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目標是積極拓展城市級別的新回收模式,在未來四年內將GMV增加兩倍

重點:

  • 回收專家萬物新生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超過1,000億元的GMV,大約是今年水平的三倍
  • 公司表示,預計明年將實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盈利

陽歌

坐穩了啊。

專營電子産品回收、原來叫愛回收的萬物新生(RERE.US)對外宣布,希望在未來四年裏大幅提高其經手的二手商品總值(GMV)。更確切地說,這家公司在最新季度業績報告中表示,它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GMV超1000億元人民幣(156億美元),是今年320億元人民幣的大約三倍。

讓它設下如此宏大目標的“獨門秘籍”,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在兩個城市對這一商業模式進行試驗,試圖在城市維度而不是全國維度進行更多的回收並進行管理優化。我們稍後會詳細討論這個新模式,它更加注重利用實體店進行銷售,因爲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他們往往喜歡在購買價值較高的二手手機之前先進行試用。

該公司目前很大一部分的回收業務在網上進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與電子商務巨頭京東(JD.US)合作完成的,後者持有萬物新生約34%的股份並助力其回收和以舊換新業務。

這種新興的綫上綫下混合銷售的方式對於高價位的消費品,尤其是可能存在隱蔽問題的二手商品,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正如我們之前的文章寫過,萬物新生主要關注的是二手手機、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由於其規模和遍布全國的網點,它有能力作爲所售産品的擔保人來解决消費者的擔憂。

該公司還有一個利好方面是,它與中國重視綠色發展的計劃在許多方面相一致,這些計劃包括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國家目標。與政府舉措保持一致是在中國成功經營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爲它往往能確保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並降低政策風險。

錦上添花的是,該公司還宣布,它即將實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標準的盈利,過去一年很少有中國科技公司能够這麽說。

雖然有著種種利好因素,而且分析師也相當看好這家公司,但投資者却更謹慎。自11月18日萬物新生宣布最新業績以來,它的股票已經下跌了約20%,現在的交易價格接近歷史最低點,約爲6月份IPO發行價14美元價格的一半。

從估值來看,該公司也顯然沒有得到太多投資者的尊重。它的股票目前的市銷率(P/S)只有1.5倍,對於這種高增長的公司來說,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相比之下,美國二手車交易專家Carvana(CVNA.US)的市銷率爲2.1倍,而新上市的時裝租賃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市銷率則高得多,爲6.6倍。中國公司優信(UXIN.US)正逐步轉型成與萬物新生類似的模式,它股票的市銷率值也高達7.3倍。

分析師群體則更看好這家公司,據雅虎財經顯示,四位分析師中有兩位將它評爲“買入”,另外兩位則評爲“强力買入”。這些分析師認爲這家公司明年將實現收支平衡或略有虧損,並給予其18.42美元的平均目標價,幾乎是它當前水平的三倍。

一體化城市模型

對大背景有了瞭解後,我們就用剩下來的篇幅仔細看看該公司的“一體化城市”商業模式,並對它最新的財務狀况進行更爲細緻的分析。

一體化城市模型聽起來有點專業,但主要意思就是,萬物新生希望以城市爲經營單元——從消費者手裏收購二手電子産品、對它們進行測試和翻新,然後在當地重新銷售。這種模式據信效率更高(因此利潤也更高),因爲它在城市維度進行業務組合,不依賴全國範圍內的大量物品和人員流動。

這種模式依賴於强大的實體店回收與銷售網絡,而這正是萬物新生一直在積極發力的方面。其實體店網絡最近突破了1,000家大關,公司希望到年底能達到1,300家。擴大規模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與特許經營合作夥伴一起開店,這樣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快的擴張。

今年早些時候,萬物新生開始在河北廊坊和浙江湖州開始試驗該模式,並計劃明年將其擴大到50個城市,在未來三到四年內擴大到100個城市。這是我們前文提到的GMV 1,000億元這個宏大目標背後的推動力量。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的高層指出,兩座試點城市在10月份的GMV增幅“明顯超出”了公司的整體水平。他們沒有給出更多的細節,但按季度計算,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裏,萬物新生的GMV同比增長56.6%,達到83億元。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該公司第三季度更廣泛的財務數據,包括近20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約48%。營收應該會繼續以類似的速度增長,公司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幅將在40%到43%之間,至23億元~23.5億元之間。

萬物新生的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二手産品銷售,不過由於平台交易量以及增值業務的增長,其新業務在第三季度的增速更快,達到了67%,目前佔其總收入的15.2%。

