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HK

最新:生物科技企業藥明巨諾(開曼)有限公司(2126.HK)周三公布去年業績,期內收入飆升373%至1.46億元,扣除非經營損失的經調整虧損,則收窄10.9%至6.05億元。

利好:該公司旗下淋巴瘤藥物倍諾達於2021年9月獲批在中國上市後,去年已展開其商業化活動,並帶來顯著收入增長。公司預期,隨著更多患者接受該藥物治療,今年的銷售收入會繼續增加。

值得關注:雖然該公司實施的成本削減計劃,去年成功令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分別減少1.6%及10.8%,但由於涉及倍諾達的推廣費用上升,其銷售開支仍錄得11.8%的增幅。

深度:藥明巨諾是一家中美合資企業,由全球生物製藥公司百時美施貴寶(BMY.US)旗下朱諾醫療藥明康德(2359.HK; 603259.SH)於2016年共同創立,並於2020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作為主攻「抗癌神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療法)的創新藥企,雖然旗下首款藥物在2021年獲批銷售,但由於該產品費用不菲,而且未納入全民醫保,加上CAR-T僅作為末線療法獲批,即必須在其他更推薦的一線、二線等療法使用無效後,才能接受CAR-T治療,在患者背負沉重經濟壓力下,藥明巨諾要大規模拓展市場並不容易。

市場反應:藥明巨諾周四股價下挫,中午收市軟5.1%至3.36港元,貼近過去52周的低位。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名之夢獲大筆新資金 但應付AI戰或需更多

據報道,這家人工智能公司接近獲得2.5億美元新資金,其豐富的人才儲備和不斷增加的產品,正吸引著投資者 重點: 據報道,人工智能公司名之夢即將在新一輪融資中,以大約12億美元的估值籌集逾2.5億美元 該公司將不得不繼續大量投資以增強其人工智能實力,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需要更多融資   西一羊 新投資打開了閘門。甚至在聊天機器人出現之前,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百度 (BIDU.US; 9888.HK)等大公司,以及科大訊飛(002230.SZ) 等較小的公司,就已經在投入大量資源,開發自己的同類產品了。 這股熱潮也開始把大量新資金引入得到大型科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支援的初創公司。上海的名之夢就是其中一個受惠者,上月因為有消息稱其大語言模型(LLM)將嵌入中國軟件發展商金山軟件(3888.HK)的辦公應用程式,作為規模更大的合作的一部分,該公司引起了轟動。 好消息源源不斷,路透社上周的一篇報道稱,名之夢即將完成一輪超過2.5億美元(17.8億元)的新融資,使其在成立僅一年半後,估值便達到12億美元左右。該報道稱,此輪融資的新投資者,包括一家與科技巨頭騰訊(0700.HK)有關聯的實體。 據路透社報道,名之夢成立於2021年,早期投資者包括研發熱門遊戲《原神》的米哈遊,以及中國的雲棲基金和明勢資本。12億美元的估值,將使名之夢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俱樂部的一員,而且鮮有中國AI初創公司能夠加入這一行列。 據報道,罕有獲得了這個地位的公司,也包括外賣餐飲巨頭美團(3690.HK)聯合創始人王惠文創立的北京光年之外。3月有報道稱,光年之外是在達成收購另一家中國AI公司一流科技的協議後,來獲得獨角獸地位的。據財新網今年較早前報道,合併後的實體正在尋求新的融資,估值10億美元。 名之夢最新的龐大規模融資,是開發生成式AI需要巨額投資的體現。與此同時,這類公司開始出現高估值,表明該群體可能會在關注中國的科技和風險投資者中,成為下一個熱門領域。該領域最早的初創公司之一,是電腦視覺專家商湯科技(0020.HK),它2021年12月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近100億美元。 