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腾讯控股成为大股东的中国汽车服务商途虎养车,正部署赴港上市

重点:

  • 市场传闻这家公司计划由原定的美国转到港股市场挂牌,筹资最多4亿美元
  • 汽车服务行业竞争激烈,途虎养车持续录得亏损,因此寄望扩展新能源车业务以扭转营运表现

罗小芹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国拥有庞大的中产驾车社群,为汽车服务市场提供足够后盾。

根据灼识咨询(CIC)的市场报告,按商品成交额(GMV)计算,2020年中国汽车服务市场规模(包含汽车维修、保养及汽车美容等)为1.03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65万亿元,由2021至2025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0%。

但是,碍于地理关系,汽车服务市场高度分散,要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服务商不单要建立全国性的网络覆盖,亦要在愿意花钱的车主社群中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在这样背景下,线上线下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途虎养车通过独立汽车服务提供商(IAM)模式,希望连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门店,并开拓新能源汽车业务,尝试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开拓一片蓝海市场。

途虎养车1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据市场消息透露,公司本来打算在美国挂牌,但最终选择在港股市场申请上市,筹资最多4亿美元(25.4亿元)。

根据途虎养车的招股文件披露,公司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首9个月的收入,分别为70.4亿元、87.5亿元及84.4亿元。截至去年9月底止,在36,592家门店中,合作门店数目为33,223家,占90.8%,自营及加盟工场店只占0.6%与8.6%。由于合作门店能扩大公司的地域覆盖,进一步提高供应链效率,累计交易用户已达1,390万名,反映IAM模式行之有效。

专注汽车服务

从收入和运营的汽车服务门店数量计,途虎养车是全国最大的独立汽车服务商,但它与其他对手最大的不同,是它更专注汽车维修保养的业务范畴。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途虎养车的每月活跃用户于2021年9月达到1,000万名,为中国汽车服务商提供服务的最大车主社群。

途虎养车与同业的易鑫集团(2858.HK)与美国上市的灿谷(CANG.US)均获得腾讯(0700.HK)入股,但易鑫与灿谷均有相当比例的收入来自汽车贷款业务,例如易鑫去年上半年有47.5%的收入由汽车贷款促成、灿谷去年首三季由汽车贷款促成的收入比例亦有34%。相比之下,途虎养车专注汽车维修保养的持续刚性需求,能减少新车销售表现波动对业务的影响。

由于中国大陆汽车市场销售低迷,易鑫与灿谷去年也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根据最新的业绩报告,去年前三季度,灿谷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亏损6,823万元,扭转了2020年同期的18.6亿元利润,当时灿谷在一项投资上获得了巨大收益。该公司的股价去年暴跌了60%以上。另外,易鑫去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1.35亿元,但该公司的股票也损失了60%价值。

若剔除股份支付开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以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回购亏损,途虎养车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首三季亏损分别为10.36亿元、9.71亿元与9.02亿元,净亏损率在10.7%至15%之间。在公司急剧扩张以致增加补贴下,一成多的净亏损率尚算合理水平。

然而,回到业务基本点,途虎养车能否单凭汽车服务,成为其上市时吸引投资者的主要卖点?

车主开支上升

据招股书披露,汽车服务开支在车龄超过6年后开始显著增加,2020年中国的平均车龄为5.6年,估计到2025年,中国乘用车的平均车龄将达到7.6年,但仍然较美国及欧盟成员国的平均车龄12.2年及12.1年为低。

同时,中国车主在汽车服务每年平均开支约为每辆车666.6美元,低于美国的1,288.3美元及欧盟成员国的779.8美元。随着中国乘用车保有量(已登记在册的或处于在用状态的乘用车)持续增加,加上汽车服务平均开支有上升空间,未来汽车服务市场发展应有一定潜力。

途虎养车另一着眼点为新能源汽车业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去年全年汽车销量仅同比增加3.8%,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同比大增1.6倍。去年途虎养车分别与新能源车品牌零跑汽车及北汽极狐达成战略合作,为有关车主提供全方位的汽车服务,锐意开拓这个具备庞大增长动力的市场,以增加未来收入来源。

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仅达450万辆,占乘用车总保有量的1.9%,可见相关比例仍然较小。据业界预计,新能源乘用车在到2025年的保有量,可望上升至整体汽车市场的9.5%,届时应可为途虎养车提供不错的新业务发展机会。

途虎养车未有招股详情,要估计其上市市值,可利用易鑫集团与灿谷的市销率(P/S ratio)作比较,前者目前的市销率约2.06倍,后者仅为0.78倍,若取其平均1.42倍,以途虎养车去年首9个月的收入引伸到全年、预计约137亿港元计算,估计其市值可达200亿港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全球票房复苏 IMAX中国上季净利大增48%

