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C.US 9987.HK
Yum China reports profit, revenue growth

虽然很多竞争对手的销售萎缩,但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中国运营商在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

重点:

  • 百胜中国二季度营收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4%,核心营业利润增长12%
  • 公司运用AI提升顾客体验,改善行政工作效率,以及采取其他增效措施来提高利润和利润率

阳歌

当消费者在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中越来越谨慎,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YUMC.US; 9987.HK)却在二季度逆势而上,创造性地推出新的店面模式,并在供应链管理中部署AI,以提高利润和利润率。

百胜中国于周二发布最新季报,报告稳健的利润增长和利润率提升,而许多同行都在经济逆风中步履蹒跚。本季度,公司继续在庞大的市场中快速扩张。在市场不利因素的部分影响下,百胜中国的同店销售额略有下降。

不过,如果以星巴克(SBUX.US)为参照的话,这个降幅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了。星巴克上周报告称,二季度中国业务同店销售额下降14%。

在充满挑战的宏观环境下,百胜中国创下二季度营收最高纪录——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4%至26.8亿美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本季度的平均销售增长率只有2%。持续扩张是增长动力之一,期内公司净新增401家门店,使门店总数达到15,423家,向今年净新增1,500至1,700家的目标稳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开门店为加盟店。为了在难以触达的地方,比如大学校园和加油站拓展业务,百胜中国近期开始更多拥抱加盟模式。而新店保持了良好的回报,约80%的门店在三个月内实现盈利。

本季度中,百胜中国还在更广的价格范围内迅速推出更多新品,以抢占更大市场。

主打物有所值的定位,百胜中国在5月推出了全新必胜客概念店——必胜客WOW,以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司也详细介绍了新推出的肯悦咖啡和必胜客WOW门店的扩张计划,我们稍后再来展开说。新概念的门店加上其他价值导向性策略,推动公司本季度同店交易量获得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我们正应对复杂且充满变化的环境,但更倾向于把诸多挑战视为机遇。”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Joey Wat)在业绩会上表示,并指出公司将重点提升业绩的三个领域。除了肯悦咖啡和必胜客WOW门店,屈翠容还指出,百胜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运营效率,并通过扩大价格范围和增加产品种类,来开拓更广的潜在市场。

公司表示,运用AI工具有助于提升效率并帮助公司应对市场变化。

比如,必胜客通过AI和自动化的“iKitchens”系统来提升食品品质,并实现了销售预测、人员调度和库存管理等后台任务的自动化,从而获得更高的运营效率,并将本季度的利润率提高到13.2%。它的强劲表现,帮助百胜中国的整体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9.7%提升至9.9%,使得今年第二季度是2016年百胜中国从母公司Yum! Brands(YUM.US)分拆上市以来,利润最高的第二季度。

财报发布当天,百胜中国在香港的股价涨幅超过10%,并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继续小幅上涨。该股今年以来下跌了约25%,市盈率低于国际同行,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担忧。

公司最新的市盈率(P/E)约16倍,低于全球巨头麦当劳(MCD.US)的24倍,但高于国内同行、火锅巨头海底捞(6862.HK)的14倍。与全球同行相比,中国餐饮股似乎被相对低估。

中国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百胜中国及其同行不得不应对放缓的经济。中国二季度GDP增长4.7%,6月份全国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 

创意门店模式

尝试新的门店模式已成为百胜中国推动销售增长的最新策略。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推出与现有肯德基门店“肩并肩”的肯悦咖啡,既有自己的堂食区和菜单,让咖啡店独立经营,又可通过共享厨房等资源来提高运营效率。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新开约200家“肩并肩”模式的肯悦咖啡门店,7月份门店总数达到约300家。公司计划到年底将这一数字翻一番,达到500至600家。

随着新的肯悦咖啡门店模式的逐步扩展,百胜中国表示,今年上半年肯德基共售出1.2亿杯咖啡,同比增长36%。

必胜客WOW门店则是最新的变化,首批采用该模式的门店于今年5月推出,旨在通过更简洁的菜单和更低的入门价格,吸引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截至7月底,百胜中国已将100多家现有必胜客门店改为这种新店型,并计划到年底将此类门店数量翻倍。

新策略、门店扩张、成本控制和增效措施的结合,不仅帮助百胜中国提高营业利润率,也保持住了利润增长。公司净收入增长8%达2.12亿美元,而核心营业利润则同比增长12%至2.75亿美元。每股收益更是同比增长17%,体现出积极回购股票的效果——公司近来一直通过回购和分红来回馈股东。

