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US
Chindata's Data Center

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预测今年营收增长30%,但表示随着客户推出需要大量算力的新AI应用程序,这个数字还有上升的可能

重点:

  • 秦淮数据预测今年业务将增长约30%,AI应用程序的爆发,可能会推动这个数字进一步上升
  • 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在中国同行中是估值最高的,但因地缘政治因素,它仍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

 

阳歌

顺势而为,与关键客户做生意。

这是理解数据中心运营商秦淮数据集团 (CD.US)最新财报中的两个关键要点,该公司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继续超越本土竞争对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政府的政策重心保持同步,同时专注于一批优质的互联网巨头客户来实现的。同时,与该公司去年60%的惊人收入增长相比,它对2023年给出了相对保守的业绩指引。

首席财务官汪冬宁告诉咏竹坊,这个预测数字有上行的可能,继去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后,公司的很多客户都加入这一轮全球人工智能潮流。这波持续的科技浪潮,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和算力,可能会增加对秦淮数据服务的需求,而该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恰好覆盖亚太区域。

秦淮数据的最大股东是美国私募巨头贝恩资本。该公司预计,2023年的收入将达到58.8亿元至60.3亿元,即便按中值计算,比去年45.5亿元增长31.4%。

该公司的第二大客户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制造商,后者最近推出了新版搜索引擎,并在其美国版中接入了ChatGPT功能。目前它还未给中国版发布任何类似的公告。而一旦公布,这家美国软件巨头在中国的需求可能会大幅增加。

“2023年的增长预测并未涵盖任何与ChatGTP AI有关的业绩增长,”汪冬宁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会说(预测)可能是保守的。”

秦淮数据的“两条腿走路”战略,即一方面专注于一小批关键客户,另一方面紧随政府政策,使其在万国数据(GDS.US; 9698.HK)和世纪互联(VNET.US)等本土对手的竞争中,成为投资者的宠儿。在中国,与政策保持同步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企业获得许可,以及新项目建设的土地、能源、基础设施等系列资源,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秦淮数据的运营指标可以证明它在业内的领先地位,比如它在去年实现了盈利,而两家国内竞争对手仍处于亏损中。

该公司3月底发布的最新业绩显示,它在去年四季度的收入增长了78%,达到14亿元,远超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的高个位数增长。秦淮数据41%的毛利率也是两个竞争对手的两倍多,此外,到去年底,其数据中心的上架率为86%,也远高于万国数据的71.8%和世纪互联的55%。

该公司通过专注于少数客户来降低销售和营销成本,这是每个公司的理想。它没有透露客户名单,但最大的单一客户使用了秦淮数据75%的IT容量,根据报道,这家客户是中国最大的非上市科技公司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全球短视频分享平台的母公司。

其他报道称,另一家美国主要搜索巨头也是其五大客户之一。同时,公司即将与一家国内领先的游戏运营商签约。

“我们不一定要追求客户数量的最大化,谁能产生最大的数据量,谁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汪冬宁说。“从本质上讲,我们目前客户的业务发展非常强劲,它们过去三年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同行。”

与政府保持一致

在数据中心业务方面,秦淮数据的另一个核心战略是紧跟政府的重点政策,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富集的西北部地区建立数据中心。跟随政府的步伐,为我们之前提到的各种优势的获得提供了便利,包括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更重要的是便宜的电力价格,这是数据中心运营商最大的开支之一。

在最新的相关举措中,秦淮数据正在中国西北省份甘肃开发一处新的数据中心园区。中国希望引导资金进入中西部地区,而开发像甘肃这样的西北省份,正是这项战略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一战略也可以减轻较发达的东部城市过重的电力和其它基础设施压力。

该公司的总体政策是在电力,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充足的地方建立数据中心,特别关注内陆地区,这与中国政府最近的“东数西算”工程方向一致。秦淮数据目前在四个枢纽节点已有布局,其中包含两个已建成投运的超大规模园区,一个位于距离北京不远的河北张家口,另一个在山西。

汪冬宁说,秦淮数据最近与甘肃政府达成一项框架协议,规划建设IT总容量150兆瓦,大约相当于给2022年底秦淮数据871兆瓦IT总容量,再增加约17%的规模。但在正式开工之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最值得关注的是铺设具有高速传输能力的光缆,打通连“东”拓“西”的网络通路,从而吸引客户入驻。因此,容量的实际增长需要几年的准备时间。

虽然是中国同类企业当中的佼佼者,但与Equinix(EQIX.US)和Digital Realty(DLR.US)等全球同行相比,秦淮数据的估值被严重低估。Equinix和Digital Realty的市盈率都在90倍左右,而秦淮数据的市盈率只有26倍。

这种巨大的差距恐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地缘政治因素,因为秦淮数据起源于中国。2020年以后,该公司决定暂缓在印度的扩张计划,公司目前在印度的在建容量为20兆瓦,这个数字不算大。

