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boo Works introduces China-concept stocks to the world

Bamboo Works

Bamboo Works (咏竹坊,www.thebambooworks.com) 於近日宣佈完成2.0版本升級。 經過此次升級後,Bamboo Works將能夠更好地服務於關注中概股的全球投資者,幫助他們更全面、深入地瞭解中國上市公司、中國經濟以及各個細分行業。

此次升級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內容形態的升級,推出的新欄目包括:

  • 快訊(Fast News)Bamboo Works在原有新聞分析長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快訊」欄目,用更短小精悍的內容,更迅捷地傳達市場的重要變化。
  • 股事智庫(Expert Corner):以博客的形式,刊登各個行業的專家就一些在投資者關係、公共關係等角度撰寫的分析文章。幫助投資者乃至上市公司更好地理解市場、政策與行業。
  • China Bulletin 以電子郵件及網站專欄的形式,Bamboo Works聯合創始人兼主編,陽歌(Doug Young)每週通過國際主流財經媒體以及Bamboo Works自身的報導,結合個人分析,從宏觀經濟、行業動態、企業新聞的角度為讀者勾勒出中國經濟、中概股的最新發展。
  • China Inc聯合創始人陽歌(Doug Young)及溫衛楠(Rene Vanguestaine)這兩位各自擁有超過30年中國經驗的財經大腕,每週用15分鐘時間,在這檔播客欄目中,深入淺出地討論中國經濟、中國企業的最新故事。通過他們在全球資本市場大時間尺度的興衰中獲得的經驗,結合自身在中國的工作、生活,來為全球聽眾解讀中國。

陽歌(Doug Young)表示:「優質、獨立的內容,一直是Bamboo Works最重要的價值。在讀者對內容的要求日益碎片化的今天,我們的選擇不是故步自封,而是為不同資訊消費習慣、不同興趣角度的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通過這些欄目的增加,可以從更多維度來呈現中概股這一獨特群體的更多動人故事。」

同時,基於創立兩年來的讀者資料,Bamboo Works發現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之外,香港是中概股投資者數量最為龐大的區域。故而在原先英語、簡體中文的基礎上,將新聞報導的語種也擴展到繁體中文,給到中國香港以及其他地區的繁體中文讀者更好的瀏覽體驗。在現有與Bloomberg、Refinitiv、Factiva終端,Seeking Alpha、Benzinga社區以及FT中文網的新聞分發合作的基礎上,Bamboo Works所有的繁體中文新聞報導也分發到Yahoo Finance香港的新聞頁面。

在用戶體驗方面,Bamboo Works對其全套視覺系統進行了升級。新Logo、新色彩系統、新網站版式,將給全球讀者帶來更為舒適的閱讀體驗。Bamboo Works網站的主要伺服器遷移至Google Cloud,讓全球讀者在桌面、移動設備上的瀏覽速度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最後,在評論性內容的配圖中,Bamboo Works開始部分使用AI生成的圖片,並將在未來探索更多利用AI技術來為讀者提供全新視角內容的可能。

陽歌(Doug Young)補充道:「隨著全球疫情的結束,中美管理機構在更多問題上達成一致,中概股公司將迎來新一波的機遇期,而Bamboo Works將作為紐帶,通過全平臺化的優質內容,讓我們數以百萬記的全球讀者能夠更多地與這一波機遇期同步獲得更好的機會。」

Bamboo Works Logo

關於Bamboo Works

Bamboo Works(咏竹坊)是一家專注於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中概股公司新聞報導的媒體機構。2021年在香港成立,創始人團隊合計擁有超過100年的全球財經和資本市場經驗,他們曾在《華爾街日報》、路透社、阿里巴巴、偉達公關、摩根大通等機構長期擔任重要職位。Bamboo Works在每個交易日,通過其官網、社媒平臺以及全球各大主流財經終端、媒體為近20萬名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及其他相關行業的讀者提供多種形態、視角的中概股報導。

