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0.HK
Game operator ZX sees creative future in AI

以貪玩遊戲平台而知名的中旭未來,決定投資一億港元在香港設立子公司,發展AI技術

重點:

  • 公司去年營收達65.1億元,按年下跌26%
  • 港股上市不到一年,股價經歷大幅波動

李世達

人工智能(AI)的技術應用正席捲各個行業,遊戲產業也不例外。遊戲市場通常是各項前沿科技的試驗場,根據伽馬數據發布的《中國遊戲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中國遊戲產業人工智能應用率已達到99%,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對生產效率、遊戲體驗的助益,已成為推動遊戲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擁有中國知名遊戲平台「貪玩遊戲」的網絡遊戲發行商中旭未來(9890.HK),近日宣布投資一億港元(約9,300萬元),在香港設立子公司遠達未來,從事AI技術在遊戲產業上的應用開發。

公司表示,遠達未來將致力於將AI技術融合於遊戲內美術製作、創意文案、視頻生成、智能助理、協同辦公等模塊中,並進一步運用AI算法和AIGC技術優化遊戲運營和推廣,為玩家創造新玩法和新體驗。遠達未來亦會透過其進行收購或投資遊戲及其他海外互聯網項目。

「發展AI」近兩年已是各行業財報的「起手式」,但在遊戲產業中,對人工智能的布局是在ChatGPT面世前就已展開。根據年報,中旭未來在2024年推出「X」智慧營銷平台,「透過AI技術預測行業趨勢,提高廣告精準度,並提升遊戲運營管理響應速度和玩家滿意度,優化廣告與營運策略」。

事實上,中旭未來並非遊戲開發商,而是一家遊戲發行公司,主要收入來自遊戲發行與營銷。其業務模式分為自營與聯運,兩者差別在於,後者會與分銷渠道(如應用商店)合作發行遊戲。前者2023年毛利率高達92.3%,後者則為24.5%。

年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收達65.1億元,按年下降26%;股東應佔溢利2.4億元,按年大減54%。整體毛利率則從70.7%微降至70.2%。網絡遊戲發行業務及其他營銷業務收入佔總營收高達96%。

2023年,中旭未來共推出69款遊戲,截至2023年底,已營銷及運營超過350款遊戲,累計4.9億名註冊用戶,平均月活躍用戶(MAU)達870萬名,低於2022年的1,000萬名。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月收入(ARPPU)為469.2元,較2022年的403.4元增長16.3%。

收入的減少,與MAU大減有直接關係。至於用戶留存率數據,在最新年報中沒有公布。

「渣渣灰」跨界賣米粉

身為一家發行商,中旭未來更重視營銷,而非開發。2023年,公司在銷售及分銷上的開支高達38.8億元,佔整體收入59%,這個比例在2022年更高達63%。與之相較,2023年研發成本僅有1.7億元,雖然較2022年的1.5億元有所增長,但主要來自股權激勵費用增加。

中旭未來主打的是「短平快」策略,遊戲以量取勝,邀請明星代言創造流量。許多人或許還記憶深刻,香港影帝張家輝在2017年代言旗下遊戲〈貪玩藍月〉,其中一句廣告詞「大家好,我是渣渣輝」,成為歷久不衰的網絡熱梗。但遊戲本身如今卻沒有多少人記得。

「渣渣輝」熱度之高,令中旭未來在2020年決定以「渣渣灰」為名,跨界賣快餐米粉,作為其「吃喝玩樂」戰略多元化的延伸。

邁向自研遊戲?

中國遊戲市場不斷發展,優質內容成為遊戲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成立香港子公司發展AI,可能是中旭未來邁向自研遊戲的第一步。有關消息公布後,中旭未來股價一度上漲逾6%,但翌日隨即下跌,重回歷史低位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剛剛上市的中旭未來,上市後一直話題不斷,不到一年內已經歷股價大幅波動。身為去年港股市場「超購王」(超購103倍),中旭未來以14港元首掛,上市後持續升勢,至今年1月31日來到71港元高點,累升415%,但2月2日開市,卻在沒有明顯利空消息下單日狂瀉76%,成交量比平日多六倍。有分析直言疑似是莊家炒高散貨的手法

有分析稱,中旭未來之所以開始賣米粉(渣渣灰)及潮玩(Bro Kooli),是因為遊戲類股在港股市場表現分化,而餐飲及零售消費會更受歡迎之故。

從市盈率來看,中旭未來股價維持在低水平,目前市盈率達32.3倍,與騰訊(0700.HK) 32.5倍相當,並高於網易(9999.HK)的12.4倍及世紀華通(2602.SZ)的9.9倍。不過,迎合市場與創造話題是無可厚非,也是一種本領,但股市是個優勝劣敗的試煉場,長遠仍要依靠自身的硬實力走下去。投資人顯然不能過份期待一億港元的投資,能短時間讓公司改頭換面。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創維旗下創維數字首三季淨利按年減64%

電子產品製造商創維集團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創維數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億元(9.06億美元),同比下降2.45%,淨利潤8,585.9萬元,同比下降63.69%。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達3.3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0%;由於戰略備料及客戶提前備貨,期末存貨增至21.19億元,較年初上升39.4%;經營活動現金流轉為淨流出8,362.8萬元,去年同期為淨流入4.53億元。 創維數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統解決方案企業,其主要業務包括智能終端、寬帶設備和專業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並已將業務擴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車聯網等領域。 創維集團股價周一高開但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4.14港元,跌1.43%,該股過去六個月累升約31.4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賽力斯招股集資132億元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開招股,發售1億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發售價131.5港元,集資131.5億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場費13,282.62港元。公司於本周五截止認購,下周三在港掛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達42.69萬輛,按年增長183%,旗下與華為合作的「問界」已推出四款車型,去年交付量達20萬輛,其中問界9成為中國市場50萬元級車型的銷量冠軍。 賽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長3倍至1,451億元,並扭虧為盈取得利潤59億元。今年首六個月,收入微跌4%至62.4億元,但純利增長81%至29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全球票房復蘇 IMAX中國上季淨利大增48%

大銀幕影院運營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億美元(7.62億元),期內淨利潤報2,262萬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於全球票房復蘇及IMAX格式影片供應擴增,上季「圖像增強及維護服務」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萬美元,「技術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萬美元。 前三季合計收入2.85億美元,按年增9.8%,淨利潤增長67%至4,300萬美元,反映營運效率及成本控制顯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團現金及等價物達1.43億美元,按年增加42%,負債總額維持4.53億美元。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7.71港元,升0.2%。過去六個月累升約2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平安好醫生首九個月盈利勁增72%

醫療平台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四公布首九個月業績,盈利按年大增72%至1.84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則上升13.6%至37.2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達2.16億元,按年增長45.7%。 公司表示,主要受惠於公司的醫險協同模式不斷深化,保險+醫養會員模式的持續深耕,以及在企業健康管理業務上的快速推進。 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強化與平安集團的協同,並推動核心服務的數字化和AI化,通過更一體化的整合式體驗,提升用戶口碑和滿意度。 周五平安好醫生開市升1.7%至15.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升逾1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