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US
PDD delivers triple digit growth

消費降級的環境下,中國消費者對價格特別敏感,令折扣電子商務巨頭拼多多得以受惠

余特莉

在國內本土市場需求的復蘇和海外業務的穩定增長下,中國折扣電子商務公司拼多多控股公司(PDD.US)週三公佈了三位數的季度收入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公司在中國經營電子商務網站拼多多,主要直接從製造商向小城市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提供實惠且便宜的商品。自 2022 年底在美國推出以來,公司憑借其 Temu 電子商務網站的強勁表現而享譽全球,該網站同樣以超低價格銷售商品,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公司報告稱,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123%,至 889 億元人民幣(125.2 億美元),淨利潤更大幅增長 146%至 233 億元。

其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增長了 57%,而交易服務收入(主要是來自其平台上商家的費用)增長三倍多,達到 400 億元。這些數字可以理解為中國越來越精打細算的消費者,蜂擁而至購買其大折扣商品,令網站上的訂單出現反彈,尤其是在 11 月和 12 月的大型促銷期間。

拼多多的強勁表現與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和京東 (JD.US; 9618.HK) 等老牌中國電商巨頭的疲軟業績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兩家公司在 2023 年最後一個季度的收入均只實現了個位數增長。強勁的業績似乎驗證了拼多多提供大幅折扣銷售和批量購買的策略,在中國當前低迷的經濟環境中越來越受歡迎。

拼多多在美國超級碗比賽期間,斥資數百萬美元投放廣告來推廣 Temu,成功在美國消費者中建立了家喻戶曉的地位,此舉引起了大量的關注。此次營銷攻勢,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其本季度營銷費用增長 50%。

第四季度業績使拼多多全年營收達到 2,476 億元,同比增長 90%。「我們在釋放消費潛力方面發揮了作用。在2023 年實現了不錯的增長,我們認為這是公司有效的促銷活動和消費全面復蘇的共同結果,」聯席首席執行官趙佳臻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拼多多發佈最新財報後,其股價週三一度上漲 16.1%,儘管隨後回吐了大部分漲幅,但收盤仍上漲 3.5%,至132.17 美元。拼多多股價去年飆升近 80%,與其他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期內的下跌形成鮮明對比。

Temu 自兩年前推出以來,已將業務拓展至中東、日本、韓國和歐洲。但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在美國遭遇一些政治阻力後,拼多多目前正計劃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去年,美國市場佔 Temu 銷售額的 60%。該報道稱,拼多多目前的目標是將美國市場對 Temu 總收入的貢獻降至 30% 左右。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銀行盈利背後的隱憂:競爭熾烈息差收窄