该公司在另一个主要海外目的地——东南亚,业务继续迅速发展。目前它在马来西亚的IT总容量约为140兆瓦,约占秦淮数据总容量的16%。汪冬宁说,公司还在积极探索在印度尼西亚建立新数据中心的可能性,并将利用去年在泰国进行的一次规模不大的收购,作为在该国业务发展的基础,促进海外多元化的客户增长。

秦淮数据的高科技属性也使其面临潜在风险,如果美国决定限制其获取用于数据中心的高科技芯片和其他组件,该公司可能会面临艰难处境。但汪冬宁说,公司已经考虑了这种可能性,应该能够缓解相关风险,比如,如果美国采取这样的措施,导致公司客户无法获取性能最强的芯片,公司会通过为中低性能芯片提供更多电力来对冲潜在的算力落差。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ince ceasing its K-12 online tutoring business last year following a government crackdown, East Buy has transformed into a livestream e-commerce platform.

快讯:东方甄选获新东方四度增持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显示,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1797.HK)获母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EDU.US; 9901.HK)在4月24日增持约100万股,每股平均价约17.39港元。 利好:在2024年,新东方已累计四度增持东方甄选,持股量由54.98%增至57.04%。 值得关注:以新东方买入的每股平均价,与今日的中午收市股价比较,这宗交易已暂时录得2.1%账面亏损。 深度:由于中国官方对义务教育阶段课外培训实施严格监管,东方甄选已于2021年底终止K-12的学科网上培训业务,转攻直播带货业务。为了更明确地划分其业务线,该公司去年底向母公司新东方出售余下的教育业务,成为一家专门的自营产品及直播业务营运商。由于该公司去年的日均总销售额(GMV)及日均总观看人数呈下滑迹象,因此试图摆脱对抖音的依赖,转攻淘宝及自营平台直播。 市场反应:东方甄选的股价周五上升,中午收盘涨6.6%至17.02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点。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e loss-making developer of cancer immunotherapies raised just enough financing last year to cross the valuation threshold for a Hong Kong listing.

盛禾生物将上市 传闻筹资额大减

这家2018年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5月引入唯一一轮融资,投后估值刚好达到在港交所上市的最低要求 重点︰ 盛禾生物的产品仍在研发或临床阶段,并没有任何产品及授权收入,去年亏损1.3亿元 市传盛禾生物将集资5,000万美元,比去年传出的1.5亿美元的集资额大减66.7%   裴梓龙 香港股市近年持续疲软,新股市场更陷入寒冬,今年首季成功在港上市的新股只有12只,总集资额仅47亿港元,创2009年同期以来新低,全球排名更跌至第10位,跑输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等新兴市场。 这两年来,在美国持续加息的大环境下,市场“便宜钱”不再,导致靠烧钱发展的初创科技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比以往更难以在市场融资,只能靠消耗自有资本艰难维生。不过,内地开发免疫疗法、包括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的抗体细胞因子的创新药企业盛禾生物控股有限公司,恰好在去年8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前获得融资,引入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倚锋资本,以2.1亿元购入14.89%股份,投后估值达到14.1亿元,折合约15.3亿港元。 恰好是因为这笔“救命钱”,令盛禾生物刚好跨过港交所对未盈利生物公司申请上市的门坎。根据港股《上市规则》第18A章的要求,申请公司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到15亿港元,同时其运营资金足以应付集团由上市文件刊发日期起至少12个月所需开支的至少125%。 虽然如此,盛禾生物首次上市申请却无功而回,今年2月卷土重来,直到4月15日,终于成功闯关。 事实上,盛禾生物去年8月首次申请上市时,市场传闻公司会集资1.5亿美元,然而这次卷土重来后,市传的集资金额大幅缩减至5,000万美元。虽然最终集资额仍要公司正式启动招股时才公布,但这个消息也侧面反映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集资并不容易。 创新药这个赛道曾获资本力捧,虽然前期要靠烧钱研发,但如果有一两款产品能够成功商业化,因为有专利,就会成为“印钞机”。但这也伴随极高风险,万一全部失败,那投资就化为乌有。盛禾生物在招股文件首页就有这么一句︰“无法保证我们最终能够成功开发和销售我们的核心产品或我们的任何管线产品。” 根据盛禾生物的介绍,公司正在开发的9个管线中,有6个已经处于临床阶段,其中有三个属于核心产品,包括两个抗体细胞因子和一个ADCC增强抗体。据招股书引述的研究机构数据,盛禾生物旗下的三款抗体细胞因子,是全球治疗癌症患者临床进展最快的抗体细胞因子。 所谓抗体细胞因子,是由肿瘤相关抗原识别部分和细胞因子有效载荷组成的融合蛋白亚群,是近年较为新兴的生物制药方向。抗体细胞因子可为肿瘤细胞和某些白细胞(如T细胞和NK细胞)搭桥,类似于双特异性抗体的功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的各种成分,细胞因子分子以高密度固定在肿瘤病变处,抗体细胞因子进而显示出强大的肿瘤杀伤作用。 集资用于临床试验 目前盛禾生物所有的产品都在研发或临床阶段,过去两年的收入大多来自政府补助向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还有合约生产服务销售收入,去年共录得2,100万元收入,但单单计算研发费用,过去两年分别花了5,317万元及4,304万元,两年用了约9,600万元。根据时间表,盛禾生物有6款产品已进入临床一期或二期,这也意味需要更多资金应付高额花费,这也正是急于上市的主因之一,公司也直言集资所得将全部用于三款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 由于欠缺收入来源,盛禾生物过去两年分别亏损约5,200万元和1.33亿元。事实上,在2022年底,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剩下182万元,根本无法应付开支,幸好去年获得倚锋资本2.1亿元融资,才有足够资金继续运营。而截至去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剩下1.25亿元,到了今年2月底,再降至约1.02亿元,流动负债总额高达3.98亿元,当中有3.17亿元是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 今年以来,暂时只有专注于针对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的荃信生物(2509.HK)这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上市时的市值近44亿港元,上市首天股价大涨23.7%,表现相当不错。不过,统计去年成功在港上市的7家尚未盈利生物科技股,只有科伦博泰生物(6990.HK)的股价目前仍录得超过一倍升幅,其余已全数跌穿招股价,跌幅达37%至69%,反映投资市场在目前高利率的大环境下,对生物科技板块的前景不太看好。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illhouse fined for selling down Longi stake without disclosure

