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創新藥企首三季虧損額大增,慶幸其現金餘額超過92億元,足以滿足未來五年發展

重點:

  • 諾誠健華的核心產品獲納入醫保後,藥品銷售收入倍增,但匯兌虧損連累虧損額明顯擴大
  • 該公司今年9月到上海科創板成功上市並籌集近30億元,因此現金流相當豐厚

莫莉

今年以來,港股流動性下滑的局面愈趨嚴峻,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市值大幅下跌,難以在二級市場繼續融資。持續的「入不敷支」,讓創新藥企的發展持續性面臨重大挑戰,多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此類企業為了「節流」,需暫停或轉讓研發管線、關停產業化基地或裁員縮減開支。

對於在港交所上市的創新藥企而言,科創板二次上市融資的道路也不再順暢。據上海交易所科創板對於境外企業二次上市的要求之一,是平均市值須超過200億元以上,如今能滿足這一要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已是寥寥無幾。即便是今年9月在上海成功掛牌的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 688428.SH),如今在港股的市值也大幅縮水,僅為去年同期一半左右,只能勉強達到科創板的二次上市標準。

不過,諾誠健華在寒冬到來前成功登陸上海科創板,募集了29.3億元資金,至少為自己儲備了豐厚的現金流。上周日晚間,該公司公布了最新財報,截至第三季度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超過92億元。在11月14日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諾誠健華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崔霽松表示,公司的現金儲備能滿足未來五年的管線研發和商業化支出,有助未來在各個領域取得高質量發展,相對於許多資金流捉襟見肘的同行來說,該公司的表態無疑讓長期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財報公佈翌日,諾誠健華股價高開2.65%,隨後一路上行,全日大漲11.55%,受惠於港股大盤強力反彈,諾誠健華股價持續上揚,連續三天錄得升幅,累計漲幅達到17.4%。

核心產品銷售強勁

投資者對諾誠健華的信心倍增,不僅因為其穩健的財務狀況,其收入表現亦可圈可點。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達到約4.42億元,其中藥品銷售收入約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9%,主要由於核心產品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納入中國國家醫保後,銷售額持續增長。

奧布替尼於2020年1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復發或難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以及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的治療。這些適應症在2021年底已經通過醫保談判,納入國家醫保報銷範圍。雖然獲批的適應症不多,但奧布替尼的銷售額增速已經超過同類藥物、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旗下的澤布替尼,後者第三季度在中國內地的銷售收入為2.7億元,按季增長11.57%。

奧布替尼的市場前景仍有較大拓展空間。諾誠健華在財報中披露,該藥物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正在審評中,治療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MZL)的申請也獲得受理。在海外市場,用於治療MCL的奧布替尼預計很快將在新加坡獲批上市,在美國治療MCL的臨床試驗亦已進入二期。

雖然諾誠健華前三季度的整體營收按年下降55%,但這是因為2021年第三季時,該公司把奧布替尼的部分權益轉讓給渤健,獲得約7.76億元的首筆授權收入。扣除該影響後,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88%,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115%。

研發開支大增三成

諾誠健華的最新財報也獲得了多間投行認可,招銀國際、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均推薦買入其股份。中信證券指出,奧布替尼納入國家醫保後銷售額快速增長,加上多個新適應症已提交上市申請,商業化進程穩步推進。該行預計公司未來一年將出現其他新適應症獲批、研究管線取得積極進展等多個里程碑事件,有助催化股價上升。

作為一家生物創新藥企業,諾誠健華仍在積極加大研發投入。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為4.75億元,雖然從帳面上看,比2021年同期減少約1.17億元,但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向Incyte Corporation 支付項目引進的首付款計入研發投入:若剔除該額外項目後,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際研發投入仍按年增長約30%,主要由於公司在中國及國際臨床項目的不斷增加。

但反過來看,研發投入的增加,也加大了公司虧損,因此諾誠健華單是第三季已錄得3.93億元淨虧損,比去年同期擴大232%,前三季度的淨虧損更按年增加逾10倍至8.34億元。公司解釋,除了研發投入上升,美元匯率波動也導致帳面虧損增加,總結前三季度產生了未實現的匯兌損失約 3.99 億元,但對公司經營活動沒有實際影響。

估值方面,諾誠健華憑藉其明星創始人施一公的光環,在表現疲弱的創新藥企中顯得鶴立雞群,以首三季收入引伸到全年計算,其預測市銷率高達33倍,遠高於百濟神州的15.7倍與信達生物(1801.HK)的14.2倍。在港股氣氛逐漸回暖之際,估值偏高的諾誠健華能否繼續維持目前的增長趨勢,要視乎其臨床研究進展能否順利「開花結果」。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Keep Inc.預告中期虧損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錄得淨虧損約3,600萬元(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3億元大幅收窄約78%。同期經調整淨利潤轉為正數,達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1.6億元明顯改善。 公司指出,業績好轉主因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收入質量提升及AI技術賦能,令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與人效穩步提升,經營費用亦得以壓縮。不過,受產品精簡策略影響,短期內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公司稱,將持續聚焦於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產品發展,優化運動場景與工具,以提升用戶體驗與留存率,並加強新品開發與拓展銷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開4.6%,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5.45港元,跌3.3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資產減值後 華寶國際上半年盈利翻倍

