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債台高築的大型集團上周宣佈擬出售一批價值67億元的資產,越多越多的跡象顯示,其2022年迫在眉睫的債務危機可能正在消退

重點:

  • 復星國際上周宣佈擬出售一批價值67億元的資產,這是它為了支付巨額短期債務而採取的最新措施
  • 據報道,該公司旗下一個重要業務單位,也接近獲得中國最大的幾家國有銀行提供信用額度,這反映出政府對它的扶持不斷增加

陳如真

2022年最後一個傍晚,復星國際(0656.HK)董事長郭廣昌出席了在豫園舉辦的一個燈會。作為上海有名的旅遊景點,豫園的營運方正是該公司旗下的一家企業。這位白手起家的富商巨賈許下的新年願望,是希望生活恢復正常,讓復星在海外的全球合夥人可以來中國。過去三年,因為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隔絕了聯繫。

「2022,或許悲天憫人,2023,希望否極泰來。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郭廣昌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上寫道。

隨著中國重新開放邊境並結束其他根據「清零」政策而制定的防疫措施,由於這些舉措從根本上應該會有利於復星,他的願望似乎即將成真。

郭廣昌在豫園許下的新年願望中,並沒有提到讓自己的公司恢復健康。過去一年,因為堆積如山的巨額債務,該公司和中國整體經濟一起苦苦掙扎。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隨著它通過出售一系列資產籌集資金以償還債務,對復星來說,復甦可能已經正在發生。

復星上周公佈了它的最新舉動,宣佈它和旗下一家企業以67億元的價格,出售了四家鋼鐵製造商的股份。市場對此舉的解讀是,它反映出該公司的流動性狀況不斷好轉。

對於這個消息,投資者反應冷淡,發佈公告後的第二天,復星國際股價輕微下跌。但該股本年至今已上漲11.6%,和海外上市中概股普遍反彈的行情一致,表明投資者相信,復星也從中國政府為每況愈下的民營經濟提供強力支持中受益。

這種支持包括,政府似乎結束了對從互聯網到房地產開發等諸多行業的嚴厲打擊。這種態度好轉可能會對復星有利,它亟需政府支持,以幫助紓緩流動性壓力。在近年海南航空和保險巨頭安邦的破產中,都沒有這種政府支持的身影。

形勢逆轉會受到復星的熱烈歡迎。2022年,有關復星的負面新聞源源不斷,包括被國際評級機構穆迪(Moody)和標普(S&P)下調信用評級,以及部分旗下公司因疫情出現虧損。這些擔憂導致復星國際股價去年插水高達46%,債券也因對其可能會違約的擔憂而暴跌。

但它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於去年9月開始反彈,週三收報7.1港元,為6個月以來的高位,而復星的債券價格也大幅反彈。

復星的反彈肯定受到了股市整體復甦,以及復星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復星旅文(1992.HK)、豫園股份(600655.SH)、復銳醫療科技(1696.HK)和復星醫藥(2196.HK; 600196.SH)估值不斷上漲的提振,但同時也受益於市場對復星自身財務狀況的看法有所改善。

困難時期

復星國際股價的最新上漲,與2022年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一系列類似的資產處置被視為絕望的甩賣,以避免背負2,610億元債務(當中約一半為短期債務)的商業帝國崩潰,當時它持有的現金僅1,177億元。還有傳言稱,復星的實際債務總額為6,500億元。該公司後來澄清,更大的數字包括來自保險等金融業務的負債,在這些業務中,高槓桿是常態。

國泰君安證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自去年1月以來,復星通過出售其在大約十幾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收回了逾300億元的現金,包括復星醫藥金徽酒(603919.SH)、新華保險(601336.SH)和海南礦業(601969.SH)。復星還宣佈,計畫以不超過160億元的價格,出售持有的南京南鋼鋼鐵60%股份。

該券商估計,出售所得現金應足以讓復星償還未來6個月到期的債務,消除一切短期流動性問題。

去年11月,復星高管在與花旗集團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計畫通過進一步出售天津建龍以及在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公司菜鳥的股份等非核心資產,再籌集500億至800億元。

與此同時,復星也強調,它將保留與面向家庭的非必需消費品和醫療保健業務相關資產的控股權,它認為這兩項業務是其核心領域。花旗的報告稱,該公司管理層重申,不打算進一步減持復星醫藥、豫園和復星旅文的股份。

隨著復星闡明精簡核心業務的戰略,分析師們開始變得樂觀。受益於中國重新開放,它的核心業務可能會出現強勁反彈。復星旅文的資產包括法國度假品牌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隨著中國放鬆為了控制疫情而對國內旅遊施加的限制措施,復星旅文的國內業務將重現繁榮。

