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物業清潔服務供應商在新冠疫情期間生意興隆,更申請到港交所上市籌資,把業務範圍擴展到中國更多省市

重點:

  • 升輝清潔成爲‘疫市奇葩’,希望到港交所籌資加速擴張步伐
  • 清潔服務屬於勞動密集行業,公司需面對成本上升的挑戰

劉明

新冠疫情反復,不少行業叫苦連天,但也造就了一些新的商機。得益於民衆對公共衞生意識及標準的提高,環境清潔服務需求大增,成爲「疫市奇葩」,其中一名受惠者,就是第二度申請到港交所上市的升輝清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升輝清潔扎根廣東,業務覆蓋14個省級地區,爲商業樓宇、住宅物業、購物商場及公用設施提供清潔服務,其中位處廣州核心商業區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太古匯、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等,均是該公司的重點客戶。

中國政府持續推動公共空間清潔,認可公私合營模式,加上住宅及商業房地産市場快速發展、清潔標準提高及專業化,促使公共及物業清潔行業長足發展。據公司引述的研究機構報告,過去幾年中國的公共及物業清潔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約10%,估計穩定的增長趨勢可以維持至2026年。

除了前景樂觀,升輝近年的發展可謂得益於新冠疫情。據招股書顯示,公司業績近年持續增長,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其服務合約數量由前一年的514份大增30%至668份,令該年的收入及淨利潤分別增加19.4%及54.5%;雖然2021年合約數量僅微增約一成至732份,但收入與淨利潤仍分別上升21%及27.5%。總結公司過去三年淨利潤達9,150萬元,足以通過港交所的盈利要求。

由於公司有超過九成收入是來自經過競標所得的獲授合約,足見在行內具備相當競爭力,加上手上擁有多元化及具實力知名客戶,持續收入來源獲得一定保證。

積極擴展版圖

細分來看,升輝有超過九成收入來自私人物業清潔,雖然與物業管理一樣,無可避免會面對中國官方樓市調控及經濟下行壓力,但公共空間清潔的市場規模大於物業清潔,而且國家對市政環境衞生越加重視,爲升輝的公共清潔業務提供發展空間。

此外,升輝銳意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公司已表明,一旦成功上市,部分集資所得將於2022年第四季在中國一綫及新興一綫城市如北京、上海及杭州設立辦事處,可見其加快擴張的意圖。

但值得留意的是,升輝雖然已在廣東建立優勢,但要將成功經驗複製至其他地區,仍面對不少阻力。一方面,公司在廣東發展超過20年仍能保持增長動力,過去兩年來自廣東的收入分別增21.3%及17.4%,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另一方面,廣東以外業務却未見重大突破。

該公司2017年開始將更多資源和業務重心轉移至海南省,並於2020年在重慶成立分公司,但過去兩年公司來自海南的收入倒退,佔總收入比例由2019年的14.2%降至去年的7.7%;去年重慶業務佔總收入約3.8%,來自其他地方如安徽、福建等合計收入雖然大增1.6倍,但也僅佔總收入約5%,因此公司超過八成收入仍然來自廣東。

勞工成本大漲

公司另一大挑戰是控制成本。清潔服務爲勞動密集行業,公司的成本有超過一半爲僱員福利開支,同時過去三年雖然規模擴大,但沒有足够員工及清潔專用車輛營運,需要將項目外判予其他服務商,使其分包勞工成本佔成本達四成,因此公司旗下僱員加上分包勞工,已佔了總成本九成。再者,國家高度關注勞動權益及保障,隨著僱員成本不斷上漲,升輝要持續擴張的同時,如何降低成本及提升效益將是一大難題。

針對此問題,升輝清潔計劃上市的另一目的,是募集資金用於策略性收購同業,購買收集垃圾的設備、清潔機械人及升級資訊科技系統等等,以减輕對人手的依賴。

綜合而言,疫情令社會衞生意識提高,清潔服務市場催生龐大需求,加上行業經營分散,爲升輝提供大量擴張機會,此刻計劃上市集資,正好把握機遇加快拓展。但公司過去擴張步伐遲緩,未來要攻入競爭劇烈的一綫城市,仍面臨較大變數,加上清潔服務行業面對勞工成本、資源不易共享問題,難以發揮規模效益,制約了自然增長動力,需透過不斷投入或並購以維持增長。

估值方面,在深交所卦牌的清潔及市政環衞龍頭玉禾田(300815.SZ)市盈率約12倍;香港上市的環境服務商碧瑤綠色(1397.HK)市盈率約16倍。升輝去年淨利潤約3,990萬元,以同業平均市盈率14倍計算,上市市值大約在6.7億港元(5.6億元)左右。

值得一提,升輝清潔去年4月曾提交上市申請材料,但該申請於6個月後届滿而失效,這次再接再厲,承銷人從小型券商長雄證券換了國企背景的信達國際。信達國際過去兩年曾爲物業管理公司宋都服務(9608.HK)、交易中心運營商溫嶺工量刃具(1379.HK)及軟件商伊登軟件(1147.HK)擔任承銷人,但三家公司的股價都有上市首日破發。且看如果升輝能成功上市,能否爲信達國際打一場“翻身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玄武雲料上半年虧損增至2,700萬元

