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vider of digital diagnostics and therapies has linked up with Chinese hospitals to detect conditions such as Alzheimer’s and brain trauma, but the business has yet to turn a profit.

中國首家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以開發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的公司,獲港交所批准上市

重點:

  • 美國之前有兩間數碼療法領域的上市公司退市,原因是持續的財務虧損和資金短缺
  • 實控人控股的永泰生物至今仍未有商業化產品,上市後股價縮水逾八成,令腦動極光的上市計畫添上陰影

 

莫莉

近期港股表現不俗,新股市場隨之回暖,不少多次遞表的公司也相繼獲得港交所入場券。來自浙江紹興的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二次遞表港交所後,曾於8月22日通過港交所聆訊,10月底新增上半年業績數據後,第三度向港交所遞表,並迅速通過聆訊。這間主攻認知障礙數碼療法的公司,有望近期登陸港股市場。

招股文件顯示,腦動極光成立於2012年,是中國首家將腦科學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開發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的公司,其產品管線涵蓋由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精神疾病、兒童發育缺陷等誘發的廣泛認知障礙的測評和干預。

腦動極光的核心產品「腦功能資訊管理平台軟件系統」是一款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醫療級數碼療法產品,這款產品將腦科學臨床經驗與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相結合,用於評估患者病情,並能提供個性化的數碼療法治療方案。

2018年,該系統獲得湖南省藥監局發出的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並於2020年獲批用於血管性認知障礙、失語症、阿茨海默病、抑鬱症等8種適應症的篩查、評估、康復和數據分析,是中國首款獲得監管批准的認知障礙數碼療法產品。

腦動極光主要向醫院提供軟件系統,使醫院能夠利用系統對其認知障礙患者進行測評和干預,醫院會根據患者的在院使用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情況及醫保目錄,協商確定的價格向公司支付費用。此外,公司也直接向院外個別患者提供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價格為一個月480元。

數碼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是一種利用數碼技術預防、診斷、管理及治療疾病的醫療保健測評和干預工具。在認知障礙數碼療法領域,全球約有13家公司擁有約19款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產品,涵蓋各種適應症引起的認知障礙,中國則有約100款同類產品獲批。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數碼療法明星企業Pear Therapeutics已於去年4月申請破產保護,另一間數碼醫療企業Better Therapeutics也在去年3月退市,這兩間數碼療法公司都因為持續的財務虧損和資金短缺而難以為繼。其中,Pear Therapeutics作為曾經的「數碼療法第一股」,在2021年底登陸納斯達克時估值約16億美元,破產後,其資產僅以60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投資者遭受巨額損失。

實控人中途加入

腦動極光也同樣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腦動極光分別獲得1,129萬元、6,720萬元和5,189萬元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由於研發開支高企,加上錄得明顯金融負債公平值虧損,同期分別錄得淨虧損5.02億元、3.59億元和1.14億元。事實上,該公司成立12年以來,一直都未能獲利。

或許是預見公司財務表現不佳,腦動極光的創始人之一、腦科學領域學者向華東在2020年7月辭職,並且在2020年底將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2020年12月,港股另一間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永泰生物(6978.HK)的董事長譚錚開始不斷入股腦動極光,目前他已經成為腦動極光的主席和控股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25.38%。

譚錚加入後,腦動極光在資本市場的集資速度也加快。2021年9月,公司完成B+輪融資,投後估值5.13億元,2022年3月獲得安吉舜佃、天津誠業等投資方1.38億元的C輪融資,投後估值大幅躍升至26.75億元;2023年3月完成C+輪融資時,腦動極光每股股價為180.68元,投後估值為26.9億元。

讓人意外的是,在腦動極光首次申請上市前四天,即2023年8月4日,作為聯席保薦人的中金資本,突然接手大股東購入的700萬美元股份,讓公司的投後估值升至3.9億美元。

根據招股書,此次赴港上市,腦動極光擬將募集資金分別用於研發、推進更多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協助更多醫院建立新認知中心,以及加強公司AI技術能力等。

雖然伴隨中國老齡化,認知障礙患者人數不斷上升,相關的數碼療法或許存在廣闊前景。但不可忽視的是,譚錚掌舵的另一間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永泰生物,至今仍未有商業化產品,該公司2020年以每股11港元在港股上市後,最近股價已跌破兩港元,市值縮水逾八成。儘管腦動極光已具備一定收入能力,但其盈利前景將受投資者長期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雲工場料上半年多賺最多三成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介乎1,400萬元至1,6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230萬元增長約14%至30%。 公司表示,溢利增長主要受惠於上市開支減少,以及持續推進的營運成本控制措施。 雲工場主要提供網絡數據中心(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資訊通信技術(ICT)相關服務等。8月12日,公司宣布與香農芯創(300475.SZ)成立合資公司,開拓智能算力服務市場。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4.22港元,升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現代牙科發盈喜 料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3600.HK)周四發盈喜,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將介乎17.7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上升4.3%至8.7%;純利介乎2.79億元至2.95億元,同比上升30.1%至37.6%。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因增加使用數碼解決方案,令集團營運效率持續提升,以及受惠於歐元及澳元兌人民幣與港元的升值。同時,因今年初完成收購泰國最大牙科實驗室Hexa Ceram,因而帶動收入與盈利增長。 現代牙科開市升近10%報5.08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升逾兩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網易二季度盈收雙升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NTES.US)周四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4%至279億元,上年同期為255億元。業績增長得益於核心網絡遊戲業務及教育板塊有道的營收增長,抵消在線音樂業務的業績下滑。 公司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營收同比上升13.7%至228億元,有道營收增長7.2%達14億元。但在線音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5%至20億元。該季度公司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8億元增至86億元,增幅達26%。 財報發布後,網易股價周四下跌3.9%。該股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4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