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G.US

由於核心酒店業務的增長,被新推出的餐廳業務的改革所抵消,這家經濟型酒店運營商一季度營收下降7.1%

重點:

  • 格林酒店一季度的酒店收入增長8.8%,但其中很大部分是因為新酒店的增加
  • 由於持續一年的中國旅遊業反彈開始失去勢頭,公司本季度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下降了4.6%

陽歌

分布在中小城市的中國廉價酒店市場規模龐大、利潤豐厚,但也缺乏投資者的尊重。這一點在格林酒店集團有限公司(GHG.US)的最新估值中顯而易見,作為中國廉價酒店行業當仁不讓的領導者,公司今年一季度平均每晚房費僅169元。

格林酒店週二發布的最新業績顯然比這種超低房價更為複雜,超低房價是因為該公司專注於中國的中小城市,那裡的很多人可能認為每晚100元都很貴。公司的一季度業績也凸顯了一些行業趨勢,最明顯的是中國旅遊市場在2023年,因新冠疫情結束而出現強勁反彈後,疲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業績中也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關於公司去年從控股股東手中收購的餐飲業務。那次收購可能引起了一些質疑,因為它屬於內部交易,但從戰略上講,多元化發展似乎完全符合邏輯。毫不奇怪,該業務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其中大部分問題現在似乎都已得到解決。

最重要的是格林酒店的市盈率很低,僅為6.5倍,這至少部分歸因於其股票年初至今已下跌了32%,這與大多數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小幅上漲形成鮮明對比。在美國上市的競爭對手華住集團(HTHT.US; 1179.HK)和亞朵(ATAT.US)均經營價格較高的酒店,市盈率分別為21倍和18倍,而在上海上市的錦江酒店(600754.SH),市盈率甚至高達24倍。

由於市盈率低,兩家分析機構最近對格林酒店更加看好,6月將評級從一個月前的“持有”和“跑輸大盤”,上調至“買入”和“強力買入”。至少部分投資者似也看到該股的一些上漲潛力,週二公佈業績後,格林酒店股價上漲了2.8%。

說了這麼多,我們再來更深入地看看該公司的最新業績,它反映了我們上面提到的行業趨勢,而且似乎也表明格林酒店是一家經營相對良好的公司。

與全球同行一樣,疫情期間由於人們減少旅行,中國酒店運營商遭受重創。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中國的旅遊業衰退比世界其他地區更為嚴重,因政府實行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導致國內旅行變得非常困難。

由於中國後來放鬆了管控,旅遊業去年從疫情中反彈,這個時間比世界其他地區晚了大約一年。雖然隨著消費者越來越謹慎,中國其他面向消費者的行業在2023年中期左右開始失去勢頭,但酒店業的反彈在2023年大部分時間里,仍出人意料的強勁。不過現在就連這種反彈也已經開始失去動力,這點體現在格林酒店及其同行的最新業績中。

疲軟的收入

在最高層面上,格林酒店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7.1%至3.52億元,主要是受餐飲業務改革拖累,我們稍後將詳細介紹。酒店業務的收入實際上增長了8.8%,達到2.75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

但酒店業務的增長主要是受開新店推動,因為格林酒店當季增加了109家酒店,截至3月底,總數達到4,256家。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格林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 (revpar)同比下降了4.6%,這是酒店業最受關注的指標,結合了客房入住率與實際房價。

格林酒店一季度revpar下降並不完全出人意料,不過它確實超過了亞朵一季度2.7%的跌幅。華住集團在這個指標上,設法再次實現了小幅增長,季度內該集團的中國業務在這個指標上增長了約3%。格林酒店表示,酒店業務在二季度將延續一季度的趨勢,預計收入將增長7%至12%,而revpar將繼續以和一季度的速度下降。

然後是餐飲業務,這是拖累格林酒店整體業績的主要原因。該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公司的大娘水餃連鎖店,同比驟降近40%,僅得7,800萬元,公司將此歸因於業務的“戰略重新定位”。自去年完成收購,公司一直在關閉業績不佳的門店,尤其是開在超市的門店。

隨著這種情況的發生,餐廳數量從去年收購結束時的超過236家,下降到3月底的185家。董事長徐曙光在格林酒店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改革已基本完成,公司計劃在今年底前開設45到50家新餐廳,讓總數恢復到完成收購時的水平。隨著業務的擴張,它將專注於獨立門店,並更加重視加盟經營。

“我認為,關注每家店的盈利能力,在堅實的基礎上打造餐飲業務,比目前的規模和大小更重要,”他說。

隨著改革接近尾聲,格林酒店報告稱,餐飲業務在一季度達到了重要里程碑,實現了盈虧平衡,而去年同期虧損220萬元。公司酒店業務的表現提升,助力其在一季度實現5,730萬元的整體淨利潤,較上年增長76%。公司截至3月底的現金和短期投資,也從三個月前的13億元增至15億元,再次凸顯出,儘管面臨一些挑戰,但這仍是一家運營相對良好的公司。

總言之,對那些喜歡利潤率更高的高端酒店運營商的投資者來說,格林酒店可能不是首選,但公司極低的估值可能會吸引一些逢低買入者,至少目前是如此,這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為該股帶來一些上行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金利來私有化計劃未獲股東批准

服裝品牌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東兼主席曾智明建議將公司私有化之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准,其中,贊成及反對分別佔出席投票的股東股數55.332%及44.668%。因此,建議及計劃已告失效。 曾智明於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計劃,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來並未在市場上集資,上市地位「無關緊要」。其出價每股1.5232港元雖較當時市價溢價約24.85%,但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NAV)4.4741港元,折讓約65.95%。 根據年報,金利來去年收入12.2億港元(1.57億美元),同比下滑8.4%,淨利潤則下滑19.9%至9,310萬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0.5億港元。公司投資物業及發展中物業資產賬面總價值逾33億港元。 公司股價周一大幅低開39.6%,報0.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1.05港元,跌29.5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招股集資310億元 寧德時代勢成今年新股王

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開招股,發售近1.18億股,7.5%在港公開發售,每股價不超過263元,集資總額達310億元。 據彭博消息,寧德時代的發售將採取「Reg S」方式,即不會向美國境內投資者售股,目的是減低美國的風險。 公司過去三年的盈利持續增長,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335億元人民幣(下同)、473億元及553億元。 寧德時代的基石投資者包括有科威特投資局(KIA)及中石化,各投資5億美元,另外內地私募之王高瓴亦投資2億美元。集資所得約90%用於推進匈牙利項目第一及二期建設,約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盈收下滑 汽車之家大裁員

汽車交易服務平台汽車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國車市持續低迷影響,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臨市場持續疲軟,公司過去一年間已裁減約五分之一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車之家實現營收14.5億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6.1億元。其中媒體服務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億元,線索服務收入下降11%至6.45億元。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10%,從3.8億元跌至3.41億元。 業務承壓之際,汽車之家持續通過人員優化控製成本。截至3月底員工總數為4,345人,較上年同期的5,420人減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內累計跌幅約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度Apollo攜手神州租車 將推出自駕車出租服務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台,與中國最大租車平台神州租車(Car Inc.)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推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租賃」服務。 這項新服務將允許用戶按需求透過神州租車平台,預約Apollo自駕車,靈活安排時間,覆蓋城市地標及旅遊熱點,特別針對長者、無駕照旅客及行動不便人士設計。 百度指,雙方將在多個城市文旅場景中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形成應用模型。另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起,雙方將根據特定場景共同定義產品,根據用戶反饋迭代升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