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软件即服务”领域专家的最新财报显示,新冠疫情对它的影响仍在持续,投资者也担心监管部门对微信母公司腾讯的监管升级

重点:

  • 微盟过去一个月股价跌去一半,是由于投资者担心它继续亏损和监管机构严管大科技企业
  • 随着公司扩大客户基数和合作伙伴,它源自自身的强劲增长势头维持不变

欧加德

微盟集团(Weimob Inc.,港交所:2013)是为中国庞大的微信生态系统商家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商务和营销软件的顶级供应商,这家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里出现暴跌,原因有二:担心去年因疫情导致的关店可能会继续拖累其利润;以及对中国大型科技公司监管审查范围扩大的担忧。

直到不久前,微盟还算是中国最热门的新经济软件股,但对科技行业整体打压的担忧已经波及整个行业,其股价在最近的交易中最低跌至16.5港元(2.12美元),仅为2月中旬的一半。这结束了它为期两年的出色表现,自2019年1月上市以来,微盟股票的涨幅已超过10倍。

路透社援引直接知情人士的话报道,随着北京加大对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管控,腾讯被指面临更严厉的反垄断调查。腾讯的微信通讯和支付应用拥有12亿活跃用户。

这样的举措给众多在微信这个巨大的池塘中获取商机的小鱼们带来了重大的商业风险。总部位于上海的微盟可算是这个池塘中较大的一条鱼,它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成为基于微信电商最大的第三方软件供应商。

微盟最大的竞争对手有赞(Youzan,港交所:8083)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内下跌了近50%,这表明两家公司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纳入了包括微盟在内的30支成分股的恒生科技指数(Hang Seng Tech Index)在同一时间段内下跌了26.5%。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微盟上周公布的最新财报也不甚理想。财报显示,它去年的亏损从上半年的5.46亿元人民币扩大到下半年的6.18亿元(9500万美元)。同样令人沮丧的是,营收增长也从上半年47%这个较快的数字,放缓至下半年仅30%。即使人们在疫情期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在网上购物,如此疲软的数据,都要归咎于两个完全可以预见的因素。

其中之一是两笔一次性大额支出。第一笔是与公司部分可转债价值变化有关,减记10多亿元。第二个是一笔9400万元的费用,用于赔偿客户一年前因某员工不当行为破坏微盟运营,导致软件临时停运带来的损失。

2020年上半年,微盟同样受到客户流失的困扰,许多商户在当地封城期间被迫关闭实体店。顾客流失率从2019年的22%上升到去年的26%,一改多年来顾客留存率不断提高的局面。考虑到去年疫情带来的混乱,这也不足为奇。

微盟的管理层表示,赢得更大的商户,并将微盟软件更深入地整合到商户的销售系统中,将保障未来不会出现同样问题。

基本面不变

最近投资者信心受到的冲击,打断了一家本来处于超速增长模式的科技公司的典型叙事。

跟踪该公司的分析师普遍认为,微盟正在努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未来几年将恢复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稳健增长。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对该股进行评级的23家机构都比较看好它,12家的评级为“强势买入”,11家推荐其为“买入”。

展望未来,分析师预测微盟的营收将重回更强劲的增长轨道。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分析师认为微盟今年营收将增长58%至31.2亿元,2022年营收预计将增长35%。公司今年也有望重新盈利,分析师预测2021年净利润为1.594亿元,小幅增长。此后利润将持续向好,预测明年将增长157%,2023年将再增长68%。

微盟成立于2013年,正是微信开始急速发展的时候。它一开始是向通过微信接触客户的中小商户销售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2016年,它增加了数字营销工具,帮助商家获取和维系客户。

最近,微盟通过向越来越多微信以外的平台交叉销售它的商务和营销工具,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其中包括领先的短视频应用抖音和快手,以及蚂蚁集团的支付宝和搜索引擎领导者百度。它还通过向微信上最大的一些商户出售集成系统,而不仅仅是单个软件产品,赢得更多业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微盟还加大了对具有垂直市场专长的公司的收购力度,使其不仅能够为自己早期的时尚和家居用品类商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还能越来越多地为便利店、餐厅和酒店、购物中心和美容店等其他领域提供服务,这也是它向有赞发起挑战的领域。

它还在向至少10个国家扩张,以服务微信商家不断增长的国际客户群。在上周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讨论对2021年的展望时,公司表示,它已经在探索与谷歌、脸书和TikTok合作,帮助它向这一群体销售广告服务。

虽然由于微盟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没有实质性的市盈率(PE),但根据其2021年的预计利润计算,这一数字高达184倍。根据2023年的利润预测,这个数字开始降到比较合理的42倍。

在西方,微盟最常被拿来与加拿大最有价值的公司Shopify相比较。它还被拿来与云服务管理提供商ServiceNow或支付提供商Square在某些方面做比较。这类公司通常被称为“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商,目前的综合市销率约为22倍,而微盟的市销率要高得多,为125倍,有赞为156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明略科技招股 筹10.2亿港元

营销软件制造商明略科技(2718.HK)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每股141港元,集资最多10.18亿港元(1.31亿美元)。预计11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5%用于未来3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约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旨在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并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明略科技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扭亏为盈。 腾讯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投资者还包括红杉中国、淡马锡、凯鹏华盈、快手等。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沙中国第三季净收益按年升1.5%

