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US
ATRenew reports first ever profit

這家回收專家過去兩年一直保持non-GAAP盈利,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更首次實現GAAP下的淨利潤

重點:

  • 萬物新生第四季度收入增長30%,非GAAP經營利潤率在效率提升的帶動下增長0.9個百分點
  • 與蘋果合作回收iPhone,在第四季度創造了3億元的收入

     

陽歌

沒有什麼比首次盈利更能讓投資者興奮,尤其是在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這是少數仍保持強勁增長的公司之一。

投資者最關注的事情,莫過於回收專家萬物新生集團(RERE.US)宣佈在2021年上市後首錄季度淨利潤下,公司股價大幅上升。上週二公告發佈當天,該股盤前飆升,收漲27%,次日繼續上漲。這一輪上漲表明,投資者可能「重新發現」,這家此前股價一直跌跌不休的公司,在經歷最近的上漲後,股價仍較三年前的IPO低近90%。

自上市以來,萬物新生耗費大量時間,為成為一家多元化的回收專家打基礎,將業務範圍從最初專注於iPhone,擴展到其他電子產品以及奢侈消費品。與此同時,它一直在發展原來的iPhone回收業務,去年通過與蘋果直接合作,該業務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公司還通過增加直接回收、削減成本高昂的中間商,以及更多翻新業務(利潤率比簡單的交易更高)來改善業績。同時,還通過提高自動化水平,和加強在城市(而不是國家)層面的回收,從而提高運營效率。

在實施一連串的措施下,萬物新生第四季度的non-GAAP經營利潤率從上年同期的1.2%提高到2.1%。隨著利潤率改善,萬物新生在截至12月的第四季度里,首次實現了280萬元的季度淨利潤。結束了自2021年6月IPO以來近三年的虧損,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虧損21.5億元。

過去兩年的大部分時間,公司一直保持non-GAAP盈利,這個統計口徑不含員工股權激勵、攤銷和減值相關的成本。第四季度,公司延續了這一趨勢,non-GAAP淨利潤達到創紀錄的9,100萬元,是上年同期2,250萬元的三倍。

「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2023年也是效率之年。萬物新生扎根二手供應鏈能力,提供更有價值的平台服務,在擴張節奏和創新業務上更有紀律性,」萬物新生董事會主席陳雪峰說。「未來,我們還將拓展低價值商品的回收服務,促進更多閒置商品的二次流通。」

萬物新生在盈利方面實現了里程碑,即使中國經濟放緩,很多其他中國企業都陷入增長停滯,但它的收入繼續強勁增長。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約30%至38.7億元,其中產品收入約佔總收入的90%。剩下的來自服務收入,這部分增長約20%至3.51億元。公司預計,今年一季度收入將以約25%的速度增長。

配合政策

萬物新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能配合政府的的政策及取向。在中國做生意要想取得成功,這是一個關鍵因素。在今年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還強調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呼籲進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深圳正在制定標準,促進更多的回收利用。深圳是中國許多市場化改革措施的試點,萬物新生一直是該標準制定計劃的主要參與者。

中國經濟放緩,促使消費者的價值意識增強,這對回收起到促進作用。「我們在2022年和2023年,看到用戶消費習慣從熱衷於品質升級,到追求性價比的轉變,」陳雪峰說。「同時,我們看到用戶回收變現的意願,和以舊換新的需求持續增長。」

公司增長的一個關鍵驅動力,是去年6月開始的與蘋果合作。萬物新生表示,與蘋果的合作,使用戶可在蘋果官網和47家中國蘋果零售店內以舊換新,並在第四季度創造了3億元的收入。這與公司之前發佈的指引,稱該項目每年可額外產生10億元的收入一致。

