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8.HK
Hanking shines on gold mine sale

把握金價持續向好的機遇,中國罕王趁勢出售澳洲金礦,股價受刺激一度急升

重點:

  • 中國罕王出售澳洲金礦,獲利1.5億澳元
  • 出售所得款項淨額中的三分一,將用作派發特別股息

 

劉智恒

主要從事鐵精礦業務的中國罕王控股有限公司(3788.HK),最擅長的原來不是開礦而是賣礦,公司最教人眼前一亮的是深懂時機,透過買賣金礦獲取豐厚利潤。

集團近日公布,以3億澳元(14.7億元)向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出售位於澳洲的Primary Gold全部權益,同時亦向買家售出近312萬澳元的環境債券。

Primary Gold主要持有位於澳洲的Mt Bundy金礦,並擁有勘探許可證、採礦牌照、一間水處理廠及一間日處理25噸的礦廠。2022及23年,分別虧損近6,700萬澳元及8,500萬澳元。

出售帶來正現金流

集團表示,出售是希望可以集中人力及財力,發展位於西澳洲的Cygnet金礦。而且,Primary Gold是一項開發資產,目前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出售不會對集團運營產生負面影響,反之可帶來重大正現金流。

是次交易預計可錄得收益約1.5億澳元,收回的款項淨額中,約三分二會用於將中國罕王發展成為一家可持續的黃金企業,當中包括開採澳洲Cygnet項目,以及礦石儲量增長工作;餘下的三分之一,則會向股東派發股息。

受到派發股息消息帶動,中國罕王公告發出當天股價爆升,一度衝破1港元關口,高見1.03港元,升幅達17%,收市升幅收窄,報0.94港元,升近7%。不過,公司今年曾高見1.35港元,至近期已下調逾30%。

公司於2010年成立,翌年已於香港聯交所上市,業務包括在中國內地從事鐵礦勘探、開採,選礦及銷售,並生產風電用球墨鑄鐵產品,亦在澳洲開發金礦。

買賣金礦轉手圖利

事實上,這次並非中國罕王首次在一買一賣金礦中獲取厚利。早於2013年,集團以1,970萬澳元收購澳洲SXO金礦,經過一番經營,到2017年時集團將金礦以3.3億澳元出售。只是四年時間,扣除買價及當中的投入,獲利7.63億元。

當2018年時,集團又再出手,在澳洲收購Primary Gold,經過不斷勘探及申領各項牌照與批文,將其價值提升,加上國際金價於收購時每盎斯在1,300美元水平,至今年已上升逾2,400美元,中國罕王將其轉售套現。

集團在金礦業務方面,似乎並不會正式投入開發,主要是利用時機進行金礦買賣。即是在金價仍在低位時,於澳洲收購金礦,再斥資進行勘探及整頓,投入興建基建設施及廠房,以及申領相關批文,然後待金價進入升勢時,在高位出售獲利。

除了黃金投資的眼光外,中國罕王近年的本業亦有所改善,2023年收入達30.3億元,按年上升16.4%,期內股東應佔溢利1.5億元,2022年度則虧損5,301萬元。能扭虧為盈,全因提升產量所致,去年實現鐵精礦年產量100萬噸 ,按年增加近30%;高純鐵年產量87.1萬噸,同比增加31 %,

另一方面,又成功降低了產品的成本。公司表示,增加產量令分攤到單噸鐵精礦的費用減少,疊加數字化提升管理效率,以及採礦和選礦作業管理組織優化,平均單噸鐵精礦的現金運營成本為364元,按年降低5.45%。

集團的財務亦相當健康,淨負債比率由2022年12月底的39.9%,下降至去年底的31.2%,下調8.7個百分點。

未來還看售Cygnet金礦

不過,集團展望今年全年計劃生產的鐵精礦約95萬噸,高純鐵的生產約84萬噸,分別較去年低5%及3.4%。若今年鐵礦石價格與去年相若,意味今年的核心盈利或會與去年接近。未來一兩年情況,或許要看看它如何處置其手上的另一大金礦項目。

