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HK
Xtep makes big leap with takeover of Wolverine joint venture

特步收購與Wolverine合資的企業權益,將有助強化跑鞋質量,以及令產品更多元化

重點:

  • 合資企業旗下的索康尼品牌,近年已為特步帶來盈利
  • 公司第三季營運理想,但市場對運動品牌有保留,股價持續受壓

 

劉智恒

匠人精神,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就可以成功。

國產運動品牌經過多年發展,影響力及市佔率已不下於國際品牌,其中安踏(2020.HK)及李寧(2331.HK)更是當中表表者,去年營收已超越國際品牌阿迪達斯。兩雄中的安踏,透過收購合併海外品牌愈做愈大,李寧則憑著創始人的名氣及魅力,主力以自家品牌攻城掠地。至於能在兩大巨企環伺下突圍而出的品牌特步,靠的就是專注其最擅長的產品──跑鞋。

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68.HK)上周以6,100萬美元,向Wolverine World Wide(WWW.US)購入合資公司權益以及Saucony Asia 40%股權,後者是持有及管理合資公司營運地區的知識產權。另外,雙方有協議,特步未來可收購Saucony Asia餘下35%或60%的權益。

購合營全力拓展索康尼

2019年特步與Wolverine成立合資公司,在內地、香港及澳門銷售索康尼(Saucony)及邁樂(Merrell)品牌的服裝、鞋履及配飾。經過幾年發展,兩大品牌表現理想,特別是索康尼,今年上半年已成為特步幾項新收購中,首個實現盈利的品牌。

根據中金公司的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止,索康尼在中國內地發展已初具規模,分店已達80家,邁樂分店則有5家。

特步指出,收購可為集團提供統一的知識產權架構,可全力支持索康尼未來在中國的增長。同時,能鞏固集團領先的多品牌競爭地位,亦加強在中國市場的多元化及滲透力。

與龍頭安踏及李寧相比,論收入規模,安踏今年中期收入高達296.5億元,李寧亦達140億元,而特步只有65.2億元,遠遠不如兩大巨頭。論名氣,安踏旗下的Fila是國際響噹噹品牌,李寧憑體操王子的聲譽,特步也難項其背。論發展資歷,特步品牌起步較晚,創始人丁水波於1987年成立三興集團,最初只是代工生產,2001年才開展特步品牌,到2008年才將特步在港上市。

跑鞋技術跑贏同業

似乎各方面也不如人,特步亦深明此理,於是主力投入在跑鞋上,務求成就最強產品以應對挑戰。特步的戰略清晰,不斷優化跑鞋,在動力、減震及氣能上,都投入許多資源,例如其緩震科技,為跑手提供緩震回彈性能和能量回饋,就贏得不少掌聲。

今次公司通過收購合資企業而將索康尼的中港澳業務收歸旗下,就是看中索康尼的跑鞋研製技術。索康尼成立超過百年,其製造的跑鞋,被譽為「跑鞋中的勞斯萊斯」。是次收購,將可進一步鞏固特步在跑鞋上的地位及技術,加強實力去與安踏及李寧抗衡。

除在技術層面花功夫外,特步在推廣宣傳上亦不遺餘力,多年來大灑銀彈,不斷斥巨資以支持多項跑步賽事,當中最重點自然是馬拉松,單在去年,在內地就贊助了10場大型賽事。

比賽以外,當然少不了贊助運動員,今年巴黎馬拉松的冠軍選手希拉・基普羅就是穿著特步160X 2.0參賽奪冠。至於中國運動員更不在話下,今年上半年中國馬拉松男子運動員百強中,首七位中有六位是穿著特步160X系列。

在跑鞋賽道上領先之餘,集團近年亦效法安踏,逐步展開併購國際品牌的步伐,2019年與Wolverine成立合營時,又購入蓋世威(K-Swiss)及帕拉丁(Palladium),一方面藉國際品牌去提升自身地位,另外也增加旗下品牌的多樣化。

