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2.HK
Fourth Paradigm reports strong revenue gain

这家人工智能公司旗下产品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首季度收入增长28.5%

重点:

  • 第四范式一季度收入增长28.5%,但由于推出新平台增加研发支出,令毛利率下滑
  • 与同行相比,公司的股票被低估,当前股价较去年9月的IPO价格下跌近10%

阳歌

在投资者眼里,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公司似乎并不都是平等的。

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受尊重的程度,远不如商汤(0020.HK)和云从科技(688327.SH)等知名公司,尽管它的收入比这两家公司高,而且增长势头良好。

这或许要归因于商汤和云从科技专注于计算机视觉AI,通常用于监控,而第四范式专注的技术是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第四范式希望通过3月推出的最新先知AI平台5.0版本,为其股票引发一些新的关注,公司在上周公布的一季度业务表报告中,对该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

说实话,如今中国领先的AI公司中,没有像外国大型AI公司那样吸引投资者的兴趣,原因很大程度要归因于美国的各种限制,从不容许投资此类中国公司,到禁止向该类中国公司销售微芯片和软件等先进的美国技术,一切都是华盛顿为遏制中国AI产业所作出的努力。

就第四范式而言,去年3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未经华盛顿特别许可,不得购买美国先进技术。之后,美国投资银行巨头高盛,不再担任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承销商。

尽管如此,第四范式仍坚持推进上市,并在去年9月正式在港筹集约1亿美元。但从那以后,公司发展道路坎坷,即使它去年实现了两位数的稳健收入增长,而这增长持续到今年首季。周二收盘价为50.65港元,较55.60港元的发行价低大约9%。

一季度业务表现中的亮点,是3月推出的先知AI平台,预料有望提高公司今年的收入增长。公司在公告中说:“先知AI平台5.0以预测下一个任意模态为技术原理,可基于各行业场景的不同模态数据,构建行业大模型,极大拓展行业的应用领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大模型供给。”

公司举例,新平台可以基于健康管理领域的体检报告数据,帮助医疗机构预测病者未来三年的健康水平。与早期产品相比,平台最大的优势似在于它能够提供行业特性的功能,而不仅是借通用的功能来提高业务效率。

投资者对新平台的推出并不十分兴奋,第四范式的股价在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下跌3.1%。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股价逐步收复失地,到周二收盘时比公告发布前上涨了2.4%。投资者必然会密切关注公司中期报告的最新情况,以了解这个平台的发展速度有多快。

估值偏低

虽然新平台可能成为新的主要增长动力,但第四范式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太多尊重,至少从目前如是。其股票当前的市销率(P/S)仅为3.66倍,而商汤的市销率接近12倍。云从科技的市销率更高,达到17.5倍,不过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后两家公司在上海上市,沪市对此类股票的估值要高于香港股市。

第四范式一季度报告显示,收入同比增长28.5%至8.28亿元,数字整体看起来相当可观;但我们应注意到,与公司去年全年36%的增速相比,这个数字有所放缓,去年它的总收入达到42亿元。

在一季度,来自公司开发所有模型的基础平台,先知AI平台业务的收入增长84.8%至5.02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61%。但这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被Shift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降抵消,该解决方案用于更具行业针对性的功能,首季收入跌14.6%至2.49亿元所。

第四范式目前服务于金融、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和电信运营商等多个关键行业。它的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全年的40%升至一季度42%,这可能反映该公司为推出新的先知AI平台5.0而增加的支出。这类支出是AI公司的命脉,与商汤相比,第四范式的支出水平看上去相当合理,商汤去年的研发费用约占公司营收的100%。

强劲的收入增长,加上受控的研发支出,这些因素助力第四范式一季度毛利增长21%至3.41亿元。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季毛利率从2023年的47.1%下滑至41.2%。

公司没有提供一季度的净利润或亏损数据,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它仍在亏损。公司去年全年的调整后亏损从2022年的5.04亿元,收窄至4.15亿元。

去年底,公司持有的现金从2022年底的20亿元增加到26.7亿元,增长与它通过IPO筹集的资金大致相当。这确令人鼓舞,反映公司维持相对较强的成本控制措施,没有像一些竞争对手那样迅速消耗现金。

第四范式的用户群也相对多元,一季度共有124个客户,其中包括54个核心客户,每个核心客户的平均支出总额为890万元。

归根结底,与同行相比,第四范式的估值如此之低,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原因,尤其是考虑到它收入增长强劲、研发支出可控,并专注于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这个相对没有争议的领域。或许,在它公布上半年业绩时,新平台的一些强劲的业绩,可能会吸引一些投资者的兴趣。

新闻

简讯:金茂销售渐复苏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产开发商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销售数据,8月销售金额90.77亿元,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个月,集团累计的销售金额达708.8亿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楼面面积达318万平方米。 中国金茂周三平开报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上升逾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纳入港股通 正力新能升势昙花一现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一宣布被纳入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能买卖其股票。 公司指出,连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已于周一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将有助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及提高股份流通性,并进一步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在获纳入港股通的首个交易日,正力新能股价周一上涨6.4%。但次日回吐多数涨幅,周二收市下跌3.6%,报10.83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