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ea chain that sells fruity and milky brews in China’s smaller cities has been dubbed a cheaper version of the upmarket Heytea brand.

收入依赖加盟商 古茗冲击“茶饮第二股”

这家主打二三线城市的中国新式茶饮店,被称为“廉价版喜茶” 重点︰ 截至去年底,古茗在全国共有9,001家分店,但只有6家属于自营,其余全属于加盟店 该公司去年首9个月赚9.9亿元,同比增长2.65倍,主因公允值变动亏损大幅减少   裴梓龙 几年前,奈雪的茶(2150.HK)与喜茶掀起了中国年轻人新式茶饮热,前者更乘势于2021年成功在香港上市。由于茶饮市场投资门槛低、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吸引各路人马纷纷创办新品牌。 新式茶饮产品种类接近,价格战自然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有效方式,但此举加剧了“内卷”,但也同时迎来了上市潮。自去年8月茶百道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最近被称为“茶饮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以及“廉价版喜茶”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式申请在港股上市。 去年11月,本网站的文章《蜜雪冰城赢在一个字︰平》,拆解了蜜雪冰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主打果茶、奶茶及咖啡的古茗,其发展策略与蜜雪冰城接近,主打中国二三线城市,也同样靠加盟商快速抢占市场,并靠便宜杀出一条血路。 古茗的招股文件显示,该公司截至去年底已有9,001家分店,更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但这个第一看来有点取巧。 古茗在招股文件解释,中国现制茶饮店分为平均价不低于20元的高端市场;产品平均价格在10元以上且在20元以下的大众市场;以及产品平均价在10元以下的低价市场。以古茗去年192亿元产品销售总额(GMV)及门店数量计算,公司只在“大众市场”排名第一,在全部价格的市场则排名第二。 古茗去年的整体GMV比2022年增长37.2%,门店数量也增加了35%。然而在9,001家分店中,只有6家属于自营店,其余都是加盟店,而且接近79%的门店都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 事实上,古茗的主要收入不是卖茶饮,而是来自加盟商,包括向加盟商卖货及设备,以及收取加盟费。公司2021年收入达43.8亿元,2022年增长26.9%至55.6亿元,去年首9个月收入达55.7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设备的收入约44.8亿元,加盟管理费服务收入约10.8亿元,而来自自营门店销售的收入只有946.8万元,意味越多加盟商加入,公司收入才能持续增加,因此其业务表现是高度依赖加盟商。 不过,古茗加盟商获利水平还是不错。招股文件显示,在经营古茗门店超过两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管理3.1家门店,而古茗的单店GMV在2021年约为220万元,2022年增长至约230万元,去年约为250万元。去年,加盟商单店的经营利润为37.6万元,单店经营利润率为20.2%,比同期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市场估计单店经营利润率约10%至15%为高,难怪能吸引加盟商。 面临同业价格战 一直深耕下沉市场的古茗,正面对市场全力挤压,一来要面对在中国有超过3万家分店的蜜雪冰城;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老大哥”奈雪的茶和喜茶全面进攻下沉市场抢生意,例如喜茶在2022年将所有产品价格减至30元以下;奈雪的茶也推出一系列9至19元的“轻松系列”产品。去年8月,奈雪的茶更启动“周周9.9元”活动,其后喜茶也加入战局,这还没计算掀起“9.9元战幔”的瑞幸咖啡(LKNCY.US)和库迪咖啡等其他饮品店。 古茗这次上市传闻集资3亿美元,目的看来是想获得足够“弹药”作战,包括加强数字化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效率,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加强品牌形象,以及建立密切的加盟商团体等。 该公司近年受到资本垂青,于2020年3月和6月分别引入了龙珠、红杉、美资对冲基Coatue及Abbeay Street的投资,分别持有公司上市前8%、4%、1%及0.2%股份;至于创办人王云安持股43.2%,并透过一致行动安排控制公司79.5%股份。 靠加盟商维持高速增长的古茗,整体盈利表现不错,过去几年都有钱赚。2021年全年获利2,014万元,翌年大赚3.87亿元,去年首9个月再同比增长265%至近10亿元,但主要是因为公允值变动亏损由2022年同期的3.1亿元,大幅减少至2,167万元,但撇除这个因素,其经营利润仍增长63.3%。 目前谁能成为港股“新式茶饮第二股”尚未可知,但回看作为“第一股”的奈雪的茶股价表现,市场对这个板块的看法并不乐观。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以每股19.8港元登陆港交所,市值高达323亿港元,但其股价一路向下,近期已跌至3港元水平,市值只剩下50多亿港元。 从估值上看,奈雪的茶预测市盈率约25倍,古茗去年首9个月赚9.9亿元,假设全年获利13.2亿元,如果以25倍市盈率上市,上市市值将高达328亿元,相当于360亿港元。但以港股目前的疲软表现,加上未来将有更多茶饮企业准备上市集资,要说服投资者以如此高的估值入股,恐怕难度不低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ith a boozy new brew, the once scandal-tainted coffee chain has boosted its quarterly earnings and store numbers despite a brutal price war.

