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S.US 688223.SHG
Jinko signs Saudi Arabia joint venture

公司宣布與兩家當地企業成立一家價值10億美元的合資企業,在中東生產尖端太陽能電池板

重點:

  • 晶科能源與沙特阿拉伯兩家合作夥伴成立一家10億美元的合資企業,年產10吉瓦太陽能電池和10吉瓦太陽能組件
  • 此次合作正值中國太陽能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擴大製造規模,沙特阿拉伯也在能源之外發展多元化經濟

陽歌

太陽能電池板巨頭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KS.US; 688223.SH)成為最新一家踏上中國出口列車的公司,這列車越來越多地途經中東,並在沙特阿拉伯停留,沙特阿拉伯是該地區最富有的國家,同時也有著清潔能源雄心。

這家領先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周二宣布,與兩家當地合作夥伴在沙特成立一家10億美元的合資企業,生產尖端太陽能產品。其中一家合作夥伴是Renewable Energy Localization,被譽為該國「可再生和綠色能源技術製造領域全國龍頭」,由該國的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全資擁有。另一家企業是Vision Industries,這是一家沙特投資機構,專注於綠色能源技術。

此次合作對晶科能源和沙特來說都是個好主意,也是中國製造業與沙特阿拉伯資金之間關係日益甜蜜的一部分。

從晶科能源的角度來看,新工廠將擴大其全球生產設施網絡,它們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將避開西方對中國產品日漸增長的保護主義。對於沙特阿拉伯來說,這座大型工廠將幫助它實現自己的綠色能源生產目標,同時還能利用晶科能源領先的N型太陽能電池技術,躋身全球太陽能製造陣線。

這個消息公佈之際,中國太陽能行業供應著全球80%以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卻因全球價格戰而遭受重創,而這場價格戰,是過去十年中國積累起來的過剩產能後果。美國和歐盟都呼籲中國減少或停止對產能建設的強力政府支持,稱這扭曲了全球市場,令它們國家的製造商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更進一步,從下個月開始把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關稅,從之前的25%提高到50%。歐盟尚未採取任何類似行動,不過它最近出於類似原因,對中國電動汽車(EV)開徵反傾銷關稅。

晶科能源宣佈成立新合資企業,為其陷入困境的美國上市股票注入了一些急需的活力。在週二的交易中,該股上漲7.3%,但由於對價格戰和保護性關稅的擔憂,股價仍接近四年來的低點。

分析機構對該公司也相當悲觀,對於這種高增長新興行業的公司來說,這種情況很少見。雅虎財經調查的四家分析機構中,沒有一家推薦該股。其中一家對其評級為「持有」,兩家將其評為「表現不佳」,最後一家將其評為「賣出」。

這種悲觀情緒反映在晶科能源的市盈率(P/E)上,僅為3.3倍,這是紡織或鋼鐵等利潤率低、增長潛力有限的傳統行業會出現的情況。這個數字在太陽能行業處於墊底的水平,落後於阿特斯太陽能(CSIQ.US)的5.8倍,也遠不及中國隆基綠能(601012.SH)和美國第一太陽能(FSLR.US)的23倍。

重大新增產能

從投資10億美元,計劃年產10吉瓦太陽能電池和10吉瓦太陽能組件來看,在沙特的這家新工廠規模相當大將大大提高晶科能源目前的N型電池產能。去年底,公司的N型電池產能約為70吉瓦。這種電池被視為業內最先進的產品,也是新合資企業的重點。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表示:「此次合作是我們全球化戰略執行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將進一步幫助我們優化全球製造和營銷基礎設施,並提升我們的全球競爭力。」

沙特工廠將成為晶科能源在美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的其他海外製造設施的補充,是中國太陽能公司增加海外製造趨勢的一部分。晶科能源是進軍沙特的第一家大型企業,不過在越南和馬來西亞設廠的隆基綠能表示,它也可能考慮在這個中東國家和美國設廠。晶科能源的競爭對手天合光能(688599.SH)在泰國和越南有廠,晶澳科技(002459.SZ)也在馬來西亞有廠。

