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港交所資料顯示,美團(3690.HK)非執行董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分別於上周四本周三兩度減持合共約3,854萬股美團股份,持股量由4.68%減至3.98%,套現約60億港元(49.2億元)。

利好:減持後,沈南鵬持有約2.19億股,仍然是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

值得關注:美團於3月25日公布去年業績後,作為董事的沈南鵬隨即於3月31日、即董事禁售期結束不足一星期後開始沽出股份。這種操作在鎖定期結束時很常見,但仍可能代表該董事對公司缺乏信心。

深度:美團自從2020年開拓團購與新鮮食品等新業務後,公司一直處於“燒錢”狀態,去年更錄得231億元經營虧損,主要是因為新業務的虧損額達384億元,把餐飲外賣與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的盈利全部抵銷,令市場關注新業務會否持續拖累公司表現。值得留意的是,沈南鵬旗下的紅杉資本近年多次將美團持股分派予合夥人,令持股持續下降,包括去年9月分派4,481萬股B股,並於今年1月再分派3,111萬股,至於沈南鵬也曾在去年9月及10月減持美團。

市場反應:沈南鵬沽出美團的兩個交易日裡,其股價分別下跌2.8%與3.7%;美團本周四以155港元報收,仍然高於他上周三沽出股份的平均價153.8港元。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This biotech company, which focuses on the R&D of stem cell drugs, has filed for listing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hoping to get a slice from the hot stock market.

欠收入虧損擴 澤輝生物求上市注資

這家主要專注於幹細胞藥物研發與生產的生物科技企業,趁港股轉旺申請在港交所上市 重點︰ 澤輝生物今年上半年虧損按年增加逾兩倍,達2.37億元 公司暫時只有四款產品,當中僅一款處於臨床研究第二期,距離商業化尚有一段距離   裴梓龍 中港股市在官方「組合拳」救市下,表現再度活躍起來,踏入第四季,越來越多企業希望趁旺勢到港交所上市集資,希望能乘上這股市狂潮,獲取更高估值。 成立於2017年、主要專注於幹細胞藥物研發與生產的生物科技企業澤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9月最後一天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作為獨家保薦人。 與大部分早期生物科技公司一樣,公司目前暫沒有商業化產品,意味公司未有營收。據招股文件顯示,公司在2022年錄得約1.73億元虧損,翌年擴大至1.96億元,今年上半年的虧損更高達2.37億元,比去年同期激增210%。 虧損大幅上升,主要因為今年上半年行政開支由去年的1,837.4萬元,大幅增加至1.43億元,當中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達1.14億元,而過去兩年並沒有該支出;其次,澤輝最主要負擔是研發開支,2022年花了6,631.1萬元,去年增至1.0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已高達5,851.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1.4%。 