新聞

XtalPi scores landmark deal

拿下AI新藥研發最大訂單  晶泰科技市值升至300億港元

交易方DoveTree的創立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Gregory Verdine,他是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學者,曾提出「drug the undruggable」(靶向「不可成藥」靶點)理念 重點: 低首付加上高里程碑付款是AI制藥風險定價的慣例,低首付可讓合作方降低早期風險 晶泰科技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因其年度營收越過2.5億港元門檻,成功摘「P」    莫莉 今年以來,中國創新藥企頻簽大額對外授權訂單,三生製藥以12.5億美元首付款將PD-1/VEGF雙抗授權給輝瑞,創下國產創新藥首付新紀錄,恒瑞醫藥與葛蘭素史克達成最高120億美元戰略合作,AI製藥領域也同樣傳來捷報。上周二晚間,晶泰控股有限公司(2228.HK)宣布已於2025年6月底與美國創新藥企DoveTree完成總訂單規模約59.9億美元(430億元)的管線合作簽約。 根據協議內容,晶泰科技將利用其基於「AI+機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為DoveTree選定的多個主要針對腫瘤學、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代謝失調領域的靶點,發現和開發小分子及抗體類候選藥物,DoveTree獨家享有相關藥物全球範圍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晶泰科技稱,已收到協議約定的首付款5,100萬美元。協議簽署後180天內,晶泰還將獲得4,900萬美元的階段性付款,未來還將獲得最高58.9億美元的潛在監管里程碑及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產品年度淨銷售額的潛在個位數百分點的特許權使用費。以訂單總規模59.9億美元計算,此次合作創下了人工智能新藥研發(AIDD)領域訂單規模的新紀錄。 消息公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晶泰科技在開盤之初飆升近23%,股價創2月25日以來新高,全日收漲12.42%,總市值近300億港元。晶泰科技股價在此後接連回調,截至8月8日收盤,三日的累計漲幅收窄至7.72%。 此次合作的交易對手DoveTree是一家美國創新藥企,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創新研發範式結合生物學的基礎科學,專注於重大疾病領域「first-in-class」(首創新藥)管線的開發及臨床轉化。DoveTree的創立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Gregory Verdine,他是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學者,曾提出「drug the undruggable」(靶向「不可成藥」靶點)理念。他是傑出的連續創業家,由他創立或共同創立的十餘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有五家已經成功上市,由Verdine教授主導推進的3款藥物已經獲得FDA批准。 針對此次合作,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溫書豪表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將徹底改變藥物研發的效率與成功率挑戰、帶來關鍵的範式升級。Gregory Verdine 教授及 DoveTree 擁有豐富的藥物研發成功經驗與精准的市場眼光,與晶泰科技的平台能力高度互補,雙方優勢的協同將加速具有挑戰性的創新靶點的研發突破。 有望在2027年扭虧為盈? 儘管1億美元的首付款在整體近60億美元的訂單中佔比偏低,但是低首付加上高里程碑付款是AI製藥風險定價的慣例。因為AI新藥研發項目大多處於臨床前階段,成功率偏低,低首付可以讓合作方降低早期風險,而且AI新藥研發項目屬於「技術+服務」模式,其價值隨研發進展釋放,綁定具體成果的高里程碑付款可以確保技術價值經實證後才支付大額款項。 今年上半年,晶泰科技已經與多家醫藥企業達成合作,包括:6月底與生物製藥巨頭輝瑞擴大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全新一代的分子模擬平台以驅動新藥研發;4月,與血液製品領域上市公司派林生物(000403.SZ)簽署總規模約1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加速血液製品及其他藥品研發等。晶泰科技甚至出海到阿聯酋,共同建設中東地區首個自動傳統藥物現代化研發實驗室,首期投資3,000萬美元。 作為首家根據18C規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晶泰科技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因其年度營收越過2.5億港元門檻,成功摘「P」,「P」是港交所對未商業化公司的特殊標記。根據2024年財報,晶泰科技的營收同比增53%至2.66億元,其中下半年的同比增速更是達73%,經調整淨虧損收窄至4.57億元,同比減虧12.5%。晶泰科技收入主要來自於兩部分,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約為1.63億元,以及藥物發現解決方案,約為1.04億元。 中郵證券的研報稱,晶泰科技利用其基於AI+機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近期獲上億美元的大訂單,未來具有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潛力,其商業模式初具雛形,顛覆傳統研發範式打開市場空間。研報認為,公司作為AI for Science稀缺標的,有望在2027年實現扭虧為盈。 AI製藥作為新的技術路線,雖然可以加速傳統藥物研發模式,但是該領域至今仍未出現一款成功研發和上市的新藥。當前,晶泰科技的市銷率高達104倍,5月向港交所遞表的另一家AI制藥公司英矽智能的估值偏低,根據其招股書披露的2024年營收及Pre-IPO估值,英矽智能的市銷率約為15.5倍。儘管晶泰科技的技術多次受到業內合作方肯定,但是自上市以來,晶泰科技的股價波動較大,投資者仍需謹慎觀察。…
Yalla is a gaming company

