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跨境電商數字營銷商計劃到香港上市,但其收入及盈利倒退,加上現金流轉差,可能引起投資者擔憂

重點:

  • 力盟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是「媒體發佈商A」,與其合作的支出佔公司總開支超過99%
  • 由於該合作夥伴廣告平均價格下降,以致收入及純利下滑,連帶力盟今年的業務表現也受到影響

羅小芹   

在這家中國跨境數字營銷服務提供商的初步招股文件中,其合作夥伴「媒體發佈商A」合共出現了263次,不禁令投資者猜疑,為何它的地位如此重要,卻要被隱性埋名?

力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夥伴中,「媒體發佈商A」確實佔非常重要地位,力盟不但花費頗大篇幅介紹它,更強調若未能與其維持商業關係,對公司的業務營運及財務業績可能有重大不利影響。

未揭開媒體發佈商A的真正身份前,先讓我們了解力盟的業務性質。作為一家跨境數字營銷服務商,它通過與優質媒體發布商合作,多年來致力協助中國營銷主更好地向全球客戶推廣業務,協助他們尋求生意機會。

今年6月,力盟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招股文件失效後,該公司12月15日再度提交申請,並更新了今年首9個的財務數據。

力盟差不多全部收入均來自跨境數字營銷服務,過去三年的相關營業額穩步上升,從2019年的953萬美元(6,650萬元)增至去年的1,432萬美元,但今年首9個月卻倒退5.5%至957萬美元。該服務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標準化數字營銷服務、定製化數字營銷服務及基於軟件即服務(SaaS)的數字營銷服務,以今年前9個月計算,收入佔比大約為60%、25%及15%。

該公司過去三年盈利表現平穩,錄得約520萬美元至589萬美元淨利潤,但今年首9個月的淨利潤突然大挫39%至272萬美元,淨利潤率更因此由去年的40.3%銳降至26.8%。公司解釋主要是行政開支上升,特別是期內業務人員及研發人員數目增加,加上疫情期間,員工的平均工資顯著增加,致令整體員工成本提升,令淨利潤率受壓。

其收入和利潤下降,也很大可能與媒體發佈商業務表現不佳有關。說到這裏,讓我們開始談談這家媒體發佈商的真正身份,因其業務發展對力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據招股文件顯示媒體發佈商A於2004年在美國成立,是全球領先的社媒平台營運商。自2017年起,力盟成為媒體發佈商A於中國廣告業務的經銷商,至今是公司單一最大的媒體發布商。在2020年、2021年及今年首9個月期間,該公司與媒體發佈商A作出的總支出分別為4.73億美元、6.08億美元及3.36億美元,佔各期間總開支均逾99%。

在與力盟合作及策劃的19家媒體發布商中,不乏全球頂級社媒平台如TikTok、LinkedIn、YouTube及Snapchat等,為何只有媒體發佈商A被隱名?相信與其是美國上市公司有關,由於美國證交會對上市公司的訊息披露要求非常嚴格,但媒體發佈商A對力盟收入貢獻實在太大,為免麻煩,因此只披露相關財務數據。

到了這裏,是時候為媒體發佈商A揭開神秘面紗了。它的真正身份,是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US) ,事實上,力盟的官網也介紹其為Meta的官方代理商。

上市前分紅

力盟在風險因素強調,如果未能維持與媒體發佈商A的業務關係、或媒體發佈商A未能以預期速度發展、失去其領先的市場地位或不再受歡迎,對其業務營運及財務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那麼,到底Meta遇到了甚麼困難,連帶力盟今年的業務也受到衝擊呢?

受到蘋果公司(AAPL.US)改變其私隱政策影響,Meta較以往更難追踪用戶偏好以便向他們推送合適的個人化廣告,拖累Meta收入連續第二個季度倒退,純利亦連降四個季度。據其季績顯示,第二季及第三季度廣告平均價格同比分別下跌14%及18%,相信力盟的業務也因此受波及。

此外,力盟的現金流狀況過去一年轉差,經營活動現金流從2020年凈流入1,198萬美元,轉為去年凈流出2,814萬美元,現金等價物也銳減36.9%至去年底的1,542萬美元,今年9月底再降至1,359萬美元。部分原因是公司分別於去年下半年及今年1月兩次宣派合共1,380萬美元股息,佔其過去三年總利潤1,687萬美元超過八成。由於該公司由創始人李翔與妻子余璐全資持有,意味這筆分紅已進入他們的腰包。

要計算力盟的上市估值,可利用業務性質相近的超凡網絡(8121.HK)和樂享集團(6988.HK)作比較,兩者的追踪市盈率分別約11倍及19倍,取其平均15倍,以力盟今年前9個月的利潤引伸到全年、預計約363萬美元計算,估計其市值約4.2億港元(3.8億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快訊:商湯商業客戶流失 經調整虧損升兩倍

