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9.HK

最新:水果分銷商重慶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6689.HK)周一公布,去年收入增加46.7%至150.8億元,非國際會計準則的經調整利潤增加33.5%至14.5億元。

利好:由於該公司進一步拓闊銷售網絡,新進入了哈爾濱、南京及鄭州等大城市,加上其「端到端」供應鏈保證了在新冠疫情期間持續、穩定的水果供應,以迎合消費者需求,令收入得以快速增長。

值得關注:該公司毛利率較高的核心水果產品佔公司收入比例,從2021年的57.5%降至去年的44.8%,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令國際物流及清關流程延長,導致這些產品在中國整體的進口量有所下降。

深度:洪九果品成立於2002年10月,主要業務為水果分銷,是中國三大水果企業之一,公司近年瞄準中國消費升級,專注銷售高貨值果品。雖然中國於2020年起經歷新冠病毒疫情,但該公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的銷售收入仍高速增長。然而,由於該公司去年上市時市況不佳,最終只能集資約5億港元(4.3億元),遠低於市場傳聞的目標集資額23.5億港元,但最終仍成為港股的「水果第一股」。

市場反應:洪九果品周二早段曾上漲4.9%,但其後走勢回落,中午收市軟0.7%至30.3港元,比去年的上市價40港元低24.3%。

記者:何仲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Quhuo supplies takeout dining drivers

趣活的煩惱:舊業務下滑新發展未成氣候

該公司正在逐步退出原來的外賣騎手供應業務,但2024年下半年,其大部分重點新業務的收入均出現萎縮 重點: 趣活去年下半年收入下降27%,核心的即時配送服務下降25% 期內汽車出口業務也遭遇挫折,汽車出口數量在2023年強勁開局後大幅下滑 陽歌 從趣活集團(QH.US)上周發布的2024年下半年最新財報來看,用「處於轉型期」來形容它,恐怕有些輕描淡寫了。公司最初的業務是為美團和餓了麼等提供成千上萬名外賣送餐騎手。 如今,趣活正在逐步退出這項低利潤業務,至少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團、餓了麼和新入局的京東,正面臨著改善騎手福利的壓力。公司正謀求將大量騎手重新部署到生鮮雜貨和其他商品的配送業務中,從去年與牛肉供應商牛世界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就可看出來。 但趣活的佈局遠不止此,公司還進軍民宿業務,似乎是去年9月公司股價倍翻的主要推動力。此外,公司還進軍新能源汽車(NEV)的 出口、網約車服務以及家政服務。 雖然部分新業務在去年上半年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績,但下半年勢頭明顯減弱,不過鑒於公司是選擇性地披露數據,外界很難判斷具體情形。這並不令人意外,因趣活涉足的很多新領域,競爭本就非常激烈,再加上中國經濟放緩,導致消費需求減弱。 多重因素下,目前尚無新業務能真正挑起大梁,去年下半年核心的外賣配送業務,仍貢獻公司93%的營收。在最新財報中,公司稱“2024年是趣活的戰略轉型之年”。 創始人兼董事長虞陽表示:「我們專注於穩定現金流業務,同時擴大創新業務規模,實現穩健運營,並在關鍵業務線上取得顯著提升。」 在眾多新業務中,新能源汽車出口最引人注目,但去年似乎遭遇瓶頸,這無疑與二手車出口業務的複雜性有關。