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中小企SaaS概念股第三季業績回暖,吸引投資者垂青

重點:

  • 微盟集團第三季SaaS訂單按年增長30%,廣告毛收入按季也大增三成
  • 公司最近獲摩根大通增持,並在上月9度回購股份,看來已獲投信心一票

羅小芹

受官方防疫封禁政策影響,中國中小企業務受創,為微信平台中小企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的微盟集團(2013.HK)也受到負面影響,自新冠疫情於2020年初爆發以來,該公司在過去兩年半已錄得逾25億元虧損。微盟的股價去年2月曾高見30港元,但最近只在3到5港元徘徊,累挫八成多,令曾經熱捧該股的投資者焦頭爛額。

但是,微盟在上周三發表的公告,似乎帶來業務恢復的正面訊息。該公司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SaaS訂單按年增長30%、廣告毛收入比第二季大升30%至28.7億元,但按年略為下跌5%;其中9月廣告毛收入9.7億元,是今年以來,單月毛收入首次超越去年同期表現,反映業務正向「復常」之路邁進。消息公佈後,微盟的股價連升三個交易日,截至本週一已累漲43%。

微盟的好消息不止於業務回暖,公司稱上月底發布的WOS新商業操作系統已正式上線,該系統融合微盟近10年服務商業領域的技術實踐和經驗沉澱,能滿足絕大多數企業常規數字商業經營需求,而且原有客戶已完成數據遷移,有望達致系統無蓬交接。由於公司進一步深耕「大客化」戰略,並透過「生態化」把以往各自為政、碎片化的工具和系統融合為一個生態,對公司躋身中國SaaS第一梯隊有莫大幫助。

大行增持

大行最近的動作,看來對微盟投以信心一票。據港交所股權披露網頁顯示,摩根大通在10月25日增持了1,046萬股微盟,是過去四個月以來首度增持,令其持股增至6.02%。而公司於6月底的股東大會獲批准購買最多10%的已發行股份後,單在10月,微盟已9度回購公司股份,涉及1,686萬股,上述動作是否反映公司已走出艱難時期?

回顧今年8月中,微盟公布的上半年業績遠遜市場預期,淨虧損擴大9%到6.09億元,經調整淨虧損更大增5倍至5.67億元,除了受第二季官方加大防疫封禁力度、令中小企業務受挫的不利影響外,公司對生態系統升級的高度投入,也是拖累業績的原因。期內,微盟的研發開支大增54%至4.7億元,佔收入比例高達52%。不過,隨着上月底發布的WOS新商業操作系統正式上線,未來研發開支有望回落。

根據微盟2018年底上市時的招股書披露,公司當時已是騰訊控股(700.HK)旗下微信平台上最大的中小企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市場份額達15%。微信平台坐擁近12億月活躍帳戶,其高度滲透讓它成為商家接觸消費者的重要渠道,中小企礙於資源匱乏,難以自行建立微信生態上的市務推廣及營運。微盟的核心業務便是讓中小企可以使用微盟的SaaS軟件系統,建立自身品牌、商戶店面、小程序官網及銷售團隊。

由於微盟高度倚賴微信的流量生態,其收入與騰訊網絡廣告收入有非常高關聯性。受互聯網服務、教育及金融領域需求明顯疲軟所影響,騰訊今年第一季及第二季的網絡廣告收入均按年下跌18%,同期微盟助力商戶的廣告預算也同步收緊,投放的毛收入為42.08億元,按年下降25.4%。因此,在騰訊第三季網絡廣告收入按年反彈5%的同時,微盟的廣告毛收入按年跌幅也收窄至5%。

頻繁收購

2020年底,騰訊投入100億元資源啟動「SaaS千帆計劃」,主軸項目包括一雲一端,「一雲」代表騰訊雲基礎設施,「一端」代表企業微信提供消費者對商家(C2B)的連接能力,這部分需要微盟等合作夥伴投入資金提升技術,才能作為一邊連接雲基建,另一邊處理客戶各種應用需要的樞紐。

過去兩年,微盟多項收購都與圍繞微信平台的SaaS生態建設有關,例如斥資2.2億元收購中國大型零售營運數碼化服務商向心雲,以及斥資5.1億元收購上海海鼎信息工程的51%控股權,以加強連鎖便利店、超市及商業地產的零售佈局,因此也帶來頗大財政壓力,截至6月底的負債總額同比增加13.1%至59億元。此外,微盟去年5月雖通過出售可轉換債券籌集了6億美元(44億元),但截至6月底,公司現金水平僅餘28.8億元,比半年前的38.1億元減少29.4%。