“酱香拿铁”加速增长 瑞幸咖啡续打价格战

这家曾经丑闻缠身的中国咖啡连锁运营商,第三季门店数量、营业收入及纯利都大幅上升 重点︰ 受到“酱香拿铁”热卖带动,瑞幸咖啡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也同比增长逾八成 瑞幸联合创办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扬言,9.9元咖啡将会常态化,意味价格战将会持续   裴梓龙 中国咖啡界在这两个月最火热的话题,必然是中国白酒豪门联乘网红咖啡推出的“酱香拿铁”,这款全新产品,为正走在浴火重生之路的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瑞幸咖啡(LKNCY.US)添加不少动力。 这款与贵州茅台(600519.SH)联合推出的特色产品,一杯价格38元,使用优惠券后只需19元,在9月4日开卖首天便售出超过542万杯,单日营业额逾一亿元;其后瑞幸再与经典动画“Tom and Jerry”合作,推出一杯只需9.9元的联名咖啡,吸纳不少年轻消费者。 瑞幸与知名品牌合作的一系列攻势,巧妙的拿捏了新一代消费者贪新鲜的心理,不只为公司收获网上流量,也为东山再起打下了强心针。 根据瑞幸三季度业绩,无论是门店数量、营业收入及纯利都大幅上升,在“酱香拿铁”带动下,实现营收72亿元,同比大增84.9%,其中自营门店收入比去年增长79.3%至51.4亿元;加盟店的收入增长更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5%,达18.4亿元。因此,其净利润也大增86.9%至9.88亿元。 这家曾经丑闻缠身的中国连锁咖啡“一哥”,经过近两年重整,仍坚持着快速扩充的策略。瑞幸在三季度新开了2,437家门店,截至9月底,门店总数已达到13,273家,其中自营店共8,807家,加盟店4,466家,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但是,风光背后也并非全无忧虑,伴随门店数量大幅上升,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该公司三季度物料成本上涨约120%,占总收入达44%;租金开支上升85%,占总收入19.8%;然而增长最多是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多了约141%,占总收入5.34%,主要因为品牌宣传的投入增加。 “烧钱”宣传为瑞幸带来不错成效,第三季新客户超过3,000万,月均交易客户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848万,同比增长1.3倍,累计消费客户已经超过两亿。虽然“烧钱”的反效果是毛利率下跌,但这种中国式“砍价大战”,相信仍会在咖啡市场继续,因为瑞幸前联合创始人、前管理层陆正耀和钱治亚在财务造假风波被瑞幸罢免后,去年10月创办的库迪咖啡,正密谋吞占瑞幸的市场。 库迪咖啡高调造势、疯狂补贴、高速开店,所用的正好是瑞幸成立之初的策略,它打着每杯咖啡9.9元的旗帜,全速开店狙击瑞幸。 今年6月初,瑞幸门店突破一万家,公司正式亮出“让高质量咖啡进入9.9时代”的口号,意味与库迪正式开打价格战。瑞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更直接表态,扬言9.9元活动将会常态化,意味已决心要把价格战打下去。 价格战影响毛利率 受到价格战影响,瑞幸三季度客户单价下跌到12元至13元,毛利率同比大降7个百分点至56%,环比也减少4.3个百分点。郭谨一强调,四季度受到季节性影响、加上产品组合调整,以及原材料成本继续上升,利润率可能进一步下降,但瑞幸加快提升市占率的目标将进一步强化。换句话说,瑞幸将牺牲毛利率与库迪拼市场。 至于库迪也没有停下脚步,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钱治亚于10月22日发出内部信件,强调2025年的全球目标门店达到两万家,更披露截至发信当天,库迪的门店已有6,061家,全球排名第四。 另一方面,库迪更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在11月初签约,库迪咖啡国际供应链基地落户芜湖综合保税区内,主要涵盖咖啡豆仓储、烘焙、食品加工、制造及贸易等,估计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增强实力与瑞幸打价格战。 目前中国经济复苏不如预期,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更敏感,瑞幸与库迪的共同敌人星巴克(SBUX.US)暂时没有加入价格战,所以该公司第四财季的中国平均客单价格仅下跌3%,但其整体销售额仅增长5%,比全球平均的8%为低。 面对大型连锁咖啡店的低价策略,率先阵亡的是中高价独立咖啡店,这些小店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29日,中国共有19.16万家咖啡店,虽然新增了9.5万家,但已关闭的多达4.4万家,当中大多都是独立咖啡店。 财经媒体界面新闻便援引一名独立咖啡店主称,今年5月,瑞幸和库迪相继在他的店铺不到200米距离开店,直接令他的生意减少一半,虽然他曾尝试加入价格战,推出8.8元优惠券,但随即出现亏损,直言“独立咖啡店被9.9元咖啡卷死了。” 虽然瑞幸已在纳斯达克摘牌,但仍可以在场外的OTC市场交易,截至上周五,其股价在过去半年已累涨近五成,市值增至93.2亿美元(679亿元),远比星巴克股价同期下跌4.2%的表现好。瑞幸最新市盈率也达到36.4倍,高于星巴克的28.6倍。由此可见,即使瑞幸正面临一场残酷的咖啡价格战,但投资者仍倾向投以信心一票。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ares of Chinese logistics provider J&T Global Express opened at HK$12 in their Friday trading debut, unchanged from its IPO price.

