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US
GigaCloud announces share buyback

這家B2B電子商務公司為重振低迷的股價,公布了一項4,600萬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重點:

  • 大健雲倉二季度收入翻倍,淨利潤增長46.7%,截至6月的12個月,其平台GMV突破10億美元
  • 投資者似忽略該公司上周公佈的樂觀財報和股票回購計劃,其股價在隨後幾天下跌

譚英

有時你就是贏不了。不管是因為中國科技股近期走勢動蕩、中國製造業整體疲軟、海運成本失控,還是美國傢具市場低迷,自大健雲倉科技公司(GCT.US)兩年前上市以來,投資者基本上都對其敬而遠之。

上周,這家跨境B2B電子商務公司宣佈了一項規模較大的股票回購計劃後,投資者繼續對其避之不及。大約一個月前,投資者還忽略該公司最新的出色業績。二季度該公司的收入實現了三位數增長,利潤也實現強勁的兩位數增長。

大健雲倉是一家B2B電子商務公司,運營總部位於蘇州,主要業務是從中國採購傢具、家用電器和健身器材等大件物品,並將其銷售給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經銷商。自3月份公佈首季度業績以來,公司股價已下跌近60%。最新的二季度業績未能阻止股價下滑。

上周公布的4,600萬美元股票回購計劃短暫中止了拋售,但隨後下行壓力再次出现。

投資者的忽視,導致大健雲倉股票的市盈率只有6.7倍。這還不到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 21倍的三分之一,與全球巨頭Shopify (SHOP.US)的69倍相比,更是相差甚遠。

大健雲倉試過各種辦法來贏得投資者的支持,包括在2023年6月的股票回購。它的部分努力有效果,但大部分也是徒勞無功。

為了應對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大健雲倉先是將其官方總部從蘇州遷至沃爾納特,然後又遷至艾爾蒙特,兩地都位於洛杉磯。公司最近還更換了首席財務官,由曾在洛杉磯普華永道工作了10年的臨時負責人Erica Wei,取代David Kwok Hei Lau。

去年11月,公司出資8,500萬美元收購了Noble House Furnishings,這是一家已破產的室內和室外家居用品B2B分銷商,總部位於查茨沃斯,這讓它在洛杉磯地區,有了庫存和230萬平方英尺的倉庫空間。同月,公司還以1,000萬美元收購了Wondersign,後者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

二季度,公司新推出面向傢具供應商的品牌即服務(BaaS)平台Christopher Knight Home,利用一批核心市場賣家完成了試點階段。

公司似乎成功抵御了Grizzly Research在5月份發佈的做空報告帶來的壓力,該報告稱,大健雲倉的網絡流量與其報告的增長不匹配。大健雲倉在回應時指出,與B2C公司不同,它的客戶通常是經銷商而不是消費者,並且2024年4月其網站的訪客為13萬,與經銷商終端市場一致。

雖然它自身的進展看起來足夠穩健,但也有一些它無法改變的因素正在影響業務。其中包括美國市場整體疲軟,2024年上半年美國零售傢具銷售額同比下降7%。除此之外,來自數據聚合服務商Statista的數據顯示,集裝箱運費從2023年10月一個40英尺集裝箱1,342美元,驟漲至今年7月的5,900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價格。

改善財務狀況

儘管存在這些宏觀不利因素,但該公司的財務狀況持續改善。大健雲倉董事長吳雷表示,二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03%至3.1億美元,連續第六個季度擴張。公司當季淨利潤增長46.7%至2,700萬美元。

公司唯一顯示出疲軟的關鍵指標是8.7%的淨利潤率,低於上年同期的12%。但即便如此,淨利潤率下降主要是受股票的薪酬支出1,390萬美元影響,去年同期僅為150萬美元。最新的收入增長延續了2023年總收入增長43%至7.038億美元,淨收入增長292.1%至9,410萬美元的趨勢。

上個月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吳雷向投資者表示,大健雲倉的商業模式是「獨一無二的」,並將強勁的二季度收入增長,歸因於其「新商業模式,顯然這在供應鏈中提供了更好的效率」。

公司的收入來自產品和服務。其產品不僅在自己的GigaCloud Marketplace平台上銷售,還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網站銷售。公司還為買家和第三方賣家提供一系列服務,不僅包括電子商務服務,還包括海運和倉儲等。二季度來自產品的收入為2.26億美元,增長了105.2%,而來自服務的收入為8,540萬美元,幾乎是2023年第二季度4,330萬美元的一倍。

截至6月30日的12個月,大健雲倉平台上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從2023年同期的6.075億美元,增長80.7%至11億美元。在這12個月期間,其市場上第三方賣家的GMV增長76.1%,達到5.719億美元,佔總GMV的52.1%,活躍的第三方賣家數量增長了39.8%,達到930家。

大健雲倉二季度的總收入為3.11億美元,輕鬆超過了三個月前給出的2.65億至2.8億美元的預期。公司給出這麼保守的估計並不少見,目的是降低預期,希望超出預測能夠提振股價。

