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HK
SenseTime returns to revenue growth

曾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21%,生成式人工智能業務增長兩倍多

重點:

  • 商湯正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轉型,儘管面臨價格戰和圖形處理器(GPU)制約帶來的挑戰,今年上半年這部分業務仍佔收入的60%
  • 儘管已從更敏感的視覺人工智能技術轉移,但公司上半年仍處於虧損狀態,不過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陳竹

OpenAI在2022年底推出ChatGPT,引發一場全球性的人工智能(AI)革命。一夜之間,「AI」成了這種生成式技術的代名詞,人們突然拋棄之前關注的計算機視覺,而在這個領域,中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隨著這一轉變,曾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HK),發現自己正手忙腳亂地適應。公司迅速決定全力發展生成式人AI,成為最早那批投資該技術的中國公司之一。

商湯上周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出轉型取得進展。今年上半年,公司生成式AI業務收入大幅增長,佔總收入的60.4%。

我們稍後再深入分析商湯發展生成式AI,包括背後的推動因素以及在轉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但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公司的歷史和過去幾年的財務狀況,這正是促使商湯走到今天的原因。

商湯成立於2014年,最初專注於視覺識別 AI,搭上了中國為加強公共安全而大力投資監控系統的快車。公司提供先進的軟件,包括人臉識別算法,可集成到數碼相機和其他系統中。

這一趨勢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尤為顯著,當時疫情推動對這類系統的需求增加,因為中國利用該技術努力限制病毒傳播。在政府主導的那一波支出浪潮中,商湯的年收入在2021年達到47億元的峰值,是2018年18.5億元的一倍多。

但隨著疫情消退,中國經濟放緩,政府和企業都在削減安全和監控方面的支出。這給商湯造成了打擊,導致2022年首次出現年收入下降。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其技術的敏感性,公司在2021年底在香港上市前不久受到美國制裁,被迫切斷了與美國投資者的聯繫。

首先要說的是,商湯從來沒有過盈利,其虧損在2021年達到驚人的170億元的峰值。但在面臨需求放緩和美國制裁的雙重挑戰時,它開始專注於控製成本和收窄虧損,以確保長期生存能力。

在最新財報中,商湯對其「傳統AI」業務(主要是計算機視覺產品)的持續下滑持積極態度,稱這反映了向生成式AI的轉型取得成功。今年上半年,傳統業務約佔商湯總收入的30%,不到去年同期73.5%的一半,當時這部分業務的產品歸在智慧商業、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下。

公司生成式AI業務的趨勢則截然相反,激增255.7%至10.5億元,佔總收入的60.4%。這幫助商湯上半年的總收入增長21.4%至17億元,使商湯在經歷了兩年的下滑後有望恢復年收入增長。

兩個重點

商湯的生成式AI重點關注兩個領域。首先,公司正在加大從英偉達(NVDA.US)等製造商那裡購買GPU的力度,然後將它們托管在數據中心,並通過雲平台將它們的算力與自己的軟件一起出租給企業。它的商業模式很簡單:採購GPU,建立基礎設施,然後將算力出租給需要人工智能的企業。

第二個領域涉及開發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LLM)「日日新SenseNova」。它於2023年4月首次亮相,並於4月推出了第5個版本。

在「日日新SenseNova」基礎上,商湯打造了一個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服務,名為「商量SenseChat」。雖然它目前免費對公眾開放,但商湯通過其雲平台銷售應用編程接口(API)服務,實現了這項技術的變現。這些服務允許企業和開發人員利用「日日新SenseNova」,開發符合其特定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

商湯援引的行業數據顯示,它已經在這兩個市場初步站穩腳跟。公司援引國際數據公司(IDC)上月發佈的數據稱,2023年下半年,在32億元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服務市場中,商湯以15.4%的份額位居第三。IDC的另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LLM平台及應用市場(該市場在2023年下半年的估值為18億)中,商湯同樣排名第三,佔有16%的市場份額。

不過,投資者不要對這些數字過於興奮,因為中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未來這些排名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需要考慮的一個動態是,中國的LLM領域正在上演激烈的價格戰,開發商競相降低價格吸引客戶。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像商湯這樣的初創公司可能很難與百度和字節跳動等巨頭競爭,因為它們擁有深厚的財力。

在GPU租賃服務方面,商湯和業界其他公司一樣,面臨來自美國政府日益嚴格的限制。這些限制措施導致英偉達無法向中國出售一些先進的GPU。

即使面臨種種挑戰,但還是有一些積極的跡象。商湯在生成式AI方面的轉型和投資,似乎並沒有帶來財務虧損的加劇。2024年上半年,公司報告淨虧損25億,相較於上年同期的31億還有所收窄。儘管研發成本增加了6%,銷售成本(包括GPU採購費用)上升了24%,但仍取得了改善。

今年早些時候,商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進展,重新激起了投資者對其股票的興趣,其股價在4月份發布最新版本的「日日新SenseNova」當天上漲了40%。

然而,投資者對其上周最新財報的反應表明,這種勢頭可能正在減弱,報告發佈次日,該股小幅下跌了1.6%。週五收盤價為1.18港元,是今年早些時候0.60港元低點的近一倍,但仍然不及2021年12月上市時3.85港元IPO價格的一半。