商湯科技作為獨立的AI公司,在很多方面都和名之夢相似,並且可以作為先例,預示名之夢將面臨的挑戰。阿里巴巴是商湯科技的早期投資者者之一,後者的市值一度接近其當前市值的四倍。但它一直面臨很多問題,包括美國的限制以及持續的巨額虧損,因為它持續不斷地投資,以便在成本高昂且競爭日益激烈的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研究公司IDC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到2026年,中國每年人工智能投資預計將達到267億美元,約佔全球AI投資的8.9%——這是僅次於美國的投資總額第二高的國家。 豐富的人才儲備 名之夢擁有的一些特點,或許可以解釋投資者為何對其興趣濃厚,使得該公司在成立後迅速躋身獨角獸俱樂部。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在其相對較小的員工隊伍中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截至2月,它的員工只有大約100人。 它的管理團隊包括擁有強大工程背景和領先人工智能公司高管經驗的人員。它的兩名聯合創始人閆俊傑和周彧聰都曾在商湯科技工作,前者為副總裁,後者是演算法研發負責人。 名之夢的另一名聯合創始人楊斌之前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在Uber ATG研究院工作,這是優步的自動駕駛部門,後來它賣給了Aurora Innovation。此前,楊斌還曾在另一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Waabi工作。 據中國媒體甲子光年援引楊斌提供的資訊報道,名之夢約百名員工當中,三分之一擁有博士學位。報道稱,該公司的技術研發團隊包括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電腦視覺、電腦圖形學等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人員。 名之夢的吸引力可能還在於,與後來者相比,它在推出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能產品方面,處於相對早期的位置。去年11月,該公司退出了一款名為Glow的應用程式,這是一個虛擬人工智能伴侶,據稱其功能包括幫助用戶結交虛擬朋友和克服孤獨感。 該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創建虛擬角色,給他們設定背景故事,然後與它們聊天,討論各種話題,包括情感方面的建議,甚至如何應對脫髮問題。據甲子光年報道,這款應用推出僅四個月,註冊用戶便逼近500萬。 由於ChatGPT的巨大成功,名之夢也迅速加入了聊天機器人浪潮。它在3月初推出了與ChatGPT類似的Inspo,比百度大肆炒作的文心一言早大約一周時間。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文心一言沒有做現場展示,其表現受到了嘲笑。 與百度的文心一言一樣,Inspo目前僅面向受邀用戶開放。但根據國內媒體量子位的一篇報道,這款應用程式的某些功能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協助寫作、資訊搜集以及提供建議等。 從它大名鼎鼎的商業合作夥伴身上,也能一窺名之夢強大的產品能力。它的商業夥伴包括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這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獨角獸;另外還包括前文提到的金山軟件。今年4月,該公司宣佈與字節跳動的企業軟件部門火山引擎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構建一個軟件平台,以提升人工智能的能力。這是這兩家公司更大合作關係的一部分。…

