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成立最早的软件制造商之一表示,去年四分之三收入来自云业务,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较2017年增加两倍

重点:

  • 金蝶国际称,2022年收入增长约17%,主要得益于基于云的软件服务增长,其增速是前者的两倍
  • 该公司预计去年下半年亏损仅700万元,在2020年首次陷入亏损后,逐步向恢复盈利迈进

阳歌

作为中国的老牌软件制造商之一,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0268.HK)过去几年一直在进行一场艰难但必要的转型,从传统的软件制造商转型为基于云的软件即服务(SaaS)供应商。该公司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年业绩预览报告显示,随着以新形象示人,它可能正在慢慢恢复盈利。

金蝶成立于20世纪末的1999年,多年来处于盈利状态,直到2020年,随着当时核心的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进入下滑状态而陷入亏损。几年前,该公司开始积极构建基于云的SaaS,后者更依赖于服务而不是软件销售,因此作为经常性收入来源更加可靠。

其2022年财务业绩预览报告显示,该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现金流为负。但它也表明,金蝶可能正在恢复昔日的辉煌,以全新并且作为一种长期商业模式看起来更有前途的SaaS形式,成为一家盈利的企业。

该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收入为48亿元至50亿元,较2021年增长15%至20%。我们用该公司中期报告中的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其去年下半年的收入增幅约为17%,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我们稍后会更仔细地分析该公司的收入明细,后者显示其基于云的SaaS业务增长速度,足以抵消逐渐衰落的ERP业务的下滑程度。但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金蝶的利润,它显示该公司在恢复盈利方面继续取得稳步进展。

金蝶表示预计全年亏损3.63亿元至4.23亿元,这实际上意味着较2021年3.02亿元的亏损有所扩大。但减去该公司上半年的亏损后,下半年最多亏损6,700万元,最低可能只有700万元,这意味着下半年的亏损与上年同期亏损的5,400万元相比,很可能有所改善。

投资者对该报告的反应不是很强烈,这表明他们预料到了这种进展。周三,也就是报告发布后的第二天,该公司股价下跌了0.9%,但在周四的早盘交易中,该股收复了所有跌幅,并且还略有上涨。

该公司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约15%,但较去年10月的低点还是上涨了60%,当时许多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大幅下跌后开始反弹。投资者似乎总体上喜欢它的转型故事,它目前的市销率10倍,略高于飞天云动(6610.HK)的9.7倍,更是微盟(2013.HK)的两倍多,后者为电商公司提供SaaS服务,市销率4.3倍。

收入构成改变

接下来,我们要深入探究金蝶的转型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追溯到大约十年前,当时中国开始积极构建数据中心和高速电信服务等基础设施,使得这种基于云的异地服务成为可能。自那时以来,该公司的云服务稳步增长,去年约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三,而2017年时仅为四分之一。

随着公司和消费者从使用基于计算机的软件转向更强大、定期更新的异地软件,金蝶和许多其他公司正追逐一个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呈爆发式增长的市场。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计,中国的公共云市场将从2021年的约320亿美元(2,200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900亿美元,规模增加近两倍。

金蝶专注于B2B市场,为财务、税务和人力资源相关领域的其他企业提供云服务。与普通消费者相比,这类客户对价格往往没那么敏感,这可能也是金山云(KC.US; 3896.HK)等更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公司股票溢价低得多的一个原因。

金蝶表示,去年来自云服务的收入合计在36亿元到39亿元之间,与上年相比有了30%到40%的增幅。这项业务的强劲增长,远远抵消了ERP业务的下降。在最新的预览报告中,金蝶没有提供ERP营收数据。但去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来自“ERP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期下跌18.1%,至5.19亿元,约占收入的四分之一。

随着云业务持续录得强劲增长和ERP业务的下滑,前者在金碟收入中的占比可能会变得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可能会再次出现类似疫情前20%至30%的那种增速。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9家分析机构似乎都对此表示认同,平均预测金蝶今年的收入将增长25%。

有可能进一步提振该公司的一个因素,是中国在去年底结束了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与更面向消费者的公司相比,这些措施对金蝶等科技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影响还是有的,比如销售和营销活动受到波及。金蝶表示,最近一次亏损背后的一个因素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使得本集团的部分营销和交付活动展开受阻。”

总而言之,就其努力进行的转型而言,金蝶看上去似乎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故事。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机构预计它今年会继续亏损,但亏损将收窄一半。或许更重要的是,多数分析机构依然相对看好金蝶的前景,80%给出了“买入”或“强烈买入”的评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启明医疗出售杭州项目 变现3.75亿元

医疗器械生产商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周二公布,已与杭州滨江城建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总代价约3.75亿元(5,300万美元)出售位于杭州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在建项目,连同相关土地使用权,交易将待股东批准后生效。 公司表示,此次出售主要是为配合战略调整,聚焦核心心脏瓣膜技术,减少对非核心及重资产项目的投入。出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44亿元,其中约2.65亿元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余额约7,860万元补充日常营运资金。 公司预计此次交易将录得约500万元税前亏损,惟可减轻未来约7亿元的建设支出压力,改善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董事会认为,交易价格虽较估值折让约12%,但属合理水平,有助提升公司财务灵活度,集中资源于主营业务发展。 同时,集团宣布变更首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将7,303万元重新分配至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以更有效调配财务资源。 公司股价周三高开,全日收报2.52港元,升2.4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丘钛上月产品销售同比升两成