萬物新生首席財務官陳晨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與蘋果的合作仍在改進階段,毛利率暫時「不算理想」,公司將進行調整,「平衡盈利能力」。他還指出,這個項目導致庫存大幅上升,本季度增加了3.45億元,達到10億元。但他補充說,萬物新生的現金流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除了iPhone外,萬物新生還加大了非電子業務的力度,這是在去年推出,現在歸為「多品類」業務。公司表示,截至去年底,在1,819家線下門店中,有252家開展了這項業務,其中包括奢侈品、老酒和黃金的回收,去年全年的多品類回收GMV超過10億元。

公司還將目光投向全球市場,向內地以外的合作夥伴提供自動檢測技術。公司目前已與香港和日本的合作夥伴建立了關係,並表示去年10月開始,與瑞典的一家海外夥伴展開了合作。

即使在股價大幅上漲後,萬物新生的市銷率仍只有區區0.2倍。這個數字高於服裝回收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08倍,但低於RealReal(REAL.US)的0.62倍和汽車交易商Carvana(CVNA.US)的1.42倍。雖然最新財報公佈後,股價大幅上漲只是一個初步反應,但可能也標誌著大家開始重新發現這只被忽視的股票,而它似乎也確處於有利位置,能從中國本土市場的有利條件,以及自身不斷增長的回收專長中獲利。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Baiyunshan supports stock price with high dividend yield despite plain business performance

白雲山業務欠驚喜 股息率高助撐股價

白雲山大健康業務中期利潤升14%,主要來自王老吉貢獻 重點: 受大南藥業務影響,白雲山中績倒退 飲料業務競爭大,王老吉開拓海外市場   白芯蕊 涼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王老吉涼茶及多款中藥產品的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874.HK;600332.SH),最近公布中期業績,雖然飲品業務表現強現強韌,但製藥業務仍缺乏起色,令淨利潤按年倒退1.3%。 白雲山前身是為廣州藥業,集團於1997年成立,同年在香港港交所掛牌,2001年亦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13年完成合併白雲山,隨後公司名稱由廣州藥業改名為白雲山,目前大股東是廣州醫藥集團,持有白雲山45.04%股權,廣州醫藥集團則是廣州市人民政府旗下企業。 大健康業務佔利潤51% 集團完成重組後,基本完成「大南藥」、「大商業」及「大健康」業務佈局,其中大健康業務是白雲山利潤主力來源,上半年利潤總額為15.8億元,按年升13.9%,佔集團總利潤金額51.1%。大健康業務主要由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組成,主要產品包括王老吉涼茶、荔小吉系列、潤喉糖、龜苓膏等產品。 尤其王老吉品牌更是集團皇牌,該品牌於1828年創立,最早以涼茶鋪形式出現,王老吉積極現代化轉型,廣藥集團於1992年獲得「王老吉」商標,並以紅罐「王老吉涼茶」迅速在中國走紅,一度與加多寶集團就「王老吉」商標展開法律糾紛,但最終由白雲山持有,目前王老吉在涼茶市場市佔率高達70%。 不過,以收入計算,集團大健康業務上半年收入只得70.26億元,佔集團總收入418.34億元的16.8%,遠比第一大收入的大商業業務的290.63億元少。所謂大商業業務主要經營醫藥流通業務,包括醫藥產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的批發、零售與進出口業務等。 大商業收入大毛利率少 雖然大商業業務收入佔比大,但毛利率卻不高,上半年只得6.13%,因此利潤總額只有3.46億元,佔集團總利潤金額僅11.1%,相反以王老吉為主的大健康業務,毛利率高達44.67%,更按年升1.69個百分點,因此大商業業務雖然收入大,但利潤貢獻卻比大健康業務少。 大健康業務由王老吉涼茶支撐,上半年利潤也錄增長,但面對內地飲品業百花齊放,尤其新茶飲市場不斷擴張,令中國涼茶市場亦近天花板,據尼爾森調查顯示,18至35歲主力消費群體中,選擇王老吉作為解渴首選的比例已從2022年前的43%,大降至2025年3月的27%。 王老吉拓海外覓商機 王老吉作為中國涼茶業龍頭,為對抗茶飲新勢力,更年也積極開拓其他新口味,以迎口顧客需要,例如推出無糖味涼茶、茶花風味涼茶等新產品。 除此之外,白雲山也為王老吉涼茶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集團於2024年啟動海外品牌標識「WALOVI」,品牌已在美國、泰國、意大利、沙特、馬來西亞等多國陸續發布,尤其是主攻東南亞與北美市場,並與美國Costco、亞馬遜、展開深度協作,以拓大海外商機。 不過,白雲山大南藥業務仍拖集團後腿,繼2024年該業務收入下跌10.4%後,最新業績仍未見好轉勢頭,2025上半年收入按年跌15.2%至52.4億元,當中中成藥收入跌幅達20.1%至32.5億元,化學藥則下滑5.9%至20億元。 白雲山的大南藥板塊主要涉及中成藥及化學藥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陳李濟藥廠、何濟公藥廠、潘高壽藥業、白雲山等中華老字號企業,不過面對市場競爭激烈,尤其白雲山化學藥皇牌輝瑞仿制藥金戈(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去年存量激增49.78%,暗示銷售壓力大,已為大南藥業務敲響警鐘。 另一方面,白雲山創新能力不足亦是一大問題,由於缺乏持續爆款新藥登場,造成大南藥業務表現呆滯。幸好白雲山已有針對性部署,出資近15億元設立廣藥基金二期,該基金主要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開展生物醫藥股權投資,從中獲得投資收益,盼扭轉投資新藥不足的問題。 整體來講,白雲山股息率不俗,預期股息率分別為4.9%和5.4%,較10年期美債息4.3厘好,加上美國潛在減息空間大,變相支撐股價,但由於業務驚喜度不足,除了大南藥業務倒退拖後腿外,王老吉業務則面對新興茶飲市場競爭,故股價上升空間未必太大,只會在區間浮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同店銷售下跌20% 九毛九盈收雙降

