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年輕的公司在C2C電子商務領域開闢了一個舒適的利基市場,去年的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

重點:

  • 去年,在疫情後的反彈中,東方文化的收入翻了一番,達到3,760萬美元,利潤飈升5倍多,達到1,140萬美元
  • 東方文化正在努力提供更多的數字產品和服務,最近公司在區塊鏈、元宇宙和非同質化代幣方面動作頻繁

陽歌

說到最新的高科技流行語,投資者似乎更喜歡區塊鏈和元宇宙,但對非同質化代幣,也就是NFT(non-fungible tokens)卻不那麽感興趣。

哦,投資者還對東方文化(OCG.US)相當樂觀。東方文化是一個藝術品和收藏品在綫交易平台,該公司最近發布了一系列涉及這三種新技術的公告,投資者對此的反應與上述描述一致。 成立僅四年的東方文化最近還發布了最新的年報,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在中國的C2C電子商務這一舒適的利基市場的利潤和收入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

我們很快就會講到財務要點,但首先來看看東方文化最近一系列與高科技相關的舉措。該公司目前大部分業務都是現實世界的商品交易,包括繪畫、陶瓷、葡萄酒、烈酒和茶葉等。但顯然,該公司急於向技術領域發展,因此大約從三個月前開始,該公司迅速發布了一系列公告。

該系列公告始於2月24日,東方文化宣布與恒爲信息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携手開發基於區塊鏈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數字文化產品和藝術品。與恒爲的合作還包括NFT方面的合作,NFT是近來流行的一種數字藝術形式。投資者對東方文化向數字藝術領域邁出的這一大步表示贊賞,在合作備忘錄發布當天,東方文化的美國存托股票(ADS)上漲了7.2%。

推前一周到3月2日,東方文化宣布其香港子公司將提供服務,爲文化藝術收藏品創建NFT。此外,東方文化的電子商務平台也將升級,以促進NFT的銷售、拍賣和交易。然而,這一次投資者似乎並不是很感興趣,消息發布後,東方文化的股價下跌了10.6%。

還有,東方文化於4月12日宣布將以600萬元收購北京酒域靈境科技有限公司11.875%的股份。酒域靈境提供葡萄酒和酒類相關服務,幫助人們發現、鑑賞和評估酒類產品的質量。同時,東方文化披露,公司將與酒域靈境合作開發“葡萄酒和烈酒”元宇宙游戲,該游戲“旨在爲全世界的葡萄酒和酒類產品商人和粉絲創造一個虛擬的‘葡萄酒世界’”。東方文化稱,通過這款游戲,人們可以了解烈酒行業的釀造、包裝、管理等知識,還可以將虛擬製作的飲料作爲禮物送給朋友和連絡人。

投資者似乎很喜歡這則信息,這與去年10月Facebook因爲預期未來元宇宙應用前景廣闊,更名爲Meta Platforms(FB.US)相吻合。收購公告發布當天,東方文化的股價上漲了3%,雖然股價尚未完全回升,但這仍然是一個相對熱烈的反應。

穩定的股價

事實上,東方文化的股價在過去一年中的表現相當突出,甚至在最近一系列公告發布前就是如此。這或許是因為該公司主要的交易平台都在香港,這意味著它們不受過去一年大多數中國公司遭遇的嚴格監管浪潮的影響。雖然該公司總部位於南京,但7,700萬美元的市值相對較小,這意味著投資者可能會覺得,它還沒有大到引起監管者關注的程度。

無論原因爲何,該公司的股價比2020年12月上市時的4美元發行價下降了15%,跌幅還算相對溫和。相比之下,隨著中國在一系列問題上收緊監管,比如反競爭行爲、數據安全等,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拼多多(PDD.US)等大型電子商務公司的市值在過去一年,從中可以看到我們之前提到的三位數的營收和利潤增長。去年縮水了一半以上。

