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HK
The drug maker failed to generate any revenu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 even with three major commercialized products in hand.

這家製藥公司旗下的三大商業化產品,今年上半年竟然無任何收入進賬

重點:

  • 歌禮製藥轉攻減肥藥,但其產品僅剛剛獲批進入臨床階段,距離商業化帶來收入,還需要數年研發時間
  • 公司目前尚有現金儲備21.2億元,可保證未來5年的研發和營運

 

莫莉

作為港交所曾經的「18A上市第一股」,歌禮製藥有限公司(1672.HK)過去幾年可謂流年不利,核心臨床管線接二連三失利,重金研發的新冠藥物市場已經萎靡。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旗下的三大商業化產品,竟然未能錄得任何收入。

上週二,歌禮製藥宣佈將進軍肥胖藥物領域,希望在當前最火熱的減重市場中分一杯羹。

公告稱,歌禮自主研發的ASC30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既可每月一次皮下注射,也可每日一次口服,以用於治療肥胖症的小分子GLP-1受體(GLP-1R)激動劑。在肥胖症和糖尿病市場,每月一次注射和每日一次口服用藥,對患者都有較大吸引力,患者可以根據長期體重管理方法、生活方式和便利性自行選擇用藥方式。

歌禮的臨床前研究顯示,經過頭對頭比較,ASC30對GLP-1受體的體外藥效,比禮來(LLY.US)研發的口服非肽類GLP-1R激動劑Orforglipron高出兩至三倍。在對非人靈長類動物進行的靜脈葡萄糖耐受實驗中,ASC30比Orforglipron刺激分泌的胰島素更多,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但值得注意的是,ASC30目前的研發進展,還僅僅處於體外試驗和動物試驗階段,該藥物在人體中使用的風險和有效性尚未得到驗證。公告稱,ASC30片劑和ASC30注射劑,分別於今年7月和9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新藥臨床試驗(IND)批准,預計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才獲得前述兩項美國第一期臨床試驗的頂線數據。這意味著,距離獲批銷售帶來收入,至少仍需要數年研發。

或許因為臨床試驗的消息提前走漏,在公告發出前,歌禮沉寂已久的股價連續兩日上漲,9月16日單日漲幅高達18.4%,翌日再漲1.9%,目前股價在1港元左右徘徊。在8年前,歌禮剛剛上市時,頭頂上的「18A第一股」光環,曾讓股價衝高至14.9港元,如今市值已經縮水超過九成至大約10億港元。

接連遭遇挫折

回想公司2018年在港股上市之際,旗下丙肝藥物戈諾衛獲批上市,成為中國本土企業研發的首個1類靶向丙型肝炎創新藥,與默沙東(MRK.US)的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等三種丙肝進口藥物直接競爭,當時是何等風光。可是,在2019年和2020年的醫保談判中,三種進口藥降價超過八成得以入圍,而戈諾衛卻接連落選,收入大打折扣。到2020年,歌禮另一款丙肝藥物新力萊獲批上市,但銷售收入並不高,未能給公司帶來大額回報。

此外,歌禮的合作推廣業務也受阻。2018年,公司從羅氏制藥獲得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療藥物派羅欣在中國市場的獨家商業化推廣權。2021年,該產品曾給歌禮貢獻85%收入。但是,由於丙肝和乙肝新規範化治療方案普及,羅氏在2022年10月宣佈派羅欣正式退出中國市場,讓歌禮失去重要收入來源。

2021年9月,在新冠疫情期間,歌禮生產的利托那韋片在中國上市,利托那韋片作為新冠特效藥Paxlovid的兩大成分之一,該藥物一度成為公司業績支柱。2023年,歌禮獲得收入5,660萬元,利托那韋的貢獻超過80%。但隨著新冠疫情退潮,利托那韋市場需求收縮,今年上半年已未能貢獻營收。

