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竞争激烈的物流行业再度打起价格战,这家物流公司去年递送的包裹量虽然增长了31%,但收入增速放缓至21%

重点:

  • 去年第四季度,中通调整后利润增长35%,逆转了过去七个季度中,其中五个季度的下跌趋势
  • 该公司利润恢复增长之际,近期的价格战有所缓和,群雄割据的物流业出现越来越多的整合迹象

刘小燕

在一个成熟行业保持领先绝非易事,更不用说像中国物流业这样充满活力且竞争激烈的行业。在中国,有六家大型快递公司每天为网络购物大军递送数百万计的包裹。

过去两年,在新冠疫情造成的业务中断,以及刚刚有所缓和的恶性价格战的双重挑战下,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ZTO.US; 2057.HK)不遗余力地捍卫它在中国快递业的较大份额,并提高盈利能力。从上周公布的最新业绩来看,它似乎正在取得成功——至少目前是这样。最新业绩显示,该公司在经历了基本呈下滑态势的动荡时期后,恢复了盈利增长。

它最新财报的所有关键指标看起来都令人鼓舞:年收入增长20.6%,至304亿元,包裹量增长31.1%至223亿件,连续第六年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消息是公司利润。去年四季度,中通经过调整的净收入同比增长35.2%,至17亿元,逆转了过去七个季度中五个季度的下滑态势。

虽然这些数字令人乐观,投资者却不为所动。中通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股票在公告发布后的数日内仅小幅上涨,而与此同时,因为美中两国可能接近达成一项允许中概股在纽约交易的协议,许多其他中国公司都出现了反弹。还是那句话,物流业不像高增长的互联网行业那样诱人,激烈的竞争让它更加缺乏吸引力。

中通稳健的业绩可能要同时归功于内部和外部因素:除了公司自身面对挑战时的韧性,或许更重要的是,物流业的长期价格战在政府介入之后终于有所缓和。

中国快递行业2021年的包裹量和收入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有约300万员工。中国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在2021年处理了1,083亿个包裹,较2020年增长了29.9%,相当于全球快递包裹的一半以上。

中通是中国六大快递公司之一,领先于圆通速递(6123.HK; 600233.SH)、申通快递(002468.SZ)和韵达速递(002120.SZ)等五家快递公司,它们都采用网络加盟的模式运营。顺丰速运(002352.SZ)与竞争对手不同,直到不久前都一直采用直营模式。该行业的其他参与者还包括电子商务巨头京东的配送部门京东物流(2618.HK)。

中通是当中最年轻的公司,诞生于2002年。但它通过高效的运营迎头赶上,目前为中国所有大型电子商务公司提供服务。它于2016年在美国上市,是当年美国最大的IPO,两年后,电商领导者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收购了其10%的股份,相当于投出巨大的信任票。2020年9月,中通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

不可持续的价格战

尽管中国的物流市场增长迅速,但激烈的竞争导致快递公司依赖不可持续的价格战,而这会不可避免地侵蚀它们的利润。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这导致每宗快递平均价格在过去10年下降了57.1%。

虽然消费者从低廉的运输成本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快递公司却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2020年,在排名前六的快递企业中,只有顺丰速运和圆通速递实现了净利润增长。中通快递今年净利润下降了23.7%。

2021年3月,中通首席财务官颜惠萍曾表示,“加速业务量增长并获取市场份额,是我们目前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目标”,反映了中国新兴产业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市场份额高于一切”的心态。为此,该公司允许核心快递业务的平均价格下降约20%,让市场份额增加了1.3个百分点。

在颜惠萍发表这番言论的前后,价格战变得更加激烈,新加入这个市场的极兔速递将价格下调至每单1.05元,相比之下,圆通和申通不少于1.2元。这引发了一位分析师所说的“中国最惨烈的价格战”之一,而疫情引发的物流频繁中断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物流企业的利润受损,但最大的受害者恐怕是快递员,他们遭到降薪,有时候甚至拿不到钱。去年4月,有关部门终于采取行动,在以小商品批发闻名的浙江义乌,极兔速递和百世快递因为低价倾销而受到处罚。

几个月后,国家邮政局出台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意见,这是快递员的胜利,但也给中通及其竞争对手造成了进一步压力。

六大快递公司迅速作出回应,派费每宗增加1毛钱。中通还组织了与快递员的会议,并成立了一个部门,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董事长赖梅松在8月份表示,以利润换取短期市场份额增长的做法“既非明智也不可持续”。

今年有迹象显示,价格战正在消退。正如颜惠萍在本月指出的,“竞争导致价格下降的影响在减弱。”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趋势正在形成,出现了亟需整合的迹象。一些二三线运营商已经退出了这项业务,比如总部位于北京的如风达,在2019年关闭了业务。

2021年9月,顺丰收购了在香港上市的嘉里物流(0636.HK)约51.5%的股权。之后没多久,纽约上市的百世集团在中国亏损的快递业务被极兔收购。最新的进展是,京东物流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收购上海德邦物流(603056.SH)的控股权。

中通的市盈率为相当健康的28倍左右,它是否也会采取行动,收购一些规模较小的运营商?董事长赖梅松最近告诉记者,未来的竞争一定是综合物流服务的竞争,协同更多业态就是为了让资源效率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质效。他表示,中通正在努力建立一个多方面的生态系统,涵盖快递到冷链物流、金融和航空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美丽田园料中期纯利年增不少于35%

