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HK
Sands China pinning hope on the Mass market to fill the gap

在旅客量強勁復蘇帶動下,金沙中國去年收入按年增307.1%,股東應佔溢利6.9億美元,實現扭虧為盈

重點:

  • 金沙中國2023年股東應佔溢利6.9億美元,2022年為虧損15.8億美元
  • 公司承諾於2032年前在澳門增加45億美元的資本及營運投資

     

李世達

甲辰龍年到來,旅遊城市澳門用破紀錄的旅客量來迎接新年,摩肩接踵、寸步難行的大三巴旅遊區,讓人幾乎忘了這座城市曾因疫情跌入經濟低谷。

根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博彩收入1,830.6億澳門元(1,635億元),按年升3.3倍,重返疫前2019年水平的62.6%;2024年1月份博彩收入為193.4億澳門元,按年大幅增長67%,亦高於市場預期的63.3%。

2022年是澳門博彩業的低谷,全年賭收僅約422億澳門元,為2004年以來最低。

自旅遊限制於2023年初取消後,訪澳旅客量快速回升,帶動澳門賭收與博彩業的復蘇。澳門濠賭股金沙中國有限公司(1928.HK)日前公布2023年全年業績,期內淨收益總額65.3億美元(470億元),按年增307.1%;股東應佔溢利6.9億美元(49.7億元),2022年為虧損15.8億美元(113.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業績公布後首日,公司股價跌3.7%,報23.6港元。

金沙中國指出,澳門的新冠疫情限制於2022年12月底及2023年1月初取消,之後業務強勁復蘇,與2022年相比,2023年公司全部營運分部及業務類別均取得正面財務業績。

從收入構成來看,博彩收入是成長最快的部分。去年金沙中國娛樂場收入約48.41億美元,同比增長411.2%,高於客房收入約7.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3.6%;購物中心收入約5.13億美元,同比增長44.9%,以及餐飲收入約2.4億美元,同比增長258.2%。

新的遊戲規則

澳門特區政府於2022年完成修訂《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新博彩法》)修法,六間博企於同年12月16日與政府簽訂新合同,澳門博彩業迎來了新時代。過去透過承包「貴賓廳」(接待VIP賭客的高額賭廳)與博企分享賭收的博彩中介人,未來不得再承包「貴賓廳」,只能收取法律規定的佣金。

此外,博企需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在非博彩元素上進行更多投資,支持本地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六家承批博企承諾未來十年合共投資1,188億澳門元,其中對非博彩項目投資總額為1,087億元。合同包含觸發條件,倘澳門全年博彩毛收入達到或超過1,800億澳門元(2023年賭收1,830億澳門元,達成觸發條件),須於翌年增加其對非博彩項目的投資最多20%。

在新賭牌條件下,澳門博彩市場從過去仰賴貴賓廳轉變為以中場收入為主,更多的一般賭客取代過去一擲千金的VIP豪客,更希望增加更多國際客源,以改變過去仰賴單一客源(中國內地)的情況。

據澳門博監局公布數據,2023年第四季博彩收入541億澳門元,其中中場賭收達414億澳門元,按季及按年增加11.8%及4倍,超過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398億澳門元,佔總賭收超過八成。而貴賓廳賭收僅127億澳門元。累計全年貴賓廳收入僅約疫情前33%,顯示中場賭客已成為澳門賭收復蘇的主力。

賭收目標逾二千億

2024年是新賭牌批給的第二年,如何吸引更多旅客是澳門政府與博企的共同目標。開關以來,澳門政府透過推出多項優惠與主辦大型活動吸引旅客,並透過各種渠道在中國內地及亞洲、歐洲進行宣傳,頗見成效。今年農曆新年更迎來創紀錄的旅客數據。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龍年初一至初八(2月10日至17日),訪澳旅客超135萬人次,日均旅客量近17萬人次,較去年春節黃金周日均上升超過1.6倍,並恢復近2019年春節黃金周日均水平。其中年初三(12日) 入境旅客破21萬人次,為疫情後單日入境人次新高,亦是自有單日統計數據以來的第二高紀錄。

