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恒

香港

負資產大增2.3倍

隨著樓價下滑,香港負資產數目急升。金管局最新調查顯示,本地第三季的負資產宗數,由第二季的3,341宗,按季大增2.3倍至11,123宗,相關的金額由第二季的174億港元,增至第三季的593億港元。

隨著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推出減辣措施,特別內地專才買樓可以「先免後徵」,目前已六萬個內地專才抵港,數量不少,只要有少部份會置業,對成交亦將會提升。我們預計第四季樓市會較第三季活躍,對樓價亦有一定的支持作;而美國最新議息後維持利率在5.25-5.5厘水平,本港息口得以穩定下來,相信今季度的負資產個案不會出現大幅上升。

東涌地投價低收回

地產市場陸續爆出不利消息,上周五截標的東涌第106B區住宅地,香港地政總署公布,因投標金額未達要求,政府收回土地。該地共接獲四份標書,分別是恒基地產(0012.HK),新鴻基地產(0016.HK)、嘉華國際(0173.HK),以及信置(0083.HK)夥招商局置地(0978.HK)的財團。

市場估計,發展商的入標價相當低,以致政府不接納所有標價。早前市場預期每方呎樓面地價在2,000至4,000港元平,估計發展商出價,連市場的最低估價也不到。很明顯,發展商對本地樓市前景看不透,不願冒險入市,加上東涌地位置較偏遠,並不吸引,即使願意入標的發展商,出價會十分保守。是次回收土地,是今年以來第五幅流標的土地,市場氣氛進一步下挫。

潛在供應見歷史高位

房屋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止,本港未來3-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高達10.7萬個,較今年6月底增加2,000個,當中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單位約1.8萬伙,建築中但未售出的約6.8萬伙,已批出土地並可隨時動工的約2萬伙。

政府已下定決心增加供應,除積極找尋土地外,又會加快補地價進展,同時減省土地規劃及轉用途的程序,多管齊下,相信未來的供應會較過去十年來得多及快。加上現時息口持續高企,經濟又疲弱,在供應增加而需求減少,供需會趨向平衡狀況,樓價未來有機會漸回歸理性。

北部可建單位50

香港的發展局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在區內的新發展土地,可建超過50萬個住宅單位。綱領指出,會將3萬公頃的用地分為4個大區,分別是「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和「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政府預計在2027年或之前,可啟動收地程序,2032年完成平整四成土地,並興建四成住宅單位。

若能如政府預計,北部都會區能提供的50萬個住宅單位,確能紓緩本港未來住屋需求。不過,我們也擔憂,計劃要進行收地,當中肯定會遇到不少阻力及對抗,談判需時,至於涉及新界原居民土地,更不是容易解決,而現時地產市道又不理想,港府收益亦下跌,一旦稍有爭拗,能否如期可提供到目標數量的單位,將教人懷疑。

內地

二手樓價連跌18個月

內地住宅市況持續疲弱,政府九月時放寬部份樓市政策規限,雖然短期能帶動交投,但反彈過後又回軟,特別在價格上,仍未見有明顯轉勢。中指研究院的報告顯示,10月的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按月跌0.45%,每平米為15,486元,已是連續18個月下跌。一手市場會略佳,新房住宅價格按月上升0.07%,不過按年仍跌0.02%,每平方米均價16,195元。

中指院指出,房地產市場恢復持續性有所不足,市場短期仍存在下行壓力。我們擔憂,若樓房銷未有起色,對於負債累累的房企來說,就難以套回資金以應急。目前許多內房企業已未能償付本金或債息,問題迫近眉睫,情況正在惡化中。

保利、萬科、中海位列銷售三甲

中指研究院也發報今年1-10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首100家房企的銷售總額達52,977億元,按年下跌13.1%,相對上月跌幅亦擴大2.8個百分點。若單計10月,百大房企銷售金額按年下跌33.5%。

首十個月,銷售冠軍是保利發展(600048.SH),總銷售金額3,351億元,萬科(000002.SZ)緊接其後,銷售2,908億元,中國海外(0688.HK)以2,508億排名第三。至於正陷債務危機的龍頭企業碧桂園(2007.HK)及恒大(3333.HK),前者排名第六,銷售2,046億元,後者位列二十二,銷售金額546億元。

銀行續為房貸埋單

內房問題逐漸蔓延開來,其中銀行是主要受害者,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匯豐控股(0005.HK),期內要為內房相關資產作出5億美元撥備,按年上升39%,按季更升近一倍。而今年首9個月合計,匯控已就內房資產撥備共8億美元。集團更預期第四季仍要作出撥備,全年或需要為內房借貸撥備10億美元。早於匯控一周公布季度業績的渣打,信貸減值支出較預期為高,達到2.94億美元,當中商業房地產相關達1.86億美元。

