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在疫情严厉封控下,销量仍持续上升

重点︰

  • 绿源集团再次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去年在新冠疫情下,其收入仍增长近四成,净利润突破1亿元
  • 东南亚是中国电动两轮车必争市场,绿源正积极部署增加产能,把更多产品在当地销售

 

叶天娜

国内不少大城市塞车问题严重,想在大街小巷左右穿梭,电动两轮车便大派用场。以往中国人习惯骑自行车,但随着社会进步,电动两轮车成为不少人的代步工具,在中国更是一个千亿级别的红海市场,吸引不少厂商加入竞争。

这家成立于2003年,打着“一部车骑10年”旗号的中国两轮电动车厂商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继去年11月申请在港上市无功而回后,最近卷土重来,第二度向港交所递表

绿源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电动两轮车,虽说有20年历史,但在中国电动车两轮市场只属于第二梯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2022年总收入计算,绿源仅排在第5位,市占率只有4.5%,排第一的是雅迪控股(1585.HK),市占率高达26.9%,排第二的爱玛科技(603529.SH)市占率也达到18%,因此仅两家企业已占整体市场44.9%,而9大电动两轮车制造商共占80%以上的市场收入,反映行业高度集中。

在节能环保政策下,国民出行方式改变,新能源车销量节节上升,而在短距离交通工具上,伴随实时配送及外卖等新消费模式兴起,电动两轮车的需求在过去几年大爆发。招商证券的分析认为,今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销量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预计到2026年达到每年6,97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7.1%。

根据绿源的招股文件,公司产品总销量在过去三年都有所增长,从2020年的147.3万辆,增至去年的242.5万辆,但对比雅迪和爱玛去年分别卖出1,401万辆和1,077.3万辆,可见绿源仍远远落后。

为了部署下沉市场,绿源的零售店从2020年的5,400多家,差不多翻倍至去年的9,800多家。伴随销售点愈来愈多,公司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至2022年总收入分别为23.8亿元、34.2亿元及47.8亿元,净利润也从2020的4,029万元,大增至去年的1.18亿元。

毛利率逊同行

为了抢占市场,绿源选择以价取胜。去年平均每辆电动车的售价为1,423元,低于雅迪的1,568元和爱玛的1,931元。然而相对便宜的价格,换回来就是较低的毛利率,该公司过去三年的毛利率分别只有11.2%、9.9%及10.7%,对比雅迪及爱玛,前者去年毛利率高达18.1%,后者毛利率也有16.36%,其盈利能力也自然较弱。

从种种数据来看,难怪市场把绿源定为中国电动两轮车第二梯队。但如果对比被视为第三梯队的小牛电动(NIU.US),在同样面对中国疫情封控举措的影响,小牛电动去年收入下跌14.5%至31.7亿元,更由盈转亏4,946万元,反映绿源的表现已算不错。

面对竞争,同行以“外观专利”为主,绿源则看重“发明专利”。目前公司在中国持有374项专利,其中包括45项发明专利与219项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绿源更推出自主研发的“液冷电机技术”,减低电机与电池过热的问题,增加车辆及电池的寿命。

公司在招股文件中披露,这次上市集资主要用于研发,其次是加强销售渠道,以及用于品牌和营销活动;另外,就是建设新的生产设施,毕竟公司目前只在大本营浙江、山东及广西拥有生产基地,截至去年底的电动两轮车年产能只有约330万辆,想追赶雅迪及爱玛,必须要增加产能。

积极部署海外

除了在国内抢市场,两轮电动车另一个战场是在国外,尤其是这几年国际对环保减排等议题高度关注,市场预计传统摩托车将被电动摩托车取代。由于东南亚市场的车辆“油换电”起步较晚,加上泰国、缅甸和越南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低碳环保出行的政策,藉着软硬兼施推动电动两轮车发展,令这些市场深受期待。

绿源在海外销售的步伐较慢,虽然已通过海外经销商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等44个国家及地区销售产品,令海外经销收入同比大增81.2%,但相关金额只有1.15亿元,占总收入2.4%。不过,公司正努力急起直追,今年3月于东盟国家推出多款技术产品,并在泰国启动新一轮营销计划,更准备在当地设立工厂,估计管理层在公司上市后获取足够资金,便将全面进军东南亚市场,为业务提供新增长点。