雖然東南亞通常是中國廠家的熱門市場,但沙特阿拉伯的崛起才剛剛開始。這很大程度要歸因於該國利用其龐大的現金儲備,在石油和天然氣外發展多元化經濟,進入新能源和遊戲等新興產業。中國個人電腦巨頭聯想集團(0992.HK)於5月宣布了一項類似的合作,將與公共投資基金管理的另一家實體Alat合作,在沙特阿拉伯建設一座大型工廠。

雖然最新消息給晶科能源的股價帶來了一些急需的提振,但至少從其財務狀況看,投資者短期內很難對該公司興趣大增。由於全球需求旺盛,年出貨量近乎翻一番,該公司去年的收入增長了43%,達到1,190億元。由於我們之前提到的產能過剩和價格戰,預計增長將在今年陷入停滯,分析機構預計它的收入實際上會比去年略有下降。

公司的利潤率和利潤趨勢看起來也不太樂觀,原因同樣是價格戰。晶科能源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為11.9%,較去年同期的17.3%下降了5個百分點以上。公司一季度的利潤,也從去年同期的7.89億元下降至6.09億元,分析機構預計今年的年利潤將比2023年下降一半以上。

總言之,這家新合資企業是晶科能源的一個小亮點,但在開始投產前的至少一年內,它不會給業務帶來任何有意義的貢獻。該公司的超低估值,可能也會為認為其股票超賣的投資者帶來一些激勵。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我們可能還需要再等至少一年或更久,才能看到公司有更積極的故事可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天齊鋰業預告首季扭虧賺最多1.23億元

鋰資源開採銷售商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周三公布,預計3月止三個月淨利潤介乎8,200萬元(1,124.13億美元)至1.23億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38.97億元。 公司表示,上季業績好轉,得益於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鋰礦定價周期縮短,其全資子公司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時間周期錯配的影響已大幅減弱。同時,由於自產工廠技術改良,公司首季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 公司港股周四高開5.5%,至中午休市報22.7港元,升4.1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山辦公首季盈利增長近一成

金山軟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三公布旗下的北京金山辦公軟件股份有限公司(688111.SH)首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上升6.2%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淨利潤4億元,按年升9.8%。不過,金山辦公的經營現金流同比大幅下跌77%至3,522萬元。 金山軟件的核心業務主要分兩方面,一是提供辦公室軟件及產品服務,即是金山辦公的業務;另外是從事遊戲研究、提供端遊及手遊服務。 周四金山軟件平開報38.1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上升超過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nti-toxin provider Jiangxi Institute joins biopharma IPO rush

