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这家自动卡车技术公司正寻求以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中国业务

重点:

  • 自动卡车公司图森未来据称正寻求剥离中国业务,将更先进的美国业务作为主要资产
  • 此举可能会大大降低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为公司股价带来提振

阳歌

在近一年的寒冬之后,美国的中概股可能终于将迎来春天:最新迹象显示,中美两国证券监管机构正不断接近达成协议,允许中国公司继续在纽约交易。但一年多前开始的中美技术领域的脱钩看起来仍将继续,最新消息称,自动卡车公司图森未来(TSP.US)正在寻求将中国业务与规模更大的美国业务剥离开来。

稍后我们将更仔细地研究图森未来有关报道的具体内容。这些报道称,该公司欲作价约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与美国业务相比,它的中国业务规模更小,而且没有那么先进。但是同样有趣的关注角度是,其他中国公司是否可能会效仿,以类似的方式把非中国业务独立出来。

在此方面,有三家中国公司似乎可能采取这种做法,它们是:短视频巨头字节跳动,其海外版TikTok在西方的知名度更为人所知;滴滴全球(DIDI.US),这款打车软件在中国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业务;以及涂鸦智能(TUYA.US),该物联网平台运营商总部在中国,并在中国开展业务,但实际上大部分客户都在国外。

从宏观来看,中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让对方获得本国公司和客户的敏感数据。对于图森未来而言,主要担忧是该公司拥有的显示货物在全国如何运输的大量数据。图森未来目前共运营着100辆自动驾驶卡车,其中约75辆在美国,其余25辆在中国。当然,如果它的技术实现了商业化,这个数字可能很快增长,预计最快在明年就能开始实现。

图森未来上个月曾引发媒体关注,它宣布与美国的国家安全监管机构达成协议,将把来自美国业务的数据储存起来,限制中国子公司的访问。如今,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随着美国和中国业务正式成为两个独立的公司,这似乎很快将成为永久性的安排。

路透社率先报道了这个消息,称图森未来希望以大约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这个数字意味着,图森未来对自身的估值为40亿美元以上,因为根据目前卡车车队的情况,其中国和美国资产规模的比例为1:3。

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图森未来30亿美元的最新市值,意味着如果真以10亿美元出售中国子公司,其股价将有30%以上的上涨空间。对于一家被认为全球行业领军者之一的公司来说,这样的价格并不夸张。图森未来的投资者包括美国领先的快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UPS.US)、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US),以及纳威司达公司

图森未来股价已经从一周前的历史低点反弹了超过50%,不过最新收盘价13.54美元仍然比去年4月的IPO发行价低了约三分之二。如果备受打击的在美上市中概股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反弹,图森未来通过将中美业务分割开来,消除主要的监管风险,极有可能从中获益。

剥离措施如何有利?

说了这么多,我们将用剩下的篇幅研究此前提到的另外三家公司,包括为什么采取类似的剥离措施对它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这个群体中的“大佬”是字节跳动,根据灰色市场交易,它的市值在去年6月达到了4,250亿美元(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样的数字几乎可以肯定是有所夸大的,但应该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看看上市的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腾讯(0700.HK)目前的市值分别为2,900亿美元和4,700亿美元。

字节跳动最有价值的两项资产是TikTok和更早的同类产品——服务中国市场的抖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试图让字节跳动出售TikTok,或者至少将主要股份出售给美国合作伙伴,不过现任总统拜登不再采取这样的策略。

不过,在特朗普发出威胁的同时,字节跳动已经在采取措施,将TikTok的全球业务与中国业务分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划清界限的做法确实是有意义的。这样一来,TikTok就可以在不受中国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在美国上市,而且作为一个独立实体,TikTok的估值可能会远高于作为字节跳动下属公司的估值。

接下来是滴滴全球,它已经成为中国对在美上市企业数据安全担忧的代表。去年年中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后,滴滴被迫迅速转弯,目前希望从纽约退市,在香港重新上市。

