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 中概股受穆迪评级拖累

▷ 出口贸易重回增长

▷ 万达失去电影业务

▷ 拼多多超越阿里

本周中概股评分:40/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上周,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当然,展望的调整只是意味着未来存在一定可能性对实际评级进行调整。而北京的反应比较平静,只是表示了失望。

其实在上个月,穆迪也把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拜登政府也对此表达了不满。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先后享受一样的待遇,全球经济形势可见一斑。

欧盟来访

疫情之后,中欧峰会终于恢复正常。而双方的议题也都没有太多的变化,北京希望双方减少“对抗”,而欧盟希望降低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同时,意大利政府正式宣布退出 “一带一路”。而其实欧盟也非常担心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她领导的兄弟党会不会把意大利带上脱欧的道路。

中概股受穆迪评级拖累

穆迪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之后,中概股连续第二周下滑。恒生H股指数上周下跌2.8%,iShares MSCI China ETF下跌4.4%,恒生综指跌2.9%。

两周以来,中概股的跌幅在5%到7%之间。上周为数不多的利好消息之一是中国的出口在6个月以来首次恢复增长,但剩下的消息,包括评级展望下调、中欧峰会缺乏建设性成果等等,主导了上周的市场情绪。

》》行业

出口贸易重回增长

在上周的种种不安情绪中,出口数据让人看到了一些希望——11月出口同比增长0.5%——虽然增幅微弱,但这是6个月以来出口数据首次恢复到增长区间。整体而言,中国出口贸易量在2021年12月达到3400亿美元的高点后,基本处于下行区间。而进口数据在11月又回到了下行区间,为-0.6%。

分析人士之前的预计恰恰相反,认为出口将小幅下降而进口将增长3.3%,因为10月份的进口数据有同比增长。不过,官方的PMI数字显示新出口订单量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说明11月的出口增长或许只是短暂的数据波动。

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积压

市场机构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新房库存再次明显上涨,其中三四线城市上涨幅度最大,截至10月底去化周期已上涨至26.3个月,为近年来的历史新高。

一线城市在10月底的去化周期为12.7个月,只有三四线城市的一半左右。如此之长的周期会迫使地产商不得不进行降价促销,从而给房价带来巨大的压力。

热烈欢迎国际游客

中国外交部近日表示,对欧洲5国及马来西亚公民实施的15天免签政策开始显现出积极作用。此前,疫情期间中国的入境游几乎完全中断。在12月的前三天入境的这六个国家的公民约有18,000人,其中约7,000享受了免签待遇。

因为这项政策在12月1日才生效,所以这7,000人中的大部分应该在政策官宣之前就确定了旅程。当然,这肯定是一个积极信号,因为即使是疫情之后,中国签证还是很难获得。

》》企业

恒大续命两个月

当破产清算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恒大再一次给自己争取到了两个月的时间。上周,中国恒大的公告称,香港高等法院于2023年12月4日批准了公司的延期申请,将公司清算聆讯进一步延至2024年1月29日。

我们怀疑做出决定的法官可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恒大一旦开始破产清算,会产生一系列链式反应,最终结果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波澜。而恒大也还在等待北京出手来帮其渡过难关,因为有消息称北京正在着手整理“大而不能倒”的房企名单。

本田中国裁员

自从本田汽车在25年前进入中国以来,还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裁员,这一纪录在今年被打破了。广汽本田裁撤了大约7%的员工,按照其2022年底12,600人的员工规模,对应的裁员数量应为900人左右。

本田和其他主要生产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主的厂商一样,在电动车的冲击下,近年市占率大降。在北京大力扶持电动车的背景下,广本的销量从2021年开始下滑,21年下降3%,22年又下降了5%。

万达失去电影业务

王健林曾经把万达集团比作迪士尼,因为他也想通过电影产业和主题公园打造出一个跨国娱乐巨头。但是最近他肯定没有功夫想这些了,因为万达核心的房地产事业已经开始进入坠落阶段。

在巨大的流动性压力下,王健林又放弃了万达电影,他将把万达投资51%的股权转让给上海儒意。交易完成后,儒意通过万达投资间接对万达电影持股21%,成为第一大股东。王健林持有万达电影的股权则缩减至11%。儒意营业相对比较低调,但其作品包括《琅琊榜》、《芈月传》、《你好,李焕英》等。目前,腾讯为儒意的第二大股东。

拼多多超越阿里

上周,拼多多的市值超越大幅下滑的阿里,成为新的中国电商王者。截止上周收盘时,借助三季报后接近25%的大涨,拼多多市值达到了1846亿美元,超过了阿里巴巴的1835亿美元,远超京东的416亿美元。

拼多多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接近100%,而根据高盛的估计,其中有近1/3来自于其去年9月在美国推出的Temu平台。不过快速增长的Temu目前面对两大挑战,一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而是来自于Shein在快时尚领域的竞争。

加密货币公司借AI对冲风险

在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嘉楠耘智和比特小鹿同时选择通过人工智能服务来对冲风险。其中,比特小鹿选择与英伟达合作推出人工智能云服务;而嘉楠耘智正在寻求创建一个独立运营的AI部门,可能通过独立融资来加强其人工智能芯片的制造能力。

对于两家公司来说,这样的选择其实都非常合理,比特小鹿的挖矿服务器只需要调整软件,就能开始提供人工智能云计算服务;同理,嘉楠耘智用于加密货币运算的芯片,转换成AI芯片可能只需要改一下说明书。

