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集团筹9亿 拓网红餐厅版图

这家餐饮集团即将在香港筹资上市,以满足它的高速扩充策略
重点:
- 中国第一代网红餐厅绿茶集团获港交所批准上市,有机会成为2022年餐饮第一股
- 公司计划筹资9.3亿元扩充门店网络,目标是从今年到2024年间,每年开设75至100家新餐厅
叶天娜
十多年前,不少初出茅庐工作的小伙子,为了讨好另一半,不惜排队一个多小时光顾位于杭州西湖的绿茶餐厅。为什么呢?其店铺装修典雅,融合中国传统元素,成为年轻男女“打卡”胜地;而且它的食品选择丰富,人均消费仅几十元,即使收入不高的小情侣,也能负担到这里约会的开支。
由王勤松和路长梅两夫妻创办的这家 “初代网红” 餐饮集团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终于来到上市这一步,在3月7日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准备在香港招股,很大机会成为2022年餐饮第一股。市场消息说,绿茶集团上周已开始路演,预计3月底到4月初招股上市,计划筹资1.5亿美元(9.3亿元)。
时间回到2004年,王勤松和路长梅本来在杭州西湖开设绿茶青年旅社,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提供餐饮而且价格低廉,吸引全国各地的背包客入住。两夫妻与客人讨论期间,尝试将不同元素加入餐点中,制作出创新的绿茶烤鸡、火焰虾和面包诱惑等知名菜式。慢慢地,来吃饭的人数越来越多,更超越入住的旅客,驱使王氏夫妇决定全力经营餐厅,2008年在西湖景区开了第一家绿茶餐厅。
近年来,王氏夫妇积极扩张,据招股书显示,餐厅数目由2018年的107家,增至去年10月在全国18个省份、四个直辖市及三个自治区拥有236家门店,去年在新冠病毒疫情下,仍然新增59间餐厅,并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每年开设75至100家新餐厅。
要配合高速增长,最需要的当然是钱,因此上市筹资便成为最佳捷径。事实上,公司去年3月已递交上市申请,但其招股书被投资者网站指控资料出错,并于去年9月底失效;公司10月初随即卷土重来,第二次提交招股申请,可想而知筹资扩张的决心有多大。
人均消费减
随着快速开店,绿茶集团的收入从2018年约13.1亿元,增长32.4%至翌年的17.4亿元,虽然2020年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拖累,但收入只同比减少9.6%至15.7亿元:伴随中国快速遏制疫情扩散,截至2021年9月底的9个月,收入更同比反弹58.2%至约16.9亿元,可见这家餐饮集团仍具有庞大增长潜力。
但值得留意的是,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绿茶集团旗下餐厅的人均消费从2020年9月底的61.8元,下跌2.6%到2021年同时的60.2元,扭转了过去几年的上升势头;该公司解释说,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同期的外卖服务需求较高,提供的折扣较2021为低,加上华东地区推出季节性促销活动,导致人均消费减少。
反观公司的整体翻台率在连跌两年后,去年出现改善势头,从2020年9月底的每天2.43次,增加到去年9月底的3.32次,贴近2018年和2019年的疫情前水平。至于同店销售额在疫情后也有所上升,由2020年9月底的103.3万元,大增40.6%至去年同期的145.2万元。
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中式餐厅总收入约2.2万亿元,其中休闲中式餐厅的总收入约3,513亿元,然而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品牌仅占市场总收入约3.8%,当中绿茶集团只占0.5%,位列全国第四,要保持地位和进一步超越对手,积极扩充门店便成为唯一出路。
餐饮股不振
然而,要取得较高估值上市,也要选对时机,近年多只明星餐饮股的跌幅,已经吓怕不少投资者。截至上周四,海底捞(6862.HK)的股价从去年的85港元的高位,大跌约83%至14.28港元,但预测市盈率仍高达39倍;九毛九(9922.HK)也从去年高位约38港元,大跌至上周四的14.94港元,跌幅接近六成,预测市盈率41倍;呷哺呷哺(0520.HK)也同病相怜,股价从去年最高的23.6港元,暴跌84%至上周四的4.08港元水平,预测市盈率约15倍,为三者中估值最低者。
再看看绿茶集团,去年首9个月盈利为9,485万元,以平均每季赚约3,162万元计算,估计全年赚1.26亿元。如果以海底捞、九毛九和呷哺呷哺的平均市盈率约32倍计算,上市市值约40.3亿元,折合约49亿港元,甚至比拥有逾千家门店的呷哺呷哺之44亿港元市值高出一成。
捱过新冠疫情后,不少中国餐饮集团已元气大伤,也充分明白到现金流的重要,因此,不少同行如乡村基快餐、七欣天国际与老娘舅餐饮等,已纷纷排队到港股或A股市场申请上市,企图用最快的方式补充资金,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争取充足的 “弹药”打仗 。
然而,绿茶集团在疲软的市况中获批上市,虽然可望成为今年首家在港交所挂牌的餐饮集团,但在现实的投资市场中,它的网红效应恐怕难以延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