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of Chinese factory at its full capacity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工业生产和消费零售加速恢复

▷ 8月外资净卖出149亿美元A股

▷ 欧盟开始打压中国电车

▷ TikTok开启美国电商业务

▷ 德国拒绝中国收购卫星公司

本周中概股评分:4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业生产和消费零售加速恢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增速均创5月以来的新高。这两个数字都高于分析师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近期的经济刺激措施获得了一些成效。

2023年1-8月数据摘要(同比):

新能源汽车产量+29.6%
智能手机产量7.5%
集成电路产量1.4%
超市零售额0.5%
网上零售额+9.5%
餐饮收入+19.4%
珠宝零售+12.8%
装潢建材零售7.8%

离的外国资本

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指出,今年8月份外资净卖出价值约149亿美元的A股,金额创下2015年以来的单月新高。同时,来自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数据显示外资正在加速转向中国以外的地区,截止2022年底,印度、墨西哥、越南这3个国家同时超越中国,成为Greenfield FDI(外商直接创建投资)项目金额最高的3个国家。

这两则消息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双重打击。外资离场A股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复苏速度的担忧;而FDI的转向则反映出疫情后很多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多元化布局——把更多鸡蛋放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篮子里。

概股继续徘徊

恒生H股指数上周微跌0.1%,iShares MSCI China ETF微升0.8%。同期恒生指数下跌1.4%。

今年以来中概股处于过山车模式,一直在经济复苏的期望和经济刺激措施的期待中上上下下。8月最新的工业和零售数据应该至少可以让本周的交易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盟开始打压中国电车

上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我们已经看到新能源汽车总产量1到8月同比增长近30%,而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1到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110%。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截止2022年10月,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据欧洲10%的市场。

在其报告中,冯德莱恩宣称中国电动汽车因为获得了大量政府补贴才能做到如此廉价。同时她还指出,中国光伏企业也是因为大量的政府补贴才能够统治全球市场。此前,美国和欧洲也开始尝试在这些新兴领域提供补贴,不过仅凭补贴可能还是无法战胜中国企业,所以接下来的惩罚性关税估计是难以避免的了。

消息公开后,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的股价分别下跌2.8%,1%和2.5%。

地产市场先反弹后熄火

最新数据显示,诸多刺激措施出台后,商品房销售面积在9月第一周环比上涨10.8%,但是在第二周环比下跌30%。

同时,北京市宣布取消部分地区的二手房限价,广州则取消了新楼盘限价,房产税的推进也被进一步搁置。所有这些措施可能还不足以挽救挣扎中的开发商和观望中的购房者,想让房地产市场恢复活力,可能还需要更大的动作。

TikTok开启美国电商业务

Shein和Temu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TikTok也宣布在美国开放购物功能,成为第三个进军美国电商市场的中国巨头。对于1.5亿的TikTok美国用户来说,新功能可能比较像他们比较熟悉的Shopify——第三方卖家可以直接在TikTok平台进行商品销售。

Shein和Temu把中国的廉价商品带给美国消费者,而TikTok如果能够利用其巨大的用户基数,在相对中高端一些的市场打开局面,那亚马逊可能就要真的开始面临巨大的中国挑战了。

国拒绝中国收购卫星公司

上周三,德国政府否决了了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完全收购德国初创卫星公司KLEO Connect的计划。此前,垣信已经拥有了后者53%的股份,这次的收购目标是另一家德国公司持有的45%的股份。KLEO的研发方向跟马斯克的星链十分相似。

德国政府这次决定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卫星通讯也是一项重要的电信基础设施。包括中国在内,各个国家都会对这个领域的海外控股相当敏感。出人意料的是最初的53%控股能够获得批准。当然,相比于美国,德国对于中国资本的宽容度更高一些。

嗒再次闯关港股

嘀嗒出行于近日第四次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它是中国最早开展顺风车业务的公司之一,一直以来都以“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自居,但是这次递表的时候,说法已经改成了“中国第二大顺风车平台”。招股书中没有说第一是哪家公司,按照近年的市场走势可以判断,第一名应该是以共享单车起家的哈啰出行。

目前港交所还没有同类型的公司上市,之前滴滴和哈啰的香港上市都没有成功。

新闻

简讯:广和通申港上市获中证监开绿灯

无线通信模组制造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300638.SZ)拟在香港的上市计划已在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备案登记,清除其上市进程中的一项主要障碍。此次IPO将使广和通成为在深圳和上海上市后赴港进行第二上市的中国企业群体中的最新一员。 据周四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网站上发布的备案文件,总部位于深圳的广和通计划向香港投资者出售不超过15,500万股。公司此前已在4月就香港上市事宜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并于5月更新了该文件。 根据公司最新的申请文件,广和通去年实现收入69.7亿元,较2023年的56.5亿元增长23%。同期,利润由5.65亿元增20%至6.77亿元。 广和通在深圳上市的股票今年以来上涨5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西普尼启动香港IPO 集资最多3.14亿港元