从投资市场来看,新能源车绝对是这几年来炙手可热的黄金赛道,比亚迪(1211.HK)和特斯拉(TSLA.US)的股价在过去三年大涨4倍及2.6倍:2016年在港股上市的雅迪,当年上市价为1.72港元,上周五收报16.58港元,市值更高达500亿港元以上,因此绿源的前景或值得投资者憧憬。

从估值上看,目前雅迪的市盈率约20倍,以绿源去年获利1.18亿元推算,其上市市值只有26.2亿港元(23.8亿元),然而作为中国电动两轮车排名第五的企业,估计管理层未必愿意“平卖”股份。但在目前港股疲软,不少新股申购金额不足的劣势下,要说服投资者以较高估值入股,还看创办人兼大股东倪捷和胡继红夫妇如何驾驭投资者期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简讯:创新实业首挂收升32%

电解铝生产商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挂牌,股价大幅上涨。公司以每股10.99港元发行5亿股,位于发行价区间上限,共集资53.1亿港元。 该股开盘报15.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38%。在周一午盘交易时段,股价虽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本次公开发售,香港本地投资者认购部分超额逾400倍,国际配售超额认购约为18倍。 创新实业披露,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22.6%。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亿元。公司计划将约半数集资用于扩大海外产能,包括建设铝电解槽熔炼设施;另有40%资金将用于建造绿色能源发电站及采购相关设备。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简讯:博泰车联悉售阿维塔股权 套现6,244万元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资子公司湖州创晟驰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已与芜湖恒和三号创投基金签署协议,出售所持电动车制造商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0.24%股权,作价约6,244万元(877.84万美元)。交易完成后,博泰将不再持有阿维塔任何股权。 此次交易是公司过去半年连续数次减持阿维塔股份的延续。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后,分别出售合计0.67%及0.04%股权,加上是次出售,累计已处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锁定投资收益并改善现金流,同时降低因公允价值波动对短期业绩带来的不确定性,并将所得款项用作一般营运资金。集团预计出售税前亏损约834万。 阿维塔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电动车的制造企业,核心股东为长安汽车及宁德时代,华为则作为合作伙伴,为期提供智能辅助驾驶算法、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体报道,阿维塔曾计划今年10月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但并未实现。 博泰车联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79.4港元,转升5.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onten makes power chips