隨著許多國家去年取消類似的新冠限制措施,Club Med在其他市場也出現了類似的反彈。花旗表示,由於被壓抑的亞洲需求強勁,Club Med的全球復甦勢頭在四季度得以延續,因應新冠疫情措施的放鬆,它的中國業務從12月下旬開始回暖。

在銀行的支持下,復星的財務狀況也在改善。在中國政府加大對民營部門的融資之際,復星擴大了融資管道。目前,民營部門被視為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關鍵。去年底,該公司與中國主要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以及滙豐銀行簽訂了戰略協定。彭博社本周報道稱,復星的一個重要業務單位,即將從中國一些最大的國有銀行獲得信貸額度。

復星的逆轉並不完全是北京方面最近政策變化的結果,創始人郭廣昌的危機管理能力也起到了作用。郭廣昌曾多次表示,做生意「如履薄冰」。

去年9月中,中國政府將對復星財務狀況啟動調查的消息傳出後,郭廣昌立即採取行動,在其微博社交媒體帳戶上發佈消息,稱自己在海外幾個月後已經回到上海,以安撫市場的恐慌情況。他還與機構投資者舉行了會議,以減低他們的擔憂。

興業證券目前預計,復星國際今年的利潤將增長9.9%,較2022年4.9%的預期翻了一番。該券商為復星設定的目標價為9.06港元,較當前水平高出約30%,這是對復星清晰且溝通良好的扭虧為盈戰略的肯定。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金利來私有化計劃未獲股東批准

服裝品牌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東兼主席曾智明建議將公司私有化之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准,其中,贊成及反對分別佔出席投票的股東股數55.332%及44.668%。因此,建議及計劃已告失效。 曾智明於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計劃,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來並未在市場上集資,上市地位「無關緊要」。其出價每股1.5232港元雖較當時市價溢價約24.85%,但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NAV)4.4741港元,折讓約65.95%。 根據年報,金利來去年收入12.2億港元(1.57億美元),同比下滑8.4%,淨利潤則下滑19.9%至9,310萬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0.5億港元。公司投資物業及發展中物業資產賬面總價值逾33億港元。 公司股價周一大幅低開39.6%,報0.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1.05港元,跌29.5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hipu makes AI products using LLMs

