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新鮮產品電商周二股價大漲,這得益於目前居家封閉的近2億中國人的踴躍購買

重點:

  • 隨著近期疫情導致的封控措施促使更多消費者在網上買菜,投資者可能越來越看好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
  • 分析機構對這兩隻股票保持樂觀的同時,即使本周股價大幅上漲之後,兩家公司目前的估值仍然偏低

陽歌

我們很少報道股價大幅波動、卻沒有重大消息的公司。但今天要打破這個傳統,看看領先的新鮮產品電商叮咚買菜(DDL.US)和每日優鮮(MF.US),它們的股價在周二均大幅上漲。

雖然沒有針對這兩家公司的具體消息,更大的背景是,毫無疑問,隨著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毒株的到來,最新一波新冠疫情在中國各地抬頭。這波疫情已經導致上海進入全面封控狀態。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和最大城市,擁有2,600萬人口。這次封控看來至少會持續幾個星期。

但上海不是唯一經歷全城封控的地方。南部的繁華都市深圳和西北部的陝西省會西安,此前都經歷過類似的全市範圍的封鎖。與上海一樣,東北部的吉林省會長春市仍然處在全面封城狀態。

實際上,本文的作者目前就在上海,已經居家隔離近一個星期,這種狀態很可能還要持續至少一兩個星期。《路透社》本周一篇報道援引野村控股的研究報告稱,目前有23個中國城市處於全面或部分封控狀態,近2億人受到影響。

這意味著有2億人——即大約14%的中國人口,必須通過網絡渠道獲得每日必需的物資,其中主要是食品。這是叮咚買菜周二大漲46%,而每日優鮮上漲14%的最合理解釋。兩隻股票都較上個月創下的歷史低位大幅上漲,與此同時,隨著中美關係緊張導致的退市擔憂開始緩解,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出現了普遍的反彈。

叮咚買菜漲幅更大似乎與它總部在上海有關。上海位於中國富裕的長三角地區的中心,如今也成了新冠病毒出現以來,國內最嚴重的一波疫情的中心。上海近日已經報告了超過1.3萬新增病例,其中絕大部分是無症狀感染者。但是由於中國採取嚴格的“清零”政策,這些以全球標準看來並不大的數字,卻觸發了對整個城市的封鎖。

叮咚買菜正處在疫情發生以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城市封鎖的中心。該公司2017年開始從事當前的業務,此後一直在向其他地區擴張。它的送貨員摩托車後面標誌性的綠色送貨箱,已經成了上海一道隨處可見的風景。

相比之下,每日優鮮的總部在北京,這是中國的另一座特大城市,目前的封控規模要小得多,僅限於發現確診病例的個別小區。兩家公司都擴張到了大本營之外,但起步的城市仍然是它們最强勁的市場之一。

需求激增

2020年上半年疫情暴發初期,兩家公司的訂單數量都出現激增,因爲人們基本上都自願待在家裏。許多人在那時開始在網上買菜,即使後來生活恢復正常,許多人延續了這個習慣,因爲網上買菜十分方便,價格也比傳統的超市和露天市場便宜。

最新的封控措施可能會讓這個習慣進一步强化,甚至連更喜歡在實體市場買菜的老一輩人也是如此。這對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以及美團(3690.HK)和拼多多(PDD.US)等競爭對手應該是利好,同時也會損害高鑫零售(6808.HK)和永輝超市(601933.SH)等傳統超市營運商的利益。

這或許可以解釋爲何分析機構相當看好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七家分析機構中,有六家給了叮咚買菜“買入”或“强力買入”評級。追踪每日優鮮的七家分析機構中,有五家給出了類似的評級。這裏我們應該指出的是,在目前的封控措施之前,分析機構已經非常看好這兩家公司,爲它們巨大的增長潜力感到興奮。