借利潤高增長東風 富途進軍馬來西亞

這家網上券商表示,其在馬來西亞的牌照已獲得原則性批准,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將進一步展開 重點: 在利息收入大漲、全球擴張以及新交易產品的多重因素加持下,富途第一季收入增長52%,利潤翻倍 這家網上券商表示,計畫在未來三到五年將財富管理資產規模佔總資產的比例,從10%增加到30%   陽歌 下一站,馬來西亞。 網上券商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宣佈,將基於香港繼續拓展全球業務,進軍馬來西亞市場。國際化是該公司最近發展的主要方向,其業務已經拓展到了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 在上個月底發佈的最新財報中,進軍馬來西亞是最引人注目的大標題。財報同時顯示該公司繼續為其在香港、美國、新加坡和澳洲的客戶增加更多產品和服務。 除了區域擴張外,該公司還公佈了大規模提升財富管理資產規模的計畫,以吸引需要多樣化投資選擇的客戶。該業務在其客戶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稍後將詳細介紹。 首先,富途最新的財報延續了最近的趨勢——比如利潤加速增長,該公司的淨利潤在第一季增長了逾一倍,達到11.9億港元(10.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8%。 淨利潤增長主要源於利息收入的大幅增加,得益於過去一年美聯儲和其他央行試圖遏制通脹而大幅上調利率。富途的利息收入在第一季增長了125%,達到12.9億港元,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券商佣金曾經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第一季增長率為較溫和的11.6%,總額達到10.8億港元。 以上兩個來源為富途貢獻了大部分營收,使得全季度總營收增長52.3%,達到25億港元,在去年第四季強勁的42%增長基礎上進一步加速。儘管這些數字看起來很強勁,但美聯儲基本上已經結束了激進的加息措施,營收增長可能將開始放緩。 基於上述的可能性,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師預計,富途的全年收入增速將放緩至約13%,而利潤增速也將減慢至約18%。分析師群體對該公司仍然非常看好,雅虎財經調查的21位分析師中,有15位給予該公司「強烈買入」或「買入」的評級。他們的平均目標價為56.9美元,比目前股價水平高約50%,表明他們看到了相對較大的上漲潛力。 基於分析師對其2023年利潤的預測,富途目前的市盈率為相對較低的12倍。這與美國折扣券商盈透證券(IBKR.US)的13倍接近,但低於嘉信理財(SCHW.US)的16倍和老虎證券(TIGR.US)的23倍。 富途的股價在財報公佈當天輕微上漲了1.3%,表明投資者已經看到該公司的全球化轉型取得了進展,但仍面臨挑戰。富途目前最大的客戶群體在香港和新加坡,儘管沒有提供具體數字,但公司表示其應用程式在香港成年人的使用率為43%,在新加坡為25%以上,該公司在其最初的中國市場還有一批老客戶。 馬來西亞的潛力 接下來,我們討論之前提到的話題,首先是進軍馬來西亞。該公司此前表示今年將進入兩個新的亞洲市場,馬來西亞是其中之一。公司尚未宣佈下一站是那個國家,但很可能是一個東南亞國家。 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富途的馬來西亞子公司在該國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已獲得證券監管機構的「原則性批准」,預計最早將在今年下半年進入該市場。管理層補充說,富途與現有競爭對手相比具有諸多優勢,包括更強大的應用程式,以及在其核心優勢地區,比如美國和香港等市場,提供更低的交易費率。 富途創始人和董事長李華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期待利用馬來西亞的巨大市場機會,進一步加強我們在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 國際化一直是富途的重要戰略,公司一直努力在其大本營香港和新加坡市場以外擴大業務。然而,鑑於香港本地資本市場尚未完全復甦,該公司也對其在香港的增長提出了預警。CFO陳宇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香港股市)交易範圍非常窄,市場沒有有意義的IPO項目。」 未來的另一個關鍵點將是財富管理業務,該業務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富途的整體業務。富途在第一季的財富管理資產規模按年增長了77%,達到370億港元,較其整體資產規模增長率高出兩倍有餘。 財富管理資產現在約佔富途總資產規模的10%,陳宇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希望這樣的比例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繼續增加到20%到30%。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業務區域以及服務的拓展,都有助於抵消其目前在中國面臨的不確定性。富途上月已從中國應用商店中把應用程式下架,並等待問題最終解決,但同時獲准繼續為現有中國使用者提供服務,包括提供應用程式更新。這個情況對公司的影響似乎是可控的,至少從財報角度來看。 陳宇在談到應用下架時表示:「我們很高興我們現有的中國客戶對這宗頭條新聞非常冷靜。我們沒有看到任何有意義的異常流失率,以及過去一周的客戶淨資產流出。」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導,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UTU.US

