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of Chinese factory at its full capacity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工业生产和消费零售加速恢复

▷ 8月外资净卖出149亿美元A股

▷ 欧盟开始打压中国电车

▷ TikTok开启美国电商业务

▷ 德国拒绝中国收购卫星公司

本周中概股评分:4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业生产和消费零售加速恢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增速均创5月以来的新高。这两个数字都高于分析师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近期的经济刺激措施获得了一些成效。

2023年1-8月数据摘要(同比):

新能源汽车产量+29.6%
智能手机产量7.5%
集成电路产量1.4%
超市零售额0.5%
网上零售额+9.5%
餐饮收入+19.4%
珠宝零售+12.8%
装潢建材零售7.8%

离的外国资本

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指出,今年8月份外资净卖出价值约149亿美元的A股,金额创下2015年以来的单月新高。同时,来自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外资正在加速转向中国以外的地区,截止2022年底,印度、墨西哥、越南这3个国家同时超越中国,成为Greenfield FDI(外商直接创建投资)项目金额最高的3个国家。

这两则消息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双重打击。外资离场A股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复苏速度的担忧;而FDI的转向则反映出疫情后很多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多元化布局——把更多鸡蛋放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篮子里。

概股继续徘徊

恒生H股指数上周微跌0.1%,iShares MSCI China ETF微升0.8%。同期恒生指数下跌1.4%。

今年以来中概股处于过山车模式,一直在经济复苏的期望和经济刺激措施的期待中上上下下。8月最新的工业和零售数据应该至少可以让本周的交易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盟开始打压中国电车

上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我们已经看到新能源汽车总产量1到8月同比增长近30%,而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1到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110%。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截止2022年10月,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据欧洲10%的市场。

在其报告中,冯德莱恩宣称中国电动汽车因为获得了大量政府补贴才能做到如此廉价。同时她还指出,中国光伏企业也是因为大量的政府补贴才能够统治全球市场。此前,美国和欧洲也开始尝试在这些新兴领域提供补贴,不过仅凭补贴可能还是无法战胜中国企业,所以接下来的惩罚性关税估计是难以避免的了。

消息公开后,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的股价分别下跌2.8%,1%和2.5%。

地产市场先反弹后熄火

最新数据显示,诸多刺激措施出台后,商品房销售面积在9月第一周环比上涨10.8%,但是在第二周环比下跌30%。

同时,北京市宣布取消部分地区的二手房限价,广州则取消了新楼盘限价,房产税的推进也被进一步搁置。所有这些措施可能还不足以挽救挣扎中的开发商和观望中的购房者,想让房地产市场恢复活力,可能还需要更大的动作。

TikTok开启美国电商业务

Shein和Temu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TikTok也宣布在美国开放购物功能,成为第三个进军美国电商市场的中国巨头。对于1.5亿的TikTok美国用户来说,新功能可能比较像他们比较熟悉的Shopify——第三方卖家可以直接在TikTok平台进行商品销售。

Shein和Temu把中国的廉价商品带给美国消费者,而TikTok如果能够利用其巨大的用户基数,在相对中高端一些的市场打开局面,那亚马逊可能就要真的开始面临巨大的中国挑战了。

国拒绝中国收购卫星公司

上周三,德国政府否决了了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完全收购德国初创卫星公司KLEO Connect的计划。此前,垣信已经拥有了后者53%的股份,这次的收购目标是另一家德国公司持有的45%的股份。KLEO的研发方向跟马斯克的星链十分相似。

德国政府这次决定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卫星通讯也是一项重要的电信基础设施。包括中国在内,各个国家都会对这个领域的海外控股相当敏感。出人意料的是最初的53%控股能够获得批准。当然,相比于美国,德国对于中国资本的宽容度更高一些。

嗒再次闯关港股

嘀嗒出行于近日第四次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它是中国最早开展顺风车业务的公司之一,一直以来都以“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自居,但是这次递表的时候,说法已经改成了“中国第二大顺风车平台”。招股书中没有说第一是哪家公司,按照近年的市场走势可以判断,第一名应该是以共享单车起家的哈啰出行。