雖然匯控行政總裁祈耀年認為,內地房地產已去到最壞時期,但我們看現時內房問題仍然遲遲未有解決方案,房企債務環環相扣,問題持續,整條產業鏈有機如骨牌般倒下。影響所及,整體經濟及市場消費將被拖累,情況不容樂觀。

恒大新方案以股償債

中國恒大的債務問題日漸惡化,公司提出新方案希望可以解困,據報道恒大向190億美元的離岸債券持有人提出,將債務轉換為旗下恒大物業(6666.HK)及恒大汽車(0708.HK)各約30%的股權。據悉,計劃是由廣東省政府旗下的工作委員會推動,並要得到中國監管機構批准。

是項建議亦不失為可考慮方案,雖然兩家恒大子公司現市值只有90億港元,接受方案意味債權人要大幅削倩,然而以恒大現時狀況,若到今年12月清盤聆訊前,仍未能制訂具體重組計劃,很大機會要被清盤,到時債權人損失或許更大。

詠竹坊文章

金地前景不明朗

掌管金地集團 (600383.SH)二十五年的董事長凌克,突以健康理由向董事會請辭,外界議論紛紛,特別公司正處於風雨飄搖時期,市場就擔心,金地是否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才讓這位地產界的泰山北斗選擇告老歸田。

金地今年的中期財務狀況仍然理想,淨負債比率53.5%,但大家最擔憂集團會否有隱藏債務,以致在資產負債表中沒有顯現。另外,市場也對金地物業銷售憂慮,因為7-9月間每個月銷售按年比較,都跌超過4成。穆迪也將金地集團的評級,由「Ba3」下調至「B3」,旗下子公司的評級,也由「B1」下調至「Caa1」,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內地荼飲成殺戮戰場

近年內地茶飲業發展十分蓬勃,人人見茶飲毛利率高,都紛紛想在這條賽道上分一杯羹,以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開始有人踩人的危險。要在這個戰場上殺敵,上市籌集資本是不二法門,於是茶飲品牌都希望能在中港股市佔上一席位。

茶顏悅色是近年茶飲新興勢力,創辦不足十年,集團走中價路線,每杯單價在20元內,而品牌與現時許多茶飲的日本風不同,茶顏悅色走中國古典路線,店鋪裝修充滿中國傳統風格,茶飲用具都印上中國名畫。另外,為保持品質,全以直營店為主。然而,市場就質疑,在各大荼飲都開始以特許經營去大力擴張之時,茶顏悅色能否仍敵得過對手以迅速增店而做到的規模效益?

新聞

簡訊:榮耀衝刺上市之路 新一輪融資引入知名投資者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旗下廉價智能手機品牌)正進行新一輪融資,是為上市做最後準備。據《財新》援引榮耀內部人士的講話報道,新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中國電信、中金資本和基石基金。 榮耀並未透露融資規模及其最新估值。 榮耀去年11月表示,公司為上市進行必要的準備。今年8月,公司表示正在股改,同月還透露中國移動已成為投資者之一。 華為於2013年推出榮耀品牌,將其定位為高端華為智能手機品牌的低端品牌。為應對美國的制裁,華為於2020年底將該品牌剝離,強調此舉對榮耀的長期生存是必要。當時榮耀的買家,大多是深圳市政府屬下的機構。 陽歌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簡訊:藥物收入減少 石藥發盈利警告

石藥集團有限公司(1093.HK)周四發出盈利警告,預計今年首9個月的淨利潤按年減少約16%。 其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抗腫瘤治療領域及心血管治療領域藥物的收入,於這段期間錄得約18%及11%的按年跌幅,但部分被神經系統治療領域藥物收入的4%收入升幅所抵銷。石藥的股價周五早上曾挫13%至5港元。 歐美美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aqo cuts ultilization rate to 50%