這家區域性銀行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長3.8%,遠低於資產擴張速度,凸顯強烈的息差壓力 重點: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銀行資產總額同比增長約17%,但營業收入僅微增2.2%,淨利潤上漲3.8% 中國央行為刺激經濟持續降息,銀行業面臨嚴峻息差壓力 梁武仁 在超長經濟放緩周期衝擊下,中國銀行業多重承壓。縱然使盡渾身解數,如今也難以交出亮眼成績單。以華東地區重要城商行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為例,該行上周五試圖通過盈利預告「解釋」最新利潤增長,但困擾全行業的沈痾痼疾依然待解。 這份公告讓投資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銀行的財務表現,用「積極」字眼製造利好氛圍,似以巨額利潤增長相誘。 細讀公告,恐難掩失望。雖然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較年初勁增約12%,較上年同期增約17%,主體貸款業務擴張迅猛,但上半年以貸款利息為主的營業收入,僅同比上升2.2%至210億元,淨利潤微升至93億元,漲幅僅3.8%。 徽商銀行以華麗辭藻「解釋」中報業績,將「向好業績」歸因於「始終堅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務實體經濟」,還羅列諸多成績。 資產擴張與利潤增速的巨大鴻溝昭然若揭:在央行連續降息刺激經濟的背景下,該行信貸業務息差承壓明顯。 淨息差壓力並非徽商銀行獨有。中國銀行業衡量利差的淨息差(NIM)指標已整體承壓多時。理論上來說,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維穩息差,但同業白熱化競爭等因素正影響這種動態平衡。 經濟不振時,貸款需求趨弱,銀行間競相殺價爭奪優質客源。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財務狀況良好的客戶,銀行會下調貸款利率,但這會侵蝕其利潤空間。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後一年)以來,競爭因素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日益加大。當年,監管機構引入了一套機制,使貸款利率與市場需求更加緊密地掛鈎。 去年,徽商銀行淨息差較2023年縮窄17個基點至1.71%,而2019年該指標高達2.51%,顯示已苦戰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並非當下唯一痛點。經濟困境使貸款違約風險攀升,銀行風控承壓。這一方面,作為華中地區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銀行,資產質量指標優於中小同業。 截至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僅0.98%,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較之下,總資產規模為其一半的宜賓市商業銀行(2596.HK)不良率儘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達1.68%。瀘州銀行(1983.HK)的不良率則為1.19%。 徽商銀行由十幾家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合併組建而成,其規模優勢或有助於在吸引大型、財務穩健企業的過程中,維持較低的不良率。該行主要面向企業客戶,而非個人借款人,後者本身風險更高。中國的國有銀行主要向其他國有企業放貸來維持較低的不良率,後者在還款出現困難時,通常可獲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國有企業馳援。 借款方承壓 然而,財報暗藏隱憂。去年,對困境企業的貸款重組量同比增9%;且潛在劣變貸款,即關注類貸款大增62%,佔比升至1.13%,顯示客戶群經營壓力正持續累積。 2020年,該行曾因接管包商銀行四家分行引發關注。這家內蒙古銀行前年破產,成為二十年來首例被接管的商業銀行。這意味著,徽商銀行在疫情動蕩期既要化解自身風險,又需處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遺留問題。遲至去年,該行仍向第三方轉讓約7.01億元包商系不良資產。 儘管盈利預告成色不足,公告後兩個交易日,徽商銀行股價仍漲超5%。眼下投資者對任何利潤增長都持「飢渴」心態,此輪上漲存在內在邏輯。 不過,徽商銀行的估值仍處窪地:市盈率(P/E)僅3倍,市銷率(P/S)1.3倍,市淨率(P/B)更低至0.3倍。該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賓市商業銀行——後者市盈率達21倍,市銷率5.2倍。 市場對徽商銀行前景的冷淡態度不難理解:只要經濟下行週期延續,任何利潤增長,尤其是疲軟增長引發的樂觀情緒,終將快速消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虧 創夢天地的背水一戰