餐飲運營商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五公告稱,因國內消費趨謹,致三大主力品牌同店銷售額驟降,上半年公司營收及利潤同比跌幅均超10%。 財報顯示,截至6月的半年間,營收同比下降10.1%至27.5億元,上年同期為30.6億元。當期利潤同比下滑16%至6,070萬元,上年同期為7,230萬元。核心品牌太二直營店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9%,規模較小的慫火鍋及九毛九品牌分別錄得20.1%和19.8%的跌幅。 伴隨銷售惡化,本季度公司淨關店42家,約佔門店總數5%,總門店數縮減至729家。 九毛九星期一收跌2.2%至2.7港元,年內累計跌幅約22%。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三氯蔗糖收入大增 新琪安半年多賺586%

甜味劑生產商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3.HK)周一公布,上半年收入3.35億元(4,700萬美元),按年升54.3%,錄得純利2,438萬元,較去年同期的355萬元激增586.4%。 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惠於核心產品銷量上升,其中三氯蔗糖收入達1.52億元,同比大增116.8%;食品級及工業級甘氨酸收入合共1.68億元,按年升25.9%。管理層指出,美國對中國甘氨酸徵收高關稅,公司因而透過印尼工廠供貨以拓展海外銷售,而泰國新廠亦進一步推動三氯蔗糖出口。 截至6月底,公司總資產約11.26億元,較去年底增長38.5%;現金結餘達2.5億元,負債比率降至39.7%。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2%大幅提升至23.3%。 公司股價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3.19港元,升1.7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奧克斯招股集資36億港元

空調供應商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2580.HK)周一發售2.07億股,香港發售佔5%,每股售價由16港元至17.42港元,集資最多36億港元。8月28日截止認購,9月2日正式掛牌。 公司2024年收入29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19.8%,盈利則增長17%至29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度收入73.6億元,按年增27%,盈利上升23%至9.2億元。 集資所得的50%將用於升級公司的智能製造體系及供應鏈管理,約20%用於全球研發,另外20%加強銷售及經銷渠道,餘下一成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