慧悅財經赴美上市 考驗自身公關能力

這家面向赴港上市中國內地企業的公關服務供應商計畫通過在紐約上市,最高籌集1,800萬美元 重點: 慧悅財經集團已申請在紐約上市,計畫為業務擴張籌集新資金 去年,由於IPO市場疲弱,這家為赴港上市中國企業提供公關服務的供應商利潤和營收暴跌   沈如真 六年前,前記者兼主持人劉慧創辦了一家金融公關公司,幫助中國內地公司進行IPO路演、瞄準潛在投資者和管理危機。現在,她可能很快就需要把專業技能應用到自己的公司慧悅財經集團(INTJ.US)身上,因為該公司正準備努力讓投資者相信,憑藉嫺熟的公關服務,在中國市場上,它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慧悅財經上月邁出一大步,提交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申請。通過出售500萬股普通股,包括360萬股新股和劉慧自己目前持有的160萬股現有股票,這次IPO最高可籌集2,500萬美元(1.78億元),籌集的資金將用於升級公司的IT系統和擴展業務。 但這個擬定IPO的時機卻糟糕透頂。該公司報告稱,由於作為慧悅財經支柱的中國公司赴港上市需求疲弱,去年的銷售額和利潤大跌。今年全球IPO市場繼續低迷,慧悅財經和它的很多潛在客戶,也越來越容易受到北京對數據安全和跨境投資審查收緊的影響。 「該公司似乎急於上市,」一名因此事的敏感性而不願具名的資深公關經理說。「傳統公關工作很難,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不創新就活不下去。」 慧悅財經去年的淨利潤較2021年下降70%至350萬港元(315萬元),而收入則下降36%至1,430萬港元。該公司幫助尋求赴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安排路演和展覽,它將業績下滑歸咎於疫情反覆,稱其抑制了IPO活動。 畢馬威的數據顯示,去年在香港上市的73家企業僅籌集了970億港元,遠低於2021年97宗IPO籌集3,339億港元的成績。據德勤稱,這種疲弱持續到了今年第一季,期內香港IPO籌資規模按年下降 51%。在今年初出現反彈後,恒生指數上周觸及6個月低位,目前正在努力站穩腳跟。 此外,慧悅財經集團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表示,美國大舉加息打擊全球資本市場和集資活動,抑制了對金融公關服務的需求。 與這種逆風作戰的不止慧悅財經一家。 在香港上市的皓天財經集團(1260.HK)去年收入下降18%,而且轉為虧損。在深圳上市的藍色光標(300058.SZ)報告因商譽減值,錄得22億元淨虧損。 雖然整個市場幾乎沒有即將復甦的跡象,但總部位於香港的慧悅財經面臨的另一個主要風險,是來自中國的政策,因為它專注於服務中國內地的公司。上個月,由於政府不斷加強對數據安全和資本外流的關注,兩家主要的網上券商下架了各自名下在中國境內的應用程式。 金融服務的敏感性 中國的監管機構曾指責這兩家公司通過互聯網非法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它們沒有在中國提供金融服務的牌照),並禁止它們在內地簽約新客戶。其他提供類似敏感金融服務的供應商也受到了審查,在對該行業的打擊過後,一批以前的私人P2P貸款機構大多被關閉。 對慧悅財經來說,這些舉動可能是一個警示,該公司通過互聯網平台和社交媒體(包括微信、微博和金融網站),協助其企業客戶與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建立聯繫。 「由於我們的業務主要位於香港,而一些客戶是(內地)公司,我們可能會因(中國)法律法規的解釋和應用的不確定性而面臨獨特的風險,」慧悅財經在招股說明書中警告。 「中國對金融行業的嚴厲態度,意味著北京的監管機構可以對我們的業務行使重大監督和自由裁量權,並隨時干預或影響我們的營運」,慧悅財經補充道。比如,該公司表示,目前尚未清楚一家在中國內地搜集個人資訊的香港公司,是否受中國的數據規章制度的約束。 慧悅財經的規模相對較小,在香港只有9名員工。該公司表示,計畫利用IPO籌集的資金打入其他國際資本市場,尤其是美國。該公司還希望提高自動化程度,並建立虛擬金融公關服務,包括虛擬路演,這將使企業免受未來可能出現的旅行限制,就像大流行期間看到的那樣。 但在新技術的運用方面,慧悅財經遠遠落後於一些競爭對手。藍色光標的首席執行官潘飛在4月份曾誓言要「全方位擁抱AI」。該公司曾與Meta、谷歌和推特等全球科技巨頭合作開展營銷活動,它曾表示「與AI共舞是藍色光標堅定而唯一的選擇。」 此外,皓天財經也推出了網上路演和直播服務,以更好地連接投資者和公司。 根據2021年,也就是IPO市場陷入低迷前最後一年的利潤,皓天財經的市盈率只有2.1倍,而藍色光標在此基礎上的市盈率要高得多,為55倍。慧悅財經如果按照2021年的利潤計算,股價取區間的中值,那麼市值為6,600萬美元,這樣它的市盈率就是5.6倍左右,介於兩者之間,但更接近皓天財經。 在創辦慧悅財經之前,劉慧曾在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工作了8個月時間。在慧悅財經上市後,她還將面臨在二級市場激起購買興趣的挑戰。慧悅財經表示,預計將以每股4至5美元的價格發行340萬股新股,約佔公司股份的23%。如果需求充足,劉慧將在那時之後再出售160萬股自己的股票。 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預計我們的普通股最初交易價格低於每股5美元,因此將被稱為『低價股』」,又稱 「低價股交易有一定的限制,這些限制可能會對我們股票的價格和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 慧悅財經以打造正面故事向投資者推銷客戶為使命,市場將密切關注這家金融公關公司能否在自己的IPO中成功做到這個點。在目前的環境下,這項任務恐怕需要該公司動用所有資源。…

