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消费回暖 中国中免盈利反挫

这家中国最大的免税店集团,在中国全面解封后,股价反倒节节败退 重点︰ 中国中免今年一季度收入创单季新高,达207.7亿元,但因成本上涨超出预期,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一成 投行及券商预计该公司的收入表现持续复苏,但如何控制成本才更关键   裴梓龙 新冠疫情后首个“五一黄金周”,中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挤得水泄不通,酒店更是一房难求。当市场正感受中国内需在疫后快速增长,这家一直被视为复苏概念股的免税店集团除了盈利下降,股价更节节败退,伤透投资者的心。 这里说的是去年8月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免税行业龙头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免,1880.HK; 601888.SH),其股价在今年1月27日创280港元新高后,持续下跌至150港元水平,仅短短三个月便蒸发了四成以上,在高位买进的投资者如果没有及时止损,可说是损失惨重。 中国中免在4月底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本来应该反映该公司在中国全面开放后,如何受益于经济复苏,但结果却让市场大失所望。 虽然线下消费回暖及人流恢复,引领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3.8%至207.7亿元,并创单季新高:但值得留意的是,在营业成本与销售费用增加的不利情况下,其净利润同比减少10.3%至23亿元,综合毛利率更大降5个百分点至29%。因此,其股价在季绩公布后的四个交易日大挫11.5%,反映市场对这份业绩并不看好。 预期之内的增长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多个主要城市去年曾采取严密封控举措,由于居民出游受到限制,中国中免业务受挫,全年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下跌19.5%与48%。今年2月,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中措辞乐观,表示随着各地免税门店全面复工复产,销售已明显回升,但这番言论并没有打动投资者,其股价更形成明显下降轨道。 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中国中免在一季度的两成多收入增幅,其实早已在市场预期之内,反倒其成本控制令他感到担忧,“该公司上季度的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长,而且管理层没有解释未来会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本来中国中免是我今年看好的其中一家公司,但它的季度业绩令我感到失望。” 翻开中国中免的业绩,一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加30%至174.9亿元,销售成本更大增40%至20.5亿元,主要因为去年封控时,旗下机场店获提供租金减免,但今年机场人流增加,租金重回正轨,令相关成本回升。此外,该公司今年推出折扣积极去库存,同时珠宝腕表等高毛利产品缺货,对整体业绩也带来负面效应。 另一方面,公司的汇率问题也引起投资者关注。由于中国中免的货品成本以美元计价,但收入却以人民币计算,随着人民币汇价在一季度明显下跌,令公司在汇兑上产生大额不利影响。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分析说,“全球奢侈品销售正在回升,但从中国中免的业绩上看,这类代理商并没有受惠太多。不过,受益于五一黄金周的外游高峰期,估计其业务表现在二季度会改善,加上海南离岛实施免税购物‘担保即提’和‘即购即提’的提货方式,有助加快行业复苏,估计酒类及奢侈品等销售会不错!” 根据官媒央视新闻援引海南离岛海口海关消息报道,海南免税提货政策实施一个月以来,已创录得约3.5亿元的购物额。 大行调低目标价 投行及券商大多对中国中免首季度业绩感到失望,部分更下调其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花旗的报告称,中国中免的毛利率复苏较慢,但预计随着促销活动减少,时尚类产品组合增加与机场免税店销售反弹,二季度的收入与盈利会有更大程度的实质性改善。该行虽维持其“买入”评级,但把目标价从262港元下降至243港元。 高盛也将中国中免的目标价从280港元下调至263港元,并将2023至2025年度的每股盈利预测下调6%至10%。该行指出,中国中免今年股价大幅下挫,市场可能过度悲观,加上管理层对未来利润表现有信心,仍维持其“买入”评级。 平安证券则认为,中国中免为中国免税业绝对龙头,有先发、规模及供应链优势,当前海南及全国出入境客流回暖,加上政策利好,维持“推荐”评级,并预期今年至2025年盈利分别为122亿元、164亿元及208亿元,对应市盈率约27倍、20倍及16倍。 经过两个多月的大幅调整后,中国中免目前市盈率约55倍,预期市盈率26.7倍,与经营在线线下免税店的竞争对手海汽集团(603069.SH)约37倍的预测市盈率相比,作为行业龙头的中国中免反而被市场低估。 “去年市场关注消费复苏概念,投资者对中国中免有很高期望,刺激其股价上升,但季度业绩未能达到预期,其股价已回落至比较理性的水平,”温杰建议,仍然憧憬该股能受益于消费复苏的投资者,可以多等一到两个季度的业绩,参考它在控制成本方面有没有改善,再决定是否“抄底”买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