財報顯示,萬物新生在第三季度的淨虧損爲1.21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420萬元虧損有所擴大。在調整後的非通用會計準則基礎上,不包括基於股票的薪酬以及與早先一次重大並購相關的成本,該公司虧損2,250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810萬元。

而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是,該公司表示即將實現盈利。

 “我們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盈利,”公司CEO陳雪峰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道。“我們預計將實現非通用會計準則基礎上的運營盈利,並且有信心在2022財年實現非通用會計準則基礎上的運營盈利。”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Shein首間實體店巴黎開幕 線上平台卻面臨封禁危機

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位於法國巴黎BHV Marais百貨公司的首間實體店,本月5日正式開幕,然而其線上平台卻在法國面臨封禁危機。 據財新報道,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同日宣布,政府已啟動程序,暫停Shein在法國的線上運營,直至公司證明其所有內容符合當地法規,相關部門須在48小時內完成初步審查。目前Shein已主動暫停其在法國的第三方平台業務,自營業務仍在正常運營。 據法國媒體報道,封禁行動源於Shein平台涉嫌販售兒童形象性玩偶與違禁武器。巴黎檢方同時對Shein、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速賣通(AliExpress)、拼多多(PDD,US)旗下Temu,以及美國跨境電商平台Wish等平台展開調查。檢方指控這些平台未能有效監控上架商品來源與內容,涉嫌放任違禁品販賣。 事實上,Shein在巴黎開設實體店的消息傳出後,立即遭到當地百貨商、服裝協會等多方抵制。批評者認為,Shein的快時尚模式與巴黎追求永續與文化價值的時尚理念背道而馳,將破壞本地產業的生態與社會責任形象。巴黎市長伊達爾戈亦公開譴責象徵快時尚的Shein入駐BHV,稱「這一選擇違背了巴黎的生態和社會願景」。 儘管如此,以Shein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在法國的表現仍然亮眼。法國時尚學院(IFM)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在法國15大時尚零售商榜單上,Shein位列第5位,Temu位列第15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利天恒啓動香港IPO 有望納入港股通

生物制藥企業四川百利天恒藥業(2615.HK;688506.SH)於周五啓動香港IPO,計劃以每股347.50至389港元的價格發行863萬股,最高集資額可達33.6億港元(約合4.32億美元)。認購將於11月12日截止,港股上市交易日定為11月17日。 公司已在上交所上市,因而其具備納入港股通的資格——該計劃可使內地投資者最早在上市首日即可交易其新掛牌股票。港股通機制允許內地與香港投資者跨境買賣對方市場的股票。 這家專注於抗體偶聯藥物(ADCs)等創新大分子腫瘤療法的開發商——其產品被喻為抗癌「生物導彈」——自2023年初登陸科創板以來表現強勁。其股價迄今已累計上漲逾十倍。 百利天恒表示,港股上市將加速其國際化戰略佈局,包括拓寬融資渠道、快速推進研發管線的全球臨床試驗及商業化進程。 本次港股發行的基石投資者包括戰略合作夥伴百時美施貴寶(BMY.US)等知名企業,以及奧博資本(OrbiMed)、德福資本(GL Capital)、阿多斯資本(Athos Capital)、富國基金(Fullgoal Fund)等頭部投資機構。聯席保薦人涵蓋高盛、摩根大通及中信證券等頂級投行。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億元

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若;期內盈利4.2億元,同比微跌1.5%。 汽車之家首席財務官曾岩表示,因在內容多元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用戶增長。據QuestMobile數據,公司9月移動端日活躍用戶達7,656萬,同比增長5.1%。另外,得益於新零售業務的強勁貢獻,在線營銷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6.46億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釋因在下沉市場拓展創新業務,加上股權激勵費用上升,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汽車之家周五平開報48.6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文遠知行港股首掛破發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商文遠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掛低開7.8%,隨後跌幅擴大,全日收報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國上市的文遠知行公布,此次發行8,825萬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獲72.44倍超購,觸發回補機制,最終配發佔比增至20%,國際發售佔80%,獲8.85倍超購。最終發售價爲每股27.1港元,淨籌約22.64億港元(2.91億美元)。 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約40%用於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另外40%用於加快L4級車隊的商業化量產或運營,約10%用於建立營銷團隊和分支機構,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兩億元,同比增長32.8%,虧損達7.92億元,按年收窄約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