澤輝主要業務是開發治療多種疾病的多能幹細胞(PSC)來源的創新細胞治療產品,屬於中國以及全球最早批開展PSC來源細胞治療產品研發的公司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中國首批獲得PSC來源細胞療法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批准的公司,以及中國唯一一家目前有多項PSC來源細胞治療資產處於II期臨床試驗的公司。 招股文件顯示,澤輝目前的產品組合包括核心產品ZH901以及主要產品ZH903、ZH902及ZH906。ZH901屬一種M細胞治療產品,正在研究用於治療損傷及炎症以及退行性疾病,它在中國針對各種適應症的臨床開發已進入第二期,已有約100名患者在多項臨床試驗中通過靜脈輸注或膝關節腔內給藥,接受了ZH901治療,而所有患者均未出現ZH901導致的嚴重不良事件。 至於ZH903、ZH902及ZH906都處於早期臨床階段。ZH903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開發中的mDAP細胞治療產品;ZH902是治療幹性AMD的開發中的RPE細胞治療產品,能改善患者視力問題;ZH906是治療角膜內皮失代償的開發中的CEnC治療產品。 另一方面,澤輝還開發了一個多能幹細胞來源的細胞治療產品研發平台(PROF),由多能幹細胞種子細胞平台(PROF-seed)、關鍵功能細胞篩選研發平台(PROF-function)及處方優化平台(PROF-formulator)組成,屬公司獨有的技術平台,有助公司更有效研發產品。 為支持未來商業化,公司已在北京設立總建築面積約2,380平方米的工廠,可以年產約3.5萬支細胞療法產品注射液,支持公司進行的臨床開發及早期商業化;同時,公司也在計劃在廣東省中山市建立製造工廠,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預計年產能約50萬支細胞療法產品注射液,以支持商業化生產,將於2030年正式投入生產。 而澤輝這次上市集資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建設中山工場,另外還有用於產品研發及臨床實研等。 現金只餘7,800萬 澤輝急於上市,最主要是資金已難以支持研發支出,截至今年6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剩下7,826萬元,比去年底大幅減少53%,然而去年全年的研發開支已達到1.0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已花了5,852萬元做研發。由於仍未有商業化產品,同時今年上半年也沒有政府補貼,要維持研發,就只能靠上市在市場獲取資金。 此外,前期投資者也需要平台套現。據招股文件顯示,公司於2019年展開天使輪融資,投資者包括中科創星、西安眾合、西安贏實及山東顥楊,每股成本3.87元,獲取1.5億元資金;一年後再進行A輪融資,每股成本增至8.3元,再獲得約1.6億元,投資者包括國科鼎智、元清本草、北京贏實等。 而由2022年至今年,公司再進行B輪、B+輪及B++輪融資,每股9.38元,投資者包括北京贏晟、嘉興宸玥和北京攜泰等,三輪融資獲得6.56億元資金,所有前期投資者都有180天禁售期。 以北京攜泰在B++輪投入約2,000萬元,持股為0.89%計算,該公司估值約為22.5億元,約24.9億港元。不過,目前在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股份眾多,投資生物科技企業,就是在賭公司的產品最終能否通過臨床實驗,並成功商業化。 目前港股氣氛熾熱,新股市場也活躍起來,加上8月上市的生物科技股同源康醫藥(2410.HK)至今已累漲約150%,如果澤輝能通過上市聆訊,說不定可以吸引追逐短期盈利的投資者認購。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ynagistics nears completion of HK SPAC listing