快讯:极兔速递上市日 招股价水平争持

最新: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1519.HK)周五首日上市,开盘报12港元,与招股价持平。 利好:该公司在香港的公开发售部分仅获得约36%超额申购,但国际配售部分的反应较踊跃,录得91%超额申购。 值得关注:该公司每股定价为12港元,筹资净额为35.3亿港元(33亿元),低于今年5月市场传闻的78亿港元。 深度:成立于2015年的极兔速递,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快递业的搅局者,因为该公司曾在2021年以每票收费低至0.8元的“割喉价”震惊市场,令这个竞争早已白热化的行业天翻地覆。该公司上市前经过9轮融资,前期投资者包括腾讯(0700.HK)、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及招银国际等,甚至连竞争对手顺丰(002352.SZ)也是投资者之一。不过在大洒金钱下,该公司过去三年的营业成本均高于收入,连续录得毛亏损。 市场反应:极兔速递周五早上大部分时间均低于招股价,中午休盘时报12港元,无升跌。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is Chinese maker of electric vehicles has emerged as the No.4 auto brand in the world after Toyota, Volkswagen and Honda.

新能源车价格战 比亚迪胜特斯拉

这家中国新能源车龙头,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品牌,仅次于丰田、大众汽车及本田 重点︰ 比亚迪最近公布盈利预喜,预计第三季净利润为95.5亿元至115.4亿元,同比大升最多一倍 该公司在新能源车价格战中仍能维持盈利高速增长,市场认为受惠于垂直产业链,更有效控制成本   裴梓龙 今年初,新能源车掀起价格战,各大品牌相继减价抢占市场,到8月再打响次轮降价混战,特斯拉(TSLA.US)、比亚迪(1211.HK)、蔚来(NIO.US; 9866.HK)、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理想汽车(LI.US; 2015.HK)、零跑汽车(9863.HK)和上汽大众等多款新能源车纷纷降价,希望在消费不振的大环境下,捍卫市场占有率。 这场“无烟之战”虽然仍在继续,但两家巨头率先公布成绩,结果来自中国的比亚迪顶住了压力,相反特斯拉的业绩在价格战中暂告败阵。 根据比亚迪在10月17日晚上公布的第三季盈利预告,期内净利润在95.5亿至115.4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升67%至102%,平均每天赚逾1亿元;至于前三季度盈利在205亿元至225亿元,大增120%至142%。公司表示,旗下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创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一。 相反,特斯拉三季度盈利同比大挫44%至18.53亿美元(136亿元),收入233.5亿美元,增长速度为9%,比华尔街预期低,并创三年以来最小升幅。最令市场失望的是,特斯拉三季度毛利率受价格战严重拖累,比去年下降7.2个百分点,只有17.9%,是超过四年以来的低点。 业绩公布后,两家公司翌日股价高下立见,比亚迪大涨6.9%,反观特斯拉重挫9.3%,创三个月最大跌幅,上周更累跌逾15%。 近年比亚迪在国策支持下发展迅速,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以销量计算,该公司今年8月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品牌,仅次于丰田、大众汽车与本田,而比亚迪的纯电动车销售,与特斯拉的王者地位也只是一步之差。 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数据显示,比亚迪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6.2%至207.9万辆,已完成今年目标300万辆的近70%,纯电动车销量共104.8万辆,同比增长八成。单计三季度,其电动车销量为43.16万辆,比二季度增长23%,特斯拉三季度的交付量则为43.5万辆,两者差距只有约3,400辆。 作为世界两大新能源车企,比亚迪一直在狙击特斯拉,去年相继推出对标特斯拉Model 3及Model Y的“海豹”及“海豚”车款。投行瑞银更拆解了“海豹”的成本,由于75%的零件由比亚迪自行生产,它比在上海超级工厂出产的特斯拉Model 3低15%,更比大众在欧洲生产的类似车型便宜多达35%。 大华继显(香港)策略师杨韵锐称,比亚迪三季度盈利增长的幅度高于整体销量,意味在市场大打减价战的时候,它每辆车的利润反而增加,这点最令市场惊喜。 