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電商軟件工具供應商,是最新一家利用市場對中概股情緒強勁的東風發行新股的香港上市公司

重點:

  • 微盟計劃通過配售新股籌集16億港元,用於一系列旨在重振業務的增長措施
  • 管理層預計今年下半年實現收支平衡,2023年營收增長20%至30%

西一羊

希望借助積極市場情緒的東風,看來似乎是電子商務服務供應商微盟集團(2013.HK)上週五宣佈大規模新股發行計劃背後的原因。

但在這個表像下,重回早期穩定增長的強烈願望,可能是該軟件即服務(SaaS)供應商這項最新舉動背後的更大動力。不管長遠動機是什麼,為騰訊(0700.HK)龐大微信生態中的電商商家提供工具的微盟現在採取行動,幾乎可以肯定是為了把握住目前的看漲情緒。僅在2023年的首五個交易日,這波行情就推動香港恒生指數上漲了8%。

該公司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計畫通過非公開配售2.48億新股集資約16億元港元(14.4億元)新股,相當於其擴大後股本的大約8.9%。其每股配售價為6.41港元,比1月5日發佈公告當天的7.02港元收盤價折讓8.7%。

這輪配售將讓微盟成為最近其中一家急於利用看漲情緒籌集新資金的香港上市公司,恒生指數的反彈其實可以回溯到過去兩個月,隨著中國取消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市場對經濟復甦的積極情緒日漸增長,該指數在此期間漲幅超過45%。

事實上,單計本月,就至少有四家公司宣佈了類似的新股配售計畫,包括錦欣生殖(1951.HK)、海吉亞醫療(6078.HK)、美東汽車(1268.HK)和森松國際(2155.HK)。其中醫療服務供應商錦欣生殖上週四宣佈擬集資12億元港幣,是當中規模最大的一家。

雖然配售價有折讓,但微盟的行動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歡迎,他們在接下來的交易日裏將其股價抬升了10.8%。但自2021年2月IPO以來,投資者對該公司的感情則更為複雜。上市後,微盟一度備受投資者青睞,股價飆升至逾30港元的高點,是IPO價格2.8港元的十多倍。但該股自此持續下跌,但其最新收盤價7.3港元依然是其IPO價格的兩倍多。

憑藉在中國電商領域的扎實地位,該公司曾吸引了很多知名投資者,包括貝萊德、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但它們大部分都在去年減持了股份,最新公告顯示,只有摩根大通還是大股東。

經過最新這輪反彈後,微盟的市銷率相對較高,為5.76倍,這反映出投資者的信心正在回歸。相比之下,它在國內的兩大同行中國有贊(8083.HK)和寶尊電商(BZUN.US; 9991.HK)的市銷率只有它的幾分之一,分別為2.27倍和0.32倍。

復甦之路

微盟擬籌集的16億港元將用於一系列旨在提振公司緩慢增長的行動,正是增長乏力使其失寵於知名投資機構。據上週五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表示將用這筆錢「提升微盟集團的整體研發實力、升級行銷系統、補充營運資金及綜合資金」。

雖然電子商務是少數從中國嚴格疫情管控中受益的行業之一,但至少從2020年開始,微盟的營收就處於停滯狀態,而且虧損不斷擴大。去年8月公佈的最新財報顯示,去年上半年其收入下滑6.2%至8.99億元,淨虧損擴大17.6%至6.58億元。

虧算不斷擴大源自微盟在諸多領域的開支增加,包括研發支出增加54.4%,一般及行政支出增加75.2%。

微盟的管理層多次強調銷售疲弱是暫時性的,在2022年上半年的報告中預計,業務將在當年下半年全面復甦。長遠來看,該公司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實現收支平衡,2023年全年營收增長在20%至30%之間。

為了推動增長,該公司表示將繼續實施大客化、生態化和國際化三大戰略。

第一項戰略強調輸送更多資源,以瞄準像知名零售品牌這樣的關鍵大客戶,它們的IT支出預算往往更高。該公司正致力於將這類客戶貢獻的營收佔比從2023年的接近一半,提高的2025年的70%。