現時中國罕王仍持有 Cygnet金礦,項目位於西澳洲,擁有黃金資源約爲800萬噸礦石,品位每噸為4.6克,含黃金118萬盎司(36.7噸)。集團已進行項目開發的許可及技術研究。

中國罕王亦預期,2024年全球央行出於避險需求,預計對持有黃金的意願持續 ,加上地緣政治和經濟的潛在不確定性,以及美聯儲朝向降息方向邁進,均對金價的上升給予有力支持。在此情況下,市場也估計,若金價持續上升,不排除中國罕王也會將此金礦善價而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佰澤醫療招股集資最多9億元

癌症醫院運營商佰澤醫療集團 (2609.HK)周五在香港公開招股,集資最多9億元。根據上市公告,公司計劃以每股4.22至6.75元發行1.33億;6月19日定價,並於6月23日掛牌。 財報顯示,佰澤醫療在中國運營六家自營癌症診療醫院,去年收入11.9億元,較2023年的10.7億元增長11%;2024年度淨虧損收窄至1,350萬元,較對上年度的2,460萬元虧損有所改善。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鬆綁稀土管制 金力永磁續供歐美

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周三通過深圳交易所互動平台透露,公司在中國自4月起實施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後,已依規申報並陸續獲得主管部門頒發的出口許可,覆蓋美國、歐洲及東南亞市場。消息帶動周三公司A股上漲7.89%至24.07元,港股則漲1.75%報19.7港元。 金力永磁表示,今年首季,公司出口銷售收入3.12億元(4,300萬美元),其中對美國出口的銷售收入為1.2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6.94%,且公司不涉及軍工業務。 據財新報道,自今年4月中國對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後,中國當月出口稀土永磁鐵環比減少一半2,626.7噸,其中前五大出口地是德國、越南、美國、意大利、韓國。歐洲、美國等地的汽車、半導體行業帶來嚴重影響。 中美官員本周在英國倫敦達成貿易框架協議,北京同意暫時恢復稀土出口為期六個月,美方則放寬近期有關噴射機發動機及相關零件的出口限制。中國商務部證實,已經依法批准一定數量的合規申請,並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三花智能招股 最高集資81億港元

制冷空調元器件製造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2050.HK ,002050.SZ)周五在港公開招股,發售3.6億股,公開發售佔7%,餘下為國際配售,每股售價21.21至22. 53港元,集資最多約81億港元,於本月18日截止認購,20日掛牌。 三花智能去年收入279.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3.8%,其中製冷空調電器零部件佔59.3%,汽車零部件佔40.7%。去年利潤31.1億元,升6.1%。 集資所得的30%用於研發產品組合,約30%用於在中國擴建及新建工廠,以及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約25%用於擴大海外產能,約5%用於加強數字智能基礎設施,餘下10%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Melco International will close operations of Grand Dragon Casino.