手机镜头制造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二公布十月销售数据,上月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4,741.6万件,按年上升20.4%,较九月则微升1.6%。当中3,200万像素以下摄像头模组表现最理想,按年大升45.4%至2,593.4万件。 指纹识别模组销售数量1,841.3万件,按年升19.2%,但按月则微跌3.3%。当中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升幅惊人,同比增长409.5%至493.7万件。 集团表示,销售量同比增长,主要是集团在手机摄像头模组,以及指纹识别模组业务的市场份额上升。至于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销售量较九月减少,主要是受客户项目周期影响。 周三丘钛科技开市升1.3%至11.94港元,公司今年股价升逾八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esai news wrap

新闻概要:禾赛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年盈利目标

这家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企业在第三季度实现创纪录的2.6亿元盈利,当期营收与出货量均大幅增长    余特莉 禾赛科技(HSAI.US;2525.HK)周二公布其第三季度盈利创历史新高,并在业界领先的激光雷达技术支持下,提前一季度达成2025全年盈利目标。公司当季净利润达2.6亿元(合3,600万美元),令今年前九个月盈利总额攀升至2.8亿元。 基于超预期的盈利表现,禾赛将全年净利润指引上调至3.5亿至4.5亿元区间。 禾赛表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47%至8.0亿元,主要受“出货强劲及激光雷达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与机器人领域渗透率提升”驱动,尤其是ADAS正快速成为众多车型的标准配置。 据行业监测机构盖世汽车统计,禾赛在远距激光雷达领域已连续七个月保持领先,8月市场份额达46%,分别是第二、第三名厂商的1.5倍和2.4倍。 禾赛创始人及CEO李一帆博士透露,本季度禾赛获得前两大 ADAS 客户 2026 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我们近期与全球头部自动驾驶出租车及卡车企业达成合作,包括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哈啰出行、京东物流、Motional等横跨北美、亚洲和欧洲的合作伙伴。”李一帆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基本安全冗余需求和新法规的驱动下,行业开始倾向于支持L3自动驾驶的多激光雷达配置,为相关制造商创造强劲的推动力。在第三季度,禾赛旗下拥有全球最长探测范围的高端ETX激光雷达,与中国前三名新能源车制造商再次达成合作,并搭配多个FTX补盲激光雷达,量产计划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开始。每辆L3车辆现在预计采用三至六个激光雷达(单车激光雷达价值量约为 500 至 1,000 美元),扩大了禾赛的潜在市场。 公司当季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441,398台,同比增长228.9%;其中ADAS 交付量为 380,759台,增长至 3 倍;机器人领域交付量为 60,639台,激增至 14 倍。 当季公司毛利率达42%,而运营开支同比下降23%。 禾赛是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公司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今年9月通过港交所二次上市,绿鞋后融资总额达6.14亿美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ediTrust Health

新闻概要:镁信健康称人工智能将赋能保险机构优化决策

该医药支付平台的创始人兼CEO表示,人工智能可助力保险公司提升效率,但实现持续精准决策仍是关键挑战 阳歌 创新型医药支付平台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周在上海大型行业展会上推出商业健康险决策辅助大模型mind42.ins。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小栋在香港举行的另一场活动中探讨了保险领域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张小栋指出,AI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两种典型观点:一方过度乐观,认为AI足以取代人力并彻底颠覆行业;另一方则因对高精度场景中的风险顾虑而保留态度。他强调,推动保险公司从传统IT系统转向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流程仍是普及人工智能的主要障碍;加之现有系统数据高度碎片化且缺乏标准化,更增加了转型难度。 张小栋同时表示,为破解数据碎片化问题,镁信健康正部署可充当“行业专家”的人工智能Agent(AI Agent),即使在非理想数据环境下也能强化专业决策流程。 “人工智能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其在‘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生态共赢’价值链中的不可替代性,”他于上周三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健康科技论坛上表示。同时强调该战略是构建更优医药支付生态的核心,也是驱动镁信健康为药企与险企提供双轨解决方案的基石。 张小栋此次赴港正值公司谋求港交所上市之际,其IPO联席保荐人包括高盛、中金公司和汇丰银行等知名机构。 公司投资者还涵盖蚂蚁集团、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及汇丰银行等重量级机构。公司平台为制药企业提供覆盖药品准入、患者管理与创新药多元支付路径优化的一体化服务;同时为健康保险行业企业提供涵盖产品设计、精准定价、风险管理和理赔服务的闭环解决方案。 镁信健康的mind42.ins由公司自研的‘mind42.ai’智能中枢平台驱动,融合了公司创立八年来积累的近4亿条真实保险与医疗理赔数据。 客户可借助该平台优化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及理赔运营等环节的决策流程。依托于海量真实保险医疗理赔数据库,该系统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理赔审核覆盖超60%案件,将平均处理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 平台名称“mind42.ai”中的数字42源自经典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书中将其设定为“生命、宇宙及万物的终极答案”。镁信健康表示,公司正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与数据力量,将复杂和碎片化的信息转化为帮助保险公司发现商业健康保险的“终极答案”。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