多晶硅供應過剩 大全配合政府降產能

這家多晶硅生產商表示,目前其產能僅利用一半,這個利用率似乎是中央政府為穩定市場而設定的 重點: 為了應對多晶硅價格暴跌而下調產量,大全能源第三季度收入暴跌逾半 公司表示今年的多晶硅產量將在20.5萬噸,遠低於2月預測的28.5萬噸    陽歌 中國經常因在新興行業增加過多產能而受到西方指責,太陽能行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中國不僅迅速新增大量太陽能組件的產能,還增加生產太陽能組件用的主要原料多晶硅。 現在,北京方面似乎終於行動起來,試圖糾正這情況。中國領先的多晶硅生產商之一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的最新說辭顯示,北京方面強烈「建議」多晶硅生產商將產能利用率控制在一半。在這裡,我們需要做一些字裡行間的解讀,因為大全能源並沒有直接說它被下令減產。 公司表示,由於「需求疲軟」,第三季度將產能利用率降至50%,輕易證實了這一點。 這裡的大背景是,過去兩年大全能源及其同行一直在大舉增加多晶硅產能,最初都是因為各國競相新建太陽能發電場以減少碳足跡,導致多晶硅價格飆升。大全能源是它們中的典型代表,它計劃在內蒙古新建一個大型生產中心,將年產能從2022年底的約10萬噸,增加兩倍達到30萬噸。 新增產能如此之多,再加上新太陽能發電場的建設速度比預期的慢,尤其是在中國以外,導致多晶硅價格暴跌,結果大多數公司現在都在虧本生產。大全能源再次成為典範,報告稱三季度平均每公斤多晶硅的生產成本為6.61美元——遠高於期間向客戶收取的每公斤4.69美元。 因此,公司稱三季度毛損率為30.5%,去年同期毛利率達14%。這裡,我們指出雖出現毛損,但仍比二季度的72.4%毛損率有所改善。 這讓我們回到北京試圖糾正這種情況的話題上,即通過我們上文提到的強烈建議削減產能。 大全能源表示,其所屬的行業協會——中國光伏行業協會10月14日召開會議,呼籲大家「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它還表示,協會還宣布了太陽能組件的「參考價格」。聽起來像是組件生產商面臨嚴重的供應過剩和由此引發的價格戰,由此而被限定了價格。 大全能源副首席執行官Anita Chu在公司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因此,關於將行業參與者的生產水平或利用率降到50%的討論一直在進行。」她似乎指的是多晶硅生產商收到的類似「指導」。同樣,儘管沒有直接說,但她的發言,以及大全能源的最新產能利用率,都強烈表明所有生產商都被要求只使用一半的產能,直至價格穩定下來。 被分析機構拋棄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兩名知名券商的分析師參加了大全能源的三季度業績電話會議,會上的許多問題都來自身份不明的投資者,他們似乎更關心自己持有的股票,而不是行業趨勢。就連出席會議的兩位分析師也來自較小的機構,即傑富瑞和羅仕。 現實情況是,由於中國生產商造成了嚴重的供過於求,分析機構對整個太陽能行業(包括多晶硅和組件生產商)的看法變得相當悲觀。 事實上,中國政府正試圖強制降低產能,和設定組件價格下限來介入,這可能有助在短期內穩定市場,由此可見中國政府能夠採取在西方難以想象的措施。然而,從行業信譽的角度看,這種舉措只會進一步嚇跑投資者和分析師,因它們表明這個行業不僅受實際市場條件的影響,也受北京反復無常的政策決定的影響。 在雅虎財經10月份調查的12家分析機構中,只有7家將大全能源評為「買入」或「強力買入」,而其他5家則將其評為「持有」或「表現不佳」。這些分析機構預計,大全能源今明兩年將出現虧損,由於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今年的收入將下降50%以上。 今年第三季度,大全能源每公斤多晶硅的平均價格為4.69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68美元下降了近40%。價格的大幅下跌,導致大全三季度營收從去年同期的4.848億美元降至1.985億美元,降幅過半。 由於面臨減產的壓力,大全能源三季度僅生產了43,592噸多晶硅,低於上一季度的64,961噸。公司預計產量將進一步下降,稱四季度產量將僅在3.1萬噸至3.4萬噸之間,因為公司遵守了中國政府的強制去產能要求,並試圖控制虧損。因此,公司表示,今年的產量將只有20萬噸至21萬噸,遠低於2月份給出的28萬噸至29萬噸的預測。 公司本季度錄得淨虧損6,070萬美元,但它很快指出自己有大約24億美元的現金,以及容易獲取的銀行存款,並且沒有債務,這可以幫助它度過目前的困難。我們曾建議,公司可能會考慮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現金將進行私有化,因目前它的市值只有15億美元,西方投資者顯然暫時放棄了該公司。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正榮地產債務重組續延期

正進行債務重組的正榮地產集團有限公司(6158.HK)昨天公布進展,集團表示重組支持協議的截止日期,原本在十月底到期,但現時將進一步延至本月的30日。 事實上,正榮地產今年已多次將重組協議的日期延遲,反映集團與債權人仍未達共識。今年集團的中期業績持續惡化,虧損23.4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60%。截至今年6月底,集團的現金只有39億元,但總債務近600億元。 集團的物業銷售情況也不樂觀,9月份的銷售金額只有5.7億元,按年跌47%,首三季度的累計銷售近49億元,按年跌61%。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