創夢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預告公司走完虧損之路 重點: 公司近一年內三次配股,押注自研遊戲《卡拉彼丘》 公司預期上半年淨利介乎2,000萬至5,000萬元,為三年來首次錄得正面盈利   李世達 當多數遊戲公司選擇減少開發投入,創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卻連年虧損下仍孤注一擲押注新作,展現某種理想主義的堅持。 創夢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愛爾蘭遊戲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發行3,808.59萬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創夢500萬美元(約3,589萬元)特許權費,認購價較前收市價折讓約3.4%,佔擴大後股本約2.11%。 這是繼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後,創夢天地約一年內第三次配股,前兩次分別募資2.57億港元與7,000萬港元,用於《卡拉彼丘》及其他產品的研發推廣;此次則將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許權費,並將其納入股東,展現長期合作意圖。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舉能夠保留集團的現金流以應對未來業務發展,並強化財務狀況。 事實上,創夢天地原本並非一家技術型的遊戲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遊戲代理聞名,曾成功將《夢幻花園》、《地鐵跑酷》、《神廟逃亡》等遊戲引入中國。這種策略在用戶紅利時代確是一門好生意,但隨著渠道紅利消退、精品遊戲內捲加劇,僅靠發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險,公司也意識到,要走得更遠,必須掌握產品的主導權。 因此,儘管業績連年虧損、財務吃緊,創夢天地仍選擇將押注在重點產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創夢天地的自研IP,遊戲號稱將二次元美術風格與中重度射擊玩法結合,PC版本於2023年6月上線,雖然初期下載量與直播討論熱度迅速衝高,但隨後呈現高開低走的趨勢。公司坦言,海外市場推廣存在策略誤判。不過,其實驗價值不容忽視,因為這款遊戲展示了創夢天地在AI生成技術、射擊體驗模組與人物互動設計上的初步成果。 蛻變的關鍵 雖然PC端表現不盡如人意,卻並未動搖創夢天地的決心。對比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騰訊的《王者榮耀》與《穿越火線》等著名作品,從休閒遊戲發家以來,創夢天地始終未建立明確的品牌記憶點或旗艦產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實現蛻變的關鍵。 《卡拉彼丘》的手機端版本預計於2025年年內正式推出,屆時將瞄準國內主流手游市場,試圖彌補PC端推廣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未來數個季度將以此遊戲為研發主線,加大營銷、社群、技術與內容迭代投資,並以AI導入進一步降低開發周期與人力成本。 從業績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別虧損5.56億元及5.28億元,收入則從19.2億元縮水至15.1億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頭現金按年略增3.4%至約1.96億元,但總借款增至10.7億元,財務壓力不小。 此次發行配股雖未直接獲得資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動性與研發投入上的策略選擇:與其以現金支付研發成本,不如透過股權稀釋來降低資金壓力,將資源集中於關鍵產品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預告顯示,在《卡拉彼丘》持續運營與新產品推進下,預計期內淨利潤將達2,000至5,000萬元,2024年同期虧損為1.09億元,料成功扭虧為盈。此外,經營現金流預計流入3,000萬至6,000萬元。這一成績若能實現,市場信心有望獲得提振。 從股價走勢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跌去56.5%,始終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後,股價罕見反彈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場對公司策略的肯定。創夢天地市銷率約為1倍,高於中手遊(0302.HK)的0.75  倍與IGG(0799.HK)的0.85倍,但低於心動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場的觀望態度。 當然,要以單一產品翻身,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卡拉彼丘》面對的競爭對手來自騰訊、網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業,每款射擊類或二次元遊戲都攜龐大資源與用戶池而來。創夢天地能否以有限資源撬動一條可複製的自研路線,仍有待觀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來是否能持續維持內容產出與運營能力,將決定其能否真正脫離「發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心動料上半年最少賺7.9億元

遊戲及平台開發商心動有限公司(2400.HK)周一公布,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不少於7.9億元,較去年同期約2.5億元大增約215%;期內收入預計不少於30.5億元,按年增長約37%。 心動表示,業績大幅改善,主要受惠於旗下多款自研遊戲表現強勁,包括《仙境傳說M:初心服》、《心動小鎮》及《火炬之光:無限》,帶動整體收入與毛利率提升。此外,儘管TapTap平台App月活躍用戶基本持平,但透過廣告算法優化及用戶參與度提升,帶動平台收入與利潤持續增長。 里昂周一發布研報稱,首次給予心動「跑贏大市」評級,認為該公司的遊戲開發與營運業務展現出強勁增長往績,預計新遊戲《Heartopia》今年第四季在海外上線,以及今年9月公司在中國推出的《Etheria》等,都將成為新增長動力,給予目標價60港元。 心動股價周二高開,至中午休市報70.90港元,升24.93%。今年以來,該股已升約18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第四範式夥海博思創 組合資拓電力AI服務

人工智能應用開發公司北京第四範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一公布,與北京海博思創科技成立合資企業,並定命為能量晶體(北京)科技。合資公司將從事電力交易方向的AI技術服務,第四範式持合資公司19%股權。 合資公司的成立是「AI+ 儲能」技術融合,依託海博思創在儲能系統研發、生產及管理的技術,結合第四範式在AI Agent+ 的世界模型、機器學習平台以及智慧能源領域的技術,在電力交易、儲能電站資產運營管理等,共同推動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應用。 第四範式周二開市升1.2%報54.85港元,股價自今年4月低位已上升6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