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nzhong files for Hong Kong IPO

這家小規模的雲通信服務提供商申請在香港上市,並簽約星展銀行作為主承銷商,以提高其在東南亞的知名度

重點:

  • 訊眾股份遞表港交所,報告稱由於中國雲服務市場競爭激烈,其營收和客戶數量雙雙下滑
  • 公司計劃效仿很多已進入東南亞的中國競爭對手的做法,將首次公開募股的收益,用於通過收購在東南亞擴張 

譚英

上月底,雲通信服務提供商北京訊眾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在香港上市的申請,獨家保薦人是新加坡最大銀行旗下的星展亞洲融資有限公司。上周,公司通知香港交易所,再加入中央匯金和中信支持的任中信建投(國際)融資為保薦人。

那麼,這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呢?通常,中國公司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至少會有一家國內承銷商向國內投資者出售股票。因此,像中信建投這樣人脈廣泛的公司加入,針對的就是這個市場,同時也暗示出發行規模可能相對較大。

與此同時,選擇星展銀行顯然與訊眾股份在東南亞擴張(極有可能是通過收購來實現)的計劃有關。在那裡,它將追隨市場領導者阿里雲、華為雲和百度人工智能雲的腳步,據Daxue咨詢公司稱,這三家公司去年在中國300億美元的雲計算市場中,佔據了近80%的份額。

東南亞通常是中國科技公司向海外擴張的第一站,阿里巴巴和華為都在該地區130億美元的雲市場投入了巨資,提供的服務價格比同樣活躍在該地區、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的美國公司低20%到40%。阿里雲於2023年1月在新加坡成立了國際總部,承諾在未來三年投資10億美元,支持那裡的全球合作夥伴。

全球擴張的部分原因是國內巨大的成本壓力。阿里雲在2023年4月率先開始大幅降價,一個月後騰訊雲和中國電信也進行了類似降價。今年2月,阿里雲進一步降價。公司在去年底決定取消從母公司阿里巴巴分拆出去的計劃,激烈的競爭可能是部分原因。

讓我們再回到訊眾股份,儘管規模相對較小,但它仍努力向投資者推銷自己的潛力,即便競爭迅速侵蝕了它的收入。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公司專注於最賺錢的客戶,使它能保持利潤率和利潤。

訊眾股份自稱在「全棧式」雲通信服務的細分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為1.8%。訊眾股份稱該細分市場相當分散,截至2023年底,中國約有800家雲通信服務供應商。更重要的是,公司稱去年在五大供應商中淨利潤最高。其報告稱2023年利潤為7,660萬元,營收為9.16億元。

相比下,阿里雲報告稱,截至今年3月的最新財年收入高達1,063億元。阿里雲不公布自己是否實現淨盈利,因為它不是上市公司。但它在最新財年取得了61億元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A),比截至2023年3月的財年增長了49%。

客戶群萎縮

國內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也在削弱訊眾股份。它的客戶數量從2021年的3,515家下降到去年底的2,437家。同期收入也呈現類似走勢,從9.935億元降至9.16億元。今年前三個月,其收入從上年同期的1.89億元下降20%至1.52億元。

期間,公司的利潤保持穩定,從2021年的7,430萬元小幅上升至去年的7,660萬元,因為它把重點放在利潤最高的客戶身上。

訊眾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其通信平台即服務(CPaaS),目前提供約85%的收入。在這一領域,它在電信基礎設施提供商與它的客戶之間扮演中間商角色,有時候這兩者也會出現重疊。

它還試圖在智能通信解決方案領域擴展業務,為客戶建立私有基礎設施。但這個領域似乎也遇到麻煩。來自這個細分市場的收入規模相當小且正在萎縮,從2021年的2,270萬元降至去年的1,370萬元。  

綜上所述,我們將回到之前提到的東南亞故事,訊眾希望這個故事能緩解投資者對其在中國收入萎縮的擔憂。公司表示,計劃利用首次公開募股的收益將其CPaaS業務擴展到東南亞,公司稱2023年東南亞此類服務的總市場價值為84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110億元的規模。

另一項主要業務的聯絡中心,訊眾也對東南亞持有類似的樂觀預期,聯絡中心為客戶運營消息和語音中心。預計該市場每年將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到2028年達到20億元。  