去年9月推出的民宿新平台,也曾點燃市場熱情,推動股價在數日內上漲超一倍,顯示該業務仍具一定潛力。 儘管如此,自2020年IPO以來,趣活股價已下跌逾98%。彼時,趣活風光無限,作為中國蓬勃發展的外賣行業的主要騎手供應商,受到市場熱捧。 最新財報顯示,這項業務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去年下半年公司總收入14.3億元中佔了13.3億元(1.83億美元)。但令人擔憂的是,期內公司總收入和即時配送收入分別驟降27%和25%,公司解釋因關閉若干效益不佳的服務站點所致。 重新規劃配送基礎設施 趣活表示,公司正「重新規劃配送基礎設施,以實現更高價值的用途……這標誌著公司從配送服務提供商向供應鏈賦能者的轉變」。這裡指的是我們前文提到的轉型,即從外賣服務提供騎手,轉向利用騎手資源為其他第三方配送產品。 到目前為止,牛世界似乎是這一轉型的主要新合作夥伴,但該公司並未透露此次合作實際帶來多少收入。該公司表示:「試點成功後,此模式預計將在2025年推動收入增長,為趣活食品配送業務的擴張鋪平道路。」公司續稱:「未來的計劃包括將這一模式擴展到其他易腐食品領域。」 與此同時,公司出行服務板塊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暴跌57%至7,470萬元,遠低於上年同期的1.75億元。就收入貢獻而言,此板塊業務位列第二,但與排名第一的即時配送服務相距甚遠。公司將其歸咎於汽車出口業務收入下降,這是該新興業務遭遇的一個挫折。 趣活於2023年開始推出汽車出口業務,此前披露截至2023年底,已向中東和南美等市場出口1.3萬輛汽車,完成交付9,836輛。但在最新財報中,公司稱截至2024年底僅發貨3,500輛汽車,這應該是指2024年全年的出口量。 如此大幅的下降令人失望,但並不意外,因為2023年出口量的大幅增長,很可能源於推出該業務時與一兩位大買家達成的一次性交易。在最初的熱潮過後,趣活目前正努力打造更具可持續性的業務,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來處理車輛檢測、翻新、出口以及目的地國家的清關等事宜。 公司已在成都和廣州設立了翻新基地,並推出了一個名為Carnuxt的平台來處理這些業務。如果趣活能夠建立必要的基礎設施,此業務可能具有巨大潛力,因為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很多車都將在未來幾年開始進入二手車市場。 然後是趣活通過收購一家名為Chengtu的公司,以運營民宿業務。雖然這業務最初與Airbnb類似,側重於綜合服務,但趣活去年宣佈一項計劃,將其轉型為一項更加細分的服務,重點聚焦六個關鍵領域:康養、電競、商旅、親子、影音與靜修,這種針對特定類型遊客的方式在未來可能也有潛力。但公司家政和住宿服務部門(包括民宿業務)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也從對上一年的2,750萬元降至2,290萬元,降幅達17%,對一項新業務來說,這個表現難言理想。 趣活去年下半年成功保持盈利,淨利潤從2023年的1,170萬元增至4,810萬元。但截至去年底,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僅為6,500萬元,遠低於其總計1.13億元的短期債務。投資者對最新財報的反應不太樂觀,趣活股價在財報發佈後的三個交易日內下跌了7%。總言之,該公司要在部分新業務上取得更好的進展,才能重新激發投資者的興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ands China has reported a drop in quarterly profit

