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2020.HK
Amer Sports became the biggest U.S. IPO of the year so far when its shares launched in New York in February, giving investors a chance to profit from popular leisure brands such as Wilson and Salomon.

由安踏體育分拆出來的亞瑪芬體育,今年2月1日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重點︰

  • 在始祖鳥品牌帶領下,亞瑪芬去年在大中華地區的收入增長高達61%
  • 亞瑪芬將全力發展該品牌,在全球開設更多專賣店

 

歐美美

2月1日,美國今年最大型IPO,由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分拆出來的亞瑪芬體育(AS.US)在紐約交易所掛牌,定價13美元,第一天雖然只漲3.1%收市,但第二天開始發力,花了一個月左右,股價便曾經大漲逾四成。

如果你不認識亞瑪芬體育,但只要說戶外服飾品牌始祖鳥(Arc’teryx)、運動裝備品牌Wilson、運動鞋品牌Salomon,你就應該不會陌生,而這些知名的國際品牌都屬於亞瑪芬體育。

1950年在芬蘭赫爾辛基成立的亞瑪芬,1977年已經在赫爾辛基納斯達克(Nasdaq Helsinki)上市,直到2019年獲安踏、私募基金方源資本、瑜伽服lululemon創辦人Chip Wilson及騰訊控股(0700.HK)合組的財團私有化。安踏作為大股東,目前持有亞瑪芬47.46%股權。

安踏收購Fila後,在大中華地區獲得成功,收購亞瑪芬自然是希望複製Fila模式,在中國大舉擴張,爭取成為下一個增長引擎,而亞瑪芬也不負所望,在大中華地區增長相當不錯。

根據亞瑪芬的業績報告,去年營收按年增長23%,達到43.7億美元,淨虧損按年收窄17.4%至2.09億美元。如果扣除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業績、重組費用、商譽和無形資上的減價損失等的經調整EBITDA,則比2022年增長34.9%至6.11億美元,至於經調整後的毛利率按年增長2.4個百分點,達到52.5%,主要因為毛利率最高的始祖鳥品牌增速遠高於其他品牌,加上物流成本降低,推動毛利率上升。

與當年的Fila一樣,亞瑪芬在大中華地區的增長遠高於歐美,去年營收按年增加61%,共8.41億美元,亞太地區的增幅也有40%,至於歐洲、中東及非洲(EMEA)和美洲的收入分別增長了14%及15%,然而大中華地區的收入只佔總收入的約19.3%,意味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分業務來看,在增長快速的始祖鳥帶領下,功能服裝的收入增長45%至15.9億美元;薩洛蒙在內的戶外功能服裝業務增長18%至16.7億美元;至於以威爾遜為首的球類運動產品的收入增速最慢,只有7%,達11.1億美元。

第四季增速減慢

但值得留意的是,該公司去年第四季的表現開始放緩,該季收入按年僅增長9.7%,為13.15億美元,增速比第二季和第三季有所減慢;同樣在始祖鳥支持下,去年第四季的功能服裝收入增長26%,然而戶外功能服裝業務的收入增速只有2%,球類運動產品更下跌了3%,可見這兩個業務直接拖累了亞瑪芬第四季的增速。

另一方面,大中華地區在去年第四季的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緩,但仍高達45%,反映中國絕對是亞瑪芬的核心增長市場,而中國以外的亞太市場在該季的增長也有22%。不過,令投資者憂慮的是,其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去年第四季收入下跌1%,而美洲收入也僅升5%。

有了Fila的美好經驗,安踏當然希望以始祖鳥複製Fila的美夢。亞瑪芬首席執行官鄭捷直言,將視始祖鳥為「突破性的增長故事」,有望在2024年帶領公司迎來強勁增長。

事實上,目前始祖鳥在中國只有63家自營零售店,佔全球總門店數一半左右。今年1月20日,全球最大的始祖鳥原生態體驗旗艦店「始祖鳥博物館」在上海開幕,總面積達2,400平方米,共設四層不同的主題區域,店內採取一對一導購服務,顧客可以隨樓梯而上嘗試徒步探險、攀岩等戶外運動,享受沉浸式購物體驗。