最新:人工智能(AI)企業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HK)周二公布去年業績,期內收入減少19%至38.1億元,非國際會計準則下的經調整虧損擴大234%至47.4億元。 利好:為響應ChatGPT的廣泛應用,該公司計劃今年中推出以AI為基礎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模式,而公司去年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方面取得技術突破,能提供6K高清圖的生成、回應中文古詩詞作為提示詞來生成對應圖片等。 值得關注:受到新冠疫情及宏觀經濟不利影響,該公司去年的智慧商業客戶數量減少22.2%至717名,令該部分收入下降25.2%至14.6億元,抵銷了智慧生活板塊收入的增長。 深度:商湯是中國電腦視覺AI初創企業「四小龍」之首,通過開發AI軟件平台,向政府及企業客戶提供應用於智慧城市、監控及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即服務(AI-as-a-Service)。雖然該公司曾被美國政府列入「中國軍工企業」黑名單,令上市計劃一度延遲,最終仍順利於2021年12月掛牌。值得注意的是,受龐大研發開支拖累,該公司自2014成立以來一直未能盈利,主要靠以往的多輪股權融資「輸血」,而且在過去5年已累計錄得逾430億元淨虧損。 市場反應:商湯股價周三下挫,中午收市軟2.6%至2.61港元,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0020.HK

新冠疫情退潮 石藥mRNA疫苖生不逢時?

石藥集團的SYS6006是中國大陸首款獲批的mRNA疫苗,但這款創新產品的上市並未帶給投資者信心 重點: 由於欠缺大規模III期臨床試驗,加上上市速度被質疑過急,沖淡了石藥mRNA新冠疫苗獲批的利好消息 隨著大多數國民都接種過新冠疫苗,加上疫情已趨於溫和,mRNA疫苗的市場空間急劇萎縮,前景難被看好   斯年 2022年營收上漲,重磅新冠mRNA疫苗獲批上市,股價卻迎來大跌。石藥集團有限公司(1093.HK)或許未預計到,兩個看似利好的消息,投資者卻表現得如此悲觀。 3月22日,石藥集團發佈公告,表示經國家藥監局組織論證同意,旗下新冠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SYS6006獲納入在中國緊急使用。這宗本來是中國大陸地區mRNA疫苗「從0到1」獲批的里程碑事件,卻讓石藥的股價在翌日大挫7.3%至7.74港元,市值降至900億港元(192億元)邊緣。 事實上,隨著大多數中國人口都接種過新冠疫苗,加上官方在去年12月初解除一系列嚴格的防疫舉措後,新冠疫情沒有再出現大規模暴發,疫苗市場空間隨即急劇萎縮,投資者的負面反應確實不足為奇。 石藥是一家集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藥企,旗下產品眾多。據公司官方網頁顯示,其銷售過億元的單品就有36個,覆蓋多個疾病領域。 在mRNA新冠疫苖宣布獲批使用的同一日,石藥發佈了去年業績,過去一年,集團整體收入增加11%至309.37億元,其中成藥業務營收按年增長8.1%至245.2億元,原料產品營收上升16.5%至44.5億元。 臨床試驗不足一年 神經系統和抗腫瘤產品是集團營收的主力。根據財報,該公司去年在神經系統領域的產品營收最高,達到81.1億元,按年增速依然達到7.5%:抗腫瘤領域藥物收入則下降3.8%,貢獻營收74.2億元。 石藥的研發管線眾多,而且持續有新產品推出,去年上市的新藥包括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多恩達,以及治療濾泡性淋巴瘤的克必妥。此外,該公司還有多款仿製藥在中國官方的集中採購獲選,帶來新的收入貢獻,亦使產品結構更為均衡。 