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8.HK
XPEV.US

这家电动车制造商预测一季度交付量将下降46%,但预计下半年会随着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出现反弹

重点:

  • 曾经风光无限的小鹏汽车去年电动车交付量仅增长23%,不及此前两年的三位数增幅
  • 管理层表示今年情况会好转,但首先,该公司必须在扼杀中国电动车行业的血腥价格战中存活下来

 

西一羊

对于电动车行业曾经的佼佼者小鹏汽车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来说,去年是艰难的一年。由于出现一系列重大失误,它在去年下半年遭遇严重挫折。但投资者似乎看好它最新的复苏故事,在其最新财报发布后的几天里,推动其估值比率超过了两大竞争对手。

在经历了2022年的惨淡之后,小鹏可能希望它不曾有过这样的坏年景,只有时间能够证明这样的反弹是不是有道理。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争夺买家的过程中,小鹏去年落在了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理想汽车(LI.US; 2015.HK)和蔚来汽车(NIO.US; 9866.HK)的后面,而且它的亏损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其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最新财报,小鹏去年收入小幅增长28%,达到269亿元。其全年的汽车交付量增长23%,达到120,757辆,与前两年的三位数增长相比大幅放缓。该公司的净亏损几乎翻了一番,达到91.4亿元,尽管销售、营销以及研发费用都有所下降。

年度增长放缓掩盖了它在四季度的业绩,它们看起来要糟糕得多,因为该公司在下半年迅速失去了增长势头。该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0%至51.4亿元,汽车销量跌幅为更大的46.8%。

小鹏的交付量落后于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根据后者的最新年报,它们在2022年的数字分别为133,246辆和122,486辆。在这三家由风投投资的汽车初创企业当中,小鹏跌至第三位,在2021年,它本来还是居于领先位置,当年交付了98,155辆新车,理想汽车为90,500辆,而蔚来汽车为91,400辆。

小鹏的运势逆转是一系列失误所致,最大的问题出在它的旗舰产品身上,其去年9月推出的中型G9 SUV出现了某种“身份危机”。G9系列根据续航里程和软件功能等不同配置,价格从31万元到47万元不等。

这样的战略旨在通过提供广泛的选择来打动客户。但它未能引起轰动,去年四季度G9的销量仅为6,189辆,与小鹏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交付3.5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分析师王存表示,小鹏正努力解决其营销策略不一致的问题。“G9车型瞄准的是高端用户,剑指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但它肯定还没有在客户中建立起高端品牌的声誉,”王存说。

酝酿卷土重来?

尽管业绩不佳,但投资者对于小鹏的最新财报,还是给予了热烈反应。财报出来当天,它的股价上涨了6%,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保持涨势。上周五,它的港股收盘价为9.62港元,较3月17日财报发布前上涨了15%。

这一涨势使得小鹏的市销率升至略高于4倍的水平,高于蔚来汽车的2倍和理想汽车的3.37倍。在经历了2022年的困难之后,小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对于2023年的乐观展望,可能令投资者感到鼓舞。

“我相信小鹏正在接近一个拐点,”何小鹏说道,并预测今年业绩将会卷土重来。“由于我们已经明确了目标,并且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现在正在打造销售和市场份额扩张的恢复势头。”

他说,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调整,以帮助恢复之前的势头。其核心是正在进行的公司重组,这一重组始于去年10月,在G9车型表现未如预期之后。重组的目的是让小鹏拥有一个“更扁平、更集中的结构”,他说。这个说法往往意味着削减中层管理岗位。

但是,即使小鹏能够打造一个更精简、更高效的公司,它的复苏之路也将受外部市场因素阻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扩张之后,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开始大幅放缓。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93.3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在2022年底国家对新能源车购买的补贴到期后,这一销量同比仅增长 20.8%,与去年全年几乎翻倍的销量相比大幅放缓。

销量急剧放缓引发了一场迅速升温的价格战。去年底特斯拉(TSLA.US)率先开始降价,随后中国几乎所有的主要品牌都迅速跟进。分析人士警告,这场价格战可能引发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电动车行业整合,淘汰一些竞争力较弱、规模较小的车企。

小鹏也未能独善其身,它在1月下旬宣布,其部分车型的折扣最高可达3.6万元。但减价尚未转化为销量的增长,何小鹏表示,公司预计本季度的汽车交付量将在1.8万辆至1.9万辆之间,同比减少约45%至47.9%,与第四季度的降幅相当。

他还表示,预计随着新车型的推出,小鹏交付量将在下半年逐渐回升。其中,新一代轿车P7i是之前P7车型的升级版,已于本月开始交付。该公司还将于6月开始销售一款G6紧凑型SUV,并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销售一款七座多功能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王存认为,小鹏可能有机会赶上竞争对手,但前提是它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纠正一些失误。尽管前路艰难,但王存表示,在2022年底拥有超过380亿元的现金和短期投资的小鹏相对具备优势,能够在这场价格战笑到最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