Synagistics若成功合併 能否振興香港SPAC市場?

這家由阿里巴巴支持的東南亞電子商務公司,正透過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完成借殼上市 重點: 由香港金管局前高管支持的一家SPAC的股東,與新加坡電商公司Synagistics的合併將於10月25日進行投票 此筆交易將標誌著香港剛起步的SPAC市場完成首宗借殼上市。自2022年初推出該機制以來,市場一直沒有進展 梁武仁 香港推出近三年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機制,可能出現首宗成功合併個案;但諷刺的是,利用這個SPAC機制上市的公司來自新加坡,而不是中國,後者是港交所新股發行的主要企業的來源地。 香港匯德收購公司(7841.HK)是一家總部設在香港的SPAC,它獲得了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一位前高管的支持,該公司上周四宣布將於10月25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與主要面向東南亞的新加坡電商公司Synagistics Pte. Ltd.合併的計劃進行投票表決。 與傳統的IPO相比,該交易讓Synagistics能夠更快地登陸香港交易所,在與香港匯德收購簽署合併協議三個多月後,它正朝著終點線前進。根據香港交易所的一份文件,Synagistics的估值為35億港元,作為該方案的一部分,雙方還從10個投資方那裡獲得了5.51億港元的承諾。 自2022年初推出以來,香港SPAC市場一直難以發展,因此港交所迫切期待更多類似的交易。SPAC是沒有實際業務的上市空殼實體,主要作為實體公司通過反向兼並上市的工具。簡而言之,SPAC交易允許私有公司通過借殼的方式實現公開上市。 近年來,通過SPAC上市在美國變得非常流行,特別是在資金匱乏的科技初創公司當中,因為可以繞過漫長繁瑣的傳統IPO過程。香港和它長期的區域競爭對手新加坡都尋求加入這一行列,各自均在差不多的時間推出自己的SPAC框架。 然而,兩個城市都未能取得美國那樣的成功。在進入SPAC遊戲的三年里,香港和新加坡的證交所都只有了了數筆SPAC上市交易。更糟的是,香港尚未成功完成一宗SPAC並購,即所謂的de-SPAC交易,而新加坡僅完成了一筆。 許多因素可能是導致香港和新加坡SPAC市場不景氣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亞洲投資者普遍保守。押注尋求通過SPAC交易上市的公司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因此類上市可以逃避傳統IPO所需的嚴格審查。 17Live Group Ltd.是唯一一家通過SPAC合併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其股價跌幅超過70%,這也導致無法說服投資者冒險選擇這種類型的股票。過去兩年,在美國通過SPAC上市的中國公司也表現不佳,包括奢侈品製造商復朗集團(LANV.US)和餐廳運營商Tims天好中國(THCH.US)。 更糟的是,在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自香港推出該機制以來,香港市場的整體投資情緒一直低迷。這種疲軟也抑制了傳統的IPO市場,使得SPAC上市變得更加困難。 背靠阿里 鑒於其背景,Synagistics選擇香港而不是老家新加坡作為上市地點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但當你意識到它背後是一家非常熟悉香港的強大公司時,這個決定就變得合情合理。這家公司就是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該公司目前通過一家新加坡子公司持有Synagistics約47%的股份,合併後將保留控股權,不過股權會被稀釋。 鑒於這家中國公司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專長,Synagistics與阿里的關係不僅僅體現在財務上。除了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外,阿里還運營著多家全球電子商務網站,其中包括廣受歡迎的全球速賣通,這是一個向外國買家提供中國商品的平台。阿里還擁有Lazada,和Synagistics一樣,它同樣專注於競爭激烈的東南亞市場,該市場的其他主要參與者包括Shopee(SE.US)和Tokopedia。 與Lazada和Shopee相比,Synagistics更為專業化,它運營的電商平台專注於美容、身體護理和嬰幼兒產品,通過與網絡營銷公司和社交媒體網站合作,直接向消費者銷售。 阿里巴巴可能尤其有動機支持Synagistics,幫助它分散對中國本土市場的嚴重依賴。Synagistics的核心東南亞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其有利條件包括經濟快速增長、年輕人口眾多、富裕人群日益增多,以及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加速普及,這讓該公司看起來前途無量。 儘管如此,Synagistics已經經營了10年,收入基礎仍然相對較小,且增長速度也不盡如人意。它去年的總收入約為1.27億新元(9,700萬美元),較2022年增速一般,只有12%。 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不會讓投資者感到驚艷,儘管隨著公司的成長和規模經濟的實現,這種情況可能會改善。去年,其毛利率下降約2個百分點至25%,這對一家科技公司來說並不算優秀。相比下,阿里的毛利率超過35%。Synagistics的運營支出也抹去了它所有的毛利,因此與盈利仍有距離。更糟糕的是,去年的淨虧損大幅擴大。 儘管Synagistics有著良好的增長前景,但它能否釋放潛力,實現盈利還有待觀察。這可能是香港匯德收購的股東,在本月晚些時候召開會議時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儘管此類合併交易一旦簽署就很少被股東否決。如果獲得批准,將標誌著香港SPAC市場取得重大突破。除香港匯德收購外,只有另外兩家香港SPAC找到了並購目標,但這兩家SPAC都尚未完成交易。 總而言之,Synagistics的命運將取決於它能否在潛力巨大但競爭激烈的東南亞,開闢一個賺錢的市場。但至少,如果成為首家通過與SPAC合併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它將留名歷史。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ifu fends off short-seller assault over its earnings record

