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數據中心營運商的董事長領導的收購團隊,獲得了大型政府基金對該交易的重要支持

重點:

  • 據中國媒體報道,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基金,準備支持由數據中心營運商世紀互聯管理層主導的私有化交易
  • 尋求從這筆交易中獲利的大型西方投資機構包括黑石、美國銀行和先鋒領航
 

陽歌

幾家大型金融機構似乎正在緊盯可能是中國民營科技領域今年最具活力的併購故事之一,故事的主角是紐約上市的數據中心營運商世紀互聯(VNET.US)。本周,這個故事出現了新的進展,中國媒體報道,一個強大的國有參與者準備支持由世紀互聯創辦人領導、公司管理層主導的私有化競標。

我們稍後將關注這個最新進展,以及它對這筆交易來說意味著什麼。但首先,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筆交易已經在西方和國內吸引了多少大投資者的關注,並嘗試解釋其中的原因。

實際上,世紀互聯在其領域大大落後於同行,它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是由美國私募巨頭貝恩公司控股的秦淮數據(CD.US),以及行業領導者萬國數據(GDS.US; 9698.US)。世紀互聯是三者中成立時間最長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但近年來,它已經被兩個年輕的競爭對手超越。

雖然地位弱小,但也許正因為如此,世紀互聯吸引了相當多大型私募競購者,即使它從來沒有正式掛牌出售。中國私募公司漢能集團是唯一一個發出正式收購要約的,欲以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8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

然而,今年據稱正在考慮競購世紀互聯的公司,還包括韓國的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太盟投資集團和晨嶺資本。據彭博社報道,太盟和晨嶺是在上個月開始考慮投標的。與此同時,世紀互聯宣布了由該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陳升牽頭的內部競購,價格是每股ADS作價8.2美元。

雖然大牌私募公司都在考慮競購,但至少有一家大公司——黑石,正在以其他方式參與這場競賽,即收購世紀互聯的主要股份。它在6月底持有7.3%的世紀互聯股票,在該公司還有一項潛在的主要權益,因為它今年較早前購買了世紀互聯2.5億美元的五年期票據,後期可以轉換為股票。

世紀互聯最新的大股東名單,聽上去就是大投資機構名錄,其中包括持有公司3.3%股份的美國金瑞基金、持有3.1%股份的先鋒領航、持有2%股份的美國銀行,以及持有1.5%股份的貝萊德。它們都沒有被列入世紀互聯最新的年報中,由於該報告列出的是截至今年2月底的大股東,這表明它們可能大多數是新投資者。

這些投資者似乎完全是利益驅使,因為世紀互聯目前的股價遠低於漢能和管理層主導的收購價格。周三,在關於領導層收購的重要消息傳出後,該股上漲了10.3%。但即使是最新的收市價5.03美元,仍然比兩方的收購價低了約60%。

這意味著,如果以其中任何一個收購價發生交易,股東們都能大賺一筆,如果有更高的報價,可能還會賺得更多。

來自「國家隊」的祝福

說了這麼多,我們接下來就關注一下最新消息——據說由國家信息中心管理的一個基金,已同意支持管理層主導的競標。這個基金看起來很厲害,因為它隸屬於國家發改委,它是中國最高的經濟規劃機構,也是最有權力的經濟機構之一。

報道稱,國家信息中心已經設立了一個20億元的基金來支持管理層主導的收購要約,要約對世紀互聯的估值約為12億美元(87.6億元)。陳升等高層管理人員總共持有該公司約10%的股份,這意味著管理層主導的收購方必須拿出約10億美元回購其餘股份。最新消息顯示,國家信息中心可能會提供其中的大約四分之一。

因此,管理團隊仍然必須找到其他支持者,再提供7.5億美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是考慮到世紀互聯在同行中的落後地位。

這種落後狀態體現在該公司的市銷率上,目前只有0.76倍,相比之下,秦淮數據高達4.05倍,而萬國數據則為1.37倍,這個數字雖然不是特別厲害,但仍算強勁。想詳細了解世紀互聯為何落後,可以閱讀我們在該公司8月份發布二季度業績時的一篇報道