第二項戰略的核心是微盟去年3月推出的WOS作業系統,它讓使用者既能訪問微盟自己的應用程式,也能訪問第三方開發者開發的應用。作為從騰訊向其他領域拓展戰略的一部分,微盟也致力於在除微信外的其他平台上交叉銷售其電子商務和行銷工具,包括領先的短視頻應用程式抖音快手科技(1024.HK),以及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和搜尋引擎領頭羊百度(BIDU.US; 9888.HK)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微盟的國際化戰略將為國內希望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家提供有針對性的行銷服務。在這方面,該公司已與包括谷歌(GOOG.US)、Facebook(FB.US)和TikTok在內的全球主流平台營運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在2022年上半年,其2021年推出的跨境服務及SaaS平台ShopExpress具有超過350項產品功能,覆蓋網站搭建、社交媒體引流和客戶獲取。

隨著這些戰略的實施,業務出現了初步的改善迹象。在11月的業務更新中,它表示第三季SaaS訂單按年增長30%。在此期間,廣告毛收入28.7億元,按年下降5%,按季則上升了30%。在該季度,至少有一個月,即9月出現了廣告毛收入在2022年的首次按年增長,表明它的業務可能正在復甦。

總而言之,該公司不僅需要談論新戰略,還需要表明它能夠有效地實施這些戰略,同時控制住成本並恢復盈利。而事實上,新籌集到的16億港元確實能讓微盟擁有更靈活的姿態,來實施扭虧為盈的計畫。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AI推動業務增長 赤子城料中期純利翻倍

社交媒體運營商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9911.HK)周三公布,預料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度收入將介乎31.35億(4.36億美元)至32.15億元,按年升約38%至41.5%;淨利潤料達4.7億至5.1億元,按年增長108.9%至126.7%。 公司指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持續運用AI技術,推動旗下多元化社交產品穩步發展,帶動整體收入及利潤提升。同時,赤子城於2024年12月完成收購社交娛樂服務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ng Inc.的全部權益,使該公司財務表現全面納入合併報表,也為利潤增幅提供支撐。 業績公布後,赤子城股價周四高開9.3%,至中午休市報11.1港元,升8.4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銀諾醫藥招股集資6.8億元

醫藥企業廣州銀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開招股,發售近3,655.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8.68港元,集資近6.83億港元,於本月12日截止認購,15日掛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沒有收入,更分別錄得虧損7.3億元人民幣(下同)及1.75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萬元,虧損同比持續擴大至9,788萬元,去年同期蝕6,189萬元。 集資所得的5.49億港元將用於臨床試驗及核心產品的商業化上市,餘下的6,100萬港元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est Mart is a store chain