憑破傷風藥物衝擊港交所 江西生物IPO前大額分紅

2024年江西生物在中國人用破傷風抗毒素市場的市佔率65.8%,同期在全球市佔率為36.6% 重點: 人用破傷風抗毒素在公司營收中佔比超九成,但該業務在中國的未來增長潛力有限 大股東持股76.64%,兩年派息1.26億元,股息額度甚至遠高於同期公司總利潤    莫莉 隨著今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回暖,新股市場亦持續火熱,近期登陸港股的抗體偶聯藥物(ADC)賽道明星企業映恩生物(9606.HK)在上市首日就獲得大漲117%的好成績,吸引了更多生物醫藥企業赴港上市。近期,中國最大的人用破傷風抗毒素提供商和出口商江西生物製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和招商證券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江西生物專注於抗血清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抗血清是指一類含有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的生物製品,用於破傷風、蛇傷中毒及狂犬病等疾病的免疫保護及治療。人用破傷風抗毒素作為江西生物的核心產品,在公司營收中佔比超九成。破傷風抗毒素(下稱「TAT」)是一種抗血清,用於預防和治療破傷風感染。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2024年,江西生物在中國人用TAT市場的市佔率65.8%,同期在全球市佔率為36.6%。 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分別錄得營收1.42億元、1.98億元和2.21億元,其中人用TAT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33億元、1.84億元和2.06億元,公司業績高度依賴單一產品,同期公司的利潤分別為2,646.8萬元、5,548.1萬元和7,514萬元。但是,高收入國家通過免疫接種和公共衛生保護,幾乎消除了破傷風,中國從1979年開始實行計劃免疫後,破傷風疫苗的覆蓋率也達到90%以上,中國人用TAT市場的未來增長潛力有限。除了銷售人用TAT,江西生物的其他業務包括銷售獸用TAT,以及向一家子公司提供技術服務,但是這些業務貢獻的收入在2024年佔比不足7%。 江西生物的在研產品管線中包括抗蛇毒血清產品、馬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授權引進的部分獸藥產品,自研的產品管線均處於臨床前研究的早期階段,而授權引進的部分獸藥有望在2025年獲得獸藥證書。從支出佔比來看,江西生物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並不高,2024年的研發支出為1,368萬元,甚至遠不及同期的分銷成本2,686萬元和行政成本3,235萬元。 江西生物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江西分所,經過多次改制後,於2002年被江西生物的大股東敬玥家族所控制,現年32歲的敬玥自2016年從美國紐約大學本科畢業後,次年即加入江西生物,如今擔任執行董事兼董事長,她25歲的妹妹敬瑞華亦在江西生物擔任執行董事,負責人力資源工作。招股書顯示,敬玥家族通過兩間公司持有江西生物共76.64%的股權。 遞表港交所並不是江西生物第一次試水資本市場,這間生物製品公司曾在2024年6月提交過新三板的申請,但是在問詢環節中因公司存在多次股權代持,且實控人家族曾與多名股東約定回購、優先認購等一系列特殊投資條款,江西生物未回復問詢函即在同年8月撤回申請。 遞表前突然大額派息 江西生物的研發投入並不算高,有穩定且正向的利潤收入,但是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所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5,467萬元。這與最近兩年公司大手筆派發股息直接相關,在2023年5月、10月以及2024年9月,江西生物分別派發股息1,000萬元、7,600萬元和4,010萬元,累計派發股息為1.26億元,而派息前的2022年和2023年的利潤合計為8,194.9萬元,股息額度甚至遠高於同時期公司總利潤,實在匪夷所思。因大股東所持股份近八成,這3次分紅讓敬玥家族獲利上億元。 在2020年和2022年,江西生物分別完成了A輪融資、B輪融資和B+輪融資,合計募集資金為9,000萬元,但不少投資者與江西生物的股東有親屬關係或業務存在關聯。根據2025年3月的最後一次股權轉讓的金額計算,江西生物每股的價值約為8.1元,以總股份2.72億股計算,公司的估值約為22億元。 招股書顯示,此次赴港IPO所募資金將會被用於候選產品的研發、建設並擴展新基地及生產線、優化技術及流程等。以最新估值22億元計算,江西生物的市盈率約為29倍,從事血液製品、疫苗等生物制劑生產銷售的行業龍頭華蘭生物(002007.SZ)的市盈率也只有27倍,但後者2024年的淨利潤超10億元,遠高於江西生物。這意味著,若江西生物期待以高市值登陸港交所,恐怕難以獲投資者買單。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ongcheng buys Wanda's hotel management business