高瓴资本正将重心转向全球市场 公司被调查后需再增持隆基股份

这家私募股权公司在没有披露下出售了隆基的股份,应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要求,高瓴资本需要回购这些股份。 重点: 高瓴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调查后,已将隆基绿能股份的持股比例恢复至5% 尽管高瓴力图转型全球并刻意摆脱与中国的关联,但它向中国监管机构承诺,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并增加在当地的资产配置 余特莉 阳歌 在中国庞大的私募股权界这个复杂的行业中,即使是最熟练的操盘手也偶尔百密一疏。高瓴资本就是这种情况。高瓴是一家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目前正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家更加全球化的基金,但公司近期因违规减持太阳能公司隆基而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根据隆基上周五提交给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文件,高瓴最近回购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012.SH) 的股份,将其持股比例从之前的 4.85% 提高至 5%。高瓴此举是回应中国证监会去年 11 月对其“间接减持”隆基股份但未进行适当披露的立案调查。 像高瓴这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犯下这样的错误并不常见,或许可以解释监管机构为何展开调查。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股市疲软的情况下,任何此类可疑的操作都可能被视为对一家公司缺乏信心的表现。 一家植根中国的基金在当前环境下向全球转型 高瓴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因投资了一批消费、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的中国公司而知名,例如已成为中国顶级游戏公司的腾讯控股 (0700.HK) 和与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竞争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 (PDD.US)。已申请在香港上市的百丽时尚以及抗癌药物制造商百济神州 (BGNE.US; 6160.HK; 688235.SH) 也在其投资组合中。 高瓴的失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尤其是该基金正谋求从中国本土转向成为立足亚洲区域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向全球其它市场扩张,以此对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转型对高瓴而言尤其重要,特别是其拥有庞大的美国LP基础,其中大部分是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他们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担忧正日益增加。 高瓴的网站目前几乎没有提及其在中国的成功投资案例,而只是强调其在美国、新加坡、韩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地已有布局。…
Founded in 1999 and headquartered in Beijing, New Higher Education is a leading provider of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in Southwest China.

快讯:中国新高教盈利 受益业务多元化

最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企业中国新高教集团有限公司(2001.HK)周三公布截至2月底的中期业绩,期内净利润同比增长10.6%至4.32亿元。 利好:受益于学费收入及住宿费收入稳步增长,该公司期内总收入增加13.8%至13.1亿元。 值得关注:由于持续进行校园环境升级改造,加上优化师资成本结构,以及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其主营成本增加12.9%至7.9亿元。 深度:中国新高教创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是大陆西南地区领先的高等教育服务提供商。受益于官方持续支持职业教育,该公司于2021年开设了八大新专业,其中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等,正好迎合科技发展趋势;同时,它也加强了民生紧缺的专业培训,新增小区康复、婴幼儿托育服务和早期教育等新专业,培育专业人才以填补行业空缺。因此即使面对新冠疫情,其收入及盈利自2021年持续上升。 市场反应:中国新高教周四股价下跌,中午收盘软1.3%至2.2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