大银幕影院运营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亿美元(7.62亿元),期内净利润报2,262万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于全球票房复苏及IMAX格式影片供应扩增,上季“图像增强及维护服务”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万美元,“技术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万美元。 前三季合计收入2.85亿美元,按年增9.8%,净利润增长67%至4,300万美元,反映营运效率及成本控制显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团现金及等价物达1.43亿美元,按年增加42%,负债总额维持4.53亿美元。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7.71港元,升0.2%。过去六个月累升约2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平安好医生首九个月盈利劲增72%

医疗平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四公布首九个月业绩,盈利按年大增72%至1.84亿元,收入则上升13.6%至37.2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16亿元,按年增长45.7%。 公司表示,主要受惠于公司的医险协同模式不断深化,保险+医养会员模式的持续深耕,以及在企业健康管理业务上的快速推进。 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并推动核心服务的数字化和AI化,通过更一体化的整合式体验,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 周五平安好医生开盘升1.7%至15.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升逾1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IMCo files Hong Kong IPO

思卓基金递表港交所 开启另类资产上市新时代

当其他市场仍在争论AI与科技股时,香港选择将焦点转向更深层的资金流向——基础设施与长期收益。首家另类资产基金公司思卓基金递表上市,正是这场金融转向的起点 重点: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首只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 全球基建投资缺口至2040年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约占3.5万亿美元    李世达 在金融市场日益追求透明与流动性的时代,香港正尝试让原属机构投资者领域的“另类资产”走向公募市场。随着香港证监会(SFC)于今年2月17日发布《关于上市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的通函》,另类资产基金首次被允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也为思卓基础设施私募资本开放式基金型公司(SIMCo Infrastructure Private Credit OFC)开通了上市通道。 所谓“另类资产”(Alternative Assets),一般指不属于传统股票与债券范畴的投资,如基础设施、私募股权、房地产、信贷与对冲基金等。这项新规意味香港开启了“资产上市”的新篇章。过去,另类资产基金因缺乏流动性与估值透明度被排除在公募市场之外。通函明确指出,只要基金采取封闭式结构、具稳定现金流与透明估值机制,即可在港交所上市,让私募基金能保留专业策略,同时获得二级市场流通性。 这次制度突破,也代表香港监管框架的深化。从2018年引入开放式基金公司(OFC)制度、2021年简化注册程序,到2025年正式开放另类资产基金上市,SFC逐步完善从“设立—授权—上市”的全链条监管,试图打造一个能吸引全球资产管理机构落户香港的制度平台。 思卓基金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04条设立,属公众开放式基金型公司(OFC),但以封闭式运作、不设赎回机制,需透过交易所买卖股份。这是香港首个以私募信贷与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的上市OFC基金,投资人买入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篮子基建贷款的现金流收益权。 另类资产登场 根据申请文件,思卓基金由思卓资本亚太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管理人,也是投资顾问SIMCo(Sequo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之直接全资附属公司。SIMCo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伦敦,专注于基础设施债务,目前管理或建议分配予基础设施债务的资本约25亿美元,其团队迄今为止已在北美、英国和欧洲以及亚太地区进行超过60亿美元的债务投资交易。其姐妹基金“Sequoia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Income Fund(SEQI)”长期维持约8%的年化分配率。 申请文件指出,至2040年全球基建投资不足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基金将北美与欧洲视为重点市场,资产配置上限为60%,亚太地区上限则为40%。基金已识别潜在投资项目总值超过50亿美元,涵盖能源、运输、公用事业、资料中心及社会基建贷款等固定收益资产。 基金采“固定分派+资本平滑”策略,按月派息。若短期现金流波动,董事会可动用部分资本维持稳定派息,以确保现金流连续性。风控上,单一借款人曝险不得超过总资产10%,单一子行业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5%以上,并采取货币与利率对冲策略,以减低波动。 整体而言,思卓的估值逻辑不同于一般股票或ETF。其收益主要来自基建贷款利息与本金回收,资产净值(NAV)由独立估值代理人依DCF模型与市场数据计算,并按IFRS编制。虽具透明度,但仍受贴现率、利率与市场情绪影响。基金设有折让控制与股份回购机制,维持股价稳定仍待市场检验。 耐心的实验 思卓能否复制母基金在伦敦市场的稳定派息与估值表现,不仅关乎自身成败,也将测试香港能否成为亚洲另类资产的金融枢纽。这不再只是金融制度的一次尝试,更是市场信任的考验。 对投资人而言,观察这类基金的重点,并不在短期价格波动,而在它能否真正建立一条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若未来能在波动的利率环境中,仍保持每年足够吸引的稳定派息、维持估值透明,或能为香港开辟出一条“另类资产上市”的成功案例。…

简讯:明略科技招股 筹10.2亿港元

营销软件制造商明略科技(2718.HK)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每股141港元,集资最多10.18亿港元(1.31亿美元)。预计11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5%用于未来3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约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旨在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并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明略科技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扭亏为盈。 腾讯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投资者还包括红杉中国、淡马锡、凯鹏华盈、快手等。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