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与美国国家安全监管机构达成和解,但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升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吓坏了投资者

重点:

  • 图森未来宣布其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侯晓迪将担任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 消息宣布后的两天内,公司股价跌去了三分之二,收于IPO以来的最低点

阳歌

图森未来(TSP.US)称,两项新的重大进展正在为其期待已久的自动卡车驾驶技术的商业化铺平道路,但投资者似乎不这么觉得。

第一个重要消息发布于2月22日,该公司披露,已经与美国国家安全监管机构达成和解,扫除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的潜在障碍。不到两周之后,该公司在上周宣布了管理层的重大调整,即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侯晓迪接任两个最高管理职位。

虽然看起来相当重要,但第一个消息基本上没有引起关注,图森未来的股价第二天收盘下跌1.4%。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公司的做法不同寻常地低调,只是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了信息披露,没有发布更高调的新闻通稿。有重大消息发布时,投资者都会期待看到新闻通稿。

虽然第一个消息的反响平淡,但当图森未来宣布侯晓迪升CEO和董事长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上周四消息发布当天,股价暴跌了22%,第二天又跌了13%。

总而言之,这只股票在过去两个交易日蒸发了三分之一的市值,最新收盘价11.49美元创下历史低点,几乎比大约一年前40美元的IPO发行价低了四分之三。实际上就在今年年初,该股票还接近IPO价格。当时,公司宣布了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事,即它利用自主研发的系统,在公开道路上完成了所谓世界首次全自动重型卡车的驾驶测试。

那么,这家公司到底怎么了?

答案远非它英文名字里暗示的那么简单。该公司的根基在中国,但最近已经把重心放在美国业务,后者比两位创始人侯晓迪和陈默的出生地的业务要先进得多。

在美国的快速发展帮助它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者,包括美国领先的快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UPS.US)、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US),以及纳威司达公司。它还与大众汽车(VOW.DE)的子公司Traton SE达成了开发协议,并与瑞典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建立了伙伴关系。

其对美国业务的重点关注引起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注意,后者开展了一项国家安全审查,其结果就是2月22号公告的重点。与此同时,3月3日触发股价暴跌的消息更像是一场权力游戏——侯晓迪把联合创始人陈默从董事长的位子上赶走,同时也免去了上任不久的CEO吕程的职务。

商业化之路

在对相关背景做了一番了解后,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篇幅更仔细地研究这两份公告,首先来看看CFIUS的审查情况。虽然投资者的反应冷淡,但该进展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表明该公司今后的发展可以免受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关切而进行的干预。

图森未来在公告中表示,CFIUS已经完成了对它的国家安全审查,并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它将对部分数据的访问进行限制,并“采取一个技术控制计划”。协议内容还规定,图森未来将任命一名安全总监,担任董事会的政府安全委员会主席,并定期与CFIUS的官员碰面。

协议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图森未来同意将中国领先的门户网站新浪的投资冻结在目前的水平,并在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在当前任期届满后退出公司董事会。此举旨在减少中国政府对图森未来董事会的任何潜在影响,因为新浪是一家大型媒体公司,需要与北京方面的监管机构保持密切联系。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这一发展看起来相当重要,因为它将使图森未来今后面临极小的监管风险。因此,让人感到有点费解的是,喜欢大肆宣扬所有重大进展的图森未来,为何选择如此低调地宣布这笔交易。也许它是想避免引起中国监管机构的注意,因为它也希望有一天能在中国运营其自动驾驶卡车技术。

图森未来高层的人事变动,看起来相对简单。侯晓迪是图森未来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由于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背景,他也是图森未来的“大脑”。除了目前担任首席技术官外,他还将负责公司的企业运营。

即将离任的董事长陈默将继续留在公司董事会,他是图森未来的联合创始人,但有游戏行业的背景。即将离任的首席执行官吕程有财务背景,2019年到2020年担任图森未来的首席财务官,在公司上市前约半年被提拔为首席执行官。

图森未来在宣布人事调整的公告中表示:“随着公司进入L4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商业化的下一阶段,这是高管接任安排的一部分。”

投资者很可能被吓到了,他们担心侯晓迪除了之前负责技术研发外,现在还要兼任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精力过于分散。像侯晓迪这样以专业见长的人,往往并不总是最佳的管理者和经理人人选。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投资者的担忧是合理还是夸大。

至少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与那些竞相将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商业化的同行相比,该公司的股票估值仍相对较高。图森未来目前的市净率为1.9倍,虽然不是很耀眼,但仍高于优步支持的Aurora(AUR.US)的1.5倍和Embark Technology(EMBK.US)低迷的0.6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