招股書稱,在CPaaS及聯絡中心業務方面,「作為我們東南亞發展計劃的一部分,我們計劃在東南亞尋找與我們類似業務領域的目標,以通過收購少數股權進行擴張。」該公司還說,理想的目標公司是員工超過100人,年營收不低於5,000萬港元。

訊眾尚未披露任何股票發行或定價計劃,這是香港上市公司在這個階段的慣例。截至2022年3月,公司已進行了五輪融資,籌集資金2.53億元。

2019年,達華智能(002512.SZ)提出以12億元的價格收購訊眾,收購要約後來被取消。當然,自那以後,中國雲市場發生了很多變化,最引人注目的是競爭加劇。訊眾股份自2015年以來一直在交易清淡的北京新三板(NEEQ)掛牌交易,按其在那裡的最新收盤價計算公司市值為6億元,是達華智能發出收購要約時的一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星展看好億咖通客戶多元化增長潛力

星展銀行本周首次覆蓋智能座艙製造商億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給予12個月目標價2.80美元,較現時股價高約24%。報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擺脫對母公司吉利的業務依賴,客戶多元化前景強勁。 星展在10月14日研報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極氪、沃爾沃、路特斯等,貢獻億咖通約80%收入。但大眾集團的戰略合作有望推動客戶結構多元化,該合作涵蓋大眾、斯柯達品牌。星展表示:「大眾計劃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銷售搭載億咖通產品的車型,協議未來可能擴展至歐洲市場,成為新增增長動能。」 報告強調,基於2026年預估銷售額,億咖通當前企業價值/銷售額比率為0.9,低於行業中位數1.5。「估值折讓部分源於客戶過度集中於吉利集團,疊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壓,”星展分析稱,“但伴隨客戶多元化進程加速及毛利率預期修復,該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億咖通股價過去52周累計上漲約2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正力新能折讓8%配股籌5億港元

鋰離子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五宣布,擬配售4,592.1萬股新H股,佔擴大後的已發行H股的3.09%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8%,集資5.04億元,每股配售價10.98元較前一日收市價11.92元折讓7.89%。 公司稱,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中,約70%用於支持集團與常熟的新生產工廠二期工程有關的建設、設備購置及預備費;約10%用於全固態電池中試線的建設;約10%用於研發活動,及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正力新能於今年4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31.72億元,同比增長71.9%,其中動力電池收入29.85億元,同比暴增81.9%;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9.9%大幅提升至17.9%;淨利潤2.2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01港元,跌7.63%。上市至今,該股累升約3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暗盤已交投 海西新藥上市突延期

福建海西新藥創制股份有限公司(2637.HK)原訂今天在香港掛牌上市,但周四晚突公布,就最終發售價、國際配售認購意向水平、香港公開發售股份分配基準等,未能在本周五上午8時前定稿及獲取監管機構批准,因此上市時間要順延。 有券商在本周三下午已通知客戶中籤結果,更有定價86.4元。有劵商平台在周四已開始暗盤交易,富途暗盤早段一度高見200元,較定價高131%,其後升幅大幅回落至只升兩成多。 海西新藥發行1,150萬股H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介乎69.88元至86.4元,集資9.9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華為第三季度痛失中國智能手機王座

國際數據公司(IDC)周三發布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陷入頹勢的華為在中國市場痛失桂冠,而東山再起的蘋果(AAPL.US)公司憑借iPhone 17的熱銷實現排名躍升。IDC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里,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市場的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0.6%至6,840萬台。 華為市場份額從第二季度的18.1%跌至第三季度的15.2%,排名從榜首滑落至第三。競爭對手vivo以17.3%的市佔率佔據首位,其第二、三季度市場份額持平。蘋果是期內少數實現份額增長的企業,最新季度市佔率提升1.9個百分點至15.8%,使其從上一季度的第五位躍居本季度中國第二大智能手機品牌。 躋身前六的還有市佔率10%的小米(1810.HK)、9.9%的OPPO及9.8%的榮耀。六大頭部品牌中,僅蘋果與OPPO在最新季度實現同比銷售增長。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