大灑金錢絕不只為引流,亞瑪芬的如意算盤是將品牌以故事形式呈現在中國消費者眼前,讓大家更了解這只「始祖鳥」。由於話題性十足,這家旗艦店一開幕已成為網路熱點,在抖音、小紅書等

社交平台出現大量「打卡」內容,幾乎等於國民免費為品牌宣傳。

亞瑪芬管理層在財報會議上也提到,今年將開設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的大型始祖鳥專賣店,「不只是在中國,每個地區都有很長的發展道路,例如始祖鳥在北美只有不到50家門店,還有潛力開超過200家。」可想而知,亞瑪芬短期內肯定將全力發展始祖鳥。

作為亞瑪芬大股東的安踏,股價過去一年跌幅達27.5%,而今年累漲約2%,市盈率約22倍;同樣屬內地體育用品股的李寧(2331.HK),過去一年大跌70.7%,今年也累跌2.3%,市盈率只有約12倍。相比之下,市場明顯更看好安踏,估計是看好其多品牌策略,押注亞瑪芬可以複製Fila的成功。

Fila一直被視為安踏的「現金牛」,但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漸成熟,2022年的收入已出現下滑,比2021年跌1.4%,毛利率也從2021年的70.5%跌至66.4%;幸好去年上半年重回正軌,其收入按年增長13.5%,三季度的增長也只在10%至20%,對比2010至2015年每年超過50%,甚至2019年高達73.9%的增速,Fila的發展形勢明顯不如以往,這也正是安踏收購亞瑪芬的核心原因,將公司新的增長引擎押注在以始祖鳥為首的亞瑪芬體育。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

聯繫我們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361度第三季主品牌零售額增長10%

運動服裝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主品牌線下零售額按年增長約10%,童裝品牌亦錄得約10%升幅,而電商平台整體銷售額則同比上升約20%。 公司稱,通過產品科技創新、專業賽事贊助及多元化合作活動,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公司戰略性攜手斯坦德機器人( 無錫)股份有限公司,為品牌注入智能基因。 渠道發展方面,361度與美團閃購及團購平台合作,構建「線上引流+線下核銷」閉環,平均配送時間可達30分鐘。品牌同時加速開設體驗型門店,包括女子運動概念店及芬蘭戶外品牌ONEWAY新店,截至9月底,公司已在全國設立「超品店」93家。 361度股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5.76港元,跌2.54%。過去半年仍升約4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MTC prepares for IPO

