各自持有其1.3%的股份。根據雅虎財經的數據,貝萊德也持有0.4%的股份。

萬物新生繼續利用與京東和蘋果 (AAPL.US)的重要合作夥伴關係,一季度收入增長27%,從去年同期的28.7億元增至36.5億元。iPhone官方回收是萬物新生業務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司表示,二季度將保持同樣的增速,總營收將達到36.7億元至37.7億元,以中值計算的同比增長速度約為26%。

在多項業務改進中,翻新業務取得強勁增長,與簡單地購買和轉售回收產品相比,該業務帶來的利潤更高。它表示,一季度來自翻新設備的收入達到2.82億元,約佔產品總收入的8.5%。與去年第三季度相比,數字穩步改善,當時這個數字總計約為2億元,佔產品收入的6.8%。

過去兩年,公司還一直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多品類的回收專家,不僅涉足電子產品,還包括奢侈箱包、黃金甚至名酒等等。公司表示,一季度這部分業務的交易額同比翻了兩番,達到6億元。陳雪峰還指出,奢侈品回收的成交用戶中,18%的用戶在30天內會完成其他品類的回收。

萬物新生還通過一系列其他措施提高效率,包括減少中間商;在城市層面而不是全國範圍內開展更多的回收工作;推進檢測過程自動化,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和減少人為錯誤。

這些努力幫助公司將一季度的non-GAAP經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5%提高到2.2%。在調整後的non-GAAP基礎上(不包括與員工股票薪酬、攤銷成本),公司仍保持盈利。最新一個季度的non-GAAP淨利潤為2,070萬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010萬元。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官陳晨解釋說,因為認購了一家有戰略協同的生態鏈企業的IPO股票,其股價下跌對萬物新生造成了一次性負面影響。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遊戲相關收入年增12% 網易第三季多賺近三成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億元($13億美元),增速較第二季增長9.4%放緩,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億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億元,續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當中在線遊戲收入佔分部總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億元,按年增加3.56%;網易雲音樂收入跌1.8%至19.64億元。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跌近19%。 網易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未來將聚焦和持續投入現有取得成功的遊戲項目,未來新作採精品化策略,避免資源分散於信心不足的新項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究AI在遊戲創新、開發及營運中的應用。 業績公布後,網易美股周四收升0.40%,報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價上升銷售策略奏效 六福預告中期多賺5成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發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約20%至30%;盈利則大增40%至50%。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業績,收入54.5億港元,賺4.17億港元;按此計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億至70.9億港元,盈利約5.8億港元至6.75億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及銷售策略成功,帶動定價首飾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價上漲、定價首飾產品銷售佔比增加,以及營運槓桿帶動利潤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開報2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升7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債務壓力揮之不去 希教國際持續賣校求生

民辦高教寒冬持續,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再度出售資產求生 重點: 最新一宗交易雖僅作價1,000萬元,但涉及每年1.2億元貸款回收承諾 3.5 億美元零息可轉債已完成重組並全數贖回,外幣債務風險正式解除    李世達 在中國民辦高教投資熱潮退卻的當下,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資產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萬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諾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買方更要負責為倍諾思教育償還希教的3.8億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義的並非交易對價,而是買方承諾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償還1.2億元本金與8%利息的股東貸款,等於替公司在未來幾年鎖定可預期的現金流,協助緩解持續緊絀的財務壓力。 事實上,希教近兩年來已多次出售資產,市場估算累計變現超過23億元,涵蓋江西、甘肅、雲南、上海、蘇州等多個教育項目,構成一條漸次收縮的資產處置路線。過往公告中,公司措辭高度一致:「聚焦優質核心資產」「改善資產負債表」「提升股東回報」。 若說過去的民辦高教是以擴張換增長,如今希教則是以縮表換生存。 零息可轉債拆彈 希教的財務壓力說來話長,但最受關注的是2021年發行的3.5億美元零息可轉債。該債務曾於去年3月遭債權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同年8月撤回,重組談判即告展開。 今年6月,公司與持有逾56%本金的債權人小組達成原則協議,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將以610美元提前贖回,並於7月獲95.94%未償本金持有人支持通過,使方案具備約束力。重組已於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隨後公司於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償債券的贖回,意味其外幣債務風險基本解除。 然而,拆彈成功並不代表財務壓力從此消失。根據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報告,公司淨流動負債達56.27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11.3億元,而手頭現金僅約16.16億元。 所幸在財務報表的另一端頗為亮眼。期內收入為21.17億元,按年增長3.6%;股東應佔溢利達3.07億元,大增28.5%,經營現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淨流出轉正至2.71億元,公司運營層面似已重回正軌。 至此,化債仍是最重要議題,資產處置成為去槓桿進程中的核心組件。對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諾思,公告明言校舍規模與場地難以滿足未來教學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額外投入改造資本。從財務角度而言,這是一場在增長與現金流之間的取捨,而在債務仍需時間化解的階段,公司顯然選擇後者。 持續出售邊際資產 今年以來,希教密集處置多項教育資產,從甘肅白銀、江西南昌與樟樹,到陝西西安及廣西桂林的項目,市場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現金回收與債務轉移規模或超8億元。 從已披露公告可見,被剝離的項目普遍具備明顯共通點,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連續虧損或資產淨值為負,且校舍改造與辦學條件提升需要持續資本投入,投資回收期較長等。 此外,多數項目位於生源增速放緩、民辦本科競爭激烈的二三線地區,招生提升空間有限,難以為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出售此類邊際資產成為公司降槓桿與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策略,將更多資源集中於具規模與學科優勢的核心辦學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後首個交易日,希教股價下挫7.83%,收報0.2港元,今年以來仍錄約37%升幅,跑贏大市。市場的定價邏輯亦相對清晰:在零息可轉債拆彈後,公司不再面臨外幣債務違約風險,但能否持續推動資產處置回款,並有效用於補強資本結構,將決定估值能否修復。 希教目前追蹤市盈率約3.6倍,仍低於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這種折讓反映市場對槓桿與現金流的不確定性,但若未來幾次處置交易能順利收回貸款及對價,尤其在流動性偏緊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負債結構,估值曲線仍可能出現修復空間。 對希教而言,出售資產只是漫長去槓桿的中場。在人口負增長、生源分流與監管審慎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民辦高教再難以依靠複製校區達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學科壁壘、區位優勢與穩定現金回收能力的資產,是獲得市場定價主導權的關鍵。希教目前估值仍處低位,具一定情緒修復可能,但相信會是一場耐力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通快遞第三季淨利增長5% 下調全年業務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遞(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錄得收入118.65億元(16.66億美元),按年升11.1%,淨利潤25.24億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345.88億元,按年升10.29%。淨利潤64.55億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95.7億件,按年增長9.8%。期內包裹量增長及包裹單價增長1.7%,帶動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1.6%。受惠於電子商務退貨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銷機構產生的直客業務收入增長141.2%。同期毛利率則按年跌6.3個百分點至24.9%。 此外,公司下調了年度指引,將全年包裹量預計由原本的388億至401億件,下調至介於382億至387億件之間,按年增長12.3%至13.8%。 中通快遞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48.4港元,升0.6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