沽空機構質疑做假 奇富股價不跌反升

奇富科技遭沽空機構指控業績造假,公司很快作出澄清,股價未受影響。雖然大股東周鴻禕再被推上風口浪尖,但沽空報告的指控似乎搔不著癢處 重點: 就沽空機構指奇富向中美部門所提交的數據有異,公司解釋是因為來自兩家不同公司 公司上季度經營現金流19.6億元,加上斥資3.5億美元回購,應該有助提振股價 羅小芹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是中國互聯網傳奇人物,好鬥的性格成為他在網絡世界攫取市場的動力,但也是性格使然,他與一眾互聯網大伽關係一般,所以,當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3660.HK)遭沽空機構發報告挑機,不少人都是來湊熱鬧,看周氏如何招架。 沽空機構Grizzly Research於9月26日發表報告,指控奇富誇大利潤,敦促監管機構調查公司內部數據。不過,報告中引用很多內地傳媒的報道,只屬市場傳聞。至於該機構聲稱最重要的指控,就是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稱總局)取得的數據,與公司向美國證監提交的不符,但似乎搔不著癢處,而奇富亦發公告澄清,指沽空報告有關公司的信息毫無依據和不準確,分析亦存在缺陷和誤導性的結論。 會計制度不同引起誤解 沽空機構說奇富誇大利潤,是基於公司向總局和美國證監提交的財務數據存在差異,以2022年及2023年兩個財年為例,公司在中國的主要運營實體總收入分別為170億元及160億元,而相應淨利潤分別為52億元及47億元,收入及淨利潤均按中國GAAP入帳,奇富向美國證監報備的是按美國GAAP入帳,兩年分別錄得總收入166億元及163億元,淨利潤分別40億元及43億元。 奇富還指出,向中國部門及美國證監提交數據不是來自同一家的公司,向前者報備的是反映公司在中國的主要運營實體,並不代表公司在中國的所有附屬公司及綜合財報內的關聯實體,後者是境外註冊的可變利益實體(VIE)公司。 由於中國政府禁止外資參與互聯網、教育及金融等敏感產業,當這些公司有意赴美國或香港等地上市時,便需要成立一家VIE結構的公司,VIE公司通過協議方式控制境內的運營實體,以便將境內營運實體的利潤合法地轉移到境外上市公司。 不過,奇富的VIE結構較一般的互聯網公司來得複雜。奇富的前身為360金融(2023年易名為奇富科技),早於2016年7月從360集團分拆出來,360金融因於2018年12月在納斯達克上市,需進行重組,於是在開曼成立一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淇玥」。 後者與360金融位於中國的三大運營實體的股東「上海奇步天下」(奇步天下),簽訂一系列VIE的合約安排,360金融可通過奇步天下對三大運營實體行使投票權,從而達控制效果,並取得相關的經濟利益。 據奇富解釋,在2023年前,若干金融機構要求奇步天下,為公司的運營實體所促成或擔保的若干貸款,提供補充的背對背擔保,其後奇步天下承諾,倘奇富的運營實體未能按時履行對銀行的擔保還款義務,奇步天下將承擔任何不足的部分,但該背對背擔保安排並無增加公司的風險敞口,而公司亦未向奇步天下轉移任何利益,故此奇富指斥沽空報告中,指控公司操縱奇步天下的財務報表,說法並不正確。 此外,奇富指出,截至今年2月29日,大股東周鴻禕實益持有公司僅13.8%股權,現時公司並無控股股東,而周於今年8月13日已辭去董事及主席職務,主席一職由趙帆接任。 部分指斥建基於假設 總體來說,Grizzly Research在沽空報告作出不少假設,例如奇富的撥備率數據不真實,以及現金餘額不斷下降,因此推論公司的利潤可能屬於偽造等。 對於上述指控,奇富表示,報告中聲稱有關公司逾期率和撥備記錄的指控,反映對公司財務常規和相關會計准則的誤解,但本文篇幅所限,不能盡錄,但部分指控明顯有些武斷,例如Grizzly以現金餘額下降來推斷公司利潤是偽造,而奇富已經指出這種推斷完全是錯誤且未經證實。 如果從過去四年財報看,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受限現金餘額初期三年呈逐年上升勢態,但自2022年底的105億元則降至2023年底的75.6億元,至今年6月底止則回穩至84億元。公司解釋是因為資產負債表內貸款的增長、向股東分派的現金股息及股份回購計劃。 雖然奇富已經指出,報告關注滯後的90天逾期率有誤解之嫌。不過,公司將優先考慮能主動反映信貸風險的領先風險指標,例如:首日逾期率、30天回收率等,與傳統的逾期率相比,該等前瞻性指標提供了更準確和更可行的信貸風險評估。 面對外界對其賬目的質疑,公司的股價迄今一直表現堅挺。 過去一個月,奇富在香港市場的股價已上漲超過 15%,年初至今的漲幅已超過 90%。 奇富剛公布第二季業績,淨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26%,經營現金流為19.6億元,加上第三季開展為期一年、總值3.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經營現金流、現金股息及回購都是公司財政堅實的硬指標,以奇富最新的延伸市盈率6.7倍,表面上似乎很難對公司財政有太多挑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Group resubmits updated IPO application

