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shan Cloud stock not attractive enough

中國第二大獨立邊緣雲供應商白山雲正式提出上市申請,爭取成為港股「邊緣雲第一股」

重點:

  • 公司2022年營收21.3億元,期內虧損1.9億元
  • 前期網絡基礎設施及前期投資成本,佔同期收入八成以上

    

李世達

隨著雲計算業務的持續蓬勃發展,用戶對雲計算的需求更加廣泛,服務與業務的結合也更加緊密。在5G、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成長下,提供更快傳輸速率的邊緣計算服務愈來愈受到重視。

中國第二大獨立邊緣雲(edge cloud)服務供應商白山雲控股有限公司,趕在2023年結束前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文件,挑戰成為港股「邊緣雲第一股」。中金公司(3908.HK)和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邊緣雲是最近從雲服務行業快速興起的新型基礎設施及服務類別。傳統雲計算與邊緣雲的差異,簡單來說就是「集中」與「分散」。傳統雲計算提供更集中的資源供給,透過數據中心和服務器提供服務;而邊緣計算則利用數量龐大的邊緣設備(edge device),在更靠近資料的位置處理資料,為用戶提供更快的信息傳輸和處理速度。

成立於2015年的白山雲,主要提供邊緣雲網絡服務、安全和計算兩大類服務。網絡服務主要包括邊緣全站加速網絡、邊緣下載交付網絡及邊緣流媒體交付網絡。通過這項服務,該公司幫助客戶連接全球數十億終端用戶,加快内容的傳輸速度,增強用戶體驗,實現提質增效。

海外業務帶動增長

根據申請文件,2020年至2022年,白山雲的收入分别為18億元、22.7億元及21.3億元。2023年上半年,白山雲實現營收10.8億元,同比增長7.9%。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於貴州的白山雲在海外發展快速。海外市場貢獻佔比從2020年的7.9%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26.2%。截至2023年6月30日,白山雲控股在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城市,部署了1,700多個全球邊緣節點,網絡帶寬超過80Tbps。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按2022年海外收入計算,該公司是具有成熟海外業務的中國獨立邊緣雲服務供應商中,增長最快的一家。

2022年,白山雲收購了藍汛控股已建立的海外客戶網絡,以及其銷售與營銷團隊資產。白山雲創始人兼CEO霍濤曾在藍汛任職十年,2015年出任COO,負責銷售業務在內的總體運營工作。

此外,為進一步發展海外業務,白山雲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建立獨立品牌EdgeNext,擁有獨立的運營團隊來進行客戶開發及服務。客戶中還包括知名的遊戲發行商steam。

設施投資拉低毛利率

儘管如此,改善虧損仍是公司首要課題之一。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白山雲的期內虧損分別為1.8億、1.7億、1.9億元及3,590萬元。

申請文件表示,虧損主要因為業務迅速擴張,網絡基礎設施的前期投資及其他成本與費用相對較大。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用於帶寬及機架租賃的成本分別為15.9億元、19.6億元、17.9億元及8.7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88.4%、86.3%、83.8%及79.9%。

從毛利率來看,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白山雲毛利率分别為4.3%、7.4%、9.1%及12.7%,雖整體呈上升但仍偏低。

另一問題是,白山雲存在客戶過於集中的問題。根據申請文件,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合計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76.9%,其中最大客戶佔比更高達47.9%。而有兩客戶同時也是公司主要供應商。也就是說,一旦主要客戶流失,公司業績將會受到顯著的影響。

競爭對手強大

雖然白山雲是邊緣雲領域的先行探索者,但公司面對的挑戰者相當強勁。根據申請文件,白山雲在中國邊緣雲服務行業排名第九位,2022年的市場份額約為3.1%。排在前面的有中國移動(0941.HK)、中國聯通(0762.HK)、中國電信(0728.HK)等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多家大型雲服務商。公司坦言,面對資源龐大的競爭對手,能取得多少市場份額難以預測。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邊緣雲市場跟蹤研究,2023H1》報告,2023上半年,中國邊緣雲市場規模總計45億元,同比增長46.3%。報告提到,在互聯網音視頻客戶加速自建流量分配體系,以及服務商加大向本地客戶供給邊緣資源等因素驅動下,邊緣雲市場在過去兩年得以高速增長,並成為整個雲計算市場中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

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預測,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聯網總數將達到252億個,將會生成大量的數據。要求網絡更穩定、傳輸更快速、更低時延的場景,都在增加市場對邊緣雲服務的期待。

CEO霍濤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曾言,白山雲的定位是「獨立第三方」,與中心雲是合作關係,組成生態。「客戶愈大,愈不希望被一家雲公司綁定」,因此邊緣雲未來會更有價值,「將成為萬億雲計算市場的下一個決勝點」。

邊緣雲是貼近用戶與資料產生處的網絡服務,因此客製化、場景化會是重要關鍵。對白山雲來說,前期大量的邊緣節點部署將是未來發展的優勢之一,而在海外市場的業務成長,也將幫助公司建立起全球影響力。

持續拓展服務網絡加強研發技術能力,是白山雲募得資金後的首要任務,隨著邊緣雲價值的凸顯,白山雲的先發優勢或會顯現。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鷹瞳科技H股全流通獲批

眼科影像識別方案提供商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備案通知書,完成其合共5015.1萬股未上市股份實施H股全流通的備案。股份轉換涉及26位股東。 成立於2015年的鷹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識別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發萬語醫療大模型,從單一影像診斷向全科醫療問答、健康管理領域延伸。今年2月,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升級並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億元(2,100萬美元),虧損由2023年的1.33億元擴大至2.55億元。公司股價自2021年11月上市以來累跌83.22%,今年至今則跌7.9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順豐首季業績盈收雙升

物流企業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利潤為22.3億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利潤為19.7億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實現總件量35.6億票,同比增長19.7%。當中速運物流受惠於公司完善產品矩陣,以及強化服務競爭力,收入同比增長7.2%。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9%,主要受惠於公司持續加強國際網路能力建設。 周二順豐開市升1.3%報37.8港元,現股價較公司去年上市定價高1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大電視熱銷 TCL首季業績增長強勁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機型銷售強勁的推動下,公司一季度電視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1.4%至651萬台,同期營收增速達銷量增速一倍,錄得22.3%的同比增長。 數據顯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吋及以上大屏電視出貨量同比勁增33%,佔整體銷量的27.7%,較去年同期提升4.5個百分點。當季出貨機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吋至53.4英吋。其高分辨率Mini LED電視季度出貨量同比激增233%,在總出貨量中的佔比從去年同期的3%增長超過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場午後交易時段,TCL電子股價上漲5.8%。該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達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Shein上調美國商品售價 部分漲幅高達377%

快時尚巨頭Shein在美國即將對小包裹徵收關稅前,率先調高產品售價,調幅最高達377%,反映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的直接衝擊。 據彭博新聞報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與健康類的100大熱門商品平均漲幅達到51%;家居與廚房用品以及玩具類產品平均漲幅為30%。而Shein最暢銷的女裝類別,平均價格亦上調了8%。其中一款10件裝廚房毛巾價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漲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達377% 美國政府於4月初宣布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並將於5月2日起,終止針對中國與香港商品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此外,每件郵寄商品的處理費也將提高至100美元。報道稱,Shein已鼓勵供應商在越南設廠,Temu則推動中國工廠採「半託管」模式,大批量將貨品直運美國。 此前,Shein與Temu已向消費者預告,受「全球貿易規則和關稅變更」影響,營運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調整價格,以維持產品品質。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