中国贵金属手表品牌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83.HK),周五起至下周三进行招股,计划全球发行1,060万股H股,每股作价介乎27港元至29.6元,集资额最高达约3.14亿港元(4,400万美元),每手100股,入场费2,989.85港元。 公司表示,拟将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及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还将用于透过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以及用作营运资金或一般企业用途。 该股预期9月29日挂牌。平安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西普尼是中国的黄金表壳手表及黄金表圈手表设计商、制造商和品牌拥有人。收入主要来自销售以旗舰自主品牌“HIPINE(西普尼)”金表。2024年,公司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净利润下跌5.3%至4,934.8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Human rolls out Aha World for kids

出海三年未见成效 洪恩联手Cricket谋突破

这家教育科技企业与美国儿童媒体品牌建立新联盟,相较其早期全球化的策略更具发展潜力 重点: 历经三年的全球化战略后,洪恩近日与美国儿童出版商Cricket Media合作 受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疲软影响,洪恩收入已连续两年下滑,此次合作或有助公司重拾营收动力   阳歌 在本土经济增长乏力、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出海”正成为中国企业新风向。然而,跨境商业布局常是知易行难,宣布新品研发或战略合作,远比从这些举措中实现盈利更为轻松。 这或许能解释市场对北京洪恩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H.US)最新战略合作声明的平淡反应。公司与美国儿童杂志出版商Cricket Media达成协议,后者的历史可追溯至1973年。公告发布后,周四洪恩股价应声下跌3.6%,双方将融合高科技元素,共同推动Cricket的经典内容迈入21世纪。 需要指出,洪恩同日还发布了最新季报,部分市场消极反应或源于此。作为中国教育娱乐领域的资深企业(前身可追溯至网游公司完美世界),财报喜忧参半,虽延续营收下滑态势,但实现逾一年来首次盈利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洪恩股价近来表现强劲,年内累计涨幅约80%,此轮涨势也呼应多只中概股的集体反弹。随着众多企业从2021至2022年监管风暴中脱困,教育板块在本轮复苏中表现突出。 新合作前景颇具亮点,洪恩凭借获得美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成熟品牌背书,不仅包括积淀逾半个世纪的资料库,还将共享其销售渠道资源。 洪恩的全球化布局始于2022年推出bekids应用品牌,此后又推出融合娱乐元素提升学习趣味性的Aha World系列。最新季报披露了Aha World的近期进展,后文将详细阐释。 不过,核心问题在于,洪恩正式出海三年后,全球化业务仍未形成重要创收支柱。最新财报未提及海外营收数据,且今年4月公布的2024年年报仍称收入“主要来自中国”。 合作中双方将基于美方海量内容库开发产品,洪恩发挥数字化专长,打造寓教于乐的互动学习产品。首款合作产品Reading Stars被定义为创新平台:“儿童通过阅读赚取星星,构建个性化城市,在迷你游戏中检验知识储备,体悟阅读本身就是奖赏”。 新项目的进展仍有待观察,但其潜力确已超越洪恩早期自研的bekids与Aha World,这些项目因缺乏Cricket Media的本土化资源而受限。 营收承压 考虑到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营收跌势在今年二季度持续蔓延,洪恩过去一年的股价飙升略显异常。2021年抛售潮下的中企,渐出现估值修复,投资者正寻觅经营稳健的公司。 即使经历全年上涨,洪恩市盈率仍维持在12倍的合理区间,远低于网易有道(DAO.US)33倍及粉笔(2469.HK)34倍的估值水平。洪恩的市销率1.32倍表现较佳,与有道1.33倍基本持平,但仍落后于粉笔2.23倍。 估值折价部分源于营收滑坡,该趋势在二季度延续,营收同比降7%至2亿元(约2,8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15亿元。尽管跌势未止,但最新降幅较一季度11%及2024全年10%的跌幅有所收窄,预示公司可能在今年末或2026年初重回增长轨道。 多数核心指标同步下行,月活用户数降3.5%至2,372万。营收成本罕见上升,1.6%的增幅拖累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70.5%降至67.8%。但两项指标仍居相对高位,表明企业盈利能力依然稳健。 公司营运成本同比压降12.5%,彰显费用管控决心。其在客户应收款追缴上也取得进展,递延收益及客户预付款项从2023年末近3.2亿元降至2.4亿元。 最终成效体现在净利润端,二季度净利润3,190万元,高于上年同期的2,470万元,此为公司逾一年来首次实现盈利同比增长。 洪恩还重点推介了数项新举措,其海外品牌Aha…

简讯:超额2,660倍 劲方医药首挂午收升逾倍

生物制药公司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95.HK)周五首日在香港挂牌,开盘即升116%报44港元,之后股价在此上落,中午收报44.06港元。 公司发售8,924万股,每股售价20.39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2,662倍,国际配售超额38倍,集资净额16.7亿港元。 由于在研发活动上作出大量投资,加上股份权益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劲方医药2023及去年分别录得亏损5.1亿及6.78亿元,今年首四个月仍亏损6,66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