公司表示,二季度通过股票回购和现金分红的形式向股东回馈约2.4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在这方面的总支出达到近10亿美元。公司还表示,今年有望实现15亿美元的回馈,意味今年下半年计划的分红和股票回购总额约为5亿美元。

公司重申,将继续投资更多物有所值的产品,并采取其他措施推动交易量增长。此外,公司还将继续精简运营,提高供应链效率,以增强竞争力和长期盈利能力。

在最新的财务报告发布时,百胜中国还宣布,CFO杨家威(Andy Yeung)将于9月底离职,但将继续担任高级顾问。百胜中国现任首席投资官、Lavazza合资公司总经理丁晓(Adrian Ding)暂时接替,自10月1日起生效。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Biel is a glass maker

印度生产基地成形,伯恩光学会否重启IPO计划?

港股IPO近期表现强劲,同业上市表现亮眼,或促使苹果手机玻璃供应商伯恩光学重启香港上市计划 重点: • 伯恩光学正在印度新建生产基地,并在越南进一步扩张,以响应客户需求,实现境外制造多元化布局 • 这家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生产玻璃配件的企业可能重启在港的上市计划 阳歌 2025年或将成为港股十年来IPO表现最为强劲的年份之一,同时也可能成为“玻璃之年”。 一家领先的高科技玻璃制造商、伯恩光学的竞争对手刚在港募资48亿港元(6.11亿美元)仅数日,市场传闻伯恩光学也可能筹备融资额更高的IPO。因为蓝思科技(300433.SZ; 6613.HK)此次登陆港股是对其深交所主板上市的补充,而若伯恩光学在港上市,则将是首次公开募股。 伯恩光学并未对此次传闻作出任何评论。公司之前曾尝试赴港上市,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当时报道称其拟募资高达20亿美元,约为蓝思科技募资额三倍多。 伯恩光学最受瞩目的是其iPhone核心供应商的地位,公司客户还包括三星、荣耀及小米等头部智能设备制造商。据悉,正是与苹果的合作关系,正推动伯恩光学进军印度市场。为了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苹果近年加速将智能手机生产转移至印度。 据媒体报道,苹果这家美国科技巨头目前约有20%的iPhone是通过富士康和塔塔电子在印度生产的,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将比例提升至约三分之一。随着产量提升,苹果正鼓励其供应商在印建立本地生产基地。 据官网信息显示,总部位于香港的伯恩光学在全球设有八个生产基地,总投资达400亿港元,其中中国与越南工厂年产能合计18.5亿件,雇员总数逾7万人。 据去年的媒体报道,伯恩光学拟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相关投资的报道最初源于去年1月,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Samvardhana Motherson International Ltd.表示伯恩光学将投资其电子零部件子公司Mothers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Pvt Ltd. 去年8月,印度媒体Business Standard报道称,该电子零部件公司将成为双方的合资企业,投资额约250亿卢比(2.9亿美元),伯恩光学最终持股比例或达49%,剩余股份由Motherson International持有。今年4月的后续报道显示,伯恩光学已完成首期注资。 该报道同时指出合资公司将生产玻璃盖板及其他零部件,厂址或定于泰米尔纳德邦——苹果另一家玻璃供应商康宁(GLW.US)正在当地建设新厂,预计今年底投产。据报道,伯恩光学在印度的合资企业预计前四至五年营收可达10亿美元。 同样重要的是,伯恩光学有望通过此合资项目构建其海外产能,为客户提供更多选项,从而成为更受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也获得更多海外发展的机遇。 相比之下,蓝思科技大部分生产仍在中国,但正通过越南及墨西哥工厂实现多元化布局。伯恩光学进军印度的举措或使其占据竞争优势,因其印度工厂能更高效地服务苹果及其他正将生产转向印度的客户群。 手机行业元老 作为元老级的中国科技公司,伯恩光学三十余年前开始在深圳生产手表玻璃盖板。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早期试验田,这里培育出微信运营商腾讯及全球最大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等科技巨头。…

简讯:美丽田园料中期纯利年增不少于35%

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不少于14.5亿元(2.02亿美元),按年增长不少于27%;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按年升幅不少于35%。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双美+双保健”的高毛利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提升收入结构与毛利率表现,同时“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带动业务规模扩大及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规模效应持续释放,令净利率稳步上升。 美丽田园周一高开1.3%,至中午休市报29.55港元,转跌0.84%,股价今年以来仍升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361度二季度销售佳 零售电商齐齐上