新闻

简讯:西普尼启动香港IPO 集资最多3.14亿港元

中国贵金属手表品牌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83.HK),周五起至下周三进行招股,计划全球发行1,060万股H股,每股作价介乎27港元至29.6元,集资额最高达约3.14亿港元(4,400万美元),每手100股,入场费2,989.85港元。 公司表示,拟将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及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还将用于透过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以及用作营运资金或一般企业用途。 该股预期9月29日挂牌。平安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西普尼是中国的黄金表壳手表及黄金表圈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人。收入主要来自销售以旗舰自主品牌“HIPINE(西普尼)”金表。2024年,公司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净利润下跌5.3%至4,934.8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2,660倍 劲方医药首挂午收升逾倍

生物制药公司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95.HK)周五首日在香港挂牌,开盘即升116%报44港元,之后股价在此上落,中午收报44.06港元。 公司发售8,924万股,每股售价20.39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2,662倍,国际配售超额38倍,集资净额16.7亿港元。 由于在研发活动上作出大量投资,加上股份权益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劲方医药2023及去年分别录得亏损5.1亿及6.78亿元,今年首四个月仍亏损6,66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YD hits tariff roadblock

关税围城 比亚迪北美路迢迢

墨西哥政府计划把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提高至50%,此举将扼杀比亚迪正在快速增长的墨西哥市场 重点: 比亚迪占墨西哥电动车市场近五成 墨西哥建厂计划搁置,比亚迪关税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李世达 在墨西哥街头,一辆中国电动车缓缓驶过车水马龙的街头,中国品牌电动车一直代表着价格与科技兼得的选择。但这样的景象可能很快改变。 墨西哥政府近期宣布,将把从中国及其他与墨西哥未签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进口的汽车关税,大幅提升至50%,比如电动车与传统汽油车。这一提案若被国会通过,将对特斯拉(TSLA.US)、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td., 1211.HK; 002594.SZ)等销售进口车型的厂商造成重大压力,几乎重划北美车市的竞争格局。 路透社的报道引述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Flavio Volpe说法指,特朗普政府会对这项新关税提案十分高兴,因为将使美国汽车制造商更容易与比亚迪竞争。 虽然特斯拉同样依靠海外进口,但新关税对比亚迪的打击会大得多。 首先是特斯拉在美国德州设有工厂,建设中墨西哥的Monterrey超级工厂(Gigafactory Mexico)可能很快可以投产,意味着它能很快将产能转移至北美本地化。而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有美墨加协议,若改由北美进口,在符合原产地规则的情况下,便能实现零关税。 冲击远大于特斯拉 对比亚迪则不然。虽然公司在2023年就宣布墨西哥建厂计划,但由于墨西哥当局的抵制,使得该计划在今年被搁置。墨西哥政府担心批准中国人建厂可能会惹怒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破坏两国贸易关系。比亚迪当时亦称,由于特朗普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停止建厂计划。 其次则是市场结构的差异。比亚迪自2023年底进入墨西哥市场以来,取得爆炸式增长。该公司去年在墨西哥销售约40,000辆汽车,占该国去年电动车和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今年8月,比亚迪宣布今年迄今为止在墨西哥的销售增速翻倍。近两年,比亚迪已把墨西哥视为前进北美的桥头堡。 对比亚迪来说,在欧洲市场增速放慢的情况下,墨西哥市场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而一旦关税生效,这种迅猛势头将戛然而止。但对特斯拉来说,美国市场重要得多,墨西哥市场相对来说只是小市场,收入与利润权重远低于比亚迪对墨西哥的依赖度。 从比亚迪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公司收入按年增长23%至3,712.81亿元(522.26亿美元),其中海外营收达1,354亿元,按年增长50.5%,占总收入比重来到约36.4%。海外收入增速高于整体,且部分海外国家的售价高于国内市场,成为增长的动力来源。 再看欧洲市场,自2024年下半年起,欧盟对中国制BEV(纯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比亚迪的最终税率约17%(另加10%基本关税),压缩了纯电车型的定价空间。意味着欧洲市场的增长节奏会放慢,海外增长的压力自然更往美尤其是墨西哥倾斜。 政治问题政治解决 若能重启墨西哥建厂计划,将会是明智的解方,但这条路遭遇的阻碍比想像中更多。 不止墨西哥政府碍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反对,中国政府自身也对此有疑虑。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今年曾延后对比亚迪墨西哥工厂计划的核准,比亚迪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电驱、功率模组等高度自制,且深植中国供应链,中方也担心敏感技术可能经由墨西哥外溢至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汽车业也公开表达过对“中国车借墨西哥入美”的忧虑和反制意向。 最后,比亚迪的北美之路,恐怕还是得“政治解决”。 北京当局已将墨西哥此举视为“亲美举动”,扬言采取反制措施。与此同时,中美新一论贸易会谈在西班牙展开,双方此前动作频频,无非是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 在国内价格战尚未落幕、海外贸易壁垒风险增加的情况下,比亚迪盈利能力正受到多重挤压,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长14%至155.1亿元,但第二季净利仅63.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近30%。资本市场似乎已提前对比亚迪的处境做出反应。股价从5月的高位约158港元跌至目前约108港元,市盈率已跌至约13.2倍水平。虽然比亚迪仍是新能源车赛道的核心标的,但需要准备好在关税与政策骤变下承受剧烈波动,短期内或难以突破上方压力,政治因素带来的风险变数仍大。…

简讯:1药网第二季度营收下滑

医药销售商1药网(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4%至32亿元,面向药房及医疗机构的核心药品销售业务营收下滑6.2%。规模较小的面向消费者的药品销售业务,当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6.3%至32亿元,上年同期为34亿元。受此影响,1药网当季实现营业利润10万美元,但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400万元扩大至1,950万元。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周三收跌6.2%,该股过去六个月累计下跌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