雅樂科技藉中核遊戲開新篇章

這家中東社交媒體與遊戲公司計劃於本季度推出首批兩款中核遊戲,後續還將發布自主研發的「肉鴿」遊戲 重點: 雅樂科技披露將在九月前推出兩款自主研發的中核遊戲,年末將追加一款自研作品及授權遊戲 自三月以來,這家主營社交媒體與休閒遊戲的公司股價已翻倍有餘,投資者押注中核遊戲新戰略將激活雅樂營收增長    陽歌 歷經逾年籌備打磨,中東及北非地區領先社交媒體與遊戲企業雅樂科技(YALA.US)即將迎來嶄新階段。 據其週二發佈的最新季報顯示,成立九年的雅樂依托聊天服務與休閒遊戲吸引地區用戶,截至六月末平台月活用戶(MAU)超4,240萬。公司也開始嘗試更硬核的遊戲領域,旨在開拓新增長點——聚焦那些願為遊戲重金投入的玩家群體。 最新財報披露,公司正整合中東及北非地區的市場優勢資源(包括渠道分發、文化認知及本土人脈),同時將沉澱的經驗運用於本季度即將發布的兩款中核遊戲。同時規劃年內向硬核玩家推出更多新作,並暗示未來可能對旗下Yalla Ludo休閒遊戲平台進行革新。 當前業績延續了近年趨勢:成熟業務獲個位數營收增長;效率提升與成本管控驅動利潤強勁增長;公司今年啟動激進股份回購,應當可能會突破原定5,000萬美元回購目標。 市場熱度帶動雅樂股價自三月起翻倍飆升。不過週二季報發布後股價下挫4%,或顯示投資者對中核遊戲面世日漸迫切的期待。儘管經歷了大漲,其美股存託憑證(ADS)的市盈率仍在10倍左右,略低於體量相當的Pinterest(PINS.US)的12倍估值,較大幅落後網易(NTES.US; 9999.HK)的19倍市盈率。若新遊首戰告捷,股價仍有上行空間。 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中透露,本季擬推的兩款「三消」類中核遊戲已進入「最終調優階段」,並強調兩款產品瞄準「差異化用戶圈層」。公司同時宣佈將於第四季度推出自研「肉鴿」遊戲。 雅樂早前披露正與第三方開發商合作,擬借助在中東地區的優勢,通過授權協議引進遊戲。該戰略初見成效,公司透露旗下分發部門正籌備發行某開發商的硬核遊戲,但未有明確時間表。 雅樂科技董事長楊濤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未來將持續完善遊戲業務戰略,強化外部合作與分發能力,有效推進產品矩陣多元化。」 加速信號 公司最新財報多維度顯示遊戲業務擴張跡象。最顯著體現為當季研發開支激增28.6%,主要源於遊戲開發團隊擴容。 市場正密切關注中核新遊創收能力。而現有休閒遊戲表現強勁:二季度收入勁增17%至3,070萬美元,創2023年四季度以來最高增幅。 遊戲及聊天業務合共貢獻本季總收入8,46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8,120萬美元增長4.1%。公司預測三季度營收在7,800萬至8,500萬美元區間——需指出其財報預測一貫保守,實際業績常超預期且幅度可觀。 當焦點聚集中核新游時,楊濤同時暗示旗下Yalla Ludo休閒遊戲或將變革:「本季正值雅樂創立九周年。作為旗艦產品及中東及北非領先的休閒遊戲平台,Yalla Ludo生命週期有望延至10-15年或更久。」他補充稱公司正探索佈局在線本地生活服務,但未透露細節。 雅樂還通過與杜拜經濟旅遊局舉行聯合品牌活動及最新ESG來彰顯其本土化戰略佈局。 除遊戲研發投入增加外,公司在多數領域嚴守財務紀律,助推季度淨利率按年提升4.6個百分點至43.2%。淨利潤增速因而遠超營收,按年增長16.4%至3,650萬美元(上年同期:3,140萬美元) 公司同步更新激進的股票回購計劃,該計劃或是其近期股價的重要支撐要素。其曾計劃2025年回購約5,000萬美元ADS,財報電話會披露上半年已完成4,100萬美元回購。楊濤就此表態:「公司預計將達成甚至突破全年目標。」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聯想上季多賺逾倍 收入創首財季新高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0992.HK)周四公布,截至6月30日止的首財季淨利潤5.1億美元,按年升107.8%。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淨利潤3.9億美元,升21.6%。 期內,聯想收入188.3億美元,按年升21.9%,創有史以來最高第一季度收入,並超越此前在疫情間所刷新的高點。毛利增8.4%至27.7億美元,毛利率則下跌1.9個百分點至14.7%。 集團三個業務集團,包括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及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均錄得強勁的雙位數同比收入增長。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方面,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及其他智能設備業務錄得過去15個季度以來最快的同比收入增長。 當中,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收入及經營溢利分別增長18%及15%,主要受惠於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滲透率增加、高端產品銷售迅速增長。個人電腦全球市場份額創新高,以及智能手機業務連續7個季度錄得雙位數同比收入增長 聯想表示,未來繼續執行AI發展策略,隨著混合式AI的投資增加,個人及企業AI領域均取得實質性進展,強調對「由3S邁向人工智能雙胞胎」的戰略充滿信心。 公司股價周四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1.11港元,跌3.5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合景泰富被申請清盤呈請

內地開發商合景泰富集團(1813.HK)周三公布,山東陽光新天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於今年8月11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合景的清盤呈請,內容涉及公司提供的擔保未償還金額約6.42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及應計利息1.36億元。 公司表示,將會結合該呈請及境外重組的進度,考慮是否向高院申請認可令。高院的首次聆訊日期為今年10月22日。 截至去年底止,集團的銀行及其他貸款、優先票據及境內公司債券合共達到729.3億元,當中約176億元須於一年內償還,負債比率(總借貸扣除現金及銀行結餘除以權益總額計算)則高達789.6%。 公司周四平開,但隨即大跌逾20%,過去一年公司股價從高位下跌超過7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