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是中國最大的新鮮產品直銷商,拼多多和美團則採用不同的模式,依靠第三方進行採購、倉儲和最終的商品配送。叮咚買菜是直銷商中規模較大的一家,它在最新的財報中指出,其上海業務目前處於盈利狀態,這或許是周二股票上漲的因素之一,但公司總體上仍在虧損。

 “上海是我們進入的第一個城市,並且一直在不斷創新和迭代,爲我們的全國業務創造先例和經驗,”首席執行官梁昌霖在業績報告中指出。“我們在這個城市找到了盈利之路,未來將會擴展到整個長三角,在不久的將來全國都可以實現盈利。”

該公司在季報中沒有披露有多少業務來自上海,在去年的IPO招股說明書中也沒有披露任何數據。

規模較小的每日優鮮更專注於利潤率更高的業務,比如預製菜和優質的自有品牌,以實現盈利。最新的例子是,該公司上周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其自有新鮮產品品牌的銷售額比同年一季度增長了300%。

每日優鮮還試圖通過减少中間商來降低成本,目前該公司90%以上的新鮮産品和80%的産品都是直接從原産地採購,遠高於2020年55%的行業平均水平。

儘管前景看好,但分析機構認爲,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今年或明年都不會實現盈利。投資者也有所保留。即使在股價單日大漲之後,叮咚買菜的市銷率仍爲0.5倍,而每日優鮮爲0.3倍。但這兩家公司的市銷率仍高於美國熟食配送公司Blue Apron(APRN.US),後者的市銷率僅爲0.2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行業簡訊:外賣戰升溫引監管關注 五部門約談京東 美團 餓了麼

在外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際,中國監管部門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場監管總局聯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社部及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JD.US; 9618.HK)、美團(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餓了麼等平台企業。 據財新報道,五部門要求企業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強調須履行主體責任與社會責任,規範經營、保障消費者、商戶與外賣騎手權益,促進平台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京東今年強勢進軍外賣市場,劉強東親自領軍,提出佣金不超過5%、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等政策;美團則回應推出養老保險補貼,雙方並因「騎手二選一」問題互相指責。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戰局,饿了麼宣布百億補貼計畫,並聯合淘寶閃購發放上億份免費茶飲券。 監管層自去年底多次強調平台經濟要規範發展,並整治算法濫用、保護新型就業者權益。未來外賣平台競爭將不僅拼補貼與速度,更須接受更高標準的法律與社會責任檢視。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 較A股折讓逾兩成 恒瑞醫藥集資近百億

中國藥業龍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於周四招股,發售約2.25億股,5.5%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41.45至44.05港元,較A股周三的收市價折讓約23%至27.6%,集資近99億港元,下周二截止認購,周五正式掛牌。 恒瑞醫藥專注的藥物領域包括腫瘤、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科學。公司擁有110多款商業化藥物,包括19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藥和4款其他創新藥。 去年公司盈利達63.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8%。今年首季收入72.06億,同比增長20.1%,純利上升36.9%至18.74億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達5.3億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eiGene celebrates profit milestone