90亿全售股权 龙腾半导体借殻中联发展上市

在早前拟投资区块链公司的交易最终未能成事后,皮革制造商中联发展已签署谅解备忘录,拟收购龙腾半导体 重点: 中联发展已同意收购龙腾半导体,预估金额最高可达90亿港元 若交易达成,很可能构成龙腾半导体的借壳上市,因其规模远大于持续亏损的中联发展   阳歌 如果皮革行业行不通,区块链也不奏效,那下一步该做什么? 对中联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264.HK)来说,答案似乎是功率半导体。公司上周五宣布一宗带有“小虾米对大鲸鱼”意味的交易:它计划收购一家规模远大于自身的企业。稍作推敲便不难看出其本质,若最终交易达成,将等同于让这家位于陕西西安、从事功率半导体制造的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透过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 之所以要强调“若最终完成”,是因为从市场反应来看,这宗交易是否能落实仍存在相当变数。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周一),中联发展股价于早盘上下波动,最终收市升6.8%。 以皮革产品为主业的中联发展,目前市值仅约10亿港元(1.28亿美元),与其最新签署的MOU中提出、收购龙腾半导体所需的45亿至90亿港元相比,几乎不成比例。公司称,收购款项将透过现金、发行新股或两者混合方式支付。 但从中联发展的体量与财务状况来看,公司截至6月底的现金仅131万港元。几乎可以肯定,若要完成这笔收购,势必要大量发行新股,而这等同于将公司控制权拱手让予龙腾半导体。在公告中,中联发展表示,计划收购龙腾半导体100%股权,其中包括由龙腾董事长兼单一最大股东徐西昌持有的约 24.81%股份。 对于中联发展而言,这笔交易的确合理。其现有业务发展停滞,急需一次彻底转型。公司的收入规模极小,且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的5,600万港元 跌至去年仅2,200万港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重回增长。 公司的盈利与资产负债状况更为糟糕,自2021年以来便持续亏损,今年上半年亏损760万港元。而公司6,350万港元的流动负债超过其2,170万港元流动资产约两倍。过去一年,中联发展已四度向投资者配股集资,累计集资约7,000万港元,而且均以折让价格出售,以维持营运所需资金。 中联发展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一直“寻求扩展业务”,并指新签署的MOU,让其有三个月时间与龙腾半导体商讨并达成最终协议。公司称:“集团相信,建议收购事项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 失败的区块链交易 投资者之所以保持怀疑,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中联发展今年8月宣布的另一宗「潜在的转型交易」有关,当时公司计划进军热门的区块链领域。根据该项交易,中联发展同意以现金及股份支付1亿港元,收购RWA平台NVTH Ltd.的20%股权,而该公司的主要经营实体为杭州科杉。公告中将科杉形容为一个「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 今年以来,涉及区块链、加密货币及RWA的交易在香港公司中相当普遍,许多企业希望借助加密市场升温的热度吸引关注。中联发展的股价在8月公告发布翌日即飙升68%,其后在炒作推动下更于数日内累计翻倍。然而科杉的实际业务规模十分微小,甚至比中联发展还小,2024年收入仅246万港元。 但是到了9月底,中联发展宣布该笔交易不太可能在9月30日期限前完成,但仍试图延续其区块链叙事,称公司仍在「积极考虑开展Web3与数字资产业务」。 令人意外的是,在宣布交易大概率告吹后,公司股价并未大幅回落。现时股价仍比科杉项目公布前高出约90%。或许投资者意识到,公司正在寻找一个转型方向,能够彻底改变其体量有限、缺乏增长动能的皮革业务,而龙腾半导体的收购恰好符合这一逻辑。 如今,中联发展似乎透过龙腾半导体找到了这笔“潜在的转型交易”,而功率半导体本身,也确实是未来数年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龙腾半导体的核心产品——功率半导体,主要用于控制电流流动,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损失,对能量转换及高效电源管理至关重要。这类晶片正快速成为新能源汽车与绿色电站中的关键元件,而这两大领域都处于高速增长轨道上。 然而,龙腾半导体在这个市场中仍属相对小型的参与者。全球主要晶片制造商,包括英飞凌(IFX.DE)、德州仪器(TXN.SU)及博通(AVGO.US)等,都已深度布局功率半导体。根据龙腾半导体的官网,公司去年开始运行一条采用8吋晶圆技术的先进产线,并于今年早些时候获政府批准兴建该产线的第二期。 公司网站亦显示,龙腾拥有逾600名员工及1,000名客户,在西安、上海及德国设有研发中心,但其主要业务看来仍集中于中国境内。不过,Pitchbook的资料则有所不同,指龙腾仅有135名员工,尽管该资料可能已过时。Pitchbook还显示,龙腾自2009年成立以来共进行五轮融资,总额仅6,250万美元,若考虑到半导体行业的高资本门槛,这个规模可谓非常有限。 目前外界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龙腾半导体的财务资料,不过,一旦中联发展控与其签订最终合并协议,这基本等同于龙腾透过借壳方式上市,相关数据应会陆续公开。我们对这笔交易是否能最终落实并不抱太高期望,成功机率或许只有一半;但若收购价格合理,其成功可能性仍有机会高于先前的科杉投资案。毕竟,中联发展控股显然急需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而龙腾半导体亦无疑希望借助这类借壳上市方式,取得通往全球资本市场的途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灵宝黄金桐柏老湾矿区黄金资源增逾7成

黄金矿商灵宝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330.HK)周日公布,集团旗下的桐柏老湾金矿区已完成全区勘探工作,黄金的金属量较之前初步勘探的资源量,高出73%。 灵宝黄金指出,去年底时的估算是101.5万盎司,约31.57吨,因为新增勘探工程以及估算范围的差异,今年9月底止的勘采估算量为175.3万盎司,即约至54.51吨。 桐柏老湾金矿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桐柏,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的面积长约7公里,宽约1.2公里,标高-350米。勘查工作历时3年,施工钻孔94个,进尺41,000余米。 周一灵宝黄金开市升2.5%报15.24港元,公司股价较过去一年高位下跌約3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