金沙中國首季盈利跌32% 新客房開放迎五一客

公司首季業績仍受市場放緩及翻新工程影響,但隨著新客房全面開放,金沙中國的「至暗時刻」或已過去 重點: 首季盈利年減32%至2億美元,經調整物業EBITDA跌12%至5.4億美元 倫敦人二期翻修完成,全數新客房已開放迎接五一旅客    李世達 隨著澳門博彩旅遊業增長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美資博企股價今年以來持續承壓。金沙中國首季業績顯示市場挑戰加劇,未來能否憑藉新客房投入與非博彩業務拓展穩住局勢,成為關注焦點。 澳門美資博彩龍頭金沙中國有限公司(1928.HK)公布,今年首季收入按年下滑5.7%至17億美元,盈利則按年大減32%至2.02億美元,僅約疫情前2019年同期5.57億美元的36%。經調整物業EBITDA跌12%至5.4億美元。 與上一季度比較,公司業績跌幅顯著擴大,上季公司收入與盈利同比跌幅分別為5%與17.7%。 首季業績乏力下,金沙中國績後股價微跌0.2%報13.6港元,但年初至今累跌近35%,表現差於永利澳門(1128.HK)的3.2%、銀河娛樂(0027.HK)的14.4%,新濠國際(0200.HK)的15.18%、澳博控股(0880.HK)的18.22%以及漲1.52%的美高梅中國(2282.HK)。 據首季財報,除澳門百利宮及澳門四季酒店外,金沙中國旗下澳門的所有度假村收入均較去年同期下滑。澳門威尼斯人、倫敦人與巴黎人三大度假村期內收入分別按年下跌17.3%、5.9%及1.3%。其中,非博彩收入(客房、餐飲、購物中心及會展)則分別為增長7.5%、下跌4.1%及下跌5.2%。 遊戲規則改變者 公司表示,首季業績下滑主要受到倫敦人酒店客房持續翻新工程及整體市場表現疲軟的影響。管理層指出,在政策開放下,來自廣東省的一日遊旅客增加,但博彩預算相對較低,過夜旅客仍然不足,而威尼斯人雖然客流量大,消費意願卻很低。 不過,公司確認,最近完成翻新的「倫敦人名匯」(倫敦人二期)所有客房現已全面開放,迎接5月黃金周。倫敦人名匯主攻高端中場客層,提供1,500間套房及905間標準客房,房間數較以往超過4,000間大幅減少。金沙中國行政總裁、總裁兼執行董事鄭君諾表示,新套房產品的回歸將成為業務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儘管要全面見效還需一段時間。 然而,儘管澳門旅客量仍在持續上升,賭收表現卻不見起色。據澳門統計局數據,3月份共錄得306萬人次旅客入境,按年上升12.8%,同期賭收為196.6億澳門元,按月下滑0.4%,按年則微增0.8%。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近日坦言,今年的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澳門主要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增加,風險與挑戰不容忽視,必須認真研究經濟形勢。 此外,中美經貿紛爭為澳門帶來的影響,也讓外界擔憂。 最壞的情況? 評級機構惠譽表示,若出現「最壞情況」,澳門三家美資博企的博彩經營牌照,可能於2032年到期時被終止或不再續期,而更現實的情況則是,若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些企業或會被迫出售其在澳門的賭場股份。但惠譽強調發生上述兩種情況的可能性極低。 事實上,包括金沙在內,澳門三家美資博企均高度依賴澳門市場,2024年,金沙的綜合收入有63%來自澳門,永利為52%,美高梅則為23%。對澳門來說,美資博企地位同樣重要,三家美資博企貢獻賭收一半以上,而博彩業貢獻了澳門80%的稅收收入。 對於外界的擔憂,拉斯維加斯金沙主席兼行政總裁Robert Goldstein認為,中美關稅爭端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對集團澳門業務的影響有限。他說:「我們不是在中國內地經營,我們是在澳門。我認為這是不同的。」 Goldstein説:「在澳門,儘管當前市場增長放緩,但我們堅持長期投資,提升澳門商務及休閒旅遊吸引力,支持其發展成為世界級商務及休閒旅遊中心,為未來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集團也以實際行動展示信心,表明有意繼續回購金沙中國股票,目標是將其金沙中國的持股量增至74.9%。 從市盈率看,金沙中國為14倍,仍高於永利澳門的9.1倍、美高梅的8.3倍,與銀河娛樂的14.1倍相若,顯示市場仍在盈利能力與穩定性上給予金沙更高的評價。儘管大環境不利因素仍在,但多數非公司經營層面的問題,隨著更多新酒店客房推出及內地刺激消費措施陸續落實,在非博彩業務上基礎更雄厚的金沙中國,其「至暗時刻」或已過去。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inanciering is Linklogis' speciality