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不少于14.5亿元(2.02亿美元),按年增长不少于27%;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按年升幅不少于35%。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双美+双保健”的高毛利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提升收入结构与毛利率表现,同时“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带动业务规模扩大及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规模效应持续释放,令净利率稳步上升。 美丽田园周一高开1.3%,至中午休市报29.55港元,转跌0.84%,股价今年以来仍升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361度二季度销售佳 零售电商齐齐上

运动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营运概要,主品牌产品及童装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整体流水同比亦录得20%增长。 公司表示,已进一步深化落实“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升级”战略,针对多样化市场需求持续推出新品,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年轻化及国际化”的品牌定位。 期内,分销商于广州、长沙、天津、上海及大连等地增设39家361度超品门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的超品门店数量达49家。 周一361度平开报4.99港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1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lueFocus does marketing services

营收下滑的蓝色光标 海外突围有难度

这家中国营销服务龙头供应商,正跻身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浪潮 重点: 标榜中国最大,并作为全球第十大营销服务商的蓝色光标,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公司八成营收來自为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营销服务,但因利润率超低而侵蚀净利润   阳歌 谁说只有制造商才能赴港IPO,才能为沪深A股市场的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此类两地上市(A+H)已成为今年香港规模最大的IPO项目,电池巨头宁德时代5月募资353亿港元(45亿美元),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6月募资101亿港元。如今,营销服务龙头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58.SZ),拟通过赴港上市而打破工业股垄断局面。 据上市文件显示,创立于1996年的蓝色光标,是中国资历最深的营销服务商之一,位居全球行业第十。在WPP集团(WPP.L)与宏盟集团(OMC.US)等巨头主导的全球十强榜单中,该公司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蓝色光标的财务数据凸显若干显著趋势,包括中国企业正斥巨资开拓海外市场。这类营销支出占蓝色光标去年总营收的80%,该业务增速远超面向国内消费者的营销服务。 公司更以显著低于国际同行的超低利润率著称,其将之归因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全球市场。受此影响,过去四年,蓝色光标始终在盈亏线上挣扎。若无法提升全球营销业务运营效能,这一趋势恐将持续。 在中国广告及公关界,蓝色光标颇具声望,2010年即成为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创业板于2009年设立)。若持有至今,投资者已获近四倍收益,目前公司市值达230亿元(约合32亿美元)。 不过,即使获得如此收益,当前蓝色光标A股市销率仅0.39倍。作为近三年营收年增速近30%的行业龙头,估值确实疲软。当然,全球同业估值普遍承压,WPP市销率更低至0.31倍,宏盟集团虽达0.92倍,吸引力也不大。 参考当前市值、以及华泰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华兴资本等大型承销商阵容,蓝色光标此番募资恐难突破10亿美元关口,但仍有望筹资数亿美元。 部分募资将加速其近年全球化布局。当前,蓝色光标已在美国、越南、泰国、印尼及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这些网点除服务中国客户外,也将开拓本土业务,以抗衡国际巨头。在国内经济持续疲软,抑制企业营销预算,该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 营收开始下滑 尽管利润表现欠佳,蓝色光标过去三年营收增长确有强劲表现,去年收入同比增长15.6%至608亿元(2023年同期为526亿元)。但需要指出,增速较2023年43%的增幅有较大回落。令人忧心的是,据深交所公告,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萎缩近10%至143亿元(上年同期为158亿元)。 蓝色光标未在财报中说明下滑原因,或许是国内市场疲软,企业增长停滞与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营销预算收缩。受此影响,公司国内营销服务收入去年骤降近30%至81亿元,仅部分被国内广告服务收入的微增抵消。 蓝色光标全球收入结构,清晰展现出中资企业出海主阵地。去年,客户全球营销预算中42%投向美国市场,第二大目标市场欧洲占比仅15%。数据或有助于解释,中国政府为何力避中美贸易战升级。 鉴于蓝色光标利润率极低,最新营收萎缩态势更显严峻,令其盈利回旋空间很小。公司营业成本主要源于向谷歌、脸书及TikTok等平台支付的费用,去年占营收比例高达97.5%,对应毛利率仅2.5%。毛利率近年持续走低,从2022年的4.7%降至2023年的3.4%。 公司将微薄利润归咎于主流互联网平台广告成本高企,该问题在海外市场尤为突出。面对谷歌、TikTok等巨头,其议价能力极其有限。需补充说明的是,蓝色光标当前毛利率仍显著低于WPP的17%,以及宏盟集团19%的水平。 核心症结在于,蓝色光标亟需提升盈利能力,但在国内经济下行周期,向核心中企客户提价难度极大。拓展海外客源或可部分缓解压力,这解释了为何公司近期全球布点的策略。然而,因需同时对抗国际巨头与本土竞争者,公司海外突围成功几率不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丘钛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长150%

手机镜头制造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预期于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综合溢利,较2024年同期的1.15亿元(1,600万美元)增长约150%至180%。 该公司称,预期综合溢利明显增长,主要由于期内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模组之规格继续提升,令集团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比重继续提升,并进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团指纹识别模组产品的销售数量较同期增长约59.7%,销售数量和产品结构的双重改善令得指纹识别模组产品的销售收入明显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联营公司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钛科技摄像头模组销量达3,434.8万套,按年增长4.1%,指纹识别模组销量1,390万套,按年增长7.3%。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4.22%,至中午休市报10.68港元,升2.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