完成股改為上市鋪路 長存集團估值逾千六億

中國頭號存儲芯片製造商在近期股改後估值達230億美元,未來可能在上海或深圳上市 重點: 長存集團已完成股改,預期上市前引入16家機構投資者 儘管美國制裁迫使其依賴國產設備,這家存儲芯片製造商全球市佔率仍實現翻倍增長,從4%升至8.3%   陳竹 過去十年,中國已向半導體產業注入巨資,力圖實現供應鏈本土化以抵御美國日趨嚴厲的技術封鎖。該戰略已培育出大批進入成熟期的企業,為股市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半導體投資目標。 長江存儲科技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存集團)有望成為該陣營新成員。作為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核心部件的閃存領域,這家企業在全球激烈競爭中突圍,成為中國自主領軍企業。長存集團成立於2016年,距美國打響遏制中國半導體發展持久戰僅兩年,並在此後逐步突破層層升級的封鎖。 創立近十年之際,公司正將戰略重心從技術市場轉向資本市場,向上市的重大里程碑推進。據國內財經媒體財新報道,長存集團於上月末召開股份公司成立大會並選舉首屆董事會,完成股份制改革,距上市更近一步,但未透露具體時間表。 人工智能熱潮推升存儲需求,疊加中國對美光科技(MU.US)等外企實施反制,長存集團對本土乃至海外市場銷路大可高枕無憂。只要其產品具備競爭力,訂單自會紛至沓來。 儘管如此,企業長遠發展仍取決於國內芯片產業,尤其是提供關鍵生產設備的裝備製造業的進階速度,這恰恰是美國力圖封鎖中國獲取尖端芯片核心技術的領域。 鑒於企業戰略地位,長存集團極有可能選擇上海或深圳作為上市地。據國內媒體報道,公司曾考慮赴中國香港上市,該市場已匯聚中芯國際(0981.HK; 688981.SH)等頭部廠商,以及英諾賽科(2577.HK)、峰岹科技(1304.HK; 688279.SH)等新銳力量。 據媒體報道,長存集團因應監管要求已調整策略,本土芯片巨頭需在內地上市,此舉便於政府掌控對戰略核心企業的投資准入。 引入16家投資機構 除董事會選舉外,近期完成的股改引入16家機構投資者,多為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頭部國有銀行旗下投資機構組成的國有實體。投資者認購新股使長存集團註冊資本從1,050億元增至1,120億元(約合147.6億美元)。 一家投資機構以16億元獲持股平台0.99%股權,據此推算長存集團估值已達1,616億元。 交易完成後,長存集團總部所在地武漢市政府仍保持控股地位。湖北長晟發展、武漢芯飛科技,兩家湖北本土機構繼續位居前兩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分別稀釋至26.89%及25.69%。 長存集團主營應用於智能手機、計算機及數據存儲設備的3D NAND閃存存儲器。據彭博去年報道,其重要客戶包括中國智能手機龍頭華為。 2022年10月,美國實施包括禁售可生產128層及以上NAND閃存芯片的美制設備等出口管制,長存集團遭受重創。當年末,該公司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進一步限制其獲取美制芯片設備、材料及軟件的渠道。 去年9月,據彭博援引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研報稱,雖受制裁掣肘,該公司通過國產替代持續突破。當前合作的本土設備商包括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這些企業正是美方制裁後長存集團才深化合作的夥伴。 長存集團成功迭代存儲單元堆疊技術「Xtacking」,使NAND芯片性能比肩國際龍頭。但需注意,採用Xtacking 4.0技術的新品堆疊層數,較前代232層芯片減少70層,儘管公司宣稱其性能相當。 層數縮減折射出美國設備禁令導致的客觀制約,迫使長存集團在國產設備局限範圍內實現性能優化。 交銀國際上個月的研報估算,長存集團全球NAND市場份額近期顯著提升,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4%躍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3%,該行將市佔激增歸因於本土客戶需求擴張。 需要指出,全球NAND市場仍由美韓企業主導,三星(005930.KS)、SK海力士(000660.KS)與美光三大巨頭在今年第一季度合計佔據64%市場份額。 長存集團未披露詳細經營數據,但據投資人早期公示文件,公司2023年實現淨利潤5.31億元,但2024年前三季度轉虧8,421萬元。 考慮企業需持續投入尚未實現高良率的國產設備,業績轉虧實屬意料之中。存儲芯片行業素有強周期性特徵,在歷經2022至2023年下行周期後,價格去年企穩回升。伴隨AI需求增長,此輪復蘇預計持續數年,或為臨近上市的長存集團創造利好條件。…

簡訊:聚水潭招股集資近21億元

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一在港公開招股,發售6,816.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30.6元,一手100股,入場費3,090.85元,集資20.9億元。公司於本周四截止認購,下周二掛牌。 據灼識諮詢,以2024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24.4%。 是次集資所得,55%用於強化研發能力,以豐富未來5年的產品矩陣;25%用於加強銷售及營銷能力;約10%用於戰略投資,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力永磁首三季盈利年增最多1.8倍

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金力永磁(6680.HK; 300748.SZ)周四公告,預計截至9月底的前三季度,淨利潤將達5.05億(6,500萬美元)至5.5億元,按年增長157%至179%。 單計第三季,盈利預計介乎2億至2.45億,增長159%至217%。 公司表示,前三季度在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層堅持穩健、組織優化及精益管理,不斷提升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同時,靈活調整原材料庫存策略等措施,積極應對稀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保障交付能力獲得國內外客戶的充分肯定。目前,第四季度在手訂單充足。 另外,金力永磁此前已成立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事業部,首三季度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及磁材產品均有小批量交付;低空飛行器領域公司亦有小批量產品交付。 金力永磁港股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XX港元,升X%。今年以來股價已升2.4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