衛星賭場謝幕 或重塑澳門博彩業版圖

衛星場模式走入歷史,或將為澳門博企帶來EBITDA利潤率結構性修復的潛力 重點: 三年過渡期至今年底屆滿,澳門現有11間衛星場將全部退場 新濠旗下僅一家衛星賭場,受影響程度不若擁有9家衛星賭場的澳博控股    李世達 對澳門博彩業來說,本周一是歷史性的一天,博彩企業新濠國際發展有限公司(0200.HK)率先宣布,將於今年年底結束旗下駿龍娛樂場及三間摩卡角子機場的營運。駿龍娛樂場是俗稱「衛星賭場」的娛樂場,指的是在博企授權下,於非博企物業內設立、由其他營運商營運的賭場。 根據新濠國際的公告,做此決定是基於整體發展策略調整,相關博彩設施如賭桌、角子機與人員,將重新調配至集團旗下其他物業,而餘下三間摩卡角子機場則擬申請保留營運許可,仍需澳門政府審批。 繼新濠國際後,澳博控股(0880.HK)與銀河娛樂(0027.HK)也先後宣告旗下衛星場將於年底結業。至此,澳門現有11間衛星賭場都將結業,意味著這種曾遍布澳門半島老城區、以酒店樓層為主體、依賴分成收益的商業模式將全數退場。 一個時代的結束 衛星場模式是澳門「原創」。1990年代,當時澳門賭業由何鴻燊、霍英東等人組成的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澳博控股前身)專營,其他有意開賭場者需與專營公司合作,逐漸衍生出衛星場的經營方式。衛星場由博企負責賭場運作和人員管理,但實際經營風險和盈虧由衛星場場主承擔。博企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衛星場則自行引客、承擔開支,賺取收入。 這種「分帳模式」讓不少本地中小型資本能以較低門檻進入博彩產業,也促進了舊城區酒店與周邊服務的繁榮,最高峰時期,澳門衛星賭場超過20家,遍布新馬路至高士德一帶。不過,由於場地與業務並非由博企直接管理,監管存在結構性問題,周邊區域容易成為罪案熱點。 現有的模式下,衛星賭場每100澳門元博彩毛收入中,約40澳門元歸政府、55澳門元歸衛星賭場、5元歸博企。然而2022年新修訂的《博彩法》規定,自2026年起,衛星場物業需由持牌博企擁有,或者需改以管理費模式營運,衛星場業主不再能夠分享博彩利潤,只能收取約15%的管理費,意味著將失去大部分收入。 油水不再,結業成為必然。儘管法律規定有三年過渡期,但銀娛旗下的利澳與總統娛樂場已於2022年先行關閉,預告了行業的結局。 根據政府公布,新濠國際關閉旗下一間衛星場與三間角子機場;澳博旗下澳娛綜合現時經營9間衛星場,其中僅凱旋門娛樂場與十六浦娛樂場有望在收購物業後轉為自營,其餘7間將全數關閉;銀河娛樂則將關閉旗下唯一一間衛星場。所有場所共涉及約5,600名僱員,這些僱員將由博企負責安置。 對於衛星場的退場,市場普遍認為對博企的基本面影響不大,甚至可能帶來中長線正面效應。 瑞銀指出,去年所有衛星場在博彩市場的市佔率合共約5%,衛星場終止營業是博彩需求重新分配機會,有關需求轉移會推高博彩企業收益。如果可以完全吸收來自衛星場的博彩需求,博彩企業EBITDA邊際利潤率可以提升20%至30%。2024財年整個行業物業EBITDA相應提升4%至6%。 澳博情況複雜 摩根大通則指出,衛星場佔銀河與新濠過去12個月EBITDA的貢獻僅為0%至2%,因此轉型影響可忽略不計。但對澳博來說,情況相對複雜。其7間預計停運的衛星場約貢獻4% EBITDA,還有約440張賭枱需重新分配,將為澳博帶來潛在數千名員工的人事負擔。若無法提升賭枱使用率,這筆薪酬壓力可能拖累利潤。 對於澳博來說,部分結業場館如金碧滙彩仍具盈利能力,停運或會影響短期現金流。雖然澳博計劃將原衛星場賭枱調至旗下新場如上葡京與葡京人,但市場份額未必能完全保住,還需時間消化與重建人流動線。中信里昂認為,若順利完成轉移,對新場加速回本有正面作用。 花旗則較悲觀,澳博財務壓力較大,截至2025年首季淨負債達235億港元(29.94億美元),高於行業平均。若未能順利處理收購或調整,澳博在2026年起或面臨利潤下滑風險。 這種看法也反映在股價上,新濠與澳博當日均升逾3%,銀娛則是微升0.45%。但對於衛星場經營者來說,衝擊就相當大。經營金碧匯彩娛樂場的匯彩控股(1180.HK),當日股價崩跌近48%,主因是公司來自娛樂場的收入佔總收入超過66%,管理層已預告明年收入與盈利將大幅減少。 衛星場結業後,澳門老城區的街頭巷尾將重歸平靜,但是博彩企業牌桌上的精算才正要開始。不論是新濠、銀娛或擁有最多衛星場的澳博,短期的人事與成本波動不可避免,卻也是一次順勢轉型的良機,如能有效吸納流量,引導賭客去向,或是一次改寫行業版圖的機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