幸運的是,相比其他捉襟見肘的創新藥企業,歌禮目前尚有現金儲備21.2億元,而上半年研發開支僅1.3億元,財報稱現有資金可保證未來5年的研發和營運。其實,這也是基於歌禮製藥兩年來接連終止臨床管線,以節省開支所致。

今年3月,歌禮宣佈停止法尼醇X受體(FXR)激動劑ASC42用於治療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臨床研究,原因在於其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與目前處於開發和註冊階段的同類候選藥物相比,ASC42未顯示出競爭優勢。去年6月,歌禮也曾終止兩款分別針對肝癌和愛滋病的候選藥物。公司現有研發資源主要集中於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肝炎領域的兩款候選藥物,兩者均在第二期臨床試驗階段,進展相對較快的痤瘡藥物,也才剛剛啟動第三期臨床試驗。

從風光一時的「本土丙肝一哥」,到賣藥「零收入」的尷尬境地,歌禮的大起大落,或與商業市場化失誤有關,也顯示醫藥研發行業艱難。如今歌禮重新押注的GLP-1減重賽道,也是紅海一片,不僅有諾和諾德、禮來等資金雄厚的跨國藥企提前佈局,亦有信達生物(1801.HK)、恒瑞醫藥(600276.SH)等本土藥企蓄勢待發,作為後來者的歌禮能否在未來得到優回報,仍需更多時日觀察。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思摩爾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賺4.9億元

主營電子霧化技術的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盈利下跌28%至4.92億元。 公司解釋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內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時又加大自有品牌產品的市場開發力度。另外,集團的法律及合規服務相關費用亦大增。 思摩爾周四開市跌0.6%至22.22港元,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愛奇藝二季度同比轉盈為虧蝕1.4億

在線視頻服務提供商愛奇藝(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至66.3億元,並錄得淨虧損1.337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6,870萬元。 公司會員服務營收同比下滑9%至40.9億元,在線廣告服務營收同比下降13%至12.7億元,內容分發業務營收亦下跌37%至4.37億元。 據路透社報道,紐約上市的愛奇藝已聘請投行籌備赴港雙重上市,擬募集資金2億至3億美元。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公司計劃於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有望在2026年農歷新年前完成。 愛奇藝股價周三收漲0.9%,收報$2.30美元,股份年內累計漲幅達1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傳Shein擬將總部遷回中國 為赴港上市鋪路

在美國與英國的上市計劃遇阻後,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據報考慮將總部從新加坡遷回中國,以爭取監管部門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批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註冊於新加坡的Shein已就其在中國設立母公司的事宜諮詢律師。他們表示,目前討論尚處初步階段,Shein無法保證一定會推進這一舉措。 Shein於南京成立,至2021年才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以標榜自己為全球性公司,嘗試淡化其來自中國。此前,在未獲得紐約及倫敦上市的監管批准後,Shein傳出已透過保密途徑提出赴港上市申請。 不過,雖然總部不在中國,但公司仍然受到內地監管機構的監督,因為中證監要求所有與國家有實質聯繫的公司,即使不是在內地註冊成立的公司,在任何地方上市前都需要通過審查。 Shein此舉可能有助其獲得內地監管機構批准,部份原因是內地當局可以向 Shein的收入徵稅。遷冊亦可以讓當局對Shein的龐大數據庫,實施更大的監督。自2023年起,內地當局要求企業在海外上市前,接受數據安全審查。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手游虧損持續 中期料蝕6.5億元

遊戲運營商中手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0302.HK)周二發盈警,預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虧損不多於6.5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虧損2.41億元。 公司指出,雖然海外業務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但自研的旗艦遊戲《仙劍世界》自今年2月發行後,表現未如理想,使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4成。另外,要為部分尚未上線遊戲的預付版權金進行撇銷,而金融資產公平值虧損又增加。至於期內的銷售及分銷開支也大幅增加,產生較多推廣費用。 中手游周三開市跌14%至0.54港元,過去一年股價下跌逾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