電子煙產品製造商華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進行多項資產減值後,公司於2025年上半年盈利約倍翻。 公司預計2025年前六個月的利潤介乎1.51億元至1.77元間,同比增幅分別為91.3%至124.3%,較2024年上半年報告的7,900萬元顯著提升。 公司表示:「該增幅主要於2024年同期確認了商譽減值約0.293億元、其他資產減值約人民幣0.202億元,以及聯營公司的投資減值撥備約0.480億元所致,而本報告期間則沒有類似減值撥備。」 在調整後,即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和減值相關損失後,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2.236億元至2.496億元,同比增長1.1%至12.9%。 華寶國際股票周一開盤上漲,每股港幣3.42元,漲5.2%。該股年內已上漲54%。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x makes air conditioners

奧克斯衝刺港交所 低價高增長存隱憂

這家空調製造商憑借低價策略,贏得國內消費者青睞,借助代工模式成功攻下海外市場 重點: 奧克斯去年營收增長20%,憑借國內低價策略與海外代工模式,超越競爭對手 低價策略雖助力這家空調企業擴大市場份額,但也引發質量隱憂,且毛利率顯著低於同業   陳竹 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創始人鄭堅江屬牛。三十餘年前創業時,他將公司命名為「奧克斯」,英文 「Ox」的音譯,正是源自中國的生肖傳統。此舉昭示其期盼企業秉承牛的特質:堅韌果敢、篤行致遠。 鄭堅江推動企業上市,試圖向投資者展現與已上市巨頭不同的空調製造商路徑時,多年耕耘終現曙光。上周,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更新版上市文件,同時該計劃也獲中國證監會備案通知書,標誌著該公司赴港上市實現雙里程碑。 申港上市是奧克斯曲折上市之路的最新轉折。公司曾於2016年登陸流動性匱乏的北京“新三板”,但一年後摘牌,部分原因是該市場流動性薄弱、融資空間有限。 此後,奧克斯轉戰A股主板,擬於上交所上市。2018年啓動流程後, 2023年6月完成必備的上市輔導階段。然而,奧克斯旋即調整方向,今年1月向港交所遞交首份申請。因半年有效期屆滿,公司近日更新材料重新遞表。 奧克斯聘請頭部投行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預示此次募資規模較大,或超1億美元。 低價雙刃劍 奧克斯以激進低價策略聞名,被視作2000年代初中國空調價格戰推手,當時家用空調正值普及浪潮。2001年,公司提出引發行業震蕩的口號:「免檢是爹,平價是娘」,國內媒體對此均有記載。 次年,奧克斯發布白皮書,拆解某型號產品成本結構,指控競爭對手定價虛高,隨即宣佈全線40餘款產品降價逾30%。 這套組合拳既凌厲又高效。當市場主流空調售價約3,500元(近500美元)時,奧克斯產品常低於3,000元。對手猝不及防之際,消費者的積極反響令奧克斯聲名鵲起。 持續低價攻勢,雖未撼動美的(0300.HK; 000333.SZ)、格力(000651.SZ)和海爾(6690.HK)三巨頭的主導地位,但奠定奧克斯高性價比市場認知。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空調線上均價2,775元,線下實體店均價4,306元。奧克斯線上均價僅2,207元,為前五大廠商最低,線下均價也僅2,982元。 當前,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升,低價策略正為奧克斯創造有利條件。 不過,奧克斯去年營收298億元(41.5億美元),仍不及海爾4,016億元的十分之一。其去年20%的收入同比增速超越海爾8%、美9.4%的逾倍,格力同期則下滑7%。今年一季度,增速小幅提升,營收從73.6億元增至93.5億元,增幅達27%。 過去三年,奧克斯的盈利持續穩健增長,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從7.52億元升至9.25億元,同比增長23%。 低價策略在奪取市場份額同時,也要付出代價。對價格的過度聚焦令品控承壓。2019年,格力曾公開指控,奧克斯多款產品能效與制冷消耗功率未達標準,引發重大糾紛。 更關鍵的是,低價導致毛利率折讓。奧克斯空調毛利率19.2%,顯著低於海爾的23.87%。儘管美的、格力未單列空調毛利,但前者包含空調的智慧家居業務,毛利率達29.97%,後者以空調為主的製造業板塊,毛利率更達32.55%。 為對衝國內增速放緩,奧克斯近年加速拓展海外業務,助力增長。去年,其出口大增41%,海外營收佔比達57.1%,公司將海外銷售定位為未來核心增長引擎。 不過,其海外業務多屬代工生產,產品貼牌銷售。該模式以利潤微薄著稱,進一步解釋了為何奧克斯整體盈利,遜於海內外自主品牌運營更成功的行業對手。 歸根結底,在空調這類成熟行業,高增長與高盈利需並重。奧克斯欲實現長遠發展,須著力打造自主品牌、依託品質而非價格競爭。公司2023年推出高端品牌ShinFlow等舉措值得肯定,即便此舉意味著將與業內巨頭正面交鋒。 此外,公司可發力毛利率更高的中央空調領域,後者廣泛應用於商業建築,家居滲透率仍較低。去年,奧克斯超87%的營收源自家用空調,且多為壁掛機型。中央空調去年毛利率達30.4%,顯著高於家用機型的19.25%,加碼前者將有效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海外業務需逐步從純代工向自主品牌建設轉型。唯有實現增長、盈利與品質的平衡,奧克斯方能贏得投資者認可,證明其生產的空調不僅「價優」,而且「質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核數師對恒達持續經營產生重大疑問

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2%,並錄得虧損2.7億元,2023年同期則有盈利4,094萬元。 期內集團的現金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4.1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3.7億元,長期銀行借款為3.88億元。公司的槓桿比率為66.8%,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約15.7個百分點。 公司的核數師指出,恒達向第三方及一名關聯方提供的財務擔保,可能產生現金流出達68.4億元,鍳於集團現金流較低,而產生足夠現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恒達自去年4月2日開始在聯交所暫停買賣,停牌前報0.26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