他分析说,随着销量持续上升,规模效应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比亚迪有自己的电池,旗下也有比亚迪电子(0285.HK)提供零件及芯片,这种垂直产业链模式是其绝对优势,更容易控制成本。” 与特斯拉不同的是,比亚迪一直维持“车海战术”,推出大量车款,除了“海豚”及“海豹”外,下半年至少陆续推出其他6款新车,加上在高端市场部署了“仰望U8豪华版”,售价达109.8万元,助力盈利上升。 另一方面,比亚迪早在两年前已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目前已经进军巴西、澳洲、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去年更打入欧洲19个国家,最近进一步在匈牙利首都开设两家门店,推出BYD ATTO 3、“海豚”及“海豹”三款纯电动车,是公司进入中东欧市场的首站。 海外增长成新引擎 比亚迪出海成绩相当不错,9月份乘用车出口量达28万辆,同比增长2.6倍,出口量占整体销量9.8%,公司更明言海外将会是主要增长引擎。为减低物流成本,比亚迪正在海外扩充厂房,去年9月在泰国购地建厂,估计主攻东南亚;今年1月宣布与乌兹别克汽车工业公司合作于当地生产,可能是为了进军中东;7月再宣布于巴西设厂,可想而知其海外扩充的野心。 杨韵锐认为,特斯拉在海外增长有一定阻力,例如难以进入低价的东南亚市场,“相反比亚迪有能力推出廉价车款,其次是充电问题,由于欧洲的充电设备仍然不足,特斯拉是纯电动车,而比亚迪有提供混能车,加上车价具竞争力,因此看好公司在欧洲的发展。” 从估值上看,比亚迪的预测市盈率只有22倍,特斯拉则为约56倍,前者相对被低估,估计部分是反映股神巴菲特的沽货压力,以及中国整体股市疲软。…

市场要闻:中通受惠疫情松绑 警告“经济环境疲软”

这家中国领先的快递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长12.5%,利润涨44%   阳歌 快递公司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ZTO.US; 2057.HK)周二报告称,其二季度收入增长了12.5%,而随着效率提高和市场扩大的努力,其利润增长更比收入快三倍。 自从去年二季度中国严格的新冠限制措施造成严重干扰之后,中通快递及其同行也受益于中国快递服务需求今年恢复正常水平。此外,在政府介入2021年爆发的极端价格战后,该行业也因此受益。 根据周二纽约股市收盘后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中通快递截至6月份的前三个月营收为97.4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6.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4%,达到25.3亿元。 收入强劲增长的原因是中通本季度交付了77亿包裹,比去年同期中国实施严格的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期间交付的62亿包裹增长了24%。作为控制措施的一部分,中国商业首都上海在4月和5月整个月份都处于封闭状态,进出该市的快递受到严格限制。 中通表示,其核心快递服务二季度的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8%,因为公司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更轻、更小的包裹。但通过标准化和更高程度的数字化,其包裹分拣和运输成本甚至降低了15%。 该季度,中通快递在中国快递市场的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23%上升至23.5%。随着效率提高,该公司期内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5.4%升至33.9%。 业绩公布后,中通快递股价周三在香港下跌了 3.8%。今年迄今为止,该股已下跌约12%。 目前,约有几家公司主导着中国巨大的快递及相关物流服务市场,当中包括中通、顺丰(002352.SZ)和圆通速递(6123.HK; 600233.SH)。中通股价当前市盈率(P/E)约18倍,落后于顺丰的31倍,但高于圆通港股的5倍。 中通创始人兼董事长赖梅松在报告中发表评论,警告“整体经济环境疲软”和“市场近期存在不确定性”。近几个月来,中国的消费者信心疲软,抵消了年初新冠疫情缓解的大部分积极影响。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中通仍重申了之前的预测,即2023年全年包裹量将增长20%至24%。公司补充称,其目标是将今年的市场份额从2022 年全年22.1% 提高1.5个百分点。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蔚来加入血腥价格战 电动车行业临分界点