运动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营运概要,主品牌产品及童装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整体流水同比亦录得20%增长。 公司表示,已进一步深化落实“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升级”战略,针对多样化市场需求持续推出新品,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年轻化及国际化”的品牌定位。 期内,分销商于广州、长沙、天津、上海及大连等地增设39家361度超品门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的超品门店数量达49家。 周一361度平开报4.99港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1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lueFocus does marketing services

营收下滑的蓝色光标 海外突围有难度

这家中国营销服务龙头供应商,正跻身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浪潮 重点: 标榜中国最大,并作为全球第十大营销服务商的蓝色光标,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公司八成营收來自为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营销服务,但因利润率超低而侵蚀净利润   阳歌 谁说只有制造商才能赴港IPO,才能为沪深A股市场的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此类两地上市(A+H)已成为今年香港规模最大的IPO项目,电池巨头宁德时代5月募资353亿港元(45亿美元),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6月募资101亿港元。如今,营销服务龙头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58.SZ),拟通过赴港上市而打破工业股垄断局面。 据上市文件显示,创立于1996年的蓝色光标,是中国资历最深的营销服务商之一,位居全球行业第十。在WPP集团(WPP.L)与宏盟集团(OMC.US)等巨头主导的全球十强榜单中,该公司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蓝色光标的财务数据凸显若干显著趋势,包括中国企业正斥巨资开拓海外市场。这类营销支出占蓝色光标去年总营收的80%,该业务增速远超面向国内消费者的营销服务。 公司更以显著低于国际同行的超低利润率著称,其将之归因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全球市场。受此影响,过去四年,蓝色光标始终在盈亏线上挣扎。若无法提升全球营销业务运营效能,这一趋势恐将持续。 在中国广告及公关界,蓝色光标颇具声望,2010年即成为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创业板于2009年设立)。若持有至今,投资者已获近四倍收益,目前公司市值达230亿元(约合32亿美元)。 不过,即使获得如此收益,当前蓝色光标A股市销率仅0.39倍。作为近三年营收年增速近30%的行业龙头,估值确实疲软。当然,全球同业估值普遍承压,WPP市销率更低至0.31倍,宏盟集团虽达0.92倍,吸引力也不大。 参考当前市值、以及华泰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华兴资本等大型承销商阵容,蓝色光标此番募资恐难突破10亿美元关口,但仍有望筹资数亿美元。 部分募资将加速其近年全球化布局。当前,蓝色光标已在美国、越南、泰国、印尼及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这些网点除服务中国客户外,也将开拓本土业务,以抗衡国际巨头。在国内经济持续疲软,抑制企业营销预算,该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 营收开始下滑 尽管利润表现欠佳,蓝色光标过去三年营收增长确有强劲表现,去年收入同比增长15.6%至608亿元(2023年同期为526亿元)。但需要指出,增速较2023年43%的增幅有较大回落。令人忧心的是,据深交所公告,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萎缩近10%至143亿元(上年同期为158亿元)。 蓝色光标未在财报中说明下滑原因,或许是国内市场疲软,企业增长停滞与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营销预算收缩。受此影响,公司国内营销服务收入去年骤降近30%至81亿元,仅部分被国内广告服务收入的微增抵消。 蓝色光标全球收入结构,清晰展现出中资企业出海主阵地。去年,客户全球营销预算中42%投向美国市场,第二大目标市场欧洲占比仅15%。数据或有助于解释,中国政府为何力避中美贸易战升级。 鉴于蓝色光标利润率极低,最新营收萎缩态势更显严峻,令其盈利回旋空间很小。公司营业成本主要源于向谷歌、脸书及TikTok等平台支付的费用,去年占营收比例高达97.5%,对应毛利率仅2.5%。毛利率近年持续走低,从2022年的4.7%降至2023年的3.4%。 公司将微薄利润归咎于主流互联网平台广告成本高企,该问题在海外市场尤为突出。面对谷歌、TikTok等巨头,其议价能力极其有限。需补充说明的是,蓝色光标当前毛利率仍显著低于WPP的17%,以及宏盟集团19%的水平。 核心症结在于,蓝色光标亟需提升盈利能力,但在国内经济下行周期,向核心中企客户提价难度极大。拓展海外客源或可部分缓解压力,这解释了为何公司近期全球布点的策略。然而,因需同时对抗国际巨头与本土竞争者,公司海外突围成功几率不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