投資界想要分一杯羹的原因相對明確,而政府的動機則略有不同。中國政府認為,數碼化、大數據和高速互聯網等對國家未來發展極為重要。數據中心是這個等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它們擁有大量的數據、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是其他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

一直以來,中國讓外方難以進入它的電信基礎設施,雖然數據中心並非完全屬於該領域,而且考慮到秦淮數據在貝恩資本手裏,似乎看起來這個領域是對外國人開放的。但是,不難看到,北京方面可能更願意把世紀互聯這樣的公司牢牢控制在本國人手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國家信息中心會支持管理層主導的競購。

在本文的最後,我們就來斗膽一猜,看看這筆交易最後的結果會是怎樣。政府的支持肯定讓管理層主導的競購看起來無疑是目前的領跑者,即使漢能集團或其他私募股權公司很有可能提出更高的報價。雖然私募股權買家有可能最終獲勝,但我們也認為管理層主導的收購方機會是較大的,因為它已經得到了內部人士的支持,現在又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元保納斯達克上市集資3,000萬美元

互聯網保險分銷商元保有限公司(YB.US),周三在納斯達克首日掛牌上漲6.4%,但次日即回吐全部漲幅,周四收盤報15美元,即公司的上市定價。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為6.78億美元。 元保以每股15美元價格發行200萬份美國存托憑證(ADS),集資3,000萬美元,達到13至15美元招股區間上限。公司還同步向早期投資方啓明,協議增發100萬美元普通股。此次上市的發行雖規模不大,但承銷商陣容顯赫,包含美資大行花旗、高盛以及中資大投行中金公司。 元保去年營收從2023年的20.5億元,增長60%至32.8億元,並成功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4.36億元,對上一年則錄得虧損3.33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鵬4月交付量年增273% 小米按月下滑

中國電動車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多家新能源車製造商陸續公布4月銷量,其中小鵬汽車(XPEV.US; 9868.HK)交付量3.5萬輛,按年增長273%,創下歷史第二高紀錄。 比亞迪(1211.HK; 002594.SZ)亦公布,4月銷量達38.01萬輛,按年增長21.43%,期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19.57萬輛,按年升45.57%;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17.69萬輛,按年跌0.4%。零跑汽車(9863.HK)交付量4.1萬輛,按年增173%,增速創下歷史新高。 另外,理想汽車(LI.US;  2015.HK)4月共交付新車3.4萬輛,按年增31.61%,但較3月份的 36,674 輛下降 7.46%;蔚來汽車(NIO.US; 9866.HK)期內交付新車2.39萬輛,按年增長53.01%,與3月的15,039輛相比增長了58.92%,為歷史第二高紀錄。 小米(1810.HK)旗下車型小米SU7於3月底發生嚴重交通事故,上月交付逾2.8萬輛,較3月的逾2.9萬輛少1,000輛或3.4%,仍為連續七個月突破2萬輛。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澳門4月賭收按年微升按月下跌

澳門博監局公布上月澳門賭收,4月博彩毛收入188.6億澳門元(下同),按年升1.7%,但按月則下跌4.1%,並已是運續兩個月下跌。 今年首四個月,澳門累計博彩毛收入達765億元,與2024年同期比較,微升0.8%。 經過疫後連續兩年的急速增長後,澳門博彩收入開始放緩,政府去年底預計,今年賭收將達2,400億元,較去年增長11%。若按此估計,即澳門每月平均賭收要有200億元才可達全年目標;但今年首四個月,每月賭收均低於200億元。近期全球經濟受關稅戰影響,市場氣氛不理想,料有機影響賭客在博彩上的支出,相信澳門賭收今年很大機會未能達標。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ands China has reported a drop in quarterly profit

