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估值低迷 秦淮获控股股东私有化

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收到了来自控股股东贝恩资本的私有化初步要约,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重点: 贝恩提出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8美元的价格收购秦淮数据其余股份,较该股在公告发布前一天的收盘价约有27%溢价 在这份要约之前,据报道称,秦淮数据去年吸引了其他很多潜在有意收购者的兴趣   梁武仁 去年,数据中心运营商秦淮数据集团控股有限公司(CD.US)似乎成了炙手可热的收购目标,因为有大量未经证实的报道称,有外部投资者有意收购该公司。但这些报道都没有下文,由美国私募股权巨头贝恩资本控股的秦淮数据的美国存托凭证(ADS),继续以低迷的估值在纽约交易。 现在,贝恩似乎已经决定要结束这一局面,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全面接管的方式,从这笔被低估的资产中获取更多收益,这很可能发生在该公司最终被转卖给另一家外部公司之前。但这种美好的结局还很难确定,因为这条路可能会面临诸多障碍。 秦淮数据宣布,上周收到贝恩资本的私有化初步收购要约。贝恩资本持有该公司42%的股份,并愿意以每股8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其余的ADS。 按这个要约价格计算,该公司市值约为29亿美元(208亿元),较公告发布前一天的收盘价溢价27%左右。秦淮数据表示,已成立一个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来审议该要约。 虽然贝恩的要约价格有溢价,有人可能还是会认为,对这家美国私募股权巨头来说,这个价格算是便宜。在贝恩发出要约之前,秦淮数据的股价比2020年的IPO价格缩水50%以上。贝恩的要约价格仍远低于其IPO价格,相当于30倍左右的历史市盈率——远低于该公司的海外同行,比如Equinix(EQIX.US)的85倍,以及Digital Realty(DLR.US)的93倍。 此外,按照贝恩的要约价格计算,秦淮数据的市值约为其2022年收入的4.4倍,也低于Equinix按过去12个月收入计算的市销率9倍,以及Digital Reality的6.5倍。 因此,不管怎么计算,秦淮数据看上去都被低估了,尤其是考虑到它的增长前景,因为随着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的需求猛增。该公司去年收入大涨60%,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幅几乎相同。 秦淮数据预计,今年收入最多增长三分之一左右,这一预测相对保守。但即使增长真的放缓到这个水平,该公司对贝恩而言,仍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按照要约价格计算,其远期市销率更低,约为3.4倍。 通过将秦淮数据私有化,贝恩可以专注于进一步扶持这家公司(与本土同行相比,它看起来已经运营得相当不错了),而不用担心股东的要求或上市公司的规定。这可能会带来更快的收入增长,有助于贝恩以更高、更接近全球同行的估值出售该公司。 贝恩于2019年从网宿科技手中收购了秦淮数据,并将其与自己旗下一家名叫的Bridge Data Centres的公司合并,成为中国三大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在马来西亚和印度也有业务。该公司目前以秦淮数据的品牌运营在华设施,而Bridge Data Centers则负责国际业务。 潜在障碍 若收购成功,贝恩资本与秦淮数据的联姻至少会延长几年,因为前者会致力于提升后者的估值。但找到未来的买家可能会颇为棘手,而这几乎肯定是贝恩的最终目标。 如果贝恩准备出售,与世纪互联(VNET.US)一起并列为秦淮数据在国内两大竞争对手的万国数据(GDS.US; 9698.HK),可能是一个潜在买家。据报道,万国数据是去年考虑竞购秦淮数据的潜在买家之一,通过这样的合并,它可以进一步巩固自己作为中国最大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的地位。此类交易也将有助于万国数据加速其在东南亚的扩张,它一直在采取措施加强在东南亚的业务。 但万国数据目前没有盈利,亏损迫使其不断筹集新资金。这引起了对它是否有财力收购秦淮数据的质疑,尤其是因为贝恩希望以远高于万国数据可能愿意支付的价格出手。 世纪互联同样也可以从与秦淮数据的合并中获益。但由于负债高、现金较少,该公司财务状况混乱,这意味着它实际上没有收购能力。 另一个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可能收购方是EdgeConneX。但把一家中国电信基础设施运营商卖给一个美国竞争对手,可能会遭到中国监管机构的否决,中国监管机构越来越注重收紧措施以保护数据。中国数据的国际转移,已经成了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不利于达成此类交易,这种紧张关系最近抑制了美国私募股权在中国的投资。…