目前港交所还没有同类型的公司上市,之前滴滴和哈啰的香港上市都没有成功。

新闻

简讯:双登集团招股 集资最多8.5亿港元

储能电池厂商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60.HK)周一起至周四公开招股,计划发行5855.7万股H股,每股定价14.5港元,集资最多约8.5亿港元。公司预期将于8月26日挂牌,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及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双登集团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设计、研发及制造储能电池与系统,客户涵盖全球前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双登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1.1%,并在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排名第十二。 财务方面,公司去年收入约45亿元(6,300万美元),按年增长5.6%,惟净利润跌8.3%至3.5亿元。双登已引入三水创投作基石投资者,投资额2.2亿元。公司计划将集资净额40%用于东南亚新建锂电池产能,35%投入研发中心建设,其余则用于海外销售拓展及营运资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唯品会预计第三季度或将重返营收增长轨道

折扣电商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VIPS.US)上周四发布财报显示,公司已连续五个季度营收下滑。为稳定投资者信心,公司宣称经营形势趋于稳定,近期有望恢复营收增长。 财报显示当季收入2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9亿元下降4%。净利润亦从去年同期的19亿元降至15亿元,同比缩水21%。季度活跃用户数与总订单量均出现同比下降,但商品交易总额(GMV)逆势增长1.7%。 伴随经营企稳,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将重返营收增长通道。其预测第三季度收入将达207亿元至217亿元区间,相当于实现0%至5%的增长。 最新财报发布后,唯品会周四股价应声上涨5.9%,但周五回吐部分涨幅。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2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ecret to Tingyi's interim profit: price hikes