该公司的国际业务目前相对有限,根据招股说明书,它在中国以外的15个国家有业务,包括墨西哥和巴西。假设滴滴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利润丰厚的西方市场投入运营,同时考虑到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也可能对中国访问用户数据感到不安,滴滴考虑类似的剥离肯定是合乎逻辑的。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涂鸦智能,去年几位美国参议员特别指出了该公司可能构成的风险,因为它大约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美国客户。另有三分之一来自欧洲,这最终也可能引发类似的数据安全担忧。其余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对于涂鸦智能这样的公司来说,剥离中国业务同样是有意义的,这使得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全球业务面临的监管风险比现在小得多。然后,中国业务可以作为独立公司运营,或许可以寻求在香港或中国内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会让中国的监管机构更放心。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拥有全球业务的中国公司来说,这样的分拆看起来确实很有可能,而且由于监管风险的显著降低,甚至可能给股价带来上行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Green Tea group runs restaurants

新闻概要:绿茶集团香港首秀遇冷 上市首日股价下挫

受中国消费信心疲弱影响,绿茶集团首挂半日跌5.6%    阳歌 连锁餐饮企业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五在港交所首日挂牌即下挫,反映大市走弱,以及投资者对中国消费信心疲弱的忧虑。 绿茶集团公告显示,公司以每股7.19港元发行1.68亿股,净筹资7.46亿港元。该股周五早盘持续走低,午间休市报6.79港元跌幅5.6%,对应市值约45亿港元。 本次IPO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超300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获6.2倍超额认购,显示市场认购需求强劲。 这家从杭州起步的餐饮企业主打融合中式菜系,目前在全国运营493家门店。过去两年门店数量年均增长30%,并计划于2025年新开150家、2026年新增200家门店延续扩张。 与中国众多中端餐饮企业相似,在经济放缓导致消费者趋于谨慎的背景下,绿茶集团同样面临需求减弱的挑战。 公司2024年营收从2023年的35.9亿元微增7%至38.4亿元,同期门店数量大增29%至465家(截至2024年12月末)。去年7%的营收增速较2023年51%的同比增幅显著放缓。 消费谨慎也导致客单价下滑,2024年人均消费56.2元,低于2023年的61.8元和2022年的62.9元。翻台率从2023年的日均3.3次降至3.0次,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0.3%。 公司声明称:“2024年与2023年相比,我们的餐厅表现整体有所倒退,主要由于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改变,外出用餐次数及支出均有所减少。” 尽管经营环境艰难,公司2024年净利润仍同比增长9.1%至3.5亿元。 当前绿茶集团市盈率约12倍,落后于海底捞(6862.HK)17倍及新上市小菜园(0999.HK)14倍的估值水平。而运营肯德基和必胜客的百胜中国(YUMC.US;9987.HK)市盈率达19倍,反映在“消费降级”趋势下廉价餐饮更受市场的欢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在广州推出24小时robotaxi服务

自驾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WRD.US)周三宣布,将在广州市中心启动中国首个覆盖一线城市核心区的24小时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网络,率先开通八条试点路线,标志其迈向规模化商业化的新里程碑。 新网络覆盖广州塔、机场、高铁站等地标与交通枢纽,民众可透过WeRide Go应用程式预约使用,支持24小时全天候接送服务。公司称,这是国内首个覆盖一线城市核心城区的24小时robotaxi服务网络。此前,公司已在中东、欧洲八个城市运营robotaxi服务。 据财新报道,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萝卜快跑已在武汉大部分区域实现robotaxi全天运营,但尚未覆盖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此外,小马智行(PONY.US)也于2月开通广州核心城区至机场、高铁站的robotaxi往返路线,但运营没有涵盖深夜时段。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stenova aims to become a big name in medical aesthetics