智譜率先搶上市 成敗還看能否續創收入

專注為企業客戶提供大型語言模型的智譜,今年已向政府融資20億元 重點: 智譜欲在中國AI「六小虎」中率先上市,而競爭對手正逐漸放棄成本高昂的基礎模型 公司嚴重依賴政府扶持,但這策略存在風險,其他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所受的教訓,已充份證明此點 陳竹 識別型AI還是知識型AI? 這是橫亙在中國數量眾多的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面前的問題,它們在努力探索既能規避爭議及過渡依賴政府,同時兼具強大增長潛力的道路。雖然很多早期參與者專注識別型AI(其最大的應用領域之一是監控),但新一代初創公司在基於知識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中,發現了更大的潛力,而且爭議也相對較少,比如OpenAI和最近的DeepSeek的模型。 據財經媒體《財新》報道,智譜正謀求在新一批純LLM公司中拔得頭籌,率先上市。公司上月向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邁出IPO的第一步。如果一切順利,智譜有望在以LLM為依託的AI「六小虎」中,率先登陸資本市場。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智谱普遍被认为是六家公司中,最有可能存活下来。它们所处的LLM领域,最近被DeepSeek打破。后者不久前发布成本效益更高的模型,包括专注推理的R1,引起广泛关注。 儘管最近聲名鵲起,但DeepSeek並不屬於LLM領域的AI「六小虎」。「六小虎」中的其他五家公司分別是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階躍星辰和零一萬物,其中兩家已經發出戰略轉移信號,不再專注於LLM所屬的基礎模型。由AI先驅、著名風險投資家、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創立的零一萬物已表示,將停止投資基礎模型的開發,因基礎模型開發需要在AI芯片和研發方面投入巨資。 這些公司正轉向以DeepSeek開發的基礎模型而開發的應用程序,曾任搜狗的首席執行官王小川創立的百川智能,同樣也表示將轉變戰略,專注醫療保健應用,而不是繼續投資基礎模型。 雖然其他三家公司近期並未就各自的戰略發表評論,但智譜因對基礎模型開發的堅定投入,終能脫穎而出。公司最近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於3月推出一款其專有GLM模型的通用AI代理。此外,它還採取類似DeepSeek的額外舉措,開源其基礎模型。 政府的支持 在大模型領域的AI「六小虎」中,智譜展現出驚人的融資能力。過去一年,同行在籌資方面相對沈寂,而智譜卻成為了投資者的寵兒,僅在今年就獲得至少20億元(2.76億美元)的資金。 這輪籌資始於3月初,作為浙江省會的杭州,市政府成為一輪10億元融資的領投方。隨後,中國其他三個城市也加入投資:廣東珠海市出資5億元;四川省會成都市投資3億元;就在最近,北京市政府也投資了2億元。 鑒於中國大力發展該領域,最近這波由政府支持的資金頗值得關注。智譜抓住這一政策紅利,標誌已改變公司對私人資本的依賴。 2019年由清華校友唐傑、張鵬創立的智譜原本是校企,後從清華脫離。其早期的融資輪吸引知名私營投資機構,如紅杉(前身為紅杉中國),以及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脫胎於中國最負盛名的理工科學府,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獲得大量國有資本青睞的原因。 智譜是中國大語言模型開發領域的先驅之一,早在2022年末,OpenAI推出具有變革性的ChatGPT前就已成立。ChatGPT的推出,引發中國的人工智能熱潮,眾多公司競相開發本土替代產品。智譜的所有主要競爭對手,都是在後ChatGPT時代成立。 從公司的融資歷史,可以看出其財務實力。研究公司來覓的數據,自成立以來,智譜已完成14輪融資,籌集資金超過90億元。在中國競爭激烈的人工智能領域,其強大的籌資能力以及早期對大語言模型的專注,使其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然而,智譜真正的競爭並非來自其他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而是來自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等科技巨頭,以及迅速崛起的DeepSeek。雖然智譜擁有來自政府和風投的強大支持,但這些老牌企業借核心業務的造血能力,擁有更雄厚的資金儲備。 雖然人工智能商業化仍處早期階段,但爭奪消費市場份額的競爭,揭示了當前的市場狀況。根據人工智能產品追蹤網站Aicpb.com4月的數據,智譜清言的月活用戶為900萬,排名第九,與市場領先者差距明顯。阿里巴巴的誇克以1.49億月活躍用戶數領先,其次是字節跳動的豆包,月活躍用戶數為1.07億,Deepseek的月活躍用戶數為9,600萬。 話說回來,消費者應用程序並非智譜的主要關注點。公司的定位是為企業客戶和政府機構,提供定制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類業務往往比面向消費者更賺錢。 在中國的技術市場,政府機構以及國有和地方國有企業,是軟件和數字解決方案的最大買家之一,由於智譜與政府關係緊密,這可能對其有利。 但嚴重依賴政府本身也存在風險。ChatGPT出現之前的「AI四小龍」,正正是前車之鑒。彼時,AI主要與識別技術有關,涉及計算機視覺。 AI四小龍,即商湯(0020.HK)、曠視科技、雲從科技(688327.SH)和依圖科技,業務主要圍繞政府工作開展,提供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監控系統。然而,隨著政府削減監控相關項目的支出,這些公司已失去往日的輝煌。 由於無法實現客戶群的多元化並拓展新的應用場景,這些曾經顯赫一時的AI公司,如今面臨業務萎縮和虧損加劇的困境。面對這一現實,商湯最近正將業務重心,從原來的識別技術迅速轉向更具商業潛力的基礎模型。 總而言之,在中國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領域,要與科技巨頭一較高下,智譜憑借雄厚的財力,有望笑到最後。然而,準備在同類公司中拔得上市頭籌之際,智譜仍面臨著一項嚴峻挑戰:如何向投資者證明能夠通過自主研發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可持續的收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招股集資310億元 寧德時代勢成今年新股王

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開招股,發售近1.18億股,7.5%在港公開發售,每股價不超過263元,集資總額達310億元。 據彭博消息,寧德時代的發售將採取「Reg S」方式,即不會向美國境內投資者售股,目的是減低美國的風險。 公司過去三年的盈利持續增長,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335億元人民幣(下同)、473億元及553億元。 寧德時代的基石投資者包括有科威特投資局(KIA)及中石化,各投資5億美元,另外內地私募之王高瓴亦投資2億美元。集資所得約90%用於推進匈牙利項目第一及二期建設,約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盈收下滑 汽車之家大裁員

汽車交易服務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國車市持續低迷影響,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臨市場持續疲軟,公司過去一年間已裁減約五分之一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車之家實現營收14.5億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6.1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億元,線索服務收入下降11%至6.45億元。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0%,從3.8億元跌至3.41億元。 業務承壓之際,汽車之家持續通過人員優化控製成本。截至3月底員工總數為4,345人,較上年同期的5,420人減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內累計跌幅約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