新賭牌下,澳門博彩業從過去的貴賓廳模式轉變為「旅客為王」模式,各博企需要增加更多非博彩元素吸引更多旅客前往。在旅客量持續復蘇的預期下,澳門特首賀一誠在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2,160億澳門元的年度賭收目標。

金沙中國主席Robert Glen Goldstein在業績報告中表示,公司對澳門的未來仍然充滿信心,並視澳門為增添資本投資的理想市場,承諾於2032年前在澳門增加45億美元的資本及營運投資。此外,金沙中國近日宣布向澳門倫敦人增加12億美元的投資,預計將於2025年初大致完成。 

摩根士丹利估計,金沙中國2024年中場收入市佔率27.3%,拋離第二位銀河娛樂(0027.HK)約八個百分點,相信可捕捉中場需求回歸。市盈率方面,金沙中國為36倍,較銀河娛樂的632倍更為合理。澳門博彩業龍年開局穩健,滙豐研究認為,雖然消費支出前景疲軟仍是關注點,但認為澳門博彩股仍有大規模可持續復蘇的潛力。以2024年EV/EBITDA的11倍計算,目前行業估值便宜。該行看好金沙中國和永利澳門(01128.HK)。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漲

晶片製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漲16%,收市報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過上市集資22.6億港元,首個交易日收盤市值達152億港元。 香港的公開發售獲得137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超額認購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發行1,870萬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與其科創板現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公司專注於無刷直流(BLDC)電機控制及驅動晶片領域,此類晶片通過電磁力驅動,與傳統電機存在技術差異。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46%至6億元(折合8,400萬美元),利潤增長27%至2.22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果鏈巨頭藍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 300433.SZ)周三在港掛牌,開市升近4%報18.88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19.06元,升4.8%。 公司發售2.62億股,每股以上限18.18元定價,錄得超額認購近462倍,國際配售超額16倍,集資淨額46    .9億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9億美元,當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資產、Redwood Elite及世運線路版等。 藍思科技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去年收入約6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汽與Stellantis合資車企廣汽菲克正式宣告破產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與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資成立的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產管理人申請法院裁定破產。管理人表示,公司已無重整及和解可能,資產不足以償還全部債務,無力清償到期負債。 廣汽菲克透過管理人微信公眾號披露破產清算最新進展。該公司曾憑藉Jeep車型本土化生產,在中國市場取得高峰,但隨後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吸引力下滑,最終陷入長期停產。 2022年10月,廣汽菲克因經營不善,且實際資產無法償還全部債務,正式進入破產程序。隨後近3年裡,廣汽菲克拍賣了超過3,000件標的物,包括模具、試驗車等。至於土地、建築物及生產設備等核心資產已五次公開拍賣,但因無人出價而全部流拍。雖然該公司曾招募投資者重整,但一直無人問津。 廣汽集團表示,此為法院及破產管理人依程序推進的正常安排,集團將尊重並支持相關工作。Jeep品牌雖已停止中國本土化生產,但牧馬人、大切諾基等高端車型仍透過進口方式銷售。 廣汽股價周三低開,至中午休市報2.96港元,轉升1.0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inzi makes thin-film packaging