康师傅中期盈利赢在两个字:加价

主打方便面及饮品的康师傅,受惠于价格调升,中期收入微降但盈利却有理想增长 重点: 公司中期盈利同比上升逾两成 期内毛利率提升近两个百分点   刘智恒 康师傅一年多前兵行险着,先在2023年11月将饮品零售价格上调17%至25%,又在去年5月调升方便面价8%。基于当时中国内地经济疲态毕现,人们消费意欲低迷,对价格出奇地敏感,市场认为康师傅的决定十分冒进,随时因加得减。 消费者更频频吐糟,批评之声此起彼落:“涨呗,以后不喝了”、“没想到有一天,统一竟然成了康师傅的平替”,消费者被刺痛之余,有人就用脚投票,不再买康师傅的面,不饮康师傅的茶。 在一片痛骂声下,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0322.HK)今年中期却派出一份颇为亮眼的成绩表,并向市场证明,加价的决定正确,公司下了一着好棋。 截至6月底,康师傅的收入接近401亿元,同比下跌2.7%。收入虽微跌,盈利却出奇地升近21%至22.71亿元。撇除一次性出售附属公司收益,核心盈利升12%至21.1亿元,要知道康师傅这类传统行业及已成熟的企业,有双位数的增长,实在不简单。 对于盈利上升,康师傅归因于成本结构的优化及运营效率提升,令整体毛利率增加1.9个百分点至34.5%。而毛利率得以拉升,与近年加价不无关系。虽然调升价格后令产品销售轻微下跌,但毛利率的增加,能提升整体利润。 收入跌盈利升 公司两大核心业务,就方便面而言,上半年收入134.65亿元,同比下跌2.5%,但因产品升级调价,毛利率同比升0.7个百分点至27.8%,最终让方便面上半年的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1.9%至9.51亿元。 饮品方面,上半年收入按年亦下跌2.6%,但因2023年底的加价,以及管理效能提升,毛利率上升2.5个百分点至37.7%,推动饮品的股东应占溢利大升19.7%至13.35亿元。 公司财务稳健,截至6月底的银行存款及现金(包含长期定存)达194.91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35亿。扣除有息借贷150.2亿元,净现金达44.74亿元。 虽然康师傅在上半年表现理想,但别对公司前景有较大寄望,毕竟这类成熟的企业,在中国内地发展多年,市场占有率几已大定,蹭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时代也已过去,盈利每年能有轻微增长,已属有所交待。 康师傅亦深明此道,今天要吸引投资者,主要是派高息,此之所以公司近年将全部盈利派予股东,除了是反馈股东支持外,实也反映公司发展成熟,未能找到新的发展,不用保留大量资金,倒不如将现金悉数派发。 短期难再加价 在市占率已不易进一步拓展之下,最能推升公司业绩的方法就是提升产品价格。然而,康师傅主打的是基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十分高,除非迫不得已,公司轻易调升价格不易。而之前调升饮品及方便面售价时,消费市场的骂声不绝于耳,产品销量因而下调,只不过跌幅并非太大,加价后也能抵销销量下跌的影响。 事实上,集团在近一年多时间,先后将饮品及面食价格调升,未来两年甚至三年时间内,并不容易再提价,否则随时得不偿失,被消费者离弃,进而影响销量,到时加了的价格,也未能弥补销售下跌带来的损失。 另外,康师傅此次盈利能增长除提价外,原料价格的下跌也应记一功。然而原料价格的波动,并非公司可掌控。财报显示,白砂糖、面粉及聚酯粒的价格均有所下跌,但最主要的原料棕榈油价则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同比升幅达24%。若棕榈油价续向上,势将加重康师傅成本。 投资者不买账 确实,市场也未看好康师傅的长线投资价值,公布中期业绩后,股价翌日一度下跌6.2%,收市收窄至跌1.75%,报11.2港元。 康师傅的预期市盈率近15倍,对手统一(0220.HK)的预期市盈率为17倍,旺旺(0151.HK)则是14.5倍。康师傅在行业估值只属市场水平,吸引力有限。业绩公布后,里昂证劵表示扣除公司一次性收益后的盈利,较其预测低2%,并认为市场竞争格局和饮料复苏存在不确定性。花旗也指康师傅持续疲弱的收入,迭加市场份额不断流失,让投资者感到忧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闻概要:京东物流发力扩展,收入与利润齐增

2025年上半年,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强劲增长,持续效率优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报告称,得益于稳定的市场扩展势头,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14.1%至985亿元(137亿美元)。且其一体化供应链(ISC)解决方案业务的客户规模与单客户支出均实现稳健增长。 据周四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收入在六个月内达到501亿元,占总收入超过一半,同比增长19.9%。在为母公司京东集团(JD.US;9618.HK)提供服务之外,其外部ISC客户群扩大至73,713家客户,增长14.5%,持续业务多元化。来自外部ISC客户的单客户平均收入约为239,000元。 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包括快递与货运服务)也同比增长8.7%,达484亿元。期间,京东物流进一步强化了荔枝、樱桃等生鲜产品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在港、澳市场实现快速增长。第二季度,公司已启动招募及管理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旨在与最后一公里快运服务形成更高的协同效应与效率提升。 京东物流在上半年录得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7.1%,主要源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伟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市场需求逐渐释放,京东物流持续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京东物流在二季度营收达516亿元,占京东集团总收入约15%,同比增长16.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5.4%。 公司正积极拓展全球市场。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营B2C快递服务JoyExpress,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最快可当日或次日达,并全程由内部配送团队完成履约,还包含暂存退货等增值功能。 京东物流还在上半年扩展自营仓库,覆盖美国、英国、沙特、韩国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务扩至数百个国家与地区。 作为全球拓展的一环,京东物流在波兰华沙启用了第三个仓库,并于香港开设运营中心,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强调,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务效率的关键。其“货到人”自动化仓储解决方案——“智狼”已开始在仓库部署,以实现高量级订单履约及供应链大部无人化操作。 京东物流是竞争白热化的中国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以成本效益与快速投递著称,脱胎于母公司京东集团,并于2021年独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