澤布替尼海外市場大賣 百濟神州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第一季度,百濟神州GAAP淨利潤為127萬美元(919萬元),2024年同期淨虧損2.51億美元 重點: 第一季度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7.92億美元,同比增長62%,單單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就達到5.63億美元 百濟神州啓用新的英文名稱BeOne Medicines Ltd.,並將註冊地遷至瑞士    莫莉 作為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創新藥企業,百濟神州有限公司( 688235.SH; 6160.HK; ONC.US)何時能為股東帶來盈利回報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中,百濟神州終於展現出年度盈利的曙光,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公司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5月7日晚間,百濟神州港股、美股、A股三地同時發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美股的業績快報顯示,第一季度,百濟神州GAAP淨利潤為127萬美元(919萬元),2024年同期淨虧損2.51億美元。再看A股的財務數據,百濟神州的營業利潤也已扭虧為盈,歸母淨虧損0.9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19.08億元,同比大幅減虧。 快速扭虧為盈的背後是產品銷售收入的大幅上漲,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產品收入高達11億美元,同比增長47%。百濟神州解釋,這主要得益於公司自研產品澤布替尼、替雷利珠單抗以及安進授權產品的銷售增長,尤其是核心產品BTK(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澤布替尼,貢獻了逾七成的收入。 自從2023年獲FDA批准用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後,作為適應症最廣泛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成為同類最優(Best-in-class)藥物,是一線和復發/難治性CLL以及所有其他已獲批的B細胞惡性腫瘤新增患者的主要選擇。在2023年總收入突破10億美元後,澤布替尼的銷售額仍處於快速上升期。 財報顯示,第一季度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7.92億美元,同比增長62%,單單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就達到5.63億美元,超過60%的季度環比增長來自於在CLL適應症中的擴大使用,其季度銷售額首次超過由強生和艾伯維合作開發的伊布替尼,成為美國BTK抑制劑領域市場份額最大的領導者。另一方面,得益於在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歐洲主要市場的份額提升,澤布替尼在歐洲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73%至1.16億美元。 另一款重點產品PD-1替雷利珠單抗銷售額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8%,遠超過其他中國創新藥企的同類產品,主要得益於海外市場的快速拓展。替雷利珠單抗目前已在全球46個市場獲批,本季度在11個市場新增納入報銷範圍,包括美國、歐洲和中國。 強化全球化身份 海外市場對於百濟神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日益激烈的中美地緣政治摩擦,百濟神州正加速全球化戰略佈局。最初,百濟神州的品牌標識是充滿中國元素的「百濟神州」四個篆體漢字,2021年上市時改為以英文名稱BeiGene為主體。2024年11月,百濟神州啓用新的英文名稱BeOne Medicines Ltd.,在最新的季度報中,百濟神州宣布將註冊地遷至瑞士。 藥品作為豁免商品,暫時還不受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但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曾表示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如今,澤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單抗在美國地區的藥品銷售均由美國本土的CDMO企業生產,僅有供應鏈中有部分涉及中國供應商,即使關稅政策改變,對百濟神州的影響也很有限。2024年7月,百濟神州位於美國新澤西州霍普韋爾普林斯頓西部創新園區的全新旗艦基地正式啓用,該基地建有世界一流的生物制劑生產能力和臨床研發中心。 在歐美市場,百濟神州憑借本土商業化團隊,不僅有效提升了海外銷售收入,其銷售費用佔產品收入的比例也從2024年一季度的57%降至41%,在產品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銷售及管理費用僅同比增加7%至8.88億美元,顯示其運營效率顯著提升。 百濟神州下一個寄予厚望的重磅產品是BCL2抑制劑索托克拉,該產品主攻血液腫瘤,在中國已經提交上市申請,並納入優先評審,美國FDA也授予該產品快速通道資格,用於治療套細胞淋巴瘤(MCL)和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如今,百濟神州在港股的市銷率約為5.6倍,同樣手握出海PD-1藥物的君實生物( 688180.SH;1877.HK )在港股的市銷率為6.6倍。隨著百濟神州開始實現盈利,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改善,公司有望為股東帶來更大回報。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結束三年收入萎縮 虎牙重返增長軌道

遊戲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經歷競爭加劇、監管打壓及合併案遭否等困境後,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收入正增長,結束逾三年的業績收縮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營收總額為15.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億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實現同比增長,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當季營收從28.1億元增長5.7%至29.8億元。 公司核心直播業務收入仍延續跌勢,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約10%至11.4億元。但遊戲相關服務收入大漲52%至3.7億元,彌補了核心業務缺口。根據非公認會計准則,公司最近三個月實現淨利潤2,4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9,250萬元有所下降。 財報發布後,虎牙美股周二漲1.9%。該股年內累計漲幅已達2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