營收下滑疊加行業陣痛 新子光電逆勢赴美上市

儘管去年錄得淨虧損且收入下滑,這家薄膜太陽能封裝企業仍將其納斯達克的集資規模擴大了一倍 重點: 新子光電已遞交納斯達克上市申請,中國太陽能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之際,公司去年收入下滑 這家公司押注強勁需求,稱預測數據顯示,其核心薄膜太陽能產品銷售額2019至2029年將翻倍有餘   譚英 杭州新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XZ.US)擴大納斯達克上市規模的舉措或許令人側目,尤其考慮到其疲弱的財務狀況,以及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日益增強的戒心。 當眾多中國企業蜂擁赴港上市,這家規模較小的太陽能薄膜製造商卻選擇納斯達克。公司今年3月首次遞交赴美上市申請,最新披露顯示,新子光電擬將發行量提高150%,從原定的150萬股增至380萬股,潛在市值上限達1.16億美元。 新子光電是薄膜產品市場的利基企業,專攻標準太陽能組件保護封裝材料。此類薄膜亦可安裝在窗戶,及其他透明物質表面發電,但其光電轉化率通常低於傳統太陽能板。 招股書援引第三方研究稱,去年其薄膜產品全球銷售額達99億元人民幣,預計2029年將增至155億元人民幣,這一增長趨勢或是新子光電擴募的信心來源。目前,公司聚焦江蘇宿遷經濟開發區的客戶,涵蓋行業龍頭天合光能(688599.SS)。 新子光電披露,上述開發區的企業年產太陽能板可達40吉瓦,即年產4億平方米太陽能板,對應需耗8億平方米共擠膜作封裝材料。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太陽能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目前產能或大量閒置,但過剩局面將隨時間而緩解。 鑒於產品需求增長預期,新子光電計劃新建8條共擠膜封裝生產線。自2022年啓動出口業務,公司重點開拓越南市場,該國已成為中國太陽能製造商規避西方針對的熱門地。 若成功上市,新子光電將成為繼斯凱蒙太陽能3月掛牌後,第二家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光伏企業。斯凱蒙太陽能上市以來股價已下跌35%,這對新子光電不是好兆頭。 過去三年,新子光電業務表現也乏善足陳,收入從2022年的3,800萬美元持續下滑至2023年的3,280萬美元,去年更跌至2,500萬美元。期內,利潤從2022年的180萬美元,到去年虧損340,050美元。 與業內同行相似,新子光電正承受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下行壓力,目前多數企業處於虧本生產狀態。公司兩大核心產品——透明、白色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薄膜)薄膜及POE(聚烯烴彈性體),去年平均售價分別下跌26%和21%。 業務漸趨穩定 積極信號是,新子光電銷售成本從2023年的2,900萬美元降至去年的2,250萬美元,降幅達23%。去年上下半年營收也保持穩定,上半年銷售額1,260萬美元,下半年微降至1,250萬美元。同期業績明顯好轉,上半年虧損70萬美元後,下半年實現36萬美元盈利。 新子光電稱,2023年公司是全球第九大透明光伏封裝薄膜製造商。當前,行業龍頭福斯特(603806.SH)市值為367億元人民幣,市銷率(P/S)維持在2.07的較高水平。若採用同等估值,新子光電市值僅5,000萬美元,遠低於其7,500萬至1.12億美元的估值區間。 中國掌控全球超80%的光伏供應鏈,因而易受美國等國保護性關稅衝擊。但當前產業最大癥結在於產能過剩,源於前幾年廠商為應對預期需求而大肆擴產。近期在上海舉行的行業論壇上,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去年全行業虧損總額達400億美元,多數製造商現仍處於虧損狀態。 今年2月,發改委召開線上會議,呼籲禁止新增產能。禁令雖未落地,高紀凡倡議通過兼並重組與減產推動行業整合。 儘管近年行業陣痛,太陽能無疑代表未來潮流趨勢。能源智庫Ember數據顯示,太陽能裝機量每三年倍翻,2024年貢獻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40%。行業協會SolarPowerEurope稱,2024年全球裝機量增長33%,突破2太瓦,但今年增速預計放緩至10%。 增速放緩部分歸因於美國市場波動,其約佔全球光伏市場8%的份額。去年,美國新增裝機量50吉瓦,創歷史紀錄,較2023年增長21%。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逐步取消新增光伏裝機補貼,未來數年恐難複製此增長態勢。 新子光電計劃以每股4至6美元定價,按中位數計算可集資約1,900萬美元。部分資金將用於擴產及培育出口業務。公司客戶結構持續優化,最大客戶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55%降至去年的32%。 歸根結底,新子光電在中國龐大的光伏生態中體量有限,近三年營收盈利持續波動。不過,當前其經營漸趨穩定,增發目標的實現或表明有投資者看好公司前景。最終,需由華爾街主流投資者判定,他們是否認同前述樂觀預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