估值方面,微盟的市銷率為2.45倍,行業巨頭金蝶國際(268.HK)、明源雲(909.HK)及聯易融科技(9959.HK)的市銷率分別為8.6倍、3倍及4.9倍。相對其他SaaS股,微盟股價有明顯折讓,要重獲投資者寵愛,看來要視乎其業務回暖勢頭能否在第四季持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國泰十月客貨運量齊升

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周一公布十月份運營數據,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於上月共接載逾320萬人次旅客,按月增21%;貨運量則超過15萬噸,按月增長12%。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受惠於國慶黃金周及中秋節等多個假期,十月初由內地前往香港及全球各地的休閒出行需求顯著增長。加上香港舉行多個大型展覽,吸引來自多個長途市場的入境旅客。公司在十月的載客率高86%﹐創近年同月新高。 國泰航空於本月開通每日往返長沙的直航服務,以及每周三班往返澳洲阿德萊德的季節航班;而香港快運將於本月下旬,開通每日往返沙巴的航班。 周二國泰開市升0.8%報11.69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低位升4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五個八十後的夢想 卡諾普藉焊接機器人闖港交所

乘著資本市場對機器人青睞有加之際,相關公司蜂湧到港上市,主打工業機器人的卡諾普,成為最新一家搶上港交所的機器人公司 重點: 公司去年在製造焊接機器人的收入位列全國第一 盈利仍不穩定,去年虧損1,294萬元   劉智恒 內地紅得發紫的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近日表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機器人的「萌芽與探索」期,那下一個十年將是「生長與綻放」,機械人將從「能運動」走向「能做事」,從「行業工具」升級至「生活夥伴」。 機器人仿彿已成為未來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炙手可熱,一家接一家搶著到香港上市,令機器人逐漸成為港股一個重要板塊。眼見機不可失,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甘後人,近日已遞交上市申請。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6%,更賺844萬元。相比眾多香港上市的機器人公司,表現可算不俗;畢竟在港上市的同類公司,能有盈利的簡直屈指可數。 卡諾普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具身智能機器人。當中又以工業類的焊接機器人為主,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4年的收入計,在焊接機器人上排名第一,另外在金屬及機械加工行業機器人應用方面,在中國亦屬領先企業。 夢想成真 卡諾普的成立,是五個八十後年輕人夢想成真的故事。2012年,當時工業機器人主要靠海外入口,鄧世海與四名朋友深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本土製作的機器人將成未來主流,於是拼湊起50萬元資本,頭也不回就向夢想直奔。 由於資金緊絀,他們選擇在成都龍潭大學生創業園的一個小間開展起業務,並以零部件為起步點,專注於業機器人控制器。經多次嘗試、失敗、摸索,卡諾普的控制器漸漸得到市場認可。但長久做零部件始終不是辦法,要突破,就要轉型做整機(即製作整台機器人)。 當時幾位創始人也曾為此爭論不休,畢竟要轉型,除了放棄現時的舒適區外,更要斥重資冒險,一旦失敗,似乎就無路可退。可幸這一役押對了注,公司在焊接機器人方面做出成果,亦先後獲四輪融資,讓卡諾普茁壯成長。 業績起伏不定 卡諾普在一眾規模龐大的對手中取得盈利,在資本市場亦屬一賣點。然而,細心分析,其業績極為波動。2022年取得盈利2,826.5萬元,但2023年就跌到168.8萬元,去年更加錄得虧損1,294.4萬元,今年上半年則能扭虧為盈。可見公司在業務上仍未能企穩陣腳,能否持續穩定有盈利,尚屬言之過早。 至於公司的現金流,表現亦不穩定。2022年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達2,670萬元,但2023年及2024年分別流出3,088萬元及1,775.6萬元。直至今年上半年,才有現金流入888萬元。 另外,佔公司超過五成收入來源的焊接機器人業務,市場增長並不十分吸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國焊接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0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8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只為4.4%。預計市場從2025年的93億元,增長到2029年的15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亦只為13.4%,別忘記這個還屬估計數字。 未具絕對優勢 事實上,卡諾普即使位列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商第一位,但其營業額亦只是1.37億元,緊隨其的第二及第三名,分別收入1.28億元及1.2億元,與卡諾普的差距十分接近。因此卡諾普在行業中,並非佔據一個絕對優勢,隨時可被對手超越。 相反,卡諾普另一強項的金屬及機械加工工業機器人,雖然在中國市場位列第三,但第一位及第二位的對手,收入分別是9.39億元及7.33億元,業務規模遠遠拋離卡諾普,相信要趕上首兩大競爭者並不容易。 香港上市的純機器人公司中,規模較大的優必選(9880.HK),去年收入13.05億元,市銷率達44倍;極智嘉(2590.HK)去年收入24億元,市銷率12.3倍。與兩家公司比較,卡諾普的收入相對少得多,即使因目前熾熱市況而給予其25倍市銷率,市值亦不到50億港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