雙贏方案各取所需 同程25億購萬達酒店管理

中國第三大在線旅遊企業,將收購昔日風光無限的商業帝國旗下的酒店管理業務,該集團如今正忙於應對債權人追索 重點: 同程旅行同意收購大連萬達的酒店管理部門,此舉將令同程的2,300家管理酒店網絡新增高端物業資源 這筆交易對昔日的房地產和娛樂巨頭大連萬達而言,為債務償付贏得現金流 譚英 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0780.HK)上周宣布出資25億元(3.42億美元),收購萬達酒店發展(0169.HK)的酒店管理、建造和設計業務,至少在同程旅行的股東看來,這並非天作之合。消息公布後,同程旅行的股票下跌6%,而萬達酒店發展的股東則對此消息表示歡迎,該股一度上漲24%,後在收盤時漲幅收窄至10%。 4月17日,適逢復活節長假前夕,同程旅行宣布交易消息。通過這筆交易,同程旅行將獲得萬達酒店的九個品牌的管理、設計和建造資產的100%股權,品牌從豪華到中檔,共計204家酒店的40,200間客房,另外還有376家已簽約但尚未開業的酒店。這些資產將併入同程旅行現有的2,300家管理酒店網絡,另外還有1,400家酒店正在籌備中。 同程旅行現有的酒店管理業務主要由雅澤、藝龍和美豪等中檔和經濟型酒店品牌組成。此次交易後,同程旅行將接管萬達酒店發展的品牌和管理團隊,但不涉及相關物業資產所有權轉移。 這兩部分資產具有互補性,同屬於同程旅行旗下一個快速擴張的業務板塊。到目前為止,同程旅行在財報中僅將這個板塊歸類為 「其他」,該類別包括酒店管理和旅行社服務。同程旅行的核心業務 —— 在線住宿和交通票務預訂,去年分別佔其173億元總收入的27%和42%。 不過,儘管這兩項核心業務的收入同比都增長了20%,但“其他”類別的業務增長速度更快,高達35%,收入達到了23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13%。新收購的萬達酒店資產,可能會讓其酒店管理業務實現更快的增長,因為這些酒店通常屬於高端品牌,每處物業帶來的管理費也更高。 同程旅行的主要投資方包括互聯網巨頭騰訊以及領先的在線旅遊平台攜程集團(TCOM.US,9961.HK),是中國第三大在線旅遊平台(OTA),市場份額為14%,遠遠落後於攜程集團的50%份額。不過,其商業模式不斷演變,使其有別於同行,而且如果同程旅行在其平台上給予旗下管理的酒店優先地位,這些酒店最終可能會從中受益。 同程旅行也有充足的現金來支付此次收購費用,截至去年底,現金儲備達80億元,是收購價格的兩倍多。此次收購價格看起來也划算,僅相當於同程旅行自身486.7億港元(62.7億美元)市值的5%。 在宣布此次收購時,同程旅行表示,這些資產將「增強本公司在高端酒店的競爭力,從而進一步鞏固其於行業內的地位」。 隕落的巨頭 這筆交易的另一方是大連萬達集團的創始人王健林,該集團持有萬達酒店的65%股份。王健林曾是中國首富,2017年時憑借彼時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帝國,他的身家達到313億美元。但早在2016年,情況就開始變得不妙,當時他將自認為價值遭到低估的萬達商業從港股退市。隨後,他又未能按照計劃讓該公司在上海重新上市,結果欠下為其提供資金進行私有化的一家集團的債務。 萬達是中國較早一批背負過多債務而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巨頭之一,自2017年以來,萬達一直在出售資產,以滿足債券償還期限的要求。2018年,萬達將包括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和美國AMC娛樂控股公司等重要資產掛牌出售。過去三年里,萬達還出售了30多座標誌性的萬達廣場商業辦公綜合體項目,以及旗下的英國豪華遊艇製造商聖汐國際。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萬達希望提前贖回22.7億元境內債,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萬達急於完成與同程旅行的交易,以獲得一些新的資金注入。萬達酒店發展去年虧損近10億元,它可能也需要現金。 同程旅行收購的資產去年實現利潤2,160萬港元,較2023年的1.486億港元大幅下降。 此次出售前,去年3月也出現過一筆類似的交易,當時萬達以600億元的價格,將負責管理全國496座萬達廣場的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60%的股份,出售給由太盟投資集團牽頭的一個財團。至少到目前為止,通過處置系列資產,王健林尚能自如應對債權人。 那麼,該如何解釋同程旅行股東的消極反應呢?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這筆交易為同程旅行現有的中低端酒店管理業務,提供了九個新的高端品牌,看起來是有益的補充。但這筆交易達成之際,正值中國經濟放緩,消費者收緊支出,市場進入下行通道。 投資者可能會青睞同程旅行的低端酒店管理業務,在消費降級趨勢下,平價住宿需求激增或將助推該業務的增長。但這種業務重心向中低端的轉移,可能會以犧牲同程收購的高端業務為代價。 同程旅行與萬達的合作關係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儘管最近雙方的命運走向截然相反。萬達是2016年同程旅行10億元融資的三家投資方之一,另外兩家投資方是攜程和騰訊。 同年,同程旅行以7億元收購了萬達的旅行社業務,當時該業務在全國有近1,000家門店。萬達於2013年成立這項業務,當時集團正處於雄心勃勃的時期,致力於打造一個堪比中國版迪士尼的休閒娛樂帝國。但如今,這個願景已成為遙遠的記憶,同程旅行等公司成為了昔日帝國資產的收購方,而萬達可能也希望能就此翻篇,開啓新的篇章。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