走不出房產低迷 聯易融深陷困局

由於未能減少對房地產相關客戶的依賴,首季度該公司在供應鏈融資平台上的交易量僅增長7% 重點: 一季度聯易融科技旗下平台總交易量僅增7%,遠低於2024年一季度45%和去年全年28%的增速 公司一直在嘗試減少對基礎設施和建築等房地產相關行業的依賴,但收效甚微 梁武仁 聯易融科技集團(9959.HK)在嘗試擺脫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陰影的過程中,似乎碰壁了。 公司已成為房地產長期低迷的受害者之一,因為其基於雲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嚴重依賴基礎設施和建築等相關行業客戶。鑒於房地產市場低迷看不到盡頭,公司一直在努力拓展其他領域的客戶。但上周發布的一季度業務發展公告顯示,這一努力收效甚微。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在當前動蕩的經濟環境下,聯易融科技不能單純為了追求增速和多元化而盲目拓展客戶,因它仍需篩選能夠履行還款義務的高質量用戶。 這意味和其他很多金融機構一樣,公司需要在業務增長和風險管理間找到平衡。一季度公司旗下平台總交易量,僅比上年同期增長7%至1,000億元(137億美元),或許正是它在兩者之間盡力維持平衡的印證。這個增速和2024年一季度45%的同比增長,以及去年全年28%的增長相比,大幅放緩。 在供應鏈融資中,一家公司(有時也叫「錨」)利用其欠供應商的未付賬單,幫助供應商獲得資金,這是公司用自身的信用度讓供應商獲益。錨和供應商都能從中受益,因為前者有了更多的賬單支付時間,而後者可以獲得運營資金。聯易融科技旗下的平台旨在通過數字化,從基礎資產管理到證券化的各個環節,讓供應鏈融資變得對有關各方都更加便捷。 近年來,這種供應鏈融資在中國發展迅速,部分原因是傳統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的信貸普遍不足。但聯易融科技的現狀證明,在艱難時期,比如眼下,這個融資細分領域也會感受到壓力。 如果不是「多級流轉雲」產品,該公司一季度整體交易量會大幅下降。「多級流轉雲」產品交易量增長37%,憑一己之力抵消了包括「AMS雲」和「ABS雲」在內的其他服務的下降。在聯易融科技的最新業務發展公告中,首席執行官宋群將其他平台交易量萎縮,歸因於市場情緒「低迷」以及資產支持證券(ABS)延遲發行。 營收增長乏力 聯易融科技一季度的營收增速可能會低於7%的交易量增幅,考慮到收費面臨壓力,營收甚至可能已經出現了下滑。在一季度業務發展公告中,公司並未提供實際的營收數據。但去年,公司全年營收增長19%,落後於28%的交易量增長。 具體而言,鑒於多級流轉雲服務交易量的快速增長,並未轉化成相應的營收增長,該平台的收費似乎低於AMS雲服務和ABS雲服務的收費。多級流轉雲服務是聯易融科技相對較新的一款產品,但它已成為公司的支柱業務。這項服務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將中小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易產生的應收賬款轉換成數字憑證(Digipos)。 到2022年,多級流轉雲在交易量方面超過AMS雲,成為聯易融科技最大的產品,之後實現了幾何級增長。2023年,多級流轉雲業務的交易量激增82%,去年又增長了52%。但聯易融科技主營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在2023年實際上出現了下降,去年僅增長了約18%。 公司的獲客速度也有所放緩,反映它在為產品尋找新用戶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在房地產相關領域之外。比如,其最大的客戶群體——核心企業夥伴去年增長了45%,而就在2021年時,其增長還接近翻倍。 與此同時,去年聯易融科技對房地產相關客戶的依賴有所加深,儘管由於市場持續低迷,這類客戶的風險可能有所上升,進而吸引力有所下降。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行業,在聯易融科技總交易量中的佔比從2023年的44%和2022年的48%,上升至去年的51%。這意味公司的很多新客戶都來自地產行業,或是來自這些領域的現有客戶,在聯易融科技的平台上變得更加活躍。鑒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蕭條,這兩種情況對聯易融來說都不是好事。 公司去年的減值損失幾乎增加了兩倍,抹去大部分毛利潤,足見其客戶壓力增大。也因此,儘管收入有所增長,但公司淨虧損卻擴大了。 雖然聯易融科技本質上是一家平台運營商,但當客戶未能支付賬單時,它確實需要承擔一些責任。這是因為公司將可證券化的供應鏈資產收集起來,如未付賬單,然後在一定時期內將其暫記入自己的資產負債表,這個過程叫「倉儲」。如果一家公司在倉儲期間拖欠賬單,聯易融科技就必須以減值成本的形式,承擔由此產生的全部損失。 有互聯網巨頭騰訊支持的聯易融科技,股價自2021年上市以來已下跌逾90%,僅今年就下跌了31%,目前市銷率僅為2倍。不過,其他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估值也同樣低迷,比如信也科技(FINV.US)雖然處於盈利狀態,但市銷率僅為1倍。這表明,由於這類公司面對中國當前經濟疲軟的風險敞口,投資者對其持謹慎態度。 這意味著聯易融科技要贏得投資者青睞,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lass tycoon unfazed by Trump: Fuyao Glass’s net profit surges by nearly 50% in the first quarter