挫折中復蘇 傲基科技再闖港交所

這家跨境傢具銷售商稱,業務繼續從2021年暫被禁入亞馬遜旗的事件中反彈 重點: 傲基科技提交更新後的香港IPO申請,公司此前嘗試在上海科創板和深圳創業板上市,均以失敗告終 公司今年前四個月的收入增長了17%,繼續從三年前的重大業務挫折中復蘇 陽歌 雖然傲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專業領域是傢具用品,但它看上去越來越像一家拼命尋找歸宿的公司。 這家電子商務公司在過去幾年不得安寧,至少在上市這件事情上如此,先是放棄在北京的場外交易市場上市,後又在上海和深圳上市未果。4月份提交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申請時,它以為終於找到了歸宿。 但由於未能在規定的六個月內完成IPO,該申請失效,傲基科技於上周再次提出上市申請。最新申請包含今年前四個月的數據,大部分數據都延續了公司在4月份提交申請時的趨勢。 傲基科技繼續從其所說的「亞馬遜事件」的負面影響中復蘇。在該事件中,傲基科技和其他幾家公司因發布虛假評論來提升自身形象,在2021年被這家美國電商巨頭封號。該公司還繼續在收入上實現地域的多元化,這可能是為了應對亞馬遜事件,不過它依然嚴重依賴北美市場。 傲基科技最新申請的最大優勢是它無法控制的一點,即過去一個月中國股市的大幅上漲。自9月11日以來,香港恒生指數飆升了30%以上,不過即便是在上漲之後,很多股票的指標比率仍遠低於全球同類股票。 股市上漲促使IPO候選公司爭相衝刺香港股市,僅過去兩周就有13家公司提交新的上市申請。有幸在這一輪上漲期間上市的兩家公司表現不俗,其中廚具製造商卡羅特(2549.HK),自10月2日上市以來上漲了57%,家用電器製造商美的集團(0300.HK; 000333.SZ),自9月中旬上市以來上漲了73%。 傲基科技似乎不太可能通過上市利用這波漲勢,因為最新申請只是原申請失效後的一次更新。 總的來說,公司看起來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因它是一家向西方市場銷售中國傢具和電子產品的跨境電商。這應該會保護它免受經濟低迷的影響,目前經濟情況正抑制中國本土市場的消費者需求。 但傲基科技也有可能受到美國計劃堵住稅法漏洞影響,以前因為這個漏洞的存在,價值低於800美元的跨境運輸貨物免徵進口關稅。只要看一下該公司的上市文件就會發現,旗下各品牌幾乎所有產品平均售價都不超過170美元,遠低於800美元的門檻。公司目前約70%的收入來自北美,8%來自歐洲,其餘來自中國市場。 申請文件中有一節介紹美國貿易法及相關風險,包括潛在的保護性關稅。但它沒有明確提到800美元的漏洞,也不清楚傲基科技從中國到美國的跨境運輸是否利用了這個漏洞。 尋找一個家 說了這麼多,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傲基科技在金融市場的經歷,其中包括很多在中國和香港上市的利弊教訓。公司於2016年首次在北京的場外交易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NEEQ)上市。然而,由於交易量非常清淡,它在2019年選擇了退市,很多公司都因同樣的原因而採取了類似做法。   從NEEQ退市後,公司於2019年嘗試在上海類似於納斯達克的科創板上市。但它很快就發現,該市場對其低技術含量的電子商務風格並不感興趣,而是更願意培育半導體和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的高增長企業。 公司在上市文件中表示:「考慮到我們的核心業務與科創板市場定位之間的差異,於2020年4月,我們自願撤回A股科創板上市申請。」 公司於2021年再嘗試在深圳的創業板上市,該市場同樣以高增長初創企業為重點。然而,亞馬遜封號事件導致公司2022年的收入下降22%至71億元,上市計劃因此遇挫。之後,公司收入逐漸恢復,包括去年收入增長22%至86.8億元,今年前四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達到28.3億元。   公司唯一尚未嘗試上市的地點是紐約,那裡是與之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另一家跨境家居用品銷售商大健雲倉(GCT.US)的上市地點。不過,自從兩年前在美國上市以來,大健雲倉的表現一直不佳,目前的市盈率只有10倍,儘管該公司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收入取得三位數的增長,利潤增長也達到了強勁的兩位數。 傲基科技的收入增長速度雖然不及大健雲倉,但仍然相當可觀。公司的利潤增長看起來也相當不錯,今年首四個月從上年同期的9,600萬元增至1.89億元,接近翻倍。巨大增長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是一次性因素造成,包括清理亞馬遜封號事件遺留下來的庫存。在這種情況下,毛利潤或許能更好地反映該公司的經營狀況,今年頭四個月的毛利潤增幅較小,從上年同期的8.21億元增長19%至9.77億元。 總言之,傲基科技的最新上市申請,很可能是眾多爭相趁著市場行情好而趕緊上市的公司之一。因此,由於其業務性質相對平凡,公司可能難以引起關注。但對於那些希望買入中國公司股票,但又希望降低受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的投資者,其跨境電子商務故事可能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