虽然蔚来等规模较小的新能源车企降价,但几乎无助于阻止它们的市场份额流向比亚迪和特斯拉等更大的竞争对手 重点: 蔚来上周降价,转变了之前的立场,以应对过去两个月在众多竞争对手进行类似降价后,销售增长不断放缓的情况 如果当前的电动车价格战持续下去,小公司可能是最脆弱的,因为与规模较大的同行相比,它们的利润率更低   西一羊 蔚来集团(NIO.US; 9866.HK)一向因其先进的电动车而广受赞誉,但上周它却发现自己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处境,因为它在宣布对全系电动车降价3万元后,成为了网民嘲笑的对象。就在两个月前,蔚来首席执行官李斌还声称,肯定不会加入这场目前正在扼杀该行业的价格战,称这种盲目降价只会导致“恶性竞争”。 蔚来的转变凸显了中国电动车车企目前面临的困境,因为它们正试图顺利度过一个意想不到的转变,而分析机构称,这个转变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小公司的处境最为艰难,因为进一步降价会侵蚀它们本已微薄的利润。但拒绝参与这场降价游戏,则会面临销量流向比亚迪(1211.HK; 002594.SZ)和特斯拉(TSLA.US)等行业巨头的风险。 我们稍后再来看最近的价格战,是如何影响包括理想汽车(LI.US; 2015.HK)、零跑汽车(9863.HK)和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以及威马汽车这些中国本土小型电动车车企。但首先,我们要回过头来看看这场已经持续了数月的价格战,是如何演变的。 一切始于去年10月,当时特斯拉将旗下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最高下调了9%,到了今年1月又进一步降价,最高降幅达13.5%。这两轮降价促使其他公司纷纷仿效,其中小鹏汽车在1月宣布G3i SUV以及P5和P7 轿车最高降价13%。比亚迪于次月加入,2021年款式“汉EV”车型在北京地区降价2万元,2021款式“秦EV”车型降价1.5万元。 其他品牌,从广汽、上汽、一汽等国内巨头,到福特、大众、宝马和丰田等国外品牌,也加入了这场血战。降价开始前,中国政府于去年底取消了一项主要的电动车购买激励计划,此前该计划曾帮助该行业在2022年销量翻番。 这场价格战后来也蔓延到了燃油车领域,各大车企急于在一套严格的新排放标准7月生效前清理库存。 据国内媒体第一财经援引第三方咨询公司里斯战略定位咨询的数据称,截至3月末,已有40多个汽车品牌卷入这场价格战,推出电动车和燃油车补贴或降价优惠。而另一家国内新闻媒体品玩援引研究机构《中国汽车市场》编制的数据称,随着降价力度加大,中国在售的乘用车中大约20%的折扣达到或超过1万元。 推动整合 价格战已经显示出在这个拥挤的行业中推动整合的迹象,该行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推动的,而这些激励措施现在正在迅速取消。 随着价格战的继续,大公司的领导者地位越来越稳固,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则面临销售低迷的局面。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的数据,在今年前四个月,比亚迪、特斯拉和广汽埃安这三家公司在纯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加起来达到了50.1%,高于去年同期的42.7%。比亚迪以24.9%的市场份额领跑,同比增长 7.4 个百分点。 随着大品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许多小品牌却不断失去市场。小鹏汽车是这个群体的代表,它在今年前四个月跌出了电动车制造商的前10大排名,颇具象征意义。蔚来汽车的市场份额增长了0.3个百分点,但其27.1%的汽车交付量增幅,仍远远落后于比亚迪和特斯拉,因为后两者均录得逾60%的同比增幅。 面对增长放缓,蔚来汽车加入价格战不令人意外。但此举是否会显着提升其销量,仍有待观察。 小鹏的经历就相反。该公司1月份的大幅降价未能提振销量,今年前三个月,该公司的汽车总交付量实际上下降了47.3%。 另一家规模较小的电动车初创公司零跑汽车在推出大幅降价措施后,也录得同样惨淡的业绩。根据其最新季报,该公司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下降了51.3%,至10,509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