至於最令市場關注的,始終是其新冠病毒mRNA疫苗SYS6006獲納入緊急使用,這是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獲得緊急授權使用的mRNA疫苗產品。 根據石藥披露的資訊,SYS6006是在2022年4月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應急批准進行臨床試驗,在短短幾個月內,便完成了I、II期和序貫加強免疫臨床研究,證明了其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護效力。 序貫加強所指的,是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接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中國目前絕大多數國民已經接種過新冠疫苗,當中以國藥(1099.HK)和科興(SVA.US)的滅活疫苖,以及康希諾(6185.HK; 688185.SH)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為主,對mRNA路線的新冠疫苗而言,序貫接種效果的研究顯得更有意義。 石藥指出,在疫情期間開展的4,000宗序貫加強免疫臨床研究中,以重組蛋白疫苗為對照,觀察加強接種後7至28天,SYS6006的保護效力為70.2%,到14至28天時,其保護效力更升至85.3%。此外,在兩劑或三劑滅活疫苗基礎上接種一劑SYS6006,對包括OmicronBA.5、BF.7等在內的病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作用。 疫情緩和影響需求 然而,這款創新產品的快速上市,卻引起了投資者的擔憂。首先,該疫苗至今尚未完成重要且規模最大的III期臨床試驗,欠缺大規模試驗和過於快速的上市速度,恐招致外界對其真實效果的質疑;另外,即使這款疫苗安全有效,在全球新冠疫情退潮的背景,其市場空間非常有限。 作為疫苗的創新技術路徑,輝瑞(PFE.US)聯手BioNTech(BNTX.US)、以及莫德納(MRNA.US)獨自研發的mRNA疫苗在新冠疫情期間分別上市,點燃市場熱情,例如輝瑞財報顯示,其新冠mRNA疫苗在2022年為公司貢獻了378億美元(2,600億元)營收,佔其總營收近四成。 但兩款海外上市的mRNA疫苗,至今未能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020年3月,復星醫藥(2196.HK; 600196.SH)曾向BioNTech支付數千萬美元的許可費,獲得大中華地區獨家開發和商業化復必泰疫苗的權益,但三年過去,該疫苗卻僅僅進入了港澳及台灣地區。 因此,中國本土企業研發新冠mRNA疫苗始終熱情不減,眾多新老藥企及疫苗企業紛紛入局。佈局較早的艾博生物在2021年先後獲得逾7億美元和3億美元融資,估值已突破200億元。而在今年,康希諾生物、沃森生物(300142.SZ)與國藥中生均先後發佈旗下新冠mRNA疫苗的進展。不過,作為「後來者」的石藥卻成功奪得mRNA頭籌,SYS6006臨床試驗不到一年就火速獲批。 但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隨著全球新冠疫苗廣泛接種,疫情趨於平穩,包括mRNA在內的新冠疫苗的市場空間已經急劇萎縮。例如去年營收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的輝瑞已經下調今年的業績指引,預計營收為670億至710億美元,而下調原因完全來自於新冠產品的預期收入將會下滑;中國疫苗企業康希諾更因為新冠疫苗市場開始萎縮,去年業績已由盈轉虧,股價從2021年450港元的巔峰下跌近九成。 由此可見,儘管石藥的mRNA疫苗上市,對該公司和中國疫苗發展有突破性意義,但對於市場而言,其整體前景很難被看好。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1093.HK