玻璃大王無懼特朗普 福耀玻璃首季純利升近五成

曾是中美製造業合作典範的福耀玻璃,在關稅風暴中仍能站穩腳跟,在汽車市場復蘇的帶動下持續盈利 重點: 公司一季度淨利大增46.25%至20.3億元 供美產品本地生產率達70%   李世達 在「中國製造」的大範疇裡,曹德旺創辦的福耀玻璃無疑是一個典範,曹德旺從福建小鄉鎮出發,憑藉一塊玻璃,敲開世界汽車工業的大門。然而,過去因在美建廠被譽為「中美製造合作典範」的福耀,去年一度遭美國執法機構調查,「中美合作」的大敘事也遭遇關稅戰的挑戰。儘管如此,福耀玻璃仍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全球汽車玻璃龍頭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606.HK; 600660.SH)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99.1億元(13.55億美元),同比增加12.16%;股東應佔溢利20.3億元,同比大增46.25%。公司表示,盈利增加主要受益於收入增長較快,以及匯兌收益增加。受到業績激勵,福耀港股績後兩日反彈近9%,基本收復對等關稅帶來的跌幅,過去一年累升29.6%。 福耀玻璃的故事要從1987年說起,當年41歲的曹德旺,在福建福清接手一家瀕臨倒閉的鄉鎮玻璃廠,從給卡車生產擋風玻璃起步,創立了福耀玻璃。 彼時中國汽車工業尚未起飛,進口玻璃價格高昂、依賴國外,曹德旺毅然投入研發,成功打破外資壟斷,逐步打入一汽、上汽等車廠供應鏈。2001年,福耀進入國際市場,拿下通用汽車訂單,成為全球主流汽車品牌供應商,並於2014年在美國俄亥俄州投資超7億美元設廠,成為當時中國製造業最大一筆赴美投資,後來還被拍成紀錄片《美國工廠》。 如今的福耀玻璃,全球汽車玻璃市佔率超40%,在中國汽車玻璃市場市佔超70%。為奔馳、寶馬、奧迪、通用、豐田、大眾等眾多世界知名汽車品牌及中國車廠提供汽車玻璃。 汽車玻璃不只是玻璃 汽車玻璃雖屬傳統產業,在智能化浪潮中也迎來技術革新與價值重估。隨著汽車產業快速變革,對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福耀不再只是「做玻璃」,而是跟著整車廠開發天幕玻璃、可調光玻璃、HUD抬頭顯示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例如,特斯拉Model Y配備的全景天幕玻璃,就由福耀供應。 此外,隨著SUV車型與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單車玻璃使用面積也越來越大,從4平方米提升至逾5平方米,價格與毛利同步成長,汽車玻璃已從低技術產品轉型為結構功能融合的新賽道。 根據2024年報,公司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調光玻璃、抬頭顯示玻璃、輕量化超薄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較上年同期上升5.02個百分點。同期汽車玻璃客單價(ASP)增長7.5%至每平方米229.11元,帶動整體毛利率提升。去年度公司毛利率35.5%,較2022年的32.7%增長2.8個百分點。 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微降至約35.4%,主要是因為公司會計準則變化。此外,首季度銷售費用同比下降22.9%,管理費用下降3.8%,也助力淨利潤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一季度公司應收帳款年增12.4%,來到72.88億元,約佔去年度淨利潤97.2%。公司表示,雖然應收帳款增加,但回款效率高、並有保險保障,風險可控。 「關稅影響不大」 為了應對貿易戰與關稅不確定性,福耀早在多年前就啟動了「本地生產、本地服務」戰略,在美國、德國、俄羅斯、摩洛哥等地設廠,將產能分散到全球,這也成為其抵禦關稅衝擊的重要屏障。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佔比約44.8%,與2023年的45%相若。 曹德旺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福耀玻璃供應美國的產品中,美國本土生產率達到了70%。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影響不大。對於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曹德旺在2018年就領教過。當時他表示「不管美國加多少稅,反正不賺錢我是不賣」,認為只要需求在,加稅就不能解決問題。 美銀認為公司已將大部分關稅影響增加轉嫁給客戶,訂單狀況仍然穩定,未來兩個月預期不受影響。高盛則指,集團的生產線遍布全球不同地區,加上在市場上具領先地位,有望在汽車供應鏈行業保持穩健經營,維持「買入」評級。 從市盈率看,福耀玻璃目前約為16.3倍,略高於聖戈班(SGO.PA)的15.9倍與信義玻璃(0868.HK)的8.9倍。作為汽車玻璃的行業龍頭,福耀仍握有主動優勢,其全球化布局能夠有效應對風險,隨著智能汽車滲透率提升,業績持續增長可以預期,對投資人來說仍具吸引力。