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但价格战困扰金山云

因为放弃了利润较少的客户,这家云服务供应商报告一季度毛利率大幅提升 重点: 金山云报告一季度营收下滑14.2%,但因为注重客户质量而非数量,其毛利率显著提升 该公司对近期有关中国云服务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报道不以为意,称其“更多的是出于公关目的”   阳歌 即将迎来狂风暴雨,还是一阵短暂的毛毛雨? 这是金山云控股有限公司(KC.US; 3888.HK)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该公司刚刚公布了喜忧参半的季度业绩,这是否由媒体广泛报道的中国云服务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所致,目前并不清楚。该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其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2%,对于这种高增长行业的公司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但金山云的高管,很快就淡化了中国竞争激烈的云服务行业爆发价格战的报道,首席执行官邹涛称相关报道“更多的是出于公关目的”。  “仔细看这一行动涉及的产品,大厂目录价其实降价有限,”他在该公司本周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们认为,截至目前对行业也没有实质性影响。” 邹涛的判断似乎没怎么消除投资者的疑虑。在最新业绩公布后的两个交易日内,金山云在纽约挂牌交易的股票暴跌15.7%,目前已从4月初的最高点下跌了一半以上。但我们也应该指出,4月的上涨看起来像是一种基于投机性买入的非正常现象,即便是在最近的抛售之后,该股今年迄今仍略有上涨。 中国的云服务行业,是那些被政府选中予以大力扶持,同时禁止外国参与的行业中,发生各种反常情况的典型代表。在金山云的案例中,这两种因素都有。 由于禁止外资拥有此类敏感的电信基础设施,亚马逊(AMZN.US)和微软(MSFT.US)等全球知名企业只能通过与本土伙伴合作,进入中国利润丰厚的云服务业务。因此,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基本上处于边缘地位,这使得该领域被本土公司主导,而这些公司往往是被政府强大的激励措施所吸引。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中国大型科技公司都加入了云服务潮流,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京东(JD.US; 9618.HK)、腾讯控股(0700.HK)和百度(BIDU.US; 9888.HK),到电信巨头华为和中国移动(0941.HK),它们都提供公有云和行业云服务。尤其是阿里巴巴,现在可能正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因为它准备分拆云服务部门,并最终让其独立上市,这是它除核心电子商务业务之外为数不多的盈利部门之一。 阿里巴巴是最先降价的公司之一,于上月宣布部分服务最高降价50%。腾讯和中国移动于上周入局,前者宣布最高降价40%,后者最高降60%。京东本周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宣布部分服务降价。 抢占市场份额 也许正如邹涛所言,这完全是一种公关活动,因为大多数报道都显示,降价只针对特定套餐,而且可能只在一定时间内提供。但这种价格战在中国相当常见,尤其是在经济低迷时期,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这场价格战实际上只能追溯到4月份,这意味着对金山云造成的影响,要到二季度的业绩才会有所体现。 关于价格战,该公司似乎认为目前还不会给它带来大的影响,同时预测二季度的收入将与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具体来说,它预计二季度的营收将在18.5亿元到20亿元之间,以该区间的下限计算将比去年的19.1亿元下降3%,以上限计算将增长5%,以中位数计算则大致持平。 这与一季度14.2%的跌幅相比,将是一个很大的改善。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的营收从上年同期的21.7亿元降至18.6亿元。金山云将下滑归因于更严格地选择公有云服务和行业云服务的客户,公有云服务占其收入约三分之二,剩下的收入来自行业云服务。 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讲,说起来是对客户越来越挑剔,其实恐怕是客户去了竞争对手那里,以获取更好的交易条件。但从金山云不断提高的利润率来看,它似乎真的准备抛弃那些出钱少、利润低的客户,以最终实现盈利。 该公司的收入成本在当季下降20%,超过了收入的下降幅度,尽管运营支出在此期间实际上增长了30%。不过,收入成本在公司总成本中的占比更大,它的大幅下降帮助该公司的毛利率从一年前的3.7%大幅提升至10.4%。 总之,金山云现在似乎重质不重量,尤其是多争取能帮助它实现盈利的高付费客户,而放弃那些只能带来市场份额的低付费客户。当然,问题在于,如果能从阿里巴巴或者腾讯那里拿到更好的条件,即使是高付费客户也是会离开的。 出于对这种客户离去的担心,金山云也有降价的可能,这可能是公司股价在最新业绩出来后遭到抛售的其中一个原因。 抛售后,金山云股票的市销率为1.17倍,对于一家处于高增长行业的公司来说,这个数字是难以让人满意的。就连为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提供云服务的明源云 (0909.HK),市销率都比它高,达到3.24倍。不过话说回来,金山云目前并未真正实现增长,如果最近的价格战不能很快缓解,它的收入收缩恐怕至少会持续几个季度。…

快讯:金蝶亏损收窄 云服务蚀7亿

最新: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0268.HK)周三晚间公布,去年全年录得3.02亿元净亏损,比2020年的3.35亿元亏损同比减少9.9%。 利好:该公司去年录得41.8亿元收入,同比增加24.4%,其中表现最佳的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4.2%至27.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66.1%。 值得关注:虽然云服务收入上升,但由于公司增加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该业务录得6.95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扩大14.5%,是集团未能获利的主因。 深度:金蝶国际是一家中国软体开发企业,始创于1993年,2001年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并于2005年转到主板挂牌。集团在同业中,是较早布局云转型的企业,早在2012年就宣布启动金蝶云服务战略,为客户提供企业资源规划(ERP)云解决方案。不过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集团2020年再度录得亏损,是2012年以来的首次。有分析认为,由于公司近年销售及推广成本不断攀升,加上研发支出也在扩大,以2021年为例,上述两者占公司的营收比例达41.7%及28.3%,但在营收没有明显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最终拖垮了盈利表现。 市场反应:金蝶国际股价于周四早盘曾大涨14.8%至17.94港元,但中午收市的升跌略为收窄至9.2%,报17.06港元。但与去年5月底的一年高位32.15港元比较,该股仍当时低47%。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