世紀互聯深陷虧損泥潭 董事長股票操作引懷疑

這家數據中心營運商去年第四季淨虧損擴大,它的董事長為了保持對公司控制權而採取的舉動,可能會讓很多投資者不安 重點: 隨著成本增速遠超僅7.7%的營收增幅,世紀互聯去年第四季淨虧損擴大 該公司正面臨債務再融資壓力,但董事長為了保住對公司的控制權而採取的可疑舉動,可能令其難以籌集到資金    梁武仁 作為中國三大上市數據中心營運商中實力最弱的一家,世紀互聯集團(VNET.US)現在可以找個財力雄厚的買家來收拾亂局。但以它目前的狀態,早前流露出興趣的求購者,未必會排隊接手。首先,它的財務表現仍然平平無奇,而且就在最近,它的董事長一直在操弄手中持有的公司股份,引發了對公司治理方面的質疑。 該公司在上週三發佈的最新業績報告中表示,去年第四季,營收同比僅增長7.7%至18.8億元。其毛利實際上有所下降,這表明在這三個月裏,它每產生一美元收入的支出,比一年前增加了。這些支出包括因能源成本飆升而激增的水電費,這是數據中心營運商的一項主要支出。世紀互聯其實已經大幅削減了其他開支,但依然不足以阻止淨虧損擴大。 儘管中國增長潛力巨大,但抗擊新冠肺炎期間的經濟放緩,以及能源價格飆升,導致所有數據中心營運商的日子都不好過。而且由於中國經濟仍然停滯不前,情況可能難以很快改善。 最重要的是,世紀互聯相對於其現金流而言,仍然債務高企。據雅虎財經稱,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債務約為110億元。這幾乎是其報告2022年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6倍,意味著在該公司的債務面前,它這一年從經營中產生的現金黯然失色。 世紀互聯即將到期的債務包括大量可轉換票據,它可能需要在明年第一季贖回這些票據,除非持有人決定將其轉換成股票。但將其轉換成股票的情況似乎不太可能出現,因為過去幾年,該公司的股票一直在暴跌。 「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顯然也在尋找各種替代方案,」首席財務官陳俊華在公司的業績電話會議上談到即將到期的票據時說。 世紀互聯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或優先股進行債務再融資的做法由來已久,如果該公司目前未清還可轉換債券的大部分持有人在明年春天要求收回資金,它很可能需要再度借錢才能獲得必要的資金,因為它自己現金不足。 但由於最近涉及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升的財務亂象,可能會令新投資者三思而後行。上個月,該公司宣佈計畫向陳升發行最多55.5萬股D類普通股,每股賦予他高達500票的投票權。 追加保證金 在這個計畫公佈前,將世紀互聯的股票作為抵押獲得一筆5000萬美元(3.45億元)貸款的陳升,被要求追加保證金。創始人將公司股票用作貸款抵押的情況在中國企業中較為普遍。雖然一般來說是合法的,但它們通常會被視為創始人套現其在公司的部分股份的後門。 但在11月底世紀互聯股價跌破某個預定價格後,債權人上月宣佈將出售被抵押的7,600萬股質押股份。鑑於每股世紀互聯美國存托憑證(ADS)等於6股A類普通股,如果按當前市場價值出售全部7,600萬股世紀互聯股票,債權人將收回4,000萬美元左右的資金。 截至去年2月底,陳升持有世紀互聯的7,860萬股份,這使得他擁有29%的投票權。因此,質押股份的喪失,將令他在該公司的全部股份幾乎化為烏有。但不要緊,發生這種情況時,只要讓他領導的董事會炮製出一個新的股票類別——D類股,就可以將他的股份恢復到20%以上。 目前尚未清楚陳升的貸款用途,以及他是否有資金償還。但不管怎樣,他似乎已經成功地將股份套現,同時又保住了對世紀互聯的控制權。他的做法本質上是利用自己在公司的影響力來打壓小股東,任何潛在的新投資者都不會太認同他的做法。但世紀互聯需要這樣的投資者,來籌集資金償還債權人,包括可轉換票據的持有人。 雖然在乏味的企業界,世紀互聯的故事可謂相當精彩,但一個嚴重的後果是,它的借貸將會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上月初,惠譽評級以再融資風險為由,將該公司的債務評級進一步下調至垃圾級。這個月,惠譽完全撤銷了對該公司的評級。穆迪也在上個月將該公司列入了可能降級的評估名單。 在這個時候,對世紀互聯來說,最好的結果恐怕就是被一個能夠解決所有財務問題的富有投資者收購。在目前的水平上,該公司的股票看起來相對便宜,市銷率只有0.6倍,遠低於兩大競爭對手——萬國數據(GDS.US; 9698.HK)的2.2倍和秦淮數據(CD.US)的4.4倍。 去年4月,世紀互聯收到了中國私募股權公司——漢能投資集團的主動收購要約,後者在資金方面有來自興業銀行上海分行的支持,到了9月,陳升也提出了競購要約。漢能的收購要約是在陳升的貸款開始出現問題幾天後提出的,表明前者看到了低價將一家陷入困境的企業收入囊中的機會。 但漢能的要約始終沒有正式兌現——其實,世紀互聯目前的股價遠低於每股ADS 8美元的報價。該股最新收盤價為3.2美元,不到報價的一半,其中包括業績公佈後第二天12%的跌幅。媒體報道中還出現了其他一些可能的收購者,包括韓國的安博凱(MBK Partners),它們可能是被該公司的低價所吸引。但現在似乎沒有人急於簽署協議,原因也不難理解。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VNET.US

快訊:達勢股份上市日窄幅波動

最新:達美樂薄餅(Domino's Pizza)的中國營運商達勢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周二首日上市,開市報46港元,與其IPO定價持平。 利好:該公司發行的約1,280萬股股份中,佔90%的國際配售部分反應理想,錄得90%的超額認購。 值得關注:零售投資者對該公司的香港公開發售反應冷淡,該部分僅接獲57.55萬股或45%認購申請,因此餘下的70.45萬股已重新分配至國際配售部分,並以招股價下限46港元上市。 深度:達勢股份是全球最大薄餅連鎖達美樂薄餅的中國加盟商,目前在中國17個城市經營604家門店。該公司去年3月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並在10月遞交更新版招股書,最終成功掛牌。雖然去年中國反覆爆發新冠疫情,但該公司由於專注於外賣服務,過去四年外賣訂單佔其收入都超過70%,因此受到疫情的衝擊相對堂食較小,其收入仍按年上升25%至20.2億元。不過,由於積極開店,令開支持續增加,它去年錄得2.2億元淨虧損,並預計將會繼續虧損。 市場反應:達勢股份周五早市窄幅波動,中午收市報46港元,無升跌。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