說了這麽多,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東方文化最新的年報東方文化的收入爲3,760萬美元(2.5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116%。營業利潤率從2020年的9.4%上升到去年的29%,增長了三倍多,相應的同期淨利潤從區區200萬美元飈升到1,140萬美元,增長了5倍多。

該公司指出,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是疲軟的一年,這使得2021年隨著業務反彈,很容易得出强勁的數據。但即使如此,最新的年收入仍是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近三倍,最新的利潤也比當年增長了27%。

東方文化在成本控制方面看起來也相當厲害,去年的營運費用上漲了84%——遠低於收入的漲幅。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爲其員工數量較少,去年年底僅增加了4人,達到51人。因此,顯然這是一個精而簡的公司,成本相對較低,這可能是在它不長的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裏能够實現盈利的原因。

其他指標看起來也相當强勁,該公司的活躍交易員數量從2020年的7.7萬人增至去年的15.9萬人,幾乎翻了一番。同期,在其平台上交易的商品價值從460萬美元增至1,560萬美元,增幅約爲三倍。同期,客單價從96美元增至116美元,增幅20%,這個數字不算大,但還是相當可觀。

該公司此前基於2020年的利潤,市盈率爲28倍,與阿里巴巴和美國C2C同行Etsy(ETSY.US)的25倍大致相當。但2021年利潤的大幅增長將東方文化的市盈率拉低至6.5倍,這意味著該股目前看起來被嚴重低估了。不過,它看起來仍然比區域同行大公文化(TKAT.US)强勁得多,後者在過去四年裏一直在虧損。

總而言之,東方文化的規模仍然很小,它也承認自己面臨著來自香港和內地大約30個類似平台的競爭。但它的運營狀况看起來確實相當不錯,能够在不增加大量額外成本的情况下擴大運營規模。雖然它的區塊鏈、NFT和元空間公告確實有一定的炒作成分,但這些舉措也確實表明,該公司並不滿足於現有業務,而是在尋找下一個大事件。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Sungrow Power Supply