国产童颜针冲击高端医美 东方妍美盼上市续命

东方妍美以“童颜针”延续人类青春,现在他们希望透过上市来延续公司发展 重点: 去年收入不到1,500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3,300万元 主力童颜针产品XH301最快今年底上市    李世达 “长生不老”自古以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从秦始皇追寻“长生不老药”,到现代人打玻尿酸、胶原蛋白,只不过形式从古代的“炼丹”变成现代的医美。在颜值经济的时代,人们对脸上皱纹的恐惧,有时甚至会超过对疾病的恐惧。 再生医疗材料及特医食品开发商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周向港交所递表,以18A规则申请主板上市,由建银国际独家保荐。公司最主要的产品,就是现代的“长生不老药”——童颜针。 成立于2016年的东方妍美,总部位于四川成都,其产品线几乎全面围绕“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尤其是用于面部与皮肤填充的高分子注射剂,试图对标国际知名品牌如Ellansé和Juvederm,更欲以自主研发的微球技术,抢占中国下一阶段医美升级潮的主导权。 根据申请文件,东方妍美的核心产品线为13款III类医疗器械级再生医学注射剂,涵盖了几乎所有主流医美项目——如法令纹填充、皮肤提亮与紧致、鼻根塑形、颞部与下颌轮廓调整,乃至颈纹与妊娠纹改善等。 这些产品多以PLLA(聚左旋乳酸)、PCL(聚己内酯)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微球骨架,搭配透明质酸或胶原等成分,能够有效延长支撑时间与胶原再生能力,定位为高端填充剂市场。 强效童颜针 其中专为治疗鼻唇沟皱纹(法令纹填充)的核心产品XH301,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且处于注册审评阶段。而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候选产品XH321处于临床前阶段。 作为公司主力产品,XH301在涵盖252名受试者的临床试验中,其疗效优于进口玻尿酸对照产品,且在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同于传统玻尿酸只能瞬时填充凹陷,XH301与其兄弟产品聚焦于诱导自体胶原生成、延长效果持续时间,具有明显差异化特征。若能顺利上市,XH301有望与目前市面主流的“童颜针”。 公司预计于2025年在中国推出XH301及XH305,同时启动欧盟CE认证,显示其全球化布局企图。同时,公司已与医美平台新氧科技(SY.US)签署协议,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与台湾推广、销售及商业化其包括XH301在内的三种主力产品。 在平台构建上也已初步雏形。除了注射剂产品,公司已有七项医用敷料与补片产品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另有一款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交联ECM候选产品XH322,处于临床前阶段。在特医食品方面,公司有两款获批准的产品及七款研发中的候选产品,体现其“医美+功能营养”的双赛道布局策略。 年收入不到1,500万元 由于主力产品尚未商业化,东方妍美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及2024年,公司收入仅有1,288.2万元(178.6万美元)与1,452万元,主要来自销售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特医食品及其他产品,以及提供与医疗器械产品开发相关的研究、咨询及检测服务获得收益。 同期,公司分别亏损6,350万元与6,938.3万元,亏损主要来自研发、销售及行政开支,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4,572.6万元、4,495万元。 随着持续亏损,公司的负债也在增加,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78%增加到2024年的123%,录得净负债3,708.2万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3,319.7万元,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其选择在此时赴港上市。 自成立以来,东方妍美已完成三轮融资,融后估值为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公司阳光诺和(688621.SH)亦为公司股东,其实际控制人利虔在东方妍美担任非执行董事。 从财务角度看,东方妍美的盈利能力非常有限,被寄予厚望的产品也未经市场考验。不过,东方妍美所处的市场正处快速扩张期,在玻尿酸价格内卷、进口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对长效、安全、可替代进口的国产填充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强。若东方妍美能如期推进XH301与其他产品的商业化,并证明其技术优势,市场或许能够给予更高的估值与关注。 医美从来不缺市场,也不缺想象力,缺的是能真正落地的产品与品牌。东方妍美能否从“高科技童颜针”的叙事中杀出重围,既取决于其研发转化能力,更取决于在资金与时间的赛跑,谁能跑赢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外卖战升温引监管关注 五部门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

在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联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社部及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JD.US; 9618.HK)、美团(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据财新报道,五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强调须履行主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商户与外卖骑手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京东今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领军,提出佣金不超过5%、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则回应推出养老保险补贴,双方并因“骑手二选一”问题互相指责。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战局,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并联合淘宝闪购发放上亿份免费茶饮券。 监管机构自去年底多次强调平台经济要规范发展,并整治算法滥用、保护新型就业者权益。未来外卖平台竞争将不仅拼补贴与速度,更须接受更高标准的法律与社会责任检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