金沙中國首季盈利跌32% 新客房開放迎五一客

公司首季業績仍受市場放緩及翻新工程影響,但隨著新客房全面開放,金沙中國的「至暗時刻」或已過去 重點: 首季盈利年減32%至2億美元,經調整物業EBITDA跌12%至5.4億美元 倫敦人二期翻修完成,全數新客房已開放迎接五一旅客    李世達 隨著澳門博彩旅遊業增長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美資博企股價今年以來持續承壓。金沙中國首季業績顯示市場挑戰加劇,未來能否憑藉新客房投入與非博彩業務拓展穩住局勢,成為關注焦點。 澳門美資博彩龍頭金沙中國有限公司(1928.HK)公布,今年首季收入按年下滑5.7%至17億美元,盈利則按年大減32%至2.02億美元,僅約疫情前2019年同期5.57億美元的36%。經調整物業EBITDA跌12%至5.4億美元。 與上一季度比較,公司業績跌幅顯著擴大,上季公司收入與盈利同比跌幅分別為5%與17.7%。 首季業績乏力下,金沙中國績後股價微跌0.2%報13.6港元,但年初至今累跌近35%,表現差於永利澳門(1128.HK)的3.2%、銀河娛樂(0027.HK)的14.4%,新濠國際(0200.HK)的15.18%、澳博控股(0880.HK)的18.22%以及漲1.52%的美高梅中國(2282.HK)。 據首季財報,除澳門百利宮及澳門四季酒店外,金沙中國旗下澳門的所有度假村收入均較去年同期下滑。澳門威尼斯人、倫敦人與巴黎人三大度假村期內收入分別按年下跌17.3%、5.9%及1.3%。其中,非博彩收入(客房、餐飲、購物中心及會展)則分別為增長7.5%、下跌4.1%及下跌5.2%。 遊戲規則改變者 公司表示,首季業績下滑主要受到倫敦人酒店客房持續翻新工程及整體市場表現疲軟的影響。管理層指出,在政策開放下,來自廣東省的一日遊旅客增加,但博彩預算相對較低,過夜旅客仍然不足,而威尼斯人雖然客流量大,消費意願卻很低。 不過,公司確認,最近完成翻新的「倫敦人名匯」(倫敦人二期)所有客房現已全面開放,迎接5月黃金周。倫敦人名匯主攻高端中場客層,提供1,500間套房及905間標準客房,房間數較以往超過4,000間大幅減少。金沙中國行政總裁、總裁兼執行董事鄭君諾表示,新套房產品的回歸將成為業務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儘管要全面見效還需一段時間。 然而,儘管澳門旅客量仍在持續上升,賭收表現卻不見起色。據澳門統計局數據,3月份共錄得306萬人次旅客入境,按年上升12.8%,同期賭收為196.6億澳門元,按月下滑0.4%,按年則微增0.8%。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近日坦言,今年的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澳門主要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增加,風險與挑戰不容忽視,必須認真研究經濟形勢。 此外,中美經貿紛爭為澳門帶來的影響,也讓外界擔憂。 最壞的情況?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若出現「最壞情況」,澳門三家美資博企的博彩經營牌照,可能於2032年到期時被終止或不再續期,而更現實的情況則是,若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些企業或會被迫出售其在澳門的賭場股份。但惠譽強調發生上述兩種情況的可能性極低。 事實上,包括金沙在內,澳門三家美資博企均高度依賴澳門市場,2024年,金沙的綜合收入有63%來自澳門,永利為52%,美高梅則為23%。對澳門來說,美資博企地位同樣重要,三家美資博企貢獻賭收一半以上,而博彩業貢獻了澳門80%的稅收收入。 對於外界的擔憂,拉斯維加斯金沙主席兼行政總裁Robert Goldstein認為,中美關稅爭端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對集團澳門業務的影響有限。他說:「我們不是在中國內地經營,我們是在澳門。我認為這是不同的。」 Goldstein説:「在澳門,儘管當前市場增長放緩,但我們堅持長期投資,提升澳門商務及休閒旅遊吸引力,支持其發展成為世界級商務及休閒旅遊中心,為未來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集團也以實際行動展示信心,表明有意繼續回購金沙中國股票,目標是將其金沙中國的持股量增至74.9%。 從市盈率看,金沙中國為14倍,仍高於永利澳門的9.1倍、美高梅的8.3倍,與銀河娛樂的14.1倍相若,顯示市場仍在盈利能力與穩定性上給予金沙更高的評價。儘管大環境不利因素仍在,但多數非公司經營層面的問題,隨著更多新酒店客房推出及內地刺激消費措施陸續落實,在非博彩業務上基礎更雄厚的金沙中國,其「至暗時刻」或已過去。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