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0.HK
SenseTime completes reorg to focus on GenAI

该公司曾是传统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专注于视觉识别,现已正式重组,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

重点:

  • 中期盈利增长超过两成
  • 期内存货及应收账均大幅上升 

 

肖林

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HK)是中国最早的纯人工智能(AI)公司之一,在人脸识别领域享有盛名。但随着这一技术因用于监控而变得越来越有争议,公司感到是时候做出改变,现正全力以赴进入争议没那么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领域。

这个转变是一项全面重组计划的主题,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在上周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详细介绍了该计划,讨论公司将优先发展GenAI,将其作为新的主要增长动力。

徐立在周二的内部信中表示重组已完成:“我们进行了一轮组织调整,以更好地应对AI 2.0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正如周三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一份文件所披露的那样,公司战略核心是采用“1+X”架构。在这个模式中,“1”代表商汤在基础AI模型和云技术方面的核心能力,这是其业务的支柱。“X”指的是针对汽车、医疗、机器人和零售等行业的定制化行业特定解决方案。

这一战略转变,标志着商汤正式脱离传统AI产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智慧城市业务,该业务备受争议,由于在监控应用中的使用,它在西方面临着收入下滑和审查加剧的问题。

徐立在信中没有提到这些敏感问题,而是强调盈利能力是此次重组的长远目标。他说: “通过这次重组,我们将把集团升级成为一个具有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强劲增长潜力的组织,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投资者似对该公司之前就讨论过的这一转变不太感兴趣。商汤的股价在公告后的两天基本保持不变。但该股在上周五的交易中飙升了14%,这表明也许一些人开始注意到——并且乐于看到该公司进军一个争议更小、大众市场潜力更大的AI领域。即便是在经过这一轮反弹之后,该股仍比2022年初的高点下跌了约75%。

随着亏损持续和竞争加剧,商汤的转变不足为奇,尤其是考虑到最近有报道称,该公司已启动新一轮裁员。自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作为传统人工智能市场领导者的商汤一直在顺应潮流,涉足GenAI。

官方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4年6月底,中国GenAI用户数量达到2.3亿,约占这个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网民的五分之一。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约为11亿。

虽然从用户数量来看,这个消费市场规模巨大,但商汤似乎更专注商业GenAI客户,他们往往更愿意花钱购买能为他们带来竞争优势的技术。

竞争激烈的领域

商汤是中国不断涌现的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初创企业之一。源自牛津大学的牛津智能,在一份白皮书中列出了全球价值最高的30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有8家中国公司上榜。

商汤由已故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于2014年创立,他在21世纪初开始将计算机视觉技术投入实际运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他儿子的相册进行分类和整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成为该公司智慧城市产品的核心,广泛应用于摄像头等监控系统,已被中国各地的公安系统采用。该应用引起美国政府官员的注意,他们于2019年10月将商汤列入黑名单,限制其获得美国技术,称其涉嫌协助与存在争议的新疆地区有关的监控活动。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广泛利用它的技术监测感染情况、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该公司的业务在疫情期间继续蓬勃发展。在政府推动的支出浪潮下,商汤的年收入在2021年攀升至47亿元的峰值,是2018年18.5亿元的两倍多。

2021年12月,就在商汤计划在香港上市前夕,华盛顿再次以类似原因对其实施制裁。但这一次,美国投资者被禁止持有或交易它的股票,这实际上是将他们排除在IPO之外。当时估值1,390亿港元的商汤将IPO推迟了大约两周,但最终筹集了57.8亿港元。

随着疫情结束和中国经济放缓,政府在安全和监控方面的支出减少,导致商汤的年收入在2022年首次出现下降。到今年上半年,其智慧城市业务的收入贡献已从高峰时的45.6%的降至不足10%。

自2022年以来,商汤科技已经从对智慧城市的依赖转向GenAI。虽然该公司尚未正式放弃该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未出现在该公司新的重组计划中。

成立十年后,商汤仍在亏损。尽管亏损有所缩小,但预计公司至少到2026年,仍将维持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其亏损为2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1亿元亏损有所减少。作为成本削减措施的一部分,该公司的员工人数从2021年的6,114人降至6月底的4,672人。

在新架构下,GenAI已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分为专注于不同领域的业务单元,每个业务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CEO,以及更灵活的激励机制和融资渠道。

商汤的GenAI转型在过去两年进展迅速。今年上半年,该业务的营收为10.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占当期17.4亿元总营收的60%以上。

商汤的智能汽车业务,支持自动驾驶和车内交互,是其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今年上半年实现了1.68亿元的收入,是去年同期的一倍,几乎占总收入的10%。公司在财报中并未提及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业务板块,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尚未产生显著的收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纳入港股通 正力新能升势昙花一现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一宣布被纳入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能买卖其股票。 公司指出,连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已于周一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将有助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及提高股份流通性,并进一步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在获纳入港股通的首个交易日,正力新能股价周一上涨6.4%。但次日回吐多数涨幅,周二收市下跌3.6%,报10.83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对冲中美关系风险 传奇生物拟第二上市

彭博社周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抗癌疗法研发企业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正考虑二次上市,潜在地点包括香港、新加坡及伦敦。 传奇生物将成为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的最新成员,多数企业选择香港上市,以对冲中美关系风险。传奇生物由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创建,后者至今仍持有其48%股权,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业务遍及中国。 传奇生物认为二次上市或可提升估值,尤其在香港市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累计上涨逾一倍。该公司美国上市股票周五收涨3.1%至36.08美元,年内累计涨幅约1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