瞄準AI數據中心供電市場 陽光電源開啟新征途

AI時代掀起能源革命,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陽光電源,以儲能為核心切入AI供電市場,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重點: 公司在全球光伏逆變器市佔率25.2%,儲能市佔率11.9% 上半年儲能業務收入佔比增至41%,首次超越光伏逆變器    李世達 當AI帶來算力革命,能源便成為新的黃金,也為中國光伏企業指明一條新道路。來自中國合肥的光伏巨頭——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300274.SZ),正試圖透過港股第二上市,拓展自己的能量邊界。 成立於1997年的陽光電源,以光伏逆變器聞名全球。申請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2024年出貨量計,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在全球的市佔率約為25.2%,連續十年全球領先,產品銷往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海外市場收入佔比達58.4%。 這家從合肥起家的企業,與中國新能源產業幾乎同步成長。光伏逆變器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將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核心設備,相當於電站的「大腦」與「心臟」,同時負責系統保護與效率管理。然而,當光伏行業進入微利化競爭階段時,從光伏走向AI供電與智能儲能,似乎是必然的選擇。 近三年,陽光電源收入由2022年的401.1億元升至2024年的77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7%,2025年上半年收入進一步增至434.4億元,同比升約40%。毛利率則由2022年的20.4%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2.9%,呈持續上升趨勢。 從「供電」到「管電」 這得益於儲能系統業務的快速成長。2025年上半年,公司儲能系統業務收入達178億元,佔比增至41%,首次超越光伏逆變器業務(佔比降至35.3%),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這一轉折標誌陽光電源完成從「供電」到「管電」的升級,轉向高附加值的儲能與電力控制領域。 公司表示,其儲能系統2024年全球市佔率達11.9%,位居世界領先行列。目前公司在北美、歐洲與中東均已落地百兆瓦級項目,累計開發新能源電站規模超57GW。 與此同時,生成式AI的興起讓數據中心成為全球新增用電主力,「算力電力化」成為了能源產業的新敘事。從逆變器到儲能,陽光電源正加速布局AI供電解決方案與儲能系統業務的發展。 花旗估計,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將需要55GW的新電力容量,相當於2.8萬億美元的增量支出。這無疑是能源行業的必爭領域。 布局AI供電 在技術層面,陽光電源於2023年底推出PowerTitan 2.0液冷儲能系統,以高功率密度與模組化結構為特色。在2025年美國RE+大會上,陽光電源推出多款面向北美市場的新一代光伏與儲能方案,包括模組化逆變器SG4800UD-MV-US及PowerTitan 3.0儲能系統。後者為6.9MWh液冷整合型儲能設備,採用碳化硅(SiC)功率轉換技術,能量效率提升至93%以上,並支援快速響應與黑啟動功能,專為AI資料中心與大型電網場景設計。 不過,儲能業務資金投入龐大、回款周期較長,公司應收賬款達291.5億元,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流動負債佔比逾八成,顯示營運資金壓力依然存在。經營現金流在2024年雖錄得120.7億元淨流入,但今年上半年降至約34億元。手頭現金尚算充裕,截至上半年,仍有約179.1億元。 陽光電源在A股的表現不俗,股價今年至今漲幅約120%,反映市場對其業務結構轉型與AI供電敘事的期待。目前陽光電源市值3,350億元,延伸市盈率約24.3倍。相比之下,港股同業如信義光能(0968.HK)約5倍、陽光能源(0757.HK)約3.3倍,估值存在明顯分水嶺。 由於港股市場對新能源股的整體估值折讓幅度較大,若陽光電源上市定價仍參照A股水平,市場在初期可能出現估值消化或股價回調的壓力。不過,考慮到其AI供電與儲能業務的高速成長潛力,以及全球能源轉型帶來的新需求,長線仍有被重估的機會。 陽光電源赴港上市,是能源科技布局的延伸。當光伏行業進入成熟期,AI供電與儲能正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對投資者而言,陽光電源正由「光伏製造」邁向「智能能源運營」。若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如預期釋放,這家合肥企業或將迎來第二個黃金十年。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D Logistics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京東物流擬收購母公司旗下兩項本地即配業務

物流解決方案服務商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宣布,與其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 9618.HK)達成協議,將以2.7億美元,收購本地即時配送企業達盛與達疆。 京東物流表示,此項收購將完善現有業務矩陣、拓展運營版圖,並增強末端配送能力。達盛與達疆在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實現合併淨利潤7,520萬元,上年同期則虧損1.61億元。 京東物流稱:「目標公司過去數月業務表現,均具備商業潛力及可進一步讓我們拓展業務機會。」 受收購消息提振,京東物流股價周四收漲3.5%,公司年內累計漲幅溫和。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宜明昂科折讓13%配股籌3.5億港元

創新藥企業宜明昂科(1541.HK)周四宣布,擬配售2,420萬股新H股,約佔擴大後股本約5.61%,集資3.51億港元(4,500萬美元),每股配售價14.5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格16.66港元折讓約12.97%。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淨額估計達約3.45億元,將用於為在中國進行IMM2510及IMM27M的單一療法及聯合療法的研發提供資金以治療實體瘤;為IMM01(替達派西普)的研發提供資金,以及為IMM0306的研發提供資金,補充營運資金與一般企業用途。 宜明昂科日前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提交IMM2510用於治療經免疫治療耐藥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三期臨床試驗的申請。 公司股價周四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4.46港元,跌13.21%。不過今年以來公司股價仍升18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創機器人銷售強勁 今年股價爆升2.5倍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三公布,截至公告日止,集團旗下的腔鏡、骨科、血管介入等核心產品的訂單量,累計超過170台。 當中集團的核心產品「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的訂單已超過百台,全球裝機近80台,居國產品牌首位。公司強調,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已進入全面加速階段。 圖邁是首個進入海外市場的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海外訂單突破60台,裝機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共40個國家及地區。 周四微創機器人開市跌近1%報32.86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升近兩倍半。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