聲網加入中國科技公司分拆潮流

這家即時互動服務供應商將分拆成兩個部門,一個專注中國市場,另一個主攻國際業務 重點: 聲網表示,公司將分拆成兩部分,一個面向中國市場,另一個面向全球客戶,以便充分考慮兩個市場各自的「獨特」需求 今年首三個月,該公司連續第五個季度收入縮水,這是自中國2021年整頓教育行業後,影響遲遲沒有褪去的結果    陽歌 2023年正迅速成為中國科技公司的「分拆年」,聲網(API.US)成為最新加入這個趨勢的公司。這家即時互動服務供應商宣佈已分拆成兩部分,一部分專注於中國,另一部分專注於中國以外的業務。 這次分拆看上去與3月那則引起了更大關注的分拆新聞類似,當時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宣佈將自己一分為六的計畫。其他幾家公司也在朝著類似的方向發展,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圖森未來(TSP.US)和可穿戴設備製造商華米科技(ZEPP.US)。 有許多因素正在推動這個趨勢,包括提高營運效率的願望,這對阿里巴巴而言,是主要的催化劑之一。而對於聲網這家規模較小的公司而言,這個決定還涉及地緣政治因素,因為它認識到,中國市場對科技公司相對獨特,因為它的監管程度高於全球其他市場。另外,對數據安全的擔憂日益增加,也在推動著這個潮流,促使聲網這樣的公司明確定義各個市場,並構建護欄隔開各個市場的數據。 兩年前,聲網一度登上全球新聞頭條,當時媒體報道,它是引發轟動的社交媒體Clubhouse語音聊天室服務背後的主要技術合作夥伴之一。但在人們發現部分Clubhouse相關數據是通過聲網在中國的伺服器傳輸後,該公司很快遭到了抨擊。 聲網剛剛透露的這種分拆,或許可以解決此類問題——確保國際業務產生的數據保留在中國境外,最好是存放在聲網客戶所在國家的伺服器上。 該公司最新分拆出來的國際業務,將保留Agora的名稱,而中國業務將使用其中文名稱聲網,聲網在本周較早前公佈這個舉措及其最新季度財報時表示。目前在美國上市的聲網將成為這兩個部門的控股公司,兩個部門將獨立營運,各自有獨立的管理團隊。國際部門總部將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矽谷,而中國部門將以上海為總部。 「我們相信,組織架構的調整,將使我們更有針對性地應對不同市場客戶的獨特需求,並集中資源實現兩部分業務各自的戰略優先順序目標,即Agora業務重點為驅動增長,聲網業務重點為提升競爭效率,」聲網創始人兼董事長趙斌說,他在矽谷和中國都有豐富的即時互動技術工作經驗。 趙斌是Webex的創始工程師,該公司後來被思科(CSCO.US)收購。他還曾擔任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社交網路和網上卡拉OK網站歡聚(YY.US)的首席技術官,該公司以前叫YY,與Webex 一樣,開發支援即時視頻和語音互動的技術。 分道揚鑣? 聲網沒有提供任何細節,說明新宣佈的分拆會否演變成徹底的分道揚鑣,通過雙方各自上市切斷所有聯繫。但這種情況使發生,我們也不會太過驚訝,因為此舉將大大降低我們之前提到的數據安全風險。 至少就目前而言,該公司已經開始分別報告這兩個主要部門的營運指標,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每個部門的表現,以及它們面臨的不同問題。 在2020年6月首次公開招股後,這家成立9年的公司一路快速成長,儘管它從未錄得盈利。但去年,該公司遭遇重大打擊,因為它的主要客戶群體之一,也就是中國的K-12輔導服務提供者,在2021年被中國政府禁止提供此類服務。因此,聲網的收入從去年第一季開始萎縮,之後一直在下降。 根據聲網的最新報告,這個趨勢延續到了今年第一季,報告期內公司總收入下降5.6%,至3,640萬美元。這種下滑趨勢似乎還將持續到第二季,該公司預計,在截至6月份的三個月裡,總收入將在3,400萬美元(2.4億元)至3,700萬美元之間,中值將比上年同期的4,100萬美元下降13%。 分拆後的數據顯示,中國業務仍佔公司大部分。但國際業務持續增長,迅速擴大佔比,而中國業務仍受到K-12教育業務損失的影響。 在第一季,聲網中國業務的收入按年下降14.5%,至2,130萬美元,佔總營收的近60%。國際部門的收入增長10.2%,達到1,510萬美元,不過我們也應該指出,最新的收入數字比上第一季下降了約4.4%。 該公司在控制成本方面做得很好,其營運費用比一年前下降了25.5%。因此,其非GAAP虧損(不包括基於股票的薪酬等項目)從一年前的1,690萬美元縮至910萬美元。 該公司現金充裕,截至3月底,持有4.16億美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這意味著它在短期內不會面臨現金短缺。更重要的是,如果聲網想重新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它真的需要在中國市場恢復動力,同時在國際市場也要實現更為強勁的增長。趙斌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是推動在不太遙遠的將來實現這種新增長的催化劑,他指出,這種技術可以提供虛擬角色作為補充,使人類在網上體驗更廣泛的互動。 從理論上講,這聽起來不錯,但投資者仍然不太賣帳。在最新財報發佈後,該公司股價最初下跌,但第二天出現反彈。不過,其最新收盤價3.025美元仍遠低於20美元的IPO價格。在估值方面,該公司的市銷率相當低,為1.8倍,低於類似的Twilio(TWLO.US)的2.1倍,但高於8x8 (EGHT.US)的0.52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P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