智能客戶關係管理服務(CRM)供應商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2,700萬元(376萬美元)的淨虧損,遠高於2024年同期約610萬元的虧損,反映公司業績持續承壓。 公司指出,虧損擴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國電信行業加強監管,導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務銷量下滑。不過,玄武雲亦強調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務的投入,使整體毛利率呈上升趨勢。董事會表示已加強現金流與財務控制,預計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將轉為正數。 玄武雲股價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57港元,轉升1.95%。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約4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效率提升嚴控成本 小菜園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飲運營商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於經營效率提升,預計2025年上半年利潤將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預計半年度利潤將介乎3.6億元至3.8億元間,中值較去年同期2.8億元的利潤水平增長32%。 公司聲明:「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集團多措並舉優化運營效率、嚴格管控成本費用,以及深化精細化管理,推動集團整體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小菜園股票周一高開,早盤上漲4.7%至9.79港元,相較去年12月上市價8.50港元上升約1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持續關店 呷哺呷哺預告虧損大減

火煱餐廳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發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跌18.9%,但虧損大幅收窄至8,000萬元至1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74億元。 公司指出,期間持續成本優化,以數字化供應鏈降本增效、不斷升級新型物流樞紐及標準化流程,以及優化餐廳佈局結構。期內關閉低效餐廳,並聚焦高潛力區域,預計在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開報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下跌2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ull Truck Alliance deals in trucks

增貨運經紀收費 滿幫危中有機

這家貨運平台企業警告,上調貨運經紀服務費率可能導致業務量顯著下滑,或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重點: 隨著政府補貼減少,滿幫將上調貨運經紀服務收費,以建立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這家貨運應用運營商,一季度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5%,不良貸款率攀升至2.2%   陽歌 滿幫集團(YMM.US)一度因忽視監管機構而付出代價,如今這家貨運應用運營商正迎來一道基礎經濟學新課題。 這源於公司上周五發布的簡訊預警,其第二大收入來源貨運經紀服務的收費上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滿幫坦承此舉幾乎必然導致部分客戶流失,公司的客群主要由貨車司機與貨主構成。 這是滿幫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穿越更崎嶇道路的最新調整舉措之一。其他變動包括去年的裁員,以及針對核心客戶小微企業放貸規模的快速擴張,這些企業常需短期融資維持運營。 以上的舉措對維持業務良性運轉確有必要,但亦伴隨風險,也彰顯企業未雨綢繆規避深層隱患的主動性。這正是投資者樂見的治理水平,或是雅虎財經調研中13位分析師中11位給予「買入」或「強烈買入」評級的原因之一。 滿幫稱最新漲價旨在「保障貨運經紀業務可持續性」,該業務致力於為貨主精准匹配運力。歷史財報顯示,該業務曾獲大量政府補助,而今政策力度似在減弱:今年一季度,政府補助總額為4.67億元(折合6,500萬美元),同比下降41%,上年同期則達7.95億元。 公司聲明稱:「預計自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季度起,貨運經紀服務交易量將顯著收縮,導致該業務營收下滑;同時對應營收成本上升,可能對公司利潤產生一定程度負面影響。」 公告發布前的周五,滿幫股價下跌7.7%,表明市場當日或已充斥漲價傳聞。該股年初至今基本持平,但52周累計漲幅達50%。 憑借以運滿滿、貨車幫兩大應用為核心的輕資產模式,該平台為連接貨主與司機提供多元化服務,展現出較強吸引力。輕資產模式外,滿幫以自有資金獨立運營小貸業務。 伴隨中國經濟放緩的壓力傳導至貨運從業者,該業務需求持續攀升。截至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表內,中小微企業貸款額4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億元增長25%。與此同時,其不良貸款率由2023年末的2.0%微升至2.2%。 監管合規風波 穩定貨運經紀業務的舉措,僅是滿幫的最新調整。三年前,公司因赴美上市前,未完成網信辦數據安全審查遭遇重罰。 作為處罰,2021至2022年,公司兩大主力應用被暫停新用戶註冊約一年。最終完成審查後,獲准重啓新用戶註冊。 2022年,中美證監機構就中概股審計底稿爭議激化時,滿幫據傳曾考慮赴港二次上市。但伴隨中美最終達成信息共享協議而化解爭端,滿幫終止這一計劃。 即使當前漲價舉措及前述貸款擴張,加上不良率攀升令壓力加劇,但公司業務此前對經濟放緩展現較強韌性。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9%至27億元,但三大主營業務增長顯著分化。 核心交易服務營收同比躍升51.5%至10.5億元,超越貨運經紀業務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滿幫將前者飆升歸因於平台活躍度提升,應用訂單履約量同比增長22.6%達4,820萬單,平台月活躍貨主增長28.8%至276萬。 相比之下,一季度貨運經紀服務收入基本持平於約9.66億元。新漲價機制實施後,該業務或於三季度起轉入收縮通道,幅度可能顯著。第三大收入來源貨運信息發布服務,當季增長10%至2.35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僅10%。 輕資產模式賦予滿幫顯著盈利優勢。去年,其毛利率已達54.6%的高位,今年一季度更躍升至69.2%,主要受益於政府增值稅減免,這是另一支持小微企業紓困的政策紅包。 去年裁員5%亦提振盈利表現,助推一季度管理費下降30%。當季淨利潤翻倍至12.8億元,現金及投資餘額仍保持293億元高位。這一切印證縱使其面臨經濟放緩風險,這家企業善於在問題惡化前主動破局的稟賦。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