新帥上任 優品360迎零售新格局

越來越多香港消費者北上購物,歷經CEO個人醜聞風波後,零食連鎖店優品360正著力強化本土優勢 重點: 優品360宣佈任命新任董事長,公司CEO因與公司無關的貪腐案遭調查,引發的爭議期由此告終 背靠招商局集團的支持,或使這家香港零食零售商,在內地競爭日益激烈中佔據優勢   譚英 對於剛剛獲任優品360控股有限公司(2360.HK)董事長的陸榮而言,此番履新並未受到市場熱捧。這家飽受CEO爭議困擾的香港零食零售商,公布人士任命後,股價在接著的兩個交易日微跌,但年內累計漲幅仍近40%。 儘管此次任命揭開公司新篇章,但市場對原優品360執行董事陸榮的平淡反應,折射出企業在香港零售環境劇變中面臨的嚴峻挑戰。優品360的控股股東招商局集團,是總部位於深圳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陸榮則是招商局海通貿易有限公司的元老,已在公司任職22年。 與陸榮同期履新的還有同為招商局宿將孫良,亦獲提名為新任執行董事。2021年起任職董事長的李關鵬辭職後,這兩位年齡均為45歲的高管,標誌著優品360高管團隊煥然一新。 隨著陸榮上任開啓新階段,投資者更關注優品360該如何撥正航向。鑒於激烈競爭,公司已關閉內地僅有的兩家門店,以及澳門七家分店中的一間。與此同時,儘管客量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去年香港零售額更下滑7.3%,但其在香港的門店數卻從159家增至170家。 一年前,公司CEO許志群遭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所遺留的問題至今懸而未決。優品360當時聲明,事件與公司業務無關。許志群2012年曾捲入刑事案,因代理仿冒Burberry品牌,被這家奢侈品巨頭起訴。 優品360最新業績雖未達驚艷,但新店擴張仍推動業務持續增長。去年,其營收同比上升8.2%至28億港元(2.57億美元),盈利增長5.3%至2.48億港元。 儘管市場對新任高管反應平淡,但兩周前投資者曾一度追捧公司股票。7月22日,報道稱電商巨頭京東擬以40億港元,收購香港另一零售商佳寶超市70%股權,優品360股價當日應聲大漲13%。投資者推測京東可能在港積極尋找更多實體零售資產,以對接其在內地的龐大供應鏈與物流體系。 其他香港零售商股價同步走強,永旺百貨(0984.HK)上漲25%,優品360的競爭對手、經營795阿信屋的CEC國際(0759.HK),股價則翻逾一倍。 優品360是內地資本收購香港消費品牌浪潮的早期案例,2013年創立於深港邊境以把握跨境客流商機的這家企業, 2023年3月獲招商局斥8.62億港元收購49%的股權 本土企業主導的市場 香港零售業長期由老牌企業主導,如經營惠康、萬寧及7-11連鎖的DFI零售集團(D01.SI),以及長和實業(0001.HK)旗下百佳超市。據數據機構Statista統計,2021年惠康與百佳共同佔據香港雜貨市場84%份額,形成長期雙強格局。 不過,隨著香港消費者轉向北上深廣等地尋求低價商品,傳統巨頭的統治地位正受到挑戰。DFI近期宣布與內地生鮮電商叮咚買菜(DDL.US)合作,在惠康全港280間門店,引入內地平價生鮮產品以應對衝擊。 京東與阿里巴巴旗下淘寶,也加速滲透香港市場,今年5至6月618購物節期間,首次對香港線上客戶推出折扣補貼。 同時,進駐香港的內地實體零售商名單持續擴容,包括瑞幸咖啡、快時尚品牌UR、淘寶旗下PapaHome家居賣場及折扣連鎖品牌HotMaxx。據香港地產中介中原地產統計,許多企業正借鋪市低迷期擴張,已佔零售租賃需求近三成。 據最新年報披露,優品360已制定「多項策略應對挑戰」。其開始引進內地「網紅品牌」及「全球特色食品」吸引顧客,並依託招商局背景簽訂供銷協議,借力母公司旗下食品進出口分銷網絡,以及物流供應鍊子公司資源。 相較部分香港同業,優品360在投資者眼中表現尚可。該公司當前市銷率(P/S)為0.81倍,遠高於虧損的永旺百貨的0.02倍與CEC國的0.1倍。即便長期被視為香港零售龍頭的DFI,其市銷率也疲軟,為0.38倍,折射出內地激進競爭者帶來的壓力日增。 多數觀點認為,內地品牌將香港作為進軍國際市場的跳板。儘管香港生活水準高,但710萬人口規模,使香港市場價值相對有限。鑒於香港消費者仍偏好實體購物,專注本土的優品360或因此受益。但即便走出CEO醜聞陰霾,若固守已然成熟且劇變中的本地市場,其發展空間仍將受限。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本篇已作修改,許志群仍是公司的CEO
Ab&B fortifies for battle over China’s vaccine market