大健雲倉的股價在上個月公布二季度財報的當天小幅上漲,但在接下來的一個交易日,回吐了所有漲幅甚至進一步下跌。同樣,在上周宣佈股票回購計劃後,公司股價短暫上漲,但隨後幾天又回吐了所有漲幅並進一步下跌。

公司估計三季度的總收入在2.66億美元至2.82億美元之間,按中值計算,較去年同期的1.78億美元增長54%。標誌著和最新一季度的增長相比大幅放緩,不過該公司很有可能只是作出保守的估計。

在雅虎財經大健雲倉的頁面上,有一位投資者評論道:「毫無疑問,目前做空佔據主導地位,但就我而言,我會繼續持有,並對長期前景保持樂觀。」雅虎財經8月份調查的五家分析機構,都將公司評為「買入」。因此,顯然有些人對公司持樂觀態度,或至少認為它的股票從目前的價格看,具有相當的投資價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飛天雲動料最多蝕1.3億

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服務提供商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料將虧損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6,350萬元。 公司解釋虧損原因,主要是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的營銷服務收入下降,較去年中期減少1.08億元。另外,經內部評估後的可回收貿易應收款,料會出現減值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同時,期內因加大力度推廣集團業務及平台,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5,920萬元。 飛天雲動周二開市跌9%報0.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業之路仍漫長 重塑能源業績暫難突破

這家氫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續萎縮,但降幅小於去年 重點: 重塑能源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約10%,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財務審慎,資產負債率僅為0.52,現金儲備達10億元   陽歌 若政策紅利能確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將成為中國較成功的企業之一。 上周五發布的財報最大亮點是冗長的政策清單,羅列了中國政府扶持氫能的最新舉措。作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獲得政府補助2,700萬元(約37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1,450萬元增長近一倍。 然而,投資者正對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這些企業當前幾乎僅依賴中國對氫能的宏大願景維繫經營。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陸港交所後備受追捧,其股價曾於今年3月飆升至283港元,較147港元發行價近乎翻倍。此後,股價大跌,但仍高於發行價約10%。氫能裝備商國富氫能(2582.HK)同樣經歷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後股價暴漲逾倍,隨後價值回歸,現略高於發行價。 投資者對重塑能源的最新財報及其中詳盡的氫能扶持政策,幾乎無動於衷,周一僅推高股價1.2%,這折射出市場對該企業及同業的信任危機加劇。投資者渴望更具實質性的業績回報,期待強勁營收增長及未來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財報未見上述積極信號,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去年同期的1.19億元降至1.07億元。收縮態勢與行業高速發展預期雖背道而馳,但需指出,營收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顯改善。 分業務看,核心氫燃料電池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逾倍,從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增至7,680萬元,佔總營收72%。但需重申,增長基於2024年該品類銷售額近腰斬的基礎實現,反映諸多產品尚處實驗階段,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公司當前主攻氫能重卡領域,此舉頗具前瞻性,因為氫能乘用車量產仍需數年。近期公司聯合製造商及旅遊企業,完成氫能旅遊巴士測試,並宣布兩台內地至香港跨境往返運輸巴士,已獲香港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原則性審批。 這意味著若推進順利(不確定性很高),未來一兩年或開展更大規模試運行。不過,距離商業運營仍有數年之遙,這解釋了為何投資者對這項存在數十年的技術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戶結構多元化 業務規模不足的現狀,導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銷售成本達1.2億元,形成成本倒掛。儘管前述政府補助可緩衝部分壓力,但一家企業終難永續依賴政策「輸血」。 略呈積極信號的是,重塑能源營收佔比超10%的核心客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戶渠道,未來或將增強收入穩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現高度財務審慎性,0.52的超低資產負債率即是明證。截至今年6月底,現金儲備約10億元,較年初增加約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斬,研發費用因股權激勵減少亦下降50%,令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66億元收窄至3.53億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長前景,預示未來一兩年難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復增長也非重大利好,因為目前營收規模仍然有限。 財報用大量篇幅贅述上半年國家政策動向,包括國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強調「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 重塑能源還提及國家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新增6個城市,並披露國家層面設立瞄准氫儲能等前沿科技的創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佈將遴選部分項目和區域,開展氫能試點工作的計劃。 公司在財報中稱:「隨著中國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將進入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階段。」 儘管許多投資者對此類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場對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觀望態度。公司市銷率達18.6倍,相對較高(部分原因是營收基數小),高於國富氫能15.9倍,但二者均低於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氫能卡車企業司凱奇(SCAG.US)的27.9倍。 未來,上述公司的股價走向,或取決於商業化進程而非新政發布。若未來數季度無法實現兩位數實質增長,可能顯著減弱投資者熱情,進一步影響重塑能源股價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開支激增拖累 傳奇生物二季度虧損擴大

制藥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抗癌藥物拓展勢頭良好,推動營收強勁增長。但受開支激增影響,公司淨虧損亦大幅擴大。 期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36%至2.55億美元,當中藥企合作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逾倍,佔總營收86%,亦抵消授權協議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萬美元的影響。不過,淨虧損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擴大至1.25億美元。 公司核心產品卡衛荻(Carvykti),是一款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財報公佈後,公司股價周一收跌2.1%,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