苦心經營下,特步近年的業績穩步向好,今年中期收入65.2億元,股東應佔溢利6.7億元,按年分別上升14%及12.7%。毛利率49%,按年微升0.9個百分點。

公司剛公布第三季業績,報告沒有具體數字,只表示零售銷售按年有高雙位數增長。

市場對運動股有保留

雖然業績表現不俗,但運動服飾相關股份在中國經濟放緩及消費降級下,都受到一定影響,特步現時股價較年初高位11.432港元,下跌了超過60%。在公布收購合資公司的一天,股價不升反跌,收市跌近2%報4.35港元。

由於股市表現疲弱,加上市場對運動服飾股有保留,特步的預測市盈率只有9.8倍,李寧為11.5倍,只有安踏能有18.7倍,反映市場整體注意力主要放在安踏上。

據Euromonitor,今年中國運動鞋市場規模達2,241億元,2018至2023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8.1%。機構預計至2028年中國運動鞋市場規模將達3,25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8%。中金認為,根據Euromonitor數據,特步主品牌及索康尼,將可以帶動公司實現高增長,並維持跑贏行業評級。不過該行指出近期行業估值回落,因而將特步目標價下調28%至5.69港元。

在投資界不大看好下,特步股價暫時難有發圍,但我們可著力注意特步業務的表現,以及品牌收購與海外的發展,畢竟本業做得成功,長遠會在股價上反映。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金錶品牌西普尼首掛 半日大升248%

中國金錶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掛牌,開市即升183.7%報84港元,之後股價續向上升,中午收市報103.1元,升248.31%。 公司發售1,060萬股,每股29.6港元,為上限定價,本地發售錄得2,504.9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獲得2.9倍超額認購,集資淨額2.68億港元(3,400萬美元)。 西普尼主要銷售自主品牌「HIPINE」黃金錶殼及錶圈手錶,並為國內知名珠寶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務。2024財年收入4.6億元,按年升2.5%,期內溢利4934.8萬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主要用於進一步提升產能及擴大及優化銷售網絡、加強品牌建設,以及建立莆田研發中心加強研發能力。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泰車聯首掛午收升4成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掛牌,開市即升32%報135港元,之後股價續向上,中午收報142.8港元,升40%。 公司發售1,043.69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02.23港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529倍,國際配售超額2.7倍,集資淨額9.19億港元。 集資所得的30%用於擴大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進一步加強軟件、硬件和雲端車聯網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於提高生產、測試及驗證能力;約20%用於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10%用於整合行業資源的戰略性收購,餘下10%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華潤建材華潤飲料計劃遷冊香港

國企華潤集團旗下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計劃將公司註冊地從開曼群島遷至香港。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發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遷回香港。 華潤飲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聯交所主板上市並在香港設立主要營業地點,遷冊後可減少跨國合規的複雜性,精簡法律實體架構,有效減少多司法管轄區帶來的成本。」 許多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常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部分原因是中國對其外國所有權的限制。 華潤建材開市持平,中午收報1.78港元;華潤飲料開盤後漲0.36%,中午收報11.09港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團Keeta進軍迪拜 40天拓展第三個中東市場

外送服務巨頭美團(3690.HK)周六透過官方微信宣布,其國際外賣品牌Keeta於當地時間上午11時正式在阿聯酋迪拜啟動營運。這是Keeta繼8月進入卡塔爾、9月登陸科威特後,40天內開拓的第三個中東國家外賣市場。阿聯酋亦成為美團在中東海灣地區的第四個戰略落點。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啟動,是美團「零售+科技」戰略的又一實踐。迪拜同時成為美團無人機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個海外站點。未來,Keeta將依托美團積累的高效履約能力,打造「地面+低空」雙履約網絡,推動即時零售服務的規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團在香港推出KeeTa國際外賣品牌,並於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營運。根據公司中期報告,KeeTa在沙特的營運已拓展至20個城市。KeeTa所屬的「新業務」板塊,第二季度收入265億元(37.14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經營虧損19億元,同比擴大43.1%。 美團股價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02.4港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