流感疫苗企業中慧元通招股 持續虧損陷商業化困局

擁有兩款核心產品,分別是2023年5月獲批上市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以及即將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點: 引入嘉興鑫揚及華泰資本作為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了1,300萬美元(約9,361萬元) 按當前季度消耗速率,賬上現金僅夠維持約9個月,IPO完成後可將現金流支撐期延長至約22個月    莫莉 後新冠時代,中國疫苗企業普遍面臨價格戰與市場萎縮的困局,曾經備受追捧的流感疫苗、HPV疫苗、狂犬疫苗等自費「明星」苗種普遍遇冷。在此背景下,專注於創新疫苗研發與商業化、卻遭遇規模化和盈利挑戰的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27.HK),於7月31日正式啓動港股招股,尋求通過資本市場「輸血」以抵御行業「寒冬」。 招股書顯示,中慧元通此次全球發售3344.26萬股H股,招股價介於每股12.9港元至15.5港元之間。以發行價上限計算, 中慧元通此次IPO最多募資5.18億港元(4.75億元)。公司於7月31日至8月6日公開招股,預計8月11日開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手(200股)入場費3,131.26港元。 中慧元通此次上市,還引入了兩家私募基金公司作為基石投資者,嘉興鑫揚及華泰資本投資合共認購了1,300萬美元(約9,361萬元),約佔IPO基礎發行規模的18%。中信證券、招銀國際擔任中慧元通此次香港IPO的聯席保薦人。 中慧元通成立於2015年,目前擁有兩款核心產品,分別是2023年5月獲批上市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以及即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啓動III期臨床試驗的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此外,公司還擁有包括重組帶狀皰疹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在內的11款在研產品管線。 手握一款商業化產品後, 中慧元通依賴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的上市銷售,在2023年實現了5,217萬元收入,2024年該產品的完整銷售年度帶來營收躍升至2.60億元,展現出爆發式增長。然而,中慧元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僅有41.3萬元,公司對此解釋是:流感疫苗的銷售受季節性波動影響,相關銷售往往更集中在7月至9月。 中國流感疫苗市場滲透率極低。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2022年至2023年流感季中國的整體流感疫苗接種率為3.8%,美國同期的接種率接近50%。中國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的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7億元增長至2033年的29億元,市場規模巨大。 但是,在中國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屬於自費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場正在經歷激烈的價格戰,國藥集團旗下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價格約為88元/支,而中慧元通的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定價高達319元/支。儘管亞單位疫苗具有針對性強,副作用少等優點,但是巨大價差讓中慧元通在銷售端明顯承壓。從退貨比例就可見一斑,2024年錄得的有關2023年銷售流感疫苗的實際產品退回為2,130萬元,高於此前預估的1,330萬元,以2023年的收入5,217萬元計算,退貨比例達到四成。 因此,在商業化產品收入有限、研發持續投入之際,中慧元通連年錄得淨虧損。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別錄得淨虧損高達4.25億元、2.59億元、8,730萬元。主要原因在於研發開支高企,同期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83億元、2.05億元和4,651萬元。 流動性瀕臨極限 截至2025年3月末,中慧元通現金儲備僅剩1.15億元,而流動負債淨額高達4.7億元,資產淨值下跌至1.47億元。按當前季度消耗速率,賬上現金僅夠維持約9個月。招股書表示,如果按發行價下限計算,本次IPO預計淨募資約3.9億元人民幣,理論上可將現金流支撐期延長至約22個月。 當前流感疫苗市場競爭激烈,公司招股書坦承中國市場存在26款獲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競品,包括12種四價疫苗,當中不乏智飛生物(300122.SZ)、科興生物(SVA.US)等疫苗巨頭的產品,他們有著更為成熟的產能和渠道優勢。 中慧元通押注的另一個核心產品是凍乾人狂犬病疫苗,該產品採用的是二倍體細胞技術路線,因安全性更優、抗體反應更好被視為該類疫苗的升級方向,但是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康華生物、民海生物的同類疫苗已經上市,還有另外6家企業正在研發同一路線的狂犬病疫苗。 中慧元通於2021年6月完成6.9億元的B輪融資,投後估值41.89億元。以招股價上限計算,IPO的市值約為60.98億港元,B輪投資者可以獲得大約34%的溢價。中國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企業華蘭生物(002007.SZ)的市銷率約為7倍,而中慧元通以招股價上限計算的市銷率約為21.5倍,遠高於行業龍頭的估值。在疫苗企業的業績普遍滑坡期間,中慧元通作為新玩家攻佔市場的艱難程度不言而喻,其長遠發展仍有待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