要想贏回投資者,商湯必須證明自己有一個穩定的立足點,能夠在快速發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保持增長。在這場幾乎肯定會以痛苦整合告終的競爭中,商湯必須經受住財務挑戰。與此同時,它還要謹慎行事,在控制傳統計算機視覺業務下滑的同時,將更多資源轉移到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子不語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電商企業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稱,受惠於品牌影響力擴大及運營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長逾30%。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9億元至20.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6億元增長30%至40%。預計期內淨利潤達1億元至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140萬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將強勁營收增長歸因於「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設」,並稱運營效率的持續優化也推動了利潤提升。 子不語集團股價周三平開報3.51港元,股價年內累計跌幅約3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網上遊戲商博雅互動國際有限公司(0434.HK)周二發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下跌,盈利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據去年經重列盈利3.13億元計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億元至2.35億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較預期減少,以及因購買加密貨幣,令銀行存款減少,使期內的利息收入較預期為低。 博雅周三開市跌4.1%報7.5元,公司年初以來股價跌逾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虧 創夢天地的背水一戰

創夢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預告公司走完虧損之路 重點: 公司近一年內三次配股,押注自研遊戲《卡拉彼丘》 公司預期上半年淨利介乎2,000萬至5,000萬元,為三年來首次錄得正面盈利   李世達 當多數遊戲公司選擇減少開發投入,創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卻連年虧損下仍孤注一擲押注新作,展現某種理想主義的堅持。 創夢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愛爾蘭遊戲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發行3,808.59萬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創夢500萬美元(約3,589萬元)特許權費,認購價較前收市價折讓約3.4%,佔擴大後股本約2.11%。 這是繼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後,創夢天地約一年內第三次配股,前兩次分別募資2.57億港元與7,000萬港元,用於《卡拉彼丘》及其他產品的研發推廣;此次則將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許權費,並將其納入股東,展現長期合作意圖。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舉能夠保留集團的現金流以應對未來業務發展,並強化財務狀況。 事實上,創夢天地原本並非一家技術型的遊戲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遊戲代理聞名,曾成功將《夢幻花園》、《地鐵跑酷》、《神廟逃亡》等遊戲引入中國。這種策略在用戶紅利時代確是一門好生意,但隨著渠道紅利消退、精品遊戲內捲加劇,僅靠發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險,公司也意識到,要走得更遠,必須掌握產品的主導權。 因此,儘管業績連年虧損、財務吃緊,創夢天地仍選擇將押注在重點產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創夢天地的自研IP,遊戲號稱將二次元美術風格與中重度射擊玩法結合,PC版本於2023年6月上線,雖然初期下載量與直播討論熱度迅速衝高,但隨後呈現高開低走的趨勢。公司坦言,海外市場推廣存在策略誤判。不過,其實驗價值不容忽視,因為這款遊戲展示了創夢天地在AI生成技術、射擊體驗模組與人物互動設計上的初步成果。 蛻變的關鍵 雖然PC端表現不盡如人意,卻並未動搖創夢天地的決心。對比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騰訊的《王者榮耀》與《穿越火線》等著名作品,從休閒遊戲發家以來,創夢天地始終未建立明確的品牌記憶點或旗艦產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實現蛻變的關鍵。 《卡拉彼丘》的手機端版本預計於2025年年內正式推出,屆時將瞄準國內主流手游市場,試圖彌補PC端推廣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未來數個季度將以此遊戲為研發主線,加大營銷、社群、技術與內容迭代投資,並以AI導入進一步降低開發周期與人力成本。 從業績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別虧損5.56億元及5.28億元,收入則從19.2億元縮水至15.1億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頭現金按年略增3.4%至約1.96億元,但總借款增至10.7億元,財務壓力不小。 此次發行配股雖未直接獲得資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動性與研發投入上的策略選擇:與其以現金支付研發成本,不如透過股權稀釋來降低資金壓力,將資源集中於關鍵產品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預告顯示,在《卡拉彼丘》持續運營與新產品推進下,預計期內淨利潤將達2,000至5,000萬元,2024年同期虧損為1.09億元,料成功扭虧為盈。此外,經營現金流預計流入3,000萬至6,000萬元。這一成績若能實現,市場信心有望獲得提振。 從股價走勢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跌去56.5%,始終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後,股價罕見反彈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場對公司策略的肯定。創夢天地市銷率約為1倍,高於中手遊(0302.HK)的0.75  倍與IGG(0799.HK)的0.85倍,但低於心動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場的觀望態度。 當然,要以單一產品翻身,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卡拉彼丘》面對的競爭對手來自騰訊、網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業,每款射擊類或二次元遊戲都攜龐大資源與用戶池而來。創夢天地能否以有限資源撬動一條可複製的自研路線,仍有待觀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來是否能持續維持內容產出與運營能力,將決定其能否真正脫離「發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心動料上半年最少賺7.9億元

遊戲及平台開發商心動有限公司(2400.HK)周一公布,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不少於7.9億元,較去年同期約2.5億元大增約215%;期內收入預計不少於30.5億元,按年增長約37%。 心動表示,業績大幅改善,主要受惠於旗下多款自研遊戲表現強勁,包括《仙境傳說M:初心服》、《心動小鎮》及《火炬之光:無限》,帶動整體收入與毛利率提升。此外,儘管TapTap平台App月活躍用戶基本持平,但透過廣告算法優化及用戶參與度提升,帶動平台收入與利潤持續增長。 里昂周一發布研報稱,首次給予心動「跑贏大市」評級,認為該公司的遊戲開發與營運業務展現出強勁增長往績,預計新遊戲《Heartopia》今年第四季在海外上線,以及今年9月公司在中國推出的《Etheria》等,都將成為新增長動力,給予目標價60港元。 心動股價周二高開,至中午休市報70.90港元,升24.93%。今年以來,該股已升約18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