博企金沙中国有限公司(1928.HK)周四公布第三季财务情况,净收入按年上升1.5%至2.72亿美元,经调整物业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6.01亿美元,按年上升2.7%。 公司母企LVS主席兼行政总裁罗伯特·戈德斯坦表示:"我们财政实力及领先同业的现金流量,继续支持公司在澳门及新加坡两地的投资及资本开支项目。" 澳门威尼斯人期内娱乐场的净收益,按年下跌2%至5.43亿美元;澳门巴黎人跌13.8%至1.63亿美元,澳门金沙跌9.6%至6,600万美元;澳门百利宫更跌27%至1.32亿美元。旗下各娱乐场中,只有澳门伦敦人上升55%至5.25亿美元。金沙在澳门的酒店入住率跟去年同期相若,平均超过95%。 金沙中国周四开盘升1.1%报18.6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跌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TD Coffee

从提神到品味:中国即饮咖啡进入高质量竞争时代

中国即饮咖啡市场高速成长,从提神饮品演变为生活方式象征    头豹研究院 近年来,中国即饮咖啡市场呈现显著扩张趋势。在便利店、商超和电商渠道推动下,即饮咖啡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随手饮”,从提神需求延伸至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表达。品牌纷纷在配方中融入低糖、低脂、功能化元素,迎合健康导向。 同时,精品化趋势加速渗透,产品从单一口味拓展至冷萃、拿铁、燕麦奶等细分品类,包装设计更具质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个性化的需求。中国即饮咖啡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即饮咖啡是可直接购买并饮用的预制咖啡饮料,与速溶与现磨并列为三大类别。其市场的迅速成长反映出消费者行为的深刻转变——从社交饮品到日常必需品,再到生活方式符号,折射出中国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即饮咖啡零售收入从2020年的120亿元增至2024年的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线上销售成为主动能,占比由9%升至35%。 新世代消费力量正在重塑咖啡市场 抖音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咖啡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10%,带货品牌和带货商品数量分别增长142.9%和380.3%。直播电商降低尝鲜门槛,即时零售提升便利度,内容电商场景化营销激发需求,形成强劲的线上爆发力。 在竞争格局上,中国即饮咖啡正处于高速增长与激烈变革期,从国际品牌主导转向本土与国际多元混战。第一梯队为雀巢(NESN.ZU)与星巴克(SBUX.US),合计占市场六成;第二梯队包括农夫山泉(9633.HK)、统一(0220.HK)、可口可乐(KO.US)等品牌旗下的咖啡产品,以健康与性价比策略突围;新锐品牌则凭创新产品和数字营销快速崛起。 渠道策略呈现明显分化。国际品牌依赖商超与酒店渠道,本土品牌积极布局电商与会员制零售,如隅田川1L装在线上销量占比超六成,农夫山泉则深耕山姆会员店,反映消费场景的重构。 健康功能性延伸成为产品升级的主要方向。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即饮咖啡品牌纷纷加码功能性成分添加,推出满足细分需求的专业化产品。该类精准营养策略不仅提高产品溢价能力,还创造了与传统现磨咖啡的差异化卖点。 地域风味定制化体现了即饮咖啡本土化的深度发展。品牌结合区域饮食偏好开发特色口味,如云南小粒咖啡与本地水果融合款、花椒咖啡和冻梨咖啡等小众风味,使产品成为情感联结的载体。预计未来,具有地域特色的即饮咖啡产品占比将从目前的15%提升至30%,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包装形态与技术革新不断突破即饮咖啡体验边界。传统瓶装、罐装之外,咖啡粉、咖啡胶囊、咖啡浓缩液等多种形态竞相涌现。 无糖/低糖产品也已从市场差异化选项变为基础标配。叮咚买菜平台数据显示,87%的大瓶装咖啡销售来自无糖版本,三年前仅为50%左右。健康标配化趋势正在重塑整个即饮咖啡市场的基本格局,迫使传统甜味奶咖产品转型退出主流市场。 成分与配方创新反映即饮咖啡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的趋势。品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咖啡+糖+奶基础配方,而是引入精品咖啡思维,强调豆种来源、烘焙度和萃取工艺。同时,成分配比也更加科学化,使用天然甜味剂替代人工甜味剂、添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在健康化与精品化双轮驱动下,即饮咖啡市场正迈向高品质竞争阶段,品牌唯有兼顾健康属性与品质体验方能脱颖而出。 头豹研究院中国是行企研究原创内容平台和创新的数字化研究服务提供商,拥有近百名资深分析师,联系方式:CS@leadleo.com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老铺黄金折让4.5%配股筹27亿港元 用于增加黄金储备

珠宝零售商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6181.HK)周三公布,以每股732.49港元配售约371.18万股新H股,较前一日收市价767港元折让约4.5%,预期净筹27.07亿港元。此次配股占扩大后H股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2.59%及约2.1%。 公司表示,筹资所得七成将用于增加黄金存货储备,以应对圣诞、元旦及春节等销售旺季;一成用于门店拓展及现有门店优化与扩建;余下两成则用作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包括人才引进与营运支出。 老铺黄金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251%至123.5亿元,期内利润同比增285.8%至22.67亿元。公司曾于5月